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治理,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是企业的三种组织形式。三者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又是独立存在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可以转变,但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为股有限公司时,应符合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而股份有限公司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时,同样应符合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一、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的。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即便是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对公司的债务也没有偿还的义务,当然存在违规行为除外。股东的股权不可以随意转让,原则上,股东之间可以转让,但向外转让须征得半数以上股东的同意。公司可以不向外公布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形式,当一人有限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股东需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一一般适用于创业初期的投资者,经营和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由2人以上200人以下出资设立的。公司设立分为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股东资本为等额股份。股东以认购的股份为限为公司承担责任,同样不需要承担股份之外的债务责任,最差也就是投资失败,股份收不回来。
股票可以自由转让。法人治理结构相对规范,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人数均有明确规定。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须向股东公开,便于股东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三、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公司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可以向公众融资,融资范围更加宽泛,融资能力更强。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更加规范,需要设立独立董事。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更加透明,也就是需要在会计年度内每半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重大诉讼等相关信息。
比如,老张出资70万元、老李出资30万元共同设立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电子产品。老张和老李将企业的生产经营做的很好,企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净资产总额达到6000万元。老张和老李商议将企业做大,便出资5000万元发起设立了股份有限公司,每股1元,老张3500万股,老李1500万元。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三年后,公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成为了上市公司。
总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是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这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发展阶段、经营状况和经营规模。当然也有例外,如华为。应该说,上市公司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但股份有限公司未必是上市公司。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财经话题。
2021年2月7日
怎么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数据?
打开大盘,点最上边资讯栏就能看到治理结构,再点开就行了
浅谈如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
明确公司职能定位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公司战略方向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落实投融资管理 强化财务管理 严格审计制度 规范法律事务管理 加强经营业务协调和控制 强化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 加强公司文化建设 完善企业信息化平台
公司上市股本怎么分?
一、公司上市后股权怎么分配
根据原来持有公司股份的百分比,和上市时新发行股票的多少来决定的;
例如:公司原股本1亿股,你持有3000万股,30%的股份;公司上市时新发行5000万股;
上市后,你仍然持有3000万股,但股权变成3000万/(1亿+5000万)=20%。
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具体是
所谓股权激励指的是公司与部分员工或全部员工之间进行某种股权安排,如:以一定方式授予一定数量的公司股份,或给予员工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公司股份的权力等等。
目前,在国际上通行的股权激励方式主要有:股票期权、模拟股票、公式股票、股票增值权、长期业绩奖励、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股票购买计划和限制性股票等等。
股权激励作为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激励方式之一,已被国内许多企业引进。
三、股权的分法给谁股权
首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构成核心竞争力环节的人力资源的判断,是我们思考股权激励方案的基础。
但企业对这一点的认识,往往是不准确的。有的企业“评选”出企业创业元老给予股权,有的仅根据管理团队的级别、员工就职年限来给予股权。
还有的企业,实际上是对一些薪酬已超过行业标准的高管,没有和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骨干匹配。例如,某软件企业原计划给予负责软件销售的副总裁大量股权。但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得益于企业开发的软件在相关市场上的强势地位,负责销售的副总裁其实已经获得超过同行的薪酬和奖金收入。而真正软件研发核心人员的薪酬水平却落后于同行,如果不进行股权激励,就存在着人才流失的严重隐患。
其次,企业应该预留一定的股权激励空间。
在对企业现有管理团队进行评价时,有可能发现企业存在人才短板。这涉及到引入新团队成员,以及现有团队是否需要替换的问题。
上市公司业绩造假处罚规定?
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其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信息披露义务人报送的报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