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270中威电子,现在A股里的科技股都有哪些
300270中威电子,现在A股里的科技股都有哪些?
A股市场里面科技股太多了,科技股就是指哪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股票,所以科技板块已经包含了很多领域的,类似5G、芯片、电信服务、电信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线数字电视、生物医药制品等等,科技股是范围太广,谁都无法统计完整的。
5G概念股总共有199只股票,分别如下:烽火通信、中兴通讯、吴通控股、金信诺、剑桥科技、中际旭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芯片概念股,A股市场里面总共有193家,分别为:紫光国微、中科曙光、士兰微、三安光电、北方华创、长川科技、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江丰电子、江化微、上海新阳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A股市场里面的科技股除了以上5G和芯片之外,同样还有很多零散的科技股,下面进行总结,个股明代如下:
工业自动化:
智云股份(300097)、科大智能(300222)、蓝英装备(300293)、汇川技术(300124)、宝德股份(300023)、海得控制(002184)、天奇股份(002009)
焊接(输送)设备:
佳士科技(300193)、瑞凌股份(300154)、南京熊猫(600775)、锐奇股份(300126)、、泰尔重工(002347)
工业机器人:
、亚威股份(002559)、华中数控(300161)、三丰智能(300276)、巨轮股份(002031)、软控股份(002073)、新时达(002527)、、机器人(300024)、GQY视讯(300076)、金自天正(600560)、博实股份(002698)、工大高新(600701)、钱江摩托(000913)、秦川发展(000837)、英威腾(002334)、上海机电(600835)、山河智能(002097)、金鹰股份(600232)
机器人控制器:
慈星股份(300307)、科远股份(002380)
家用机器人:
紫光股份(000938)
万讯自控(300112)
法因数控(002270)
海伦哲(300201)
日发精机(002520)
雷柏科技(002577)
小盘科技股名单如下:
600848 自仪股份
600151 航天机电
000777 中核科技
002130 沃尔核材
601727 上海电气
600872 中炬高新
002083 孚日股份
002227 奥 特 迅
600703 三安光电
600478 科力远
600482 风帆股份
000957 中通客车
002218 拓日新能
600550 天威保变
000012 南 玻A
600111 包钢稀土
600586 金晶科技
600460 士兰微
600517 置信电气
600875 东方电气
000009 中国宝安
000973 佛塑股份
600328 兰太实业
600674 川投能源
002121 科陆电子
002091 江苏国泰
000541 佛山照明
600537 海通集团
000868 安凯客车
002006 精功科技
600516 方大炭素
600290 华仪电气
000811 烟台冰轮
600590 泰豪科技
600378 天科股份
002080 中材科技
600363 联创光电
600312 平高电气
002088 鲁阳股份
000055 方大集团
600481 双良股份
600884 杉杉股份
000400 许继电气
002090 金智科技
以上就是我个人收据的科技股名单,仅供大家参考,以上个股仅回答问题所用,不构成大家的买卖建议,自行买卖盈亏自负。
新基建都包含哪些行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而此前,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为2019年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据央视新闻2019年3月2日的报道,“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2020年开年的首场国常会,“新基建”再次被提及,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一时间,“新基建”成为经济大热词!实际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中国将迈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制造产业投资占比将不断提 升。目前中国已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的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带来 中国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实际上,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而5G本身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非常广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费领域。
新基建涉及到的领域:
“新基建”七大领域中,又有哪些投资机会?5G基建
近期,针对5G建设政策层面的鼓励接连不断。2月22日,工信部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相关会议与文件,对5G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此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3月2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工作。随着5G标准的完善和SA独立组网技术的成熟,5G建设将逐步提速,2020年全年建设基站数量或突破70万,并且在2021年和2022年继续明显增长;同时,政府层面有望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5G建设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建设支持和用电支持。5G网络的快速扩张将会推动5G业务和应用的快速普及,从而带动数据流量高速增长,配套网络平台服务需求也会随之提升,数据中心、云计算有望从中获益。
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也是政策大力推动的新基建方向。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IDC市场规模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1%)。国内数据中心项目会出现快速增加,尤其是一些绿色、大型或者超大型的数据中心会增多。地域结构上看,北上广深地区由于政策限制增长空间有限,但周边省市数据中心新建、扩建的投资需求将会显著增多,另外一些环境适宜、电价优惠、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西北、西南等,数据中心数量也会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建设都会提速,数据中心新建和扩容步伐会加快,相关设备及服务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
特高压
近期,国网发布《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年内核准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以及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等工程。国网发布《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后,预测特高压仍有约1000亿元的投资体量与约300亿元核心设备订单等待释放。特高压作为新基建重点板块,全年成长空间与趋势确定。
未来电网投资以效益为先,电力物联网、电力芯片、特高压、配网建设等有利于电网降本增效、长线发展的领域仍有结构性增长。推荐国电南瑞,建议关注:长高集团、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炬华科技、国网信通、长缆科技、中国西电、远光软件、林洋能源、海兴电力等。
充电桩
中国充电桩目前共保有121.9万根,其中公共桩51.6万根,私人桩70.3万根。认为“新基建”对充电桩的建设驱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驱动公共桩建设提质且区域均衡发展,直流桩占比将持续提升,省份间差异有望缩小。
2)推动优质场站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申报流程办理。
3)推动小区、商场等停车位充电桩建设。
4)促进对运营商的建设与充电运营流程支持。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的25%左右,保守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700万辆左右。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2000万辆、车桩比1:1估算,需要的充电桩数量约1880万台,充电设备市场空间约2800亿元,充电和服务市场将约400亿元。充电桩的加速投资将拉动充电设备需求显著增加,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受益于本轮新基建的启动,看好技术优、市场应用积累深的充电桩设备生产企业,长期看好充电桩运营企业,推荐特锐德、科士达。
工业互联网
按照工信部的规划,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将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推进,2025年属于第一个规划期,重点是进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作为国内“新基建”的代表,也是近年来国家政策引导和发展的重点,在疫情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上也在要求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力度,行业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财政较好的省份2020年交通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增长。据各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2020年交通基建投资规划区域分化仍十分明显,认为2020年财政实力较强省份交通投资较高的增长目标有望带动全国的交通投资继续实现稳健增长,十三五目前高速公路建设进度相对滞后,各省市2020年公路投资有望加速,华东等地的交通投资高增速目标有望助区域内基建设计、工程龙头基本面持续超预期。
人工智能
近期,政策也在不断加码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发文,指出要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3月3日,科技部等5部委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新时代证券指出,2019年9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到2023年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如今,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已运用于智能安防、医疗、金融和教育等领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速45%,远超全球市场规模增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