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发行债券融资,苹果与高通会有什么动作

2024-08-07 14:16:40 97阅读

苹果发行债券融资,苹果与高通会有什么动作?

12月10日,高通发出公告称,中国福州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苹果旗下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禁止在国内售卖,主要是侵犯了高通的两个软件专利。

据新浪科技报道称,苹果给他们的最新回应称,他们在世界各地的运营都遵守法律,苹果尊重福州法院及其裁定,现在他们已向福州法院提出复议申请,请求其阐明并重新考虑高通的决定。

苹果发行债券融资,苹果与高通会有什么动作

除了提出复议外,苹果还在这个回应中表示,他们将于下周发布iPhone软件更新,以解决本案中涉及到的两项专利。

回顾上述专利案,其实是高通和苹果关系决裂后,一个很正常的表现,面对苹果停掉其所有基带订单的做法,高通也希望通过专利诉讼来倒逼苹果重回谈判桌前。

所以,在去年的时候,高通就已经向福州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上述iPhone侵犯自家专利的证据,主要是两个方面,都跟软件有关:当用户在浏览手机应用程序时,可以对照片的大小和外观进行重新格式化,并在触摸屏上管理应用程序。

昨天有外媒给出消息称,高通也已经在对iPhone XS、XS Max和iPhone XR下手了,希望禁售它们。

11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拟发行美元债券融资50亿至70亿美元?

近两年以来,中概股整体表现已经受到了国际资本的广泛认可,尤其是以阿里、腾讯、百度、网易等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因为自身体量的不断加大,业务布局越来越成熟,财务表现更是直逼美国IT互联网巨头,在资本领域已经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市场香饽饽。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就是阿里巴巴集团,不论是用户数据、业务规模、还是盈利数据,阿里巴巴从香港退市以来,在纽约重新上市以后,用一次次漂亮的财报有力的回击了华尔街的质疑,那么在这种条件下,为什么不缺钱的阿里巴巴却开始发行债券了?

手握巨额现金发行债券阿里并非始作俑者,手握巨额现金而选择发行债券的企业,在企业界尤其是IT互联网界并不在少数,以Apple、Google、Microsoft等著名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就经常依靠发行海外债券来获得资金,这并不代表是因为企业缺钱,那么企业发行债券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其一,为了减少企业资金回流带来的巨额税赋。

科技公司的注册主体往往不在国内,而是在以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为主的离岸金融中心,可以减少很多政策层面的麻烦,并且往往把营收资金放在海外,来寻求避税。而当需要使用大量现金来进行一些商业活动的时候,将海外的巨额资金转回运营主体所在的本土,那将面临巨额的税额。企业为了回避高额的营业税选择离岸金融中心作为注册地,并且在股东会议、财务审计方面,离岸金融中心也给出了很多方便,那么为了回避资金回流所要付出的巨额税额代价,那么发行债券就成了极佳的选择。

其二,很多国家的债券利率极低!

对比历史上的一些美国科技公司发行债券的时间节点,不难发现,这些科技公司可谓是精明至极。微软作为软件巨头,不断的发行债券,在软件领域,因为office、Windows的软件,获得了巨大的经营利润,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并且发行债券进一步增加资金实力,让企业的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苹果公司则是经常在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债券利率到了几乎是历史最低点,大力的发行债券,一方面苹果虽然坐拥2500亿美金的巨额现金储备,但这些资金大多位于海外,所以同样面临着资金回流所要付出的巨大资金代价,那么如果刚好有相应的债券利率极低,那么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变相融资手段了。

其三,发行债券所得用于回购股东股票以及用于盈利分红,增加资本信心!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次的融资,这里面介入了很多的资本,拥有很多的投资机构以及投资主体,那么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赚钱,获得更多的回报,对于投资机构、投资人来说,毫无疑问,获得股份分红、交易手中的股票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两个手段。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经历这个阶段,不然投资人永远握着一把股票但不能兑现,必然会降低资本的信心。必要的股权回购、股份分红,可以增加投资机构、投资人的信心,让投资主体感觉到自己的投资实例很坚挺。

其四,发行债券回购股票,更好地集中股权、资本!

同样,随着企业上市,企业的股票必然不断的被交易,手握企业股票的机构、个人会交易股票换来相应的回报,但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或者对于企业的核心经营者、尤其是创始管理者,未必完全是好事,股票太过分散,必然导致一些风险,哪怕企业发展至今,尤其是纽约、纳斯达克允许特殊股权结构,例如双层股、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可以更好的帮助管理者集中股权,但终结一个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分散的风险。发行债券回购股票,可以更好的将企业股权集中,为企业的长足发展保驾护航,为企业经营者的长期战略执行提供最佳保障。

因此,阿里巴巴这次发行债券,核心层面肯定不是因为阿里巴巴缺钱,毕竟现在阿里的现金储备已经是百亿美金级别,那么这个时候发行债券,一方面想要占债券利率的便宜,也可以避免高额税赋等财务方面最小化的损失,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资本市场以及相应投资主体的信心,也能更好的避免股权过度分散,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核心保障。

这会成为终结美股牛市的最后一根草吗?

最近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飙升,创下7年以来的最高点。

美债收益飙升,连累美股下跌,上周标准普尔500指数创出9月7日以来最差单周表现,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出现了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为什么10年期美债的收益飙升,会让市场如此惶恐?未来美国的股市,会真的歇菜吗?

美债收益飙升股市先感冒

美国国债收益上升,会让美股下跌的最直接原因是债券收益上升对美股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

美国的国债,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无风险投资,毕竟美国政府是不太可能破产的。

那么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就可以看作是无风险收益,我们要获得这份收益是无需承担风险的。

根据常识,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如果承担了更高的风险,我们就会要求得到更高的收益。如果无风险收益都能飙升,那投资者对于需要承担风险的投资,就会要求比从前更高的收益。

股票就是一种高风险投资,10年期国债收益飙升,投资股票的人,就会想从股票里拿到更多的收益,不然这笔买卖就不划算,资金就会流失。

加上美国现在的货币政策一直在缩紧,市面上流通的钱,一直都在减少。钱少的时候,投资者对资金的使用会更加慎重。

然而现在美股的情况是,潜在收益慢慢减少,风险却与日俱增。

美股已经涨了将近十年,美股的股价已经到了高位,上涨空间有限,所以投资者可以获得的潜在收益其实一直都在减少。

这轮美股的牛市是他们史上最长的牛市,牛市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没有尽头。对于美股的看法,市场普遍认为牛市已经到了中后期,明年可能就会结束,所以,现在持有美股多一天,就多一分风险。

在无风险收益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潜在收益慢慢减少,风险与日俱增的美股黯然失色,没有什么吸引力,资金流入减少甚至出现净流出的情况,在我看来都是正常的。

企业融资成本增加

美国国债收益上升,让美股下跌还有一个原因是,债券收益上升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进而影响到企业背后的美股。

无风险利率上升,整个市场的借贷成本都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会比以前更大。

要是无风险利率上升,但企业发债却不提高利率,那么投资者就不乐意买他们家的债券了,为了能够借到钱,结果企业只能多给投资者利息。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援救措施,2009年开始的量化宽松,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把美国的基准利率从5.25%降到了0左右。

那时候,企业能够用非常低廉的成本来获取资金,盈利能力得以恢复。

但是从2014年开始,美国就进入加息周期,虽然是少量多次,但经过多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也上调到了2%至2.25%,企业的融资成本实实在在地增加了。

企业要想扩大规模,就得有钱,加杠杆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现代企业的生存模式,多是借新债,还旧债。

但现在企业的融资成本已经飙升,而美国的加息步伐并没有停止,未来企业的融资成本还会进一步提高,企业借新债,还旧债的压力越来越大。

美国的企业,现在同样面临一个问题:利息支出增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杠杆率很高的企业和盈利能力一般的企业,会受到重创,这些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也会受到波及。

因为借贷成本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生存现状也出现了恶化。

我们知道,每只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家具体的公司,公司的业绩是支撑股票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借贷成本提高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也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价。

美股牛市终结者

美国国债收益飙升对美股产生影响的路径,主要就是这两条,但是要通过这两条路径,把美股打趴,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

就拿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来说,总不会借贷成本一增加,就有一大批企业还不起钱了。确实,美债收益飙升对美国产生实质的影响需要时间,但我们不要忽略,实际上还有一种名为市场情绪的“神秘力量”。

无需等到一切发生,只要投资者预感到事情会发生,恐慌的市场情绪就促使他们会抛售美股,躲避风险。现在导致美股下跌的原因,正是恐慌的市场情绪。

美股已经涨了将近十年,股价绝对不低,很多股票都存在泡沫,股票投资者的心里其实很没底,毕竟他们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因此,美股的投资者其实是很敏感的,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足够他们自乱阵脚。比如今年每出一点新闻,美股都要震荡几天,更何况现在是会对美股产生重大影响的美债收益飙升。

而且未来美国只要持续加息,美债的收益就会随之增加,美债收益上升,不会止步于此。

而市场普遍认为美债收益率达到3.5%,就标志着转折点的到来,现在10年期美债的收益已经突破了3.2%。

等到美债收益超过3.5%,它就很有可能成为压死美股的最后一根稻草,终结这轮漫长的牛市。

为何华为苹果迪士尼手握重金还发债券?

其实这个都是很简单的。这类企业的ROE基本上在15%以上,像苹果的ROE可能在30%以上。意思是我从市场中以4%-5%的成本拿到的钱,可以为企业赚到15%-30%的利润,差额的10%到25%就都是股东的收益,我为什么不去做?市场就是这样的,通过融资放大杠杆,借明天的钱来发展明天的事业。

百度卖掉携程股份套现10亿美金?

9月26日,百度计划出售所持携程网股份的30%,这部分股份价值约10亿美元。同时,携程宣布发行313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 每存托凭证相当于0.125普通股,价值同样约为10亿美元。

9月27日,百度宣布,已于9月底正式启动一轮特殊股票激励政策,推数十亿元总包员工股权计划,代号为“志青云”。

从百度和携程两家公司的动作来看,这次百度甩卖携程股份,更可能的目的就是为了新的员工股权计划筹资。

但事实上,百度方面所说的并非如此。

百度内部大变革

据媒体报道,百度出售在携程旅行网持股的约三分之一,取得大约10亿美元收益,以因应经济增速的放缓,并在关键的广告业务领域加大竞争力度。

同时,彭博情报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百度可能会利用这笔现金来满足其运营需求,因为其短期销售受到了宏观经济和竞争压力的影响。”

显然,这一种说法也可能是百度套现携程的真正原因。

环顾当下市场环境,华为、苹果、软银、迪士尼等行业巨头纷纷发行债券融资,甚至连拼多多都已经发债融资近100亿资金,对于百度来说,如果不选择发债的方式融资,而通过减持携程的股份套现筹资,也不失为一种融资策略。

特别是今年一季度,自百度上市以来出现的首次亏损,然后又是向海龙等百度核心人物的离职。显然,百度内部正在进行这一场大规模的变革,而在这种变革背后钱才是最关键。

早在今年8月,李彦宏在百度内部邮件中指出,这段时间,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以及疲软的宏观环境,公司自上而下推动了一系列颠覆性变革,涉及组织架构、人事变动、业务盘整等等。并称,这些变革带来阶段性阵痛,更将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让百度走得更稳、更远。

当然,也有人猜测,百度减持携程股份套现是为了回购公司股份,以此来提振百度股票价格。

今年以来百度市值一路下跌,相继被京东、网易、拼多多等公司超越,市值最大缩水4000多亿元。这也许是一种可能,但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

对于百度来说,与其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去拉台股价,还不如下大力度变革公司内部,从根本上解决百度声誉下滑、业绩下滑的现状。

为何在此时抛售携程?

从携程股价走势图来看,最佳的卖出时点应该在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初,也就是携程股价历史高点附近,但时至今天携程股价较高点已经跌去一半,技术上看这个位置并不好,可能就卖在地板上了呢。

资料显示,2015年10月,携程和去哪儿合并,交易完成后携程成为去哪儿的大股东,实现控股;而百度作为去哪儿的绝对大股东,也随之变身为携程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一度高达26.63%。

4年间,百度不但没有减持携程股份,相反还在2016年进行过增持。据携程2016年一季报,百度对其持股1248.02万股;至2016年9月12日,百度持股增至1314.49万股,至今未变。

而此次百度在套现10亿美元后,仍然还是携程的大股东。所以,笔者认为,此次抛售并非百度准备放弃携程,而是来自内部的资金需要。

另外,从携程的财务数据来看,当前携程可以说是业绩最好的时候,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1亿。

当然,现在最好也就意味着未来可能变差,而且携程二级市场股价的下跌,也许就是对未来的一种反应,作为投资者,在投资项目出现未来风险的时候,正好又赶上自己需要用钱,自然减持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首先,百度减持部分携程股份可以获得所需资金,同时又能继续保留对携程的控制权,这结局挺好。

最后,如果您认同笔者的观点,请加关注并点赞。谢谢您们的支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