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集团再跌停,0真的对散户有利吗
暴风集团再跌停,0真的对散户有利吗?
开放t+0个人感觉,对于一些散户利大于弊,但是更加考验散户的能力,一些散户可能很快被市场淘汰。这是因为
一,股票t+0制度,也是一般国际股票市场基本规则,也许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t+0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可以增加盈利的机会,t+1制度可以是,资金一天只能利用一次,而t+0可以多次利用,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另一方面,t+0也能够给证交所,证券公司带来了更多的盈利能力。
二,t+0还能有效的规避风险,t+1制度,一只股票买入,当天不能卖出,往往下跌时候不能逃脱止损,盈利了无法卖出离场,如果遇到市场大起大落的行情。往往只能眼睁睁资金灰飞烟灭。而t+0能够做到亏了及时止损,盈利了及早落袋为安。
三,t+0制度表面看起来非常完美,但是独立于国际市场的中国股市而言,却是再次考验投资者能力的战场,一方面如果不配套涨跌幅,同样散户会遇到涨停无法买入,跌停无法逃脱的套路。另一方面,对于信息没有优势的散户来说,t+0同样无法逃脱被操控的命运,而且增加被来回吊打的机会。如果真的实行t+0.没有能力和水平的散户将会更快被淘汰,而具有优势和能力的散户也许会越来越强大,
2019年以来已有11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被捕?
常言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多行不义必自毙。中国不规范的资本市场,让这些投机者、食利者、为富不仁者钻空子割韭菜发了大财,现在只是到了现原形遭报应的时候。
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市场,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征服、奴役、掠夺甚至杀戮过程,从康得新、康美等上市公司突破法律底限,没有好好经营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而是肆无忌殚地造假,与会计所、基金公司、游资等勾结,疯狂套现无所不用其极,让股民损失惨重,可以说上市公司高管的发家史就是股民的血泪史。
六十万的顶格处罚,变相纵容了这些上市公司实控人的造假行为。自去年以来的降杠杆,让这些公司虚造的账上现金流露出马脚,加上今年加大金融监管及反腐力度,会计审计所也不再敢与坏公司蛇鼠一窝,于是一个个公司现出原形。可以预见,现在抓的这11个上市公司实控人只是开始,下一步将会有更多董事长走进监狱。
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沒有法律的利剑高悬,却让成千上万的造假公司IPO上市,是极为荒唐的管理失控行为,这种没有投资价值的市场也会被投资者拋弃和冷落,我大A十年不涨就证明了这一点。
董明珠回应近期股市出现白马股爆雷的情况?
近期A股市场上确实有不少的绩优白马股出现爆雷现象,比如康得新,康美药业等都是白马股出现的业绩爆雷。白马股出现大面积爆雷现象,让很多投资者都坐立不安,生怕自己手中的个股出现雷报。格力电器也是A股市场上的白马股,目前的市值已经有3000亿了,那么格力电器真的不会如董明珠说的那样不会爆雷吗?
市值越大的企业爆雷的可能越低。市值越大的企业其业绩的稳定性就越好,因为大市值的企业公司经营比较稳定又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所以业绩突然大幅下滑的可能并不会很大。比如美的,平安,茅台,万科等都是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们的业绩基本都会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速,出现雷报的可能非常的低。格力的市值虽然不及美的,但是也相差不远,在国内的影响力也并不比美的差。董明珠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又是公司的形象代言人,她自然是相信自己的公司的,为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她说公司100%不会爆雷也并没有错。因为本身像格力这样的大企业业绩暴雷现象就很难会发生,业绩缓慢下滑的可能有,突然暴雷的概率太低了。
说格力100%不会暴雷有点言过其实了。格力现在的市值是3000亿,在A股市场上排名21位。格力在国内可以说是一个众所众知的电器品牌了,和市值第一的美的不相上下,但是说格力100%不会爆雷有点言过其实。董明珠是格力的董事长她自然要这么说,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你也会这么说的。但是像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这些大企业都有业绩爆雷的时候,格力又怎么能保证其业绩不会爆雷呢?比如中国石油吧,曾经年利润千亿的公司,16年业绩暴雷只剩下79亿的年利润,要知道中石油的市值可是万亿级别的,而且是国企基本上是垄断性的企业,这样的企业都会暴雷,格力又怎么能保证自己不爆雷呢?
我是投资观,感谢阅读,更感谢点赞关注。
乐视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近日,位于北京东四环边上的乐视大厦被以14亿元的报价出售的消息,再次将乐视推上舆论高峰。这栋见证乐视帝国“开疆拓土”的地标性建筑,俨然成为昨日黄花。乐视大厦继续寻觅接盘侠,人走茶凉,曾经辉煌的乐视帝国又该何去何从呢?
1
贾跃亭乐视生态圈大溃败
曾经贾跃亭的乐视帝国七大生态遍地开花,但好景不长,乐视的诸多业务资金链紧张、融资无望,很多业务都遭受了灭顶之灾。为了契合新乐视的战略调整,9月27日乐视发布公告将其改名为“新乐视”。接下来新乐视不再广泛涉猎,而改为深度聚焦,集中锁定在乐视视频、电视、云平台和影业上。
2
乐视系高管纷纷离职
乐视生态圈危机爆发后,贾跃亭出走美国、乐视体育拖欠付款、庞氏骗局等负面消息此起彼伏,乐视再无往日光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乐视高层动荡,高管纷纷离职,呈现大厦将倾之态。
3
乐视网估值惨遭连续下调
人事动荡后,危机继续蔓延。11月15日,中邮基金对外披露公告:公司决定自2017年11月14日起对公司旗下部分基金持有的乐视股票的估值再次进行调整。无独有偶,截止至今年11月18日,至少已有26家机构宣布调降乐视网的估值。
乐视曾在2015年的5月份达到最高市值1500多亿,最新的估值惨淡的不过十分之一了。
4
所欠债务
在今年的1月13日,贾跃亭引融创中国150亿投资来拯救以下乐视的主要三项业务:贾跃亭转让的乐视网股份,乐视致新的三项股权交易以及乐视控股转让乐视影业股权。 但乐视深陷“泥潭”太久,150亿的投资也难以覆盖诸多“创伤”,因此乐视难以偿还巨额债款的说法甚嚣尘上,乐视大厦门口挤满了索债的供应商。
目前,华策影视是乐视影视行业最大的债权方,而台湾的仁宝电脑也被乐视手机成功“拖下水”。
5
孙宏斌入主后的调整
在今年的7月21日,孙宏斌以7票全部通过的成绩当选乐视董事长,随即在9月27日晚,乐视网公告称,乐视网正式更名为“新乐视”,由此,孙宏斌时代的乐视网,率先从标签打开了新篇章。
资金注入
2017年初贾跃亭通过股权转让,引融创中国150亿资金注入,以此来缓解资金紧张。
人事调整
今年的5月和7月贾跃亭分别辞任乐视网CEO和董事长,然后远遁美国专心造车。孙宏斌兵不血刃地从白衣骑士变成了乐视网的主人。与此同时,乐视网大批高管更换,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大换血”。
战略调整
孙宏斌入主后对乐视生态圈开始做“减法”:聚焦大屏战略,终端重点做彩电;视频网站做自制内容,不再烧钱追逐版权。同时也做“加法”:加快了乐视网对于乐视影业的收购步伐。
巧收账务
经相关方协商,乐视投资从非上市体系,无偿转给乐视上市公司,抵消大部分应收账款。
至此,孙宏斌的新乐视已成功洗去大部分贾跃亭印记,然而乐视的坏消息总是隔三差五“抢占”头条, 尤其是近期又爆出乐视公司上市IPO造假,这无疑对新乐视的口碑不利。今后的新乐视在孙宏斌的带领下,将会走向何方,只能留给时间来验证。
A股疫情后期怎么走?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A股历来比较任性,会比较好地反弹。
一、中长线短线都可以开始做了,但要有选择的做,不要在关键的时刻因选择不慎被埋。
中长线:建议选择白马股,从近几天的行情来看,白马股、蓝筹股均因海外市场不断的稳定而出现向好的迹象,这是在修复之前大趋势带来的下跌。
3月撤离的北向资金也正不停的回到A股市场,今日的数据北向资金约千亿左右。持续回归,证明市场向好,投资情绪也在逐步稳定。
二、短线:选择稳定的热点,例如【疫情医疗】【材料】【农业】【口罩】这些
外围疫情目前正是高点,国内疫情却得到了控制,势必会对有出口的疫情医疗企业提供助力,相应的,材料、口罩也是相同的。而农业因目前各国限制粮食出口,从大趋势来看,应该有一波小高潮。
像RCS这类的“纸老虎”的热点,就不要追了,我的文章里有提到,详细的可以去关注下。这类热点一点风浪也经不起。理由是有点像是团伙作案炒作,跟风进去了,很容易被套。
还有两个关键的,一是震荡格局下不可能直接追这个。二是概念本身质地有问题,随着市场环境转弱,自然会分化,结果今天就开始分化了。
3月国内指数下行主要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几次的大起落均是被美股带动。
三、由于疫情向海外蔓延升级,原油震荡等因素,导致市场恐慌情绪上升至历史高位。在此背景下,全球十几个国家股市熔断,美股在不到十天的交易日中经历了四次熔断,引发了全球流动性危机。
受此影响,全球市场无差别抛售各类资产,以获取流动性。国内市场亦跟随海外市场出现回落态势,但相对于全球其他股市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跌性。
而近期却出现回暖的迹象,当前只要补上前几天的跳空缺口,趋势将会向好,所以可以开始做了。
先说结论:当外围稳住之后,A股会大幅拉升一段时间,但这个牛市不会持续太久。
首先会拉升这个简单,这次疫情大家看到了整个地球只有中国有能力对抗这次疫情,欧美列强在这次疫情面前丑态尽显,相比于欧美股市的史诗级频繁熔断,A股只是略微下跌以表尊敬,全球的资金都看到了A股才是真正低风险的投资热土,那么外围稳定后毫无疑问A股会率先拉升。
那为什么不看好长时间的牛市?这需要从全球政治的角度来说。
各位想想中国崛起最大的绊脚石是什么?当然是美国啊,世界的财富是一块蛋糕,在迎来第四次技术大爆发前,这个蛋糕不会做大,中国崛起分的大蛋糕了,其他人分到的蛋糕就会变小,换你你乐意么?所以前世界霸主美国会疯狂地拼了命地百般挑衅给中国使坏,中期来看,A股还是会经受很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