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暴跌,兑换外币以哪个汇率为准

2023-11-18 11:11:04 63阅读

离岸人民币暴跌,兑换外币以哪个汇率为准?

简单的概要

在岸汇率与人民币中间价

在岸汇率一般指央行人民币中间价,并不是货币确切兑换比例。

离岸人民币暴跌,兑换外币以哪个汇率为准

央行人民币中间价好比央行的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存款或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上浮或下浮。各商业银行的汇率也一样,具体的兑换比例每个银行都存在差异,但是是基于央行人民币中间价进行上浮或下浮的结果。

具体浮动比例要看具体的商业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它们的比例是存在微小差异的。如果用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或者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小金额无所谓,大金额却要筛选,因为他们存在微小的差异,好如不同商业银行的一年定期利率存在差异。

那么央行人民币中间价是怎么来的呢?对各种货币的计算又有差异。比如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是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热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根据交易量和报价情况等的综合指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

美元兑人民币是这样得出中间价,但是其他货币通常是以收盘价作为中间价。

各大商业银行都是汇率做市商

那么何为做市商呢?买卖报价都是他自己,提供证券或外汇的流动性,但从而赚取价差或点差。比如某券商对某证券报价,买价10.1元,卖价9.9元。那么有其他交易者需要卖的(假设为a),只能以9.9元卖给该券商;交易者需要买的(假设未b)只能以10.1元向该券商买。期间ab之间并不能进行直接买卖交易,这就是做市商市场。

外汇也一样,各商业银行基于人民币中间价进行报价,形成做市商市场。比如央行人民币中间价为6.8934元,那么工商银行的现汇买入价可以为6.7989元,现汇卖入价6.9369元;而中国银行的现汇买入价可以为6.7595元,现汇卖入价6.9378元。

除了各个商业银行现汇买入价和现汇卖出价外,还有各个商业银行的现钞买入价和现钞卖出价。理解较为困难,这里就带过了。

具体兑换比例

题文中的兑换外币以哪个汇率计算?具体情况还要看各个商业银行的具体报价,既不是离岸汇率也不是在岸汇率,但是与在岸汇率相差不远,具体兑换汇率是基于在岸汇率(人民币中间价)上下浮动的结果。

还有的就是你是现钞(兑换成现金)还是现汇(转账的形式),这两个价格是不一样的,因为存在运输成本(这里就不讲了,现钞存在较大成本,兑换货币金额较少)。

离岸汇率

最后在说说离岸汇率吧!在2010年之前,不存在离岸和在岸之分,因为我国外汇管制较严,所有的报价都基于央行中间价。但是,某国较强的汇率管制会侵害到他国利益,毕竟谁也不愿意突然钱不值钱了。

因此,如果外汇管制较严,他国利益可能就受到本国货币政策的影响,那么外国也就不愿意用该国的货币进行交换,货币国际化就走不出去。也就是说,要让国际对外汇有定价权,那么该国必须走市场化,外汇管制需要放宽。

但是受我国经济性质的影响,完全开放外汇是不可能的,但是又要使人民币国际化,那么只能整出个离岸市场,首先该离岸市场建立在香港,供外国人民币交易,该交易价格就是离岸汇率。

比如美国的某商户向中国厂家进货,那么通常就以离岸汇率计价。如果中国厂家需要换成人民币,那么只能以再岸汇率作参考,然后在商业银行以具体的汇率兑换。

或者英国企业在中国制造产品,然后卖给美国,那么对于英国人来说拿着人民币没用,那么它就会通过离岸汇率的手段,以人民币计算利润,但却是直接用美元兑换成英镑或者欧元。

套利机制的存在,以致离岸和在岸汇率相差无几

简单来说,离岸汇率供外国人使用或参考的汇率,与我国人民没有多大关系。但离岸和在岸汇率相差不会太远,因为一旦存在套利空间,那么便有交易商进行两市套利,从而缩小套利空间,以致两者的汇率相差无几。

到港价和离岸价的区别?

答:到港价是指货物通过各种运输工具最后到港的价格。而离岸价是指货物装船后所需要的价格。它们两者是不同的计价方式,而且它们所计价的距离也不一样。到港价是包括海运在内的价格,而离岸价是没有海运的价格。所以到港价要高于离岸价,而且它们的汇率也不一样。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突破669关口?

看汇率不能光看涨了多少,得看相对涨了多少,来比较比较,才能真的看出行情。而对于汇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与美元指数相比较;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2018年7-10月间,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明显超过了美元指数的上涨幅度,而在2019年以来,人民币的上涨幅度明显也超过了美元指数的下跌幅度。可以说,目前人民币的走势是相对强势的。那么未来人民币还会继续上涨么?

汇率取决于两个基本的因素,一个是货币供给,一个是生产力,生产力越高,则货币价值越高,货币供给越多,则货币价值越低。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的提高和生产力的提高是同步的,因为如果货币供给跟不上生产力提升的速度,那么货币就会升值,那么人们就会倾向于储存货币,因为货币会升值,对经济并不好。因此,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会略超过生产力提升的速度。

就未来长期来看,人民币 的升值是可以确定的,当然,前提是中国经济按照目前的态势良性发展,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在向上转移,吃的是美国的份额,此消彼长,结果就很明显了。

就短期来看,短期内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最大的事情,是中美贸易摩擦,在此之前,人民币一直在升值,此轮贬值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国的关税增加而导致的出口成本增加,抵消关税效果,一旦短期内中美贸易谈判有了结果,美国取消关税,那么人民币升值将会继续,至少应该回归到6左右的位置。

就目前的谈判消息来看,达成结果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也是极高的。但是,如果一旦没能够达成协议,短期内,人民币还将会继续贬值。

什么是离岸价和到岸价?

两者区别:

1、定义不同

到岸价是目的港船上交货,卖方必须负责运送到目的港船上为止,负责货物到港前的一切费用及风险,货物在船上交给买方处置,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即完成交货。

离岸价是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港口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运载工具上,负担货物装上运载工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的价格。

2、交货位置不同

到岸价根据实际操作中的意思来解释就是装运港船舷交货,买卖双方已运输船只的船舷为界限,过了船舷。

离岸价是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港口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运载工具上,没有过船舷。

3、货物责任和安全归属不同

到岸价因货物过了船舷,货物的责任和安全归买方负责。

离岸价因没有过船舷,货物的安全和责任是卖方负责的。

4、组成不同

到岸价指CIF(COST=产品出厂价,INSURANCE=保险,FREIGHT=运费)价,即成本+运费+保险。

离岸价指FOB(Free on Board)价,是货物成本价,即(到岸价价+国外运费)/[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5、应用不同

按国际惯例,出口商品一般用离岸价计价。

进口商品一般用到岸价计价。

再次大跌后该如何操作才能避免损失?

说实话,现在绝对是一个短线操作最困难的时期,现在的A股已经处于大级别的熊市后期,历史的大底区域,如果在这里做过多的操作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添堵,也许最简单的方法往往就是最有效的!都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要想着如何才能避免损失了,应该想着如何才能扛过这段阴霾日才是最重要的!有仓位的请耐心,空仓的也要等待大盘企稳在做行动!

目前的A股处于一个随时做底的形态,乐观点说2638就是大底,悲观点说2300~2400点就是大底,至于能不能跌倒2000~2200,我觉得概率极低!也就是说对于2700点左右的A股而言,下方可能有300点左右的距离,跌幅大致为11%左右!而未来的上涨空间则巨大!好比牛市5178点以前的4800这个位置,你是买还是卖呢?

加上2018年开始外资机构就在不断的进行抄底布局,这种长期布局的资金来看,A股确确实实已经进去了低估值高价值的区间,所以在这个区间里做操作买卖无疑就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个选择了!因为从长远角度来看, 2018年的价格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再也看不到,从短线角度来看,过多的短线频繁交易又不会给你带来多大的 利润,反而可能会加大你的损失!

因此面对现在的股市还在大跌的情况,我认为最好的策略就是耐心等待,持股或者空仓观望!有仓位和空仓都应该理智冷静,莫乱动!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打字很辛苦记得点个赞!!加一波关注,带你读懂主力真正的意图!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