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怎么样
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怎么样?
前景不错!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简称“湛江钢铁”)是宝钢股份的子公司,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湛江钢铁是宝钢为满足我国华南市场及东南亚地区钢材需求,在广东钢铁环保搬迁和上海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上设立的现代化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于2011年4月18日注册成立。
宝钢湛江钢铁,向世界最高效率的绿色碳钢生产基地进发
2013年6月27日,宝钢2013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在湛江举行。作为宝钢二次创业核心阵地的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如今已在南海之滨的东海岛上崭露头角:5050m³高炉初见雏形,为明年正式投产奠定基础;竖立在炼钢、热轧、冷轧区域的蓝绿色钢结构如林荫夹道;隆隆的打桩声回旋震撼,12.59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已是一片繁忙壮观的大钢建设景象,湛江钢铁基地项目自2012年5月31日开工打桩以来,进入了最高峰、最关键的施工建设阶段,瞄准着“世界最高效率的绿色碳钢生产基地”的目标,坚定地进发。
湛江钢铁——宝钢人酝酿三十载的梦工厂
早在1978年,冶金部开始在广东省布点规划,并把湛江作为钢铁厂选址的主要对象。1991年,黎明同志带领一支团队来到湛江考察,他认为宝钢未来的发展在湛江,他相信宝钢完全有能力建设好湛江新项目,为宝钢人在南海之滨建设钢铁基地的梦想埋下伏笔。
1992年,广东省与宝钢集团开始合作开展前期工作,广东批准设立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支持湛江钢铁工程在东海岛落户。
2004年11月,广东省方面正式确定宝钢集团为湛江钢铁项目的主要投资者,之后,广东省发改委、湛江市、宝钢集团、韶钢集团四方签署了推进湛江钢铁项目建设意向,并明确宝钢控股。
2007年,湛江龙腾物流公司注册成立,建设500万吨球团生产线,湛江工程“桥头堡”设立,成为湛江钢铁建设的“先遣部队”。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报经国务院同意,发文批复同意湛江钢铁工程开展前期工作。当年6月,项目获得国家相关部委的专业预审,包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用地、海域使用、水土保持、所需资金等。
2011年4月18日,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在湛江市注册成立。5月22日,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在其临时办公地点湛江市金海酒店挂牌。
2012年4月29日,国务院总理圈阅了国家发改委的报告。5月24日,国家发改委核准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5月31日,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013年5月17日,高炉工程开工仪式在东海岛上举行,六大主体工程的公辅设施也同时开工,拉开了湛江钢铁基地进入全面建设、加速推进实质性阶段的序幕。
截至今年5月底,主体工程桩基已完成51047套,完成总量75%,挖掘土方1646871立方米,完成总量62%。在已开工的17个主体标段中,有13个标段实现节点提前;通过融资路演降低了湛江钢铁项目融资成本;通过已建成的码头开展接卸作业,保证了项目甲供料的及时供应。自项目开始至2014年5月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08.3亿;累计支付资金约116.9亿元。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历经30年的酝酿,经过5年高度精细的优化、调整、完善,在钢铁行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湛江钢铁建设稳步推进。宝钢集聚全力打造“世界最高效率的绿色碳钢生产基地”,是在精准研判经济形势和行业现状之下做出的审慎决策。
湛江钢铁是钢铁产业去芜存菁的必由之路。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发展中经济体继续经历结构调整,全球钢铁工业面临需求增长放缓的局面。但钢铁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基础材料,具备优良的使用性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俱佳的良好材料,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仍将为钢铁业的发展提供增长机遇,中国钢铁的消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处于稳定期。当前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现状,必将催生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必将真正触动钢铁企业去提升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并触发行业新一轮的理性整合。未来,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将有长足发展,市场迫使产品结构升级势在必然,特别是优质碳钢板材产品将有大量需求。因此钢铁行业的出路在于去芜存菁,湛江钢铁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促进钢铁行业淘汰落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在国家颁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2008-2020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提出,以宝钢重组广钢、韶钢为契机,建设湛江钢铁精品基地,压缩区域钢铁产能,优化我国钢铁工业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广东省积极推进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已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164.7万吨;同时,宝钢已完成了对韶钢的实质性重组。
湛江钢铁的产品主要品种是热轧薄板、普冷板、热镀锌、宽厚板等,将面向汽车、家电、机械、建筑、造船、集装箱、铁道、石化等碳钢板材高端市场,它是国家钢铁产业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优化布局,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工程,也是广东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工程。
湛江钢铁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借力支点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湛江是泛北部湾经济区、构建广东沿海经济带中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广东省将重点发展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五大产业,并等量淘汰广东省落后产能,实施广钢环保搬迁,由宝钢重组韶钢和广钢,新建湛江钢铁基地,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省“五年崛起看湛江”战略的重要支点,使粤西地区有望成为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发挥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可以很好地带动粤西地区机械、建筑、钢结构、建材等行业发展,也可带动配套产业链包括循环经济、设备检修、能源动力和化工、钢铁仓储物流、建筑施工、钢铁产品深加工、辅料矿开发、生活配套及环保等产业收入和产业投资增加,推动湛江跨越发展,有利于粤西地区制造业水平的提升,是践行国家战略、支持地方经济均衡发展,是央企为承担社会责任而作出的重要选择。 从上海宝山区的发展经验也可以看出,钢铁产业属于基础产业中的原材料工业,具有中间性、支持性和产业链条长等特点,具有显著的产业集聚作用,能够吸引大量的相关企业和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加入这个集聚群中,为区域工业提供“主导产业——产业链——产业集聚”的加快发展路径。可以说,宝山因为有了宝钢,30年前一个普通农业县已经成为以精品钢制造及其延伸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在工业方面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发展。
湛江钢铁是宝钢主业发展的另一台引擎
从市场需求看,广东是钢铁消费大省,但钢材自给率特别是板材自给率较低,主要靠“北钢南运”满足需求。在广东省“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重点发展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五大产业,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规划,这更加突出了华南市场钢铁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急需一座规模化、现代化、生产高端产品的钢铁生产企业。因此湛江钢铁定位于生产高级碳钢精品板材,可以很好地抓住汽车和家电用钢相对集中的华南市场。 从区位看,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实现了资源和市场的最佳结合。地处粤、桂、琼接合部和环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前沿地带的湛江,是广东省连接东盟、大西南、北部湾、海南经济特区等区域经济圈的桥梁与纽带,也贴近东南亚市场,成品销售物流成本、出口东南亚的运输成本将低于上海总部,可充分获得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的地域比较优势,完善宝钢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战略布局。 从码头设计看,现存的北钢南运、进口铁矿南进北运或东进西运,使得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趋高,而湛江钢铁拥有30万吨级码头贯通主航道,与上海总部相比,巴西铁矿石运距缩短779海里,澳洲铁矿石运距缩短619海里,且不需要二次转驳,铁矿石到厂价格比较低,并且码头工程以“挖入式”东、西双港池布置规划,大幅度提高了岸线资源利用率,具备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物流费用、改善客户服务等优势。
从战略看,在宝钢新一轮的战略规划中,宝钢要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备受社会尊重的,“一业特强、相关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公众化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中的优秀企业。面对华南市场的巨大潜力,环北部湾地区已是钢铁群雄的必争之地。在湛江建设钢铁基地高度符合宝钢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是率先形成华南市场主导力、辐射东南亚市场的理想基地;是宝钢集团实施国际化和“走出去”战略的需要,是宝钢实现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线过渡为以竞争力为目标,坚持“能力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
湛江钢铁是宝钢三十年经验的厚积薄发
要建设好湛江钢铁,不仅要把握住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的强大优势,更要发挥宝钢三十多年积累的建设和生产经验。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不会是传统钢厂发展模式的“翻版”,而是“把宝钢30年来积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大批专利和技术秘密、管理创新和探索进行系统集成和再创新”。
在工艺设备的选择上,将充分运用宝钢三十多年建设和生产经营经验,高炉工程采用新型无料钟炉顶设备、全干式除尘工艺;焦化工程采用超大新型环保焦炉,不设筛焦装置,并取消回送焦系统;烧结工程采用超大型烧结机,并运用液封环冷技术;原料工程采用对粉料全部封闭式的原料场,转底炉工艺使含铁固废物100%利用;炼钢工程采用洁净钢冶炼技术、一键炼钢技术、BRP工艺技术等,实现转炉多种冶炼方式组合;热轧工程产线定位清晰,关注高强钢,热轧产品屈服强度高达880MPa,抗拉强度高达1200MPa;冷轧工程采用全新的模块化设计理念,规范机组设备配置,有效降低投资与运行成本;能源、运输工程采用专业化、集约化管理,减少物流和管理的交叉。
宝钢建设与生产三十多年来,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之路,到“十一五规划”项目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以机械设备按重量计算)。湛江钢铁将以自主集成创新为抓手,把握住决定企业发展命脉的核心工艺和产品技术;以制造国产化为立足点,进一步依靠设备制造厂优势,有效推进国内冶金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已有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基础上,通过开放式创新平台,重点抓住自主集成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据统计,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建设中将应用宝钢专利803项、技术秘密1486项。将通过与国内设计和设备制造单位的合作,大力提升中国大型成套冶金设备的自主化能力,达到按重量计算大于97%、按资金计算大于80%的国产化率目标。
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制造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将充分依靠宝钢股份30多年来形成的优势,尽可能地在湛江钢铁未来运营中实现无缝链接和支撑保障,以争取最优的经营绩效。大力依托宝钢股份技术和资源的优势,采用“一厂管一厂、一部管一部”的管理体制,“延伸管理、属地管理、直接管理、模拟经营”四管齐下,以实现项目最适合的建设方案、最短的试生产爬坡期、最佳的运行效果。
湛江钢铁拥有强劲的成本竞争力
湛江钢铁在设计之初就明确定位为“世界最高效率的绿色碳钢生产基地”,未来竞争力的基点在“成本、效率、质量”。 从投资成本来看,经过五年的优化调整,项目投资最终控制在500亿元左右。湛江钢铁严格把握关键环节,严格遵循“三不”原则,即节能环保水平不降低、核心工艺装备不减少、运营成本竞争力不减。在此基础上,以追求最高效率为原则。适配原则,去掉冗余,改变“多配豪配”;细化标准,类别下移,杜绝“一把抓”;装备配置最优化,剔除“花架子”。该目标各单元投资均属国内同类工程较低水平,这意味着未来湛江钢铁的折旧成本大大降低。 从物流成本来看,湛江钢铁基地强调紧凑、集约、联合(合并),节约用地,充分考虑了集中管理、减员增效,减少设施备用数量、降低建设投资和工序间的运输成本、兼顾远期的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更好地体现紧凑型钢厂的优点,可有效减少物流、降低热损,提高效率。在项目设计中,通过对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以及对工艺工序合理衔接的充分考虑,在工厂设计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物料运输距离、减少或避免了产线生产物流的交叉输送,使湛江钢铁物流规划厂内运输量减少至3.77吨/吨钢,降低物流成本。以炼钢厂为例,湛江钢铁项目在设计上,吨钢投资、吨钢用地、货物周转量等关键指标在行业处于领先,后发优势明显。
从生产成本来看,由于湛江钢铁的产品结构和产线安排是与宝钢股份上海基地形成协同和互补。因此,湛江钢铁产线设计主要选择成熟工艺和装备,强调成熟、适用、匹配,其工艺、装备都是比照国内正在运行项目(包括宝钢股份上海基地)进行设计和选型。这种选择的优势在于可以简化品种、规格,充分发挥专业化、甚至专线化的规模、质量优势,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保证达产、达标、达效的速度。同时,研发体系和营销体系可以充分借鉴、利用原有的体系,减少体系之间的磨合时间和成本,快速形成生存能力。同时,湛江钢铁烧结、炼焦产能与高炉匹配,焦炭、电全部实现自供,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湛江钢铁对高效率有着极致的追求
在今后的运营管理上,湛江钢铁将立足于高效率、低成本,并充分发挥同宝钢集团以及宝钢股份直属厂部的协同效应,高效精简管理机构,整体运营效率、运营成本应达到世界一流钢铁企业水平。 建立“大物流”、“大能源”、“大安全”的机制和体系,做到专业人力资源集中高效。建设“物流(运输)运行管制中心”,实施全公司物流运行的指挥、计划、调度和调整,确保产线顺行和全厂物流高效运行。能源集中管理,动力系统、水系统、电力系统等设施均由能源环保部统一集中管理,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运行效率。建设期间安全管理与施工单位建立合署办公体制,运营期间由安全保卫部集中专业化管理。
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采用了组织机构扁平化设计的方案,通过精减组织机构设置,取消分厂建制、驻厂机构;建立“少而精”的厂部党群机构设置;建立简洁、高效、低成本的专业外包协力运作管理体系;在采购、销售、研发、服务等方面充分依托宝钢集团和宝钢股份平台,充分发挥与母公司的集中协同效应。在人力配置上以国外先进指标为标杆,大幅度精简岗位,实现人均吨钢全口径>1000吨/人年,正式员工>2000吨/人年,并将通过提升装备自动化水平、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和职业转型促进机制等措施大幅度提升劳动效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先进水平劳动生产率的工厂,这将是湛江钢铁未来竞争的巨大优势。
湛江钢铁致力成为湛蓝的一部分
湛江钢铁强调“在环保投资方面,资金再紧张,也不会减少投入。”通过将近60亿元资金的节能环保投入,共采用成熟可靠的节能环保技术约116项,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全球排放最少,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与社会资源循环共享”的绿色钢铁企业。
排放最少:项目将使用先进的烟气脱除技术,自备电厂采用海水脱硫法和催化还原脱硝工艺,脱硫效率95%,脱硝效率85%;烧结采用活性炭脱硫法,脱硫效率95%;原料单元粉状物料和所有用煤实行全封闭储存,原料场封闭消除了全厂最大的无组织排放源;充分利用湛江的雨水资源,全厂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入雨水收集池,加工处理成工业水利用;先进的循环用水系统,各生产工序均为独立的循环用水系统,焦化废水、冷轧废水经过人工湿地后,再由中央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达到领先水平,全厂水循环利用率超过98%。
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将各个生产工序中产生的各种余热充分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干熄焦余热回收、转炉汽化冷却余热回收、烧结机废气余热回收、加热炉水梁立柱汽化冷却回收蒸汽等,并将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净化后回收利用,利用率达100%;设立固废处置中心,利用转底炉、OG泥冷压块及含铁尘泥均质化技术,实现国内首家含铁尘泥100%回收利用,固废返生产利用率达31.5%的先进水平;通过设立冶金渣再生建材厂等多项措施,使固废利用率提高到99.96%的先进水平。
企业与社会资源循环共享:目前,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落户湛江市东海岛,将正式开工建设。双方已基本达成协议,在基础资源共享、企业间供气(含氧气、氢气、氮气)、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面形成企业间的循环经济。另外,将综合利用高炉消纳固废物,在高炉预留喷吹口,利用高炉热效应处理钢厂及社会废旧塑料、轮胎以及工业垃圾,减少工厂及城市白色垃圾。计划与政府合作,参与东海岛的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未来湛江钢铁将以实际行动向湛江人民承诺:湛江未来,碧海蓝天依旧。
所以,前景不错!
宝钢集团公司员工多少人?
三大钢企,宝钢人最少,而且人均钢铁产量最高(宝钢的基础设备最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200亿贷款日本买的当时最先进的设备,这是国内其他钢产不可比的宝钢的人员学历较高,负担较轻,不存在老职工问题...)最少大约54000 鞍钢次之(鞍钢大约61000)(优势在资源的自给率很高) 再就是武钢了(武钢大约65000)(主要优势在硅钢,除去硅钢连二线钢厂都不如)整个集团和股份,是两个概念
中国八大钢厂排名?
第1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上海市 钢铁 股份 161756528 (现已与武钢合并为中国宝武)。
第2 首钢总公司(集团)
北京市 钢铁 国有 61900000。
第3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辽宁省 钢铁 国有 50142107。
第4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湖北省 钢铁 国有 40126080。
第5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 钢铁 有限 31074562
第6 莱芜钢铁集团
山东省 钢铁 有限 30102773。
第7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钢铁 国有 29016920。
第8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山东省 钢铁 国有 27396350。
宝钢和梅钢是一家吗?
一家,母公司与子公司关系。
梅钢全称: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备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综合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全称: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钢铁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旗下子公司如: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武钢宝钢首钢哪一个大?
宝钢最大
宝武集团(宝钢股份)
宝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后,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国内碳钢板材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制造能力、成本控制、用户服务、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
1. 技术创新方面
持续实施以技术领先为特征的精品开发战略。2017年,宝钢股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2017年,公司R&D投入率1.85%,发明专利申请占比74%。
2. 制造能力方面
聚焦品种拓展和质量改善,提升稳定制造能力,为新产品的用户认证、批量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以重点产品、重点工序、重点缺陷为抓手,加大质量攻关和质量提升力度,推进无缺陷板坯生产,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公司大力开展湛江钢铁品种能力拓展、梅钢技术支撑和宝武整合协同制造项目实施等工作,加速提升各基地制造能力。
冷轧汽车板国内份额均达到60%以上;取向硅钢B23R075、B30R090等产品成功应用于大型电力变压器;高端起重机吊臂用超高强结构钢BS1100E完成国内首单试制;抗止裂钢、船舶行业化学品船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管线行业镍基复合板、电力行业超宽不锈钢复合管板、核电及车辆行业同质复合板(超宽、特厚、大单重)等分别实现国内首家供货;BG155P高强度高韧性射孔枪管试制完成;开发出页岩气专用的110-125ksi钢级高强高韧系列套管,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3. 成本控制方面
加大成本对标分析力度,提高多基地成本信息可比性,及时揭示成本改善潜力点,全年(定比2015年)实现成本削减61.1亿元。宝山基地持续从采购降本、制造成本下降、付现费用削减、降低现货损失等方面深挖降本潜力;梅山基地在优化资源配置上求突破,推进跨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协同降本,探索产销研协同降本新模式;东山基地以“四个一百”为标杆,通过原燃料结构优化、降低进厂物流、维修费用源头控制等手段,体现成本优势;青山基地转变成本管控理念,建立成本变革规划推进体系,实现由成本局部改善向系统改善的转变。
4. 用户服务方面
聚焦差异化竞争战略,依据“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行机制,继续开展营销人员技术服务资质认证工作,持续推进EVI服务项目,强化用户需求管理与使用技术研究,技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继续以汽车板用户为试点打造智慧供应链,拓展推进长城汽车和东风日产的智慧供应链项目,贯通内外部系统,借助移动互联手段,创新标准周期下的智能订货、全程跟踪、柔性制造、供应链预警和协同处理,实现钢厂与下游汽车厂及配套厂间的供应链精益运营。
5. 品牌建设方面
公司确立“创享改变生活”作为公司品牌口号,举行首次品牌发布会,向公众充分阐释并传递宝钢股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品牌内涵,打造良好的公司形象。组织参加第17届上海国际车展和第19届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现公司整体竞争力以及在技术创新、智慧制造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开展“绿动宝钢嘉年华”主题活动,积极传递公司在推动环保节能、打造城市钢厂方面的积极成果,让公众充分感知友爱的绿色宝钢。公司运用机场媒体、公众微信平台、各类专业展会及用户座谈会,构建产品品牌立体传播平台。
6. 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
公司致力于打造钢铁绿色产业链,成为环境友好的最佳实践者。
2017年,公司在改善环境、打造绿色工厂的主要举措如下:
①保持环保技改高强度投入。宝山基地完成一二期混匀料场BA、BB和辅料厂OA、OB封闭改造,完成自备燃煤电厂1号机组超洁净排放综合改造;梅钢炼铁厂三号烧结机烟气脱硫项目、脱硝及配套设施系统改造主体工程建成投运,完成1A1B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②推进固废加工处置工作。宝山基地钢渣加工中心项目地渣生产线、滚筒渣生产线投产,完成电厂2号锅炉掺烧废乳化液能力改造。
③推进实施厂区绿化项目。宝山基地完成绿化建设面积30.8万平方米,其中新增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梅钢新增绿化景观和集中绿地人文景点面积18万多平方米。
④推进绿色能源项目。宝山基地三烧结ORC发电和原料大棚光伏发电项目基本建成,厂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获世界钢铁协会可持续发展卓越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