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新材股票,借壳上市和IPO之间有哪些不同
鼎泰新材股票,借壳上市和IPO之间有哪些不同?
目前公司上市可以通过公开IPO发行股份上市和借壳上市,我们平时申购的新股就是我门熟知的IPO,而借壳上市就是把非上市公司购买上市公司股权后注入自己资产来现实上市,所以通过字面意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两者上市的最大区别就是直接和间接的区别,那两者上市的优缺点各有哪些,平时我们发现有的上市公司不惜一切代价实现IPO目标,有的上市公司反复寻找上市公司的壳标的来现实上市。
下面我们来重点解释下借壳上市和IPO直接的在上市过程的区别和各自上市的优缺点。
时间周期不一致由于我国新股上市制度实行的是核准制度,之前我们也大量解释过核准制上市的制度各方面条件相对苛刻,对公司的行业、财务报表等存在严格的要求,上市公司准备各项材料后上报证监会等待发审委的反馈等,并且每周审核反馈的上市公司数量有限(一般一周只有三四家),所以公司准备上市提供材料初期到发审委的审核时间周期较长,短的一两年,长的有点需要四五年,导致新股上市时间周期较长。
那么很多投资者就会疑惑,时间长点也没事呀,只要能够上市就可以,但是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上市前审核阶段时候,对于公司这两三年财报有着一定的要求,主板和中小板需要连续三年的盈利,创业板需要连续两年的盈利要求,并且对盈利金额也存在要求,可能上市准备阶段公司各项指标都符合上市标准,如果一旦时间延后后期公司的财报和盈利情况就存在最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行业要求,如果上市公司所处行业最近属于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可以获得优先发行的权利,如果政策方向一旦发生改变后,一些处于饱和或者夕阳产业再次上市就变得较为困难,比如现在传统的钢铁,煤炭行业上市较为困难,而现在的高科技行业上市较为容易,比如我们熟悉的集成电路行业,所以国家行业政策一旦发生改变,时间较久后后期上市困难。
而非上市公司只要资本实力雄厚,通过正常途径购买上市股份后获得证监会批准后就可以获得上市,短的几个月就可以上市,并且对于行业不存在要求和非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并无实质性要求。
所以IPO上市时间较长,借壳上市时间较短。
融资渠道不一致新股IPO上市的融资方式就是发行股份进行融资,上市公司一般花费就是一些中介机构的费用(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费用,基本不存在其他的费用,并且所花费的费用跟上市所融资的到钱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借壳上市前期基本无法完成融资,反而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去购买上市股权,那么很多投资者就会疑惑了公司上市不就为了融资吗,现在无法实现融资上市干嘛呢,下面解释下:
借壳上市主要是通过后期的增发股份来实现融资,比如借壳上市的流通市值是80亿,而目前通过公司通过估值后市值应该是500亿,那这相差的400多亿市值如何实现呢,目前公司股本已经定型,那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增发股份来融资,相当于还可以融资400多亿的资金,比如三零六借壳上市后,通过反复的增发股份来获得融资,具体看下图:
所以IPO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而借壳上市是通过后期募集增发股份来实现融资,所以借壳上市前期花费较高,一般实力不雄厚的公司基本无法实现借壳上市,比如新公司上市估值在20亿左右,而借壳的上市公司目前市值就50个亿,与其相差较远也无实力借壳上市,所以上市借壳上市的公司市值肯定是远远大于50亿后借壳上市才存在意义,所以我发现最近借壳上市的公司,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顺丰借壳鼎泰新材,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等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而一些小公司准备上市只能老老实实通过IPO排队上市。
所以IPO上市和借壳上市有一大区别就是融资方式不一致,并且公司实力存在很多区别。
成功率不一致IPO发现上面我们重点提示到了时间周期较长、手续较为复杂,很多公司相对实力较弱,所以会导致准备上市到上市阶段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比如我们知道康美药业财务审计事件导致跟这家会计事务所相关的准备上市公司IPO暂缓,再次上市审核通过率也相对较低。
而借壳上市的公司手续较易,审核相对IPO较松,并且借壳上市的实力雄厚,这也导致了借壳上市的成功率相对较高,所以在市场我们很少会发现借壳上市失败的公司。
所以成功率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IPO成功率低,借壳成功率较高。
总结:我觉得表面上我们能够理解两者的区别,但是我觉得两者的实质性的区别主要在于上市时间周期、融资方式、上市成功率。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你看好顺丰的股票吗?
短线炒作,expma指标金叉了,可以买。
exmpa调试方法:打开东方财付通-输入exa-选定指数平均数-回车-鼠标对准K线图上expma线右键-修改参数17 25日-完毕这个指标适用于短线与中长线的技术评判,多与资金博弈线DDX,DDZ,DDY联合评判方向。
技术用法:1.上攻行情初期:股价穿越EXMPA工作线并带较大成交量时,应保持注意,该股极有可能是短期启动的先兆。
2.上攻行情中期:每一次行情的中间都有会有回调的动作,那么怎么判断股价理论在哪个位置止跌并继续上涨呢呢?股价一般拉起后,都会在Expma25工作线左右止跌选择方向,如果股价回探到25日工作线附近且没有伴随放量则是主力资金“骗线”行为,一般来说85%以上都会快速拉起并且继续上攻,可以积极补仓。
3.下跌出货行情:当一只股价涨幅到高点时回调,判断是否能够补仓抢反弹还是主力要依靠移动均线出货时需注意。股价接近EXPMA25日工作线并明显带有较大成交量时候就要格外小心,或者股价直接跳空在17/25工作线下方(伴随成交量异常放大)说明主力短期离场情绪加重!
4.结合K线组合与资金方向评判:每一个指标单独拿出来评判股票都是没有说服力的,需要EXPMA+资金(成交量DDX)+各股K线形态位置+大盘方向等联合评判!
5:股价弱势判顶神器:股价长期处于工作线下方,如股价随大盘出现反弹或阶段性无量行情,反弹最高基本在工作线附近但不会超过。6:对于EXPMA总结:只要股价K线站在EXPMA17/25日线上方就是较为安全的,只要股价接近工作线就要进行联合判断,大家可以去看,每一次行情都与EXMPA线密切相关,可以说一只优质的股票每一次接近工作线都是极好的买点,一只爆炒过的股票接近工作线时都是出货的最佳以下时机!以下都是今年实战:
希望能帮到大家!
为什么很多优质的企业不直接上市?
很多公司不直接申请IPO上市,而是想通过借壳上市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节约时间是最重要因素;如果直接申报IPO发行是需要排队等审核,最起码也要几年时间;对于公司来说多等一年就可以节约了很多成本,有走后门上市的捷近肯定很多公司愿意借壳上市,速战速决!
(2)避免过多繁琐的审核;自发申请IPO上市需要很多东西要要审核,财务,公司规模,市值等等之类的,等这个部门审核那个部门审核,达到全部条件上市后黄花菜都凉了;而且IPO被否率高,一定被否几年的等待前功尽弃!
(3)实现成功上市概率高;只要非上市公司只要有足够的现金,可以直接在股市二级市场寻找壳公司,这个壳公司不行继续寻找下个壳公司收购,主动权基本在非上市公司手中;而自发IPO上市只能干等各个部分的审核,而借壳上市只要有大量现金在手就是王者,总会找到合适的壳资源达到成功上市。
(4)非上市公司在借壳上市成功前,对于非上市公司各项基本指标有一定的保密性,即使不成功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对于外界还是有隐蔽性,因为借壳上市不需要向社会全面公开自己企业的各项指标;
(5)很多公司选择借壳上市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借壳成功上市后的股票定价与价值,而并非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非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定,这样相对由市场决定定价有很大优势。
以上几点我觉得就是很多公司为什么不直接上市而选择借壳上市的真正原因;
虽然借壳上市也不容易,但对比直接上市还是比较容易点;A股成功借壳的有事例有360借壳江南嘉捷、顺丰借壳鼎泰新材、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正因为有不少成功借壳上市的公司,使借壳上市成为非上市公司上市的捷近之路。
顺丰当年如果不拒绝菜鸟的加入会怎样?
菜鸟绝不是菜鸟,而是令人害怕的大鸟;顺丰绝不是一般的顺丰,而是极具野心的顺丰。
钱是男人的胆,马云自从有了钱之后,就开始了买买买的模式。申通、圆通、中通、百世汇通、韵达纷纷投向马云的菜鸟联盟,然而不想寄人篱下的王卫第一个反水了,阿里一统快递江湖的梦想,就这样成为了泡影。
如果当年的四通一达领路人聂腾飞健在的话,或许马云没有那么顺利地拿下四通一达。毕竟创始人对自己的企业还是很有感情的。
马云收购“桐庐帮”,四通一达加入菜鸟1973年,浙江杭州桐庐县出生一名男婴,名为聂腾飞。自幼家庭贫困,年纪轻轻就外出打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读过几年书的男孩,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民营快递公司,被称为民营快递的鼻祖。
16岁的聂腾飞来到了杭州的一家印染厂当小工,在这里认识了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陈小英,为了给自己深爱的人一个更好的未来,他决定创业。
很快他和工友詹际盛发现了一条生财之路:当时杭州进出口贸易非常火爆,但外贸公司需要把报关单在一天之内送到港口,但当时的邮政快递却需要走三天,无法满足外贸公司的运输需求,这就需要一种更快的方法保证报关单次日到达。于是第一个“跑腿”公司诞生了,名叫“盛彤”。
因为公司业务涉及上海,上海的简称为“申”,公司改名字为“申通快递”。由于大舅哥陈德军的加入,最终导致创始人之一的詹际盛离开申通,在1994年创办了天天快递。然而,天妒英才,1998年的一天,申通创始人聂腾飞在跑业务的途中发生车祸,殒命于刚刚开通的余杭高速。之后申通快递发生巨大变化,陈小英兄妹接手申通,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选择出走单干,之后创建了韵达快递。申通快递的成功,也大大地刺激了桐庐县,汇通、中通、圆通随即而生:申通快递:创始人聂腾飞、陈德军、詹际盛、聂腾云,1993年创立,是中国第一家民营快递公司。1998年,创始人聂腾飞因车祸去世,随后聂腾云也离开了申通快递。申通快递由陈德军、陈小英兄妹控制。中通快递:创始人赖梅松。赖梅松的老家和聂腾飞的祖屋只隔着几里地。而赖梅松的合作伙伴桑学兵曾经是申通的分公司经理,后来桑学兵和赖梅松两人合作开设中通快递。圆通快递:创始人喻渭蛟,他的妻子张小娟,曾经是申通快递的财务。而创建圆通离不开张小娟的帮助汇通快递:创始人徐建荣,徐建荣同样是浙江省桐庐县人,也是聂腾飞的老乡。在上海打拼的时候遇到了中国民营快递行业中著名创业者,了解了目前物流业与民营快递的发展形势。韵达快递:创始人聂腾云,聂腾云是申通创始人聂腾飞的弟弟,在聂腾飞去世后,离开了申通快递。1999年8月,23岁的聂腾云创立了韵达快递。“四通一达”,快递行业里的“桐庐帮”,创始人均来自一个人口不到40万的小县城,而且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他们都离不开领路人聂腾飞。聂腾飞去世后,尽管“桐庐帮”快速壮大,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很微妙,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战略联盟,更像一盘散沙。因此,也受到了一些人的“关注”,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2013年阿里巴巴牵头组建菜鸟,就已经把申通、圆通、中通、韵达拉入门下。之后在2015年5月份,阿里巴巴就联手云锋基金圆通进行了战略投资。
2018年5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菜鸟网络和中通快递共同宣布达成战略投资协议。阿里巴巴等拟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股比例约10%。2019年,阿里巴巴以总价146.42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申通快递45.49%的股份,2020年9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对圆通速递进行了增持,阿里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2.5%。马云编织了一张大网,并将“桐庐帮”装入了网中。其实最开始顺丰也加入了菜鸟联盟,之后才退出的2013年5月,阿里巴巴牵头,联合中国邮政、顺丰、三通一达、天天快递、宅急送等物流公司成立了菜鸟网络。菜鸟网络主要目的是为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消费者的物流体验,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这听起来真不错。而且马云反复强调:“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是永远不会做快递的。”
开始合作的时候,顺丰与三通一达仅各出资5000万,分别占股1%。这样的股权结构可以说阿里巴巴一家独大,顺丰和三通一达就像依附在阿里旗下的小弟一样,不公之处在所难免。
但是没有办法,实力决定地位。即便是顺丰也要忍气吞声,更何况一盘散沙的三通一达。起初大家相安无事,共同经营着菜鸟。但是,时间久了,阿里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一、要求顺丰从腾讯云切换到阿里云;二、阿里要获取顺丰所有物流信息包括非淘宝、天猫的订单。这种欺负人的做法,王卫自然是不会答应的。
2015年5月,马云在杭州召开第一届快递江湖大会,四通一达、天天快递、中国邮政全部参加,唯独缺少了顺丰王卫,顺丰的解释是:事务繁忙。此时顺丰与阿里就已经有了矛盾。
会上,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菜鸟打算制定分层服务伙伴计划以及各类评价机制。阿里巴巴准备动用资本的力量改变快递企业,阿里想要主导快递行业。
这引起了快递公司的担忧,害怕日后被阿里控制。就这样,顺丰联合申通、中通和韵达成立了“丰巢科技”。初期投资5亿人民币,顺丰持股为35%,申通、中通、韵达均是20%,普洛斯为5%。
丰巢科技的目的就是布局终端快递网络,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与菜鸟驿站形成了竞争。
此时,另一家电商巨头京东被阿里打压得气喘吁吁,正愁如何破解呢?看到这个机会,主动示好顺丰。
刘强东一语中的:
京东CEO刘强东直言:“菜鸟物流就是在为几家物流公司上搭建系统,说得好听是提升这几家快递公司效率;说得难听点,最后你等着瞧,这几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润都是被菜鸟物流给吸走”。
接着刘强东还说到,关于这个事实,这些加入菜鸟联盟的快递都心知肚明,只不过是被“套牢”了而已,“其实他们都知道,只是现在已经没有能力离开了。因为你不这么做,就会被它踢走了,50%的业务就没有了。所以你的命根子已经被抓在手里。但刘强东提到的,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顺丰
腾讯公开微博力挺顺丰:
腾讯云发了一条微博:腾讯云赞同“开放的云计算”理念,全力保障数据安全,更保障客户业务安全。腾讯云助力顺丰布局云端,无论多么重视顺丰的数据与业务安全都不为过。腾讯和阿里本来在不同领域,但是因为云计算业务,双方形成了很大的竞争。打压对手的机会,没有人会错过,腾讯也是如此,于是就有那篇火上浇油的微博。
顺丰成功上市:
2017年2月23日讯,鼎泰新材将正式更名,证券简称变更为“顺丰控股”。创立24年的顺丰快递正式亮相资本市场。与之同步上涨的是王卫的身家,据粗粗估算,这位创始人的身家已约1400亿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快递新首富。
顺丰成了快递巨头,巨头就该有巨头的范。于是顺丰彻底与阿里决裂。
2017年6月2日,顺丰宣布退出菜鸟联盟。菜鸟最大的快递公司彻底反水了。
顺丰宣布关闭对菜鸟的物流数据接口,包括自提柜的数据信息回传以及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
关闭后,商家和消费者将不能使用顺丰快递,包括顺丰旗下的丰巢自提柜。这也就意味着顺丰彻底和菜鸟决裂,从此分道扬镳。
如果顺丰不拒绝菜鸟,中国快递或被阿里垄断。阿里的菜鸟吸引了四通一达、天天快递、宅急送等一众快递公司,这些公司依靠淘宝和天猫的订单生存,到最后已经没有能力离开阿里巴巴了。
阿里巴巴呢?可以说是躺赚了,因为完全可以通过菜鸟来吸血,这些血都来自加盟菜鸟的快递公司。阿里巴巴吸足了血,有了足够的资本又可以并购其他的快递公司,最终主导快递行业。
刘强东说得很对,菜鸟说得好听点是提升这几家快递公司效率,说得难听点就是来吸其他快递公司的利润的。
还好顺丰看到这一点,及时抽身离开菜鸟,否则一旦顺丰被拿下,那么整个快递业将掌握在阿里手中。因为顺丰相比四通一达的确更优秀:
顺丰在国内 331 个地级市,2620 个县区级城市 , 覆盖率达97%;顺丰已经开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51个国家的快递服务;2020年顺丰完成81亿件快递,同比增长6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关键的是顺丰的服务水平,派件服务、物流时效、包裹追踪、用户评价、品牌口碑等多个方面碾压四通一达。网友的评论是:快递只有两种,一种是顺丰,另一种不是顺丰。
可想而知,如果顺丰也归到菜鸟旗下,那么中国快递再无服务质量一说了。
顺丰是物流的龙头,也是高端物流的龙头1993年顺丰速运成立,依靠香港和广东之间帮人夹带包裹、商务信函合同等送快件起家。由于快递业务就是和邮政抢饭碗,因此,顺丰总是会受到特殊照顾,例如抽查、罚款等。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电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极大地刺激了快递业的发展。都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就这样风口上的顺丰也飞了起来。
聪明的王卫发明了两个方法,大大地刺激了员工的积极性。
承包,承包责任制,就像当年的包产到户一样,每个快递员有自己的片区,别人不会来抢你的,但是,如果你的片区业务量增长缓慢,一定时间内没有起色,就换人。计件工资,快递业有句行话叫收一派二,就是一个快递员收一个快件的同时,应该派两个快件。我们所说的送快递,实际上更多是指派件。真正挣钱的也是在这个部分。在顺丰,你送的越多,挣的越多,而且上不封顶。这样的方法让大家觉得,自己是在给自己打工,只要我做得好,我的客户就多,我的收入就高。反之,如果我不好好做,遭到投诉,那么很可能我的工作就没有了。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不仅送件速度更快,服务质量也更高。
王卫独到的眼光,顺丰独特的模式,让顺丰的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了发展高端物流,确保公司长期健康的发展,2002年王卫发起了“收权运动”,把分公司权利收回,形成了直营模式。随后,为了确保送件的速度,顺丰开始通过租用飞机运输快递,09年顺丰航空公司正式成立。此后顺丰深耕高端快递。
直营模式的顺丰,总部有了绝对的权力,开始加强企业管理和战略统一,从上而下的管理使得公司员工拥有多的信息来源,统一的服装配置和标准化的操作,最终形成了高质量的服务体系。
顺丰依靠庞大的货机机队、中转场、仓储等,再配以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成为了中国最强大的快递公司,垄断了90%的高端物流市场。
京东物流崛起,与顺丰和菜鸟形成三足鼎立随着京东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物流服务问题,速度慢、包裹破损、配送服务差等投诉意见屡见不鲜。
物流体系建设不足,也开始影响京东的电商业务。于是刘强东决定为京东自建物流系统,用来给京东商城提供物流服务。当时有很多人质疑,认为京东自建物流对京东是弊大于利。但是刘强东力排众议,说:京东物流是未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随后,京东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融资,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了三大物流体系。
由于资金问题,京东物流最终采取了两种方式,在全国重要区域实现自营物流,对地处偏远、人口密度低的三、四线城市,则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互动合作。
其实京东物流在成立以来一直亏损,京东物流的受众群体只是京东商城的消费者,其发展严重依赖母公司京东。
刘强东也发明了一种模式,使得京东物流的速度远超四通一达,甚至很多时候都超过了顺丰。这种模式就是“仓配”。
京东在全国各地建设仓库,当我们在京东下单后,仓库管理员就根据订单从最近的仓库调配商品,然后交由快递员送货。这种模式,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成本,也节约了空间成本。
京东物流在京东商场的加成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8-2020年,京东物流收入分别为379亿、498亿、734亿。与顺丰的差距越来越小,2020年已经达到了顺丰的7成。
尽管在运输能力上与顺丰差距很大,但是相信京东物流在上市后,依靠强大的资金会使公司的运输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最终形成京东物流、顺丰、菜鸟三足鼎立的局面。
问答总结顺丰是中国最强大的快递公司,如果顺丰归入菜鸟,那么中国民营快递将被阿里巴巴统一,京东物流在业务量和资金实力上远远比不上大一统的菜鸟,最终会被挤压得毫无发展空间。
快递被垄断,也会间接制约其他电商公司,京东、拼多多等业务量也会下滑,最终影响整个电商领域。
而财富过于集中,没有竞争对手,最终的结果就是服务质量低下,快递价格飞涨,整个快递业失去发展活力。
其实阿里还是应该感谢顺丰这样强大的对手,有了对手才会激励自己前进,才会形成更好的行业氛围。
我是科技铭程,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大股东又频频减持顺丰股份?
顺丰一直以来作为快递业的一哥而备受业界瞩目。顺丰能长期处于快递业的第一梯队,主要原因就是顺丰快递的速度比较快,而且服务质量也相对优于同行。那为什么最近传出顺丰市值大幅缩水,投资人也频频撤资呢?
首先,顺丰一直以来最引以为傲的速度方面,现在优势已经不大。任何行业都是薄利多销的,快递也自然也不例外。当四通一达,靠着低价大量的抢占了市场之后,他们每一家的包裹量都是海量的。而当快递包裹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从量变促成质变,直接引起快递速度的大幅提高。举个例子,以前堆两三天才值得发一趟的货,现在不需要一天就把仓库堆满了,那就肯定急于想把这批货发出,就不会再拖时间。当顺丰的速度快,已经不再是优势,也就从根本上动摇了顺丰的根基。
另一方面,顺丰引以为傲的服务质量也受到了行业内的挑战。顺丰这种自营模式,虽然能起到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提高快递员工服务质量的效果。但随着四通一达的大发展,人们发现加盟模式服务也并不差。通过企业制定一整套的管理规范,各个加盟网点也都在严格遵守。快递总部动辄罚款的机制,虽然也引起了一些怨言,但在客观上促进了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相反的,自营模式,因为要大量支付员工工资以及交纳社保,会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与加盟模式的四通一达相比,更加没有成本优势。这就导致了企业竞争力的下降,进而影响了对企业未来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