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股价,如何看待瑞幸咖啡股价暴跌80
瑞幸股价,如何看待瑞幸咖啡股价暴跌80?
瑞幸咖啡昨晚股价暴跌80%,一口气把400亿人民币市值跌没了,主要原因业绩造假造成的,2019年2-4季度期间虚增收入22亿人民币,相关费用、支出都有虚增,调查还在进行中,但八九不离十。业绩造假不值得称赞,无论获益者是谁都是欺诈行为,人性缺失里还有道德的沦丧,更是违法行为。
如果仅是经营模式或者突发事件影响的亏损,只要没有欺瞒行为瑞幸咖啡也不至于跌80%,曾经对标星巴克的咖啡连锁店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瑞幸咖啡暴雷事件影响很恶劣,不仅仅是对于公司其本身,对筹备上市的公司以及在美国、香港上市的中概股也造成了恶劣的信誉影响,比如港股神州租车今天开盘因此影响跌了56%,目前停牌处于状态。曾力挺保荐的中金公司目前也是下跌状态,牵一发而动全身。
资本市场的恐慌很容易延伸,瑞幸咖啡属于“神州系”,从神州租车到神州优车再到瑞幸咖啡可以发现,神州系都是博风口的高手。抓住风口后疯狂融资快速扩张,谋求上市后在二级市场套利割韭菜。
这种造假行为暴露后,那些想要排队上市的公司估计在骂娘,加大严格审批之下上市成本增加,上市困难也增加。而一些中概股,有机构会针对性研究其价值以及背后的关系,重新定义上市公司的估值。当然,对业绩好的中概股影响不大,甚至更受追捧,但是对存在业绩问题的上市公司,资本可不会那么善良。
瑞幸咖啡暴雷事件对其本身的影响也非常大,即使不破产也会被弄成伤残,美国对上市公司造假是零容忍的,造假严重的公司会直接破产倒闭。虚增收入在A股市场是毛毛雨,顶格处罚60万人民币,然后三五个跌停板,后面继续。在美国不可能轻易善罢,毕竟交易所的制度是白纸黑字写着的。
瑞幸咖啡接下来会苟延残喘,吃集体诉讼的大官司是跑不了的,面临大量投资者委托律师索赔,天价索赔可能是直接弄死瑞幸咖啡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也有人说 “瑞幸赚美国人的钱让中国人喝咖啡”,这更多的是开玩笑罢了。侠盗式的标签更多时候是大众的幻想,既然是盗,骗有钱人的同时顺手把老实人也骗了,而且不会心慈手软。想想瑞幸咖啡的员工接下来的薪资报酬福利该怎么交代以及供应商的货款怎么了解,这都是很实质的问题,不能因为一张3.8折的券就被收买了。
既然瑞幸咖啡已经承认自己作假,也没有必要再吹捧什么,该处罚还是得处罚。国货之光的标签,不能这么贴,也不是这么贴的。
什么原因导致瑞幸咖啡股价暴跌75?
原因:瑞幸咖啡公告披露,一项内部调查发现其首席运营官伪造了2019年销售额约22亿元(约合3.1亿美元)。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瞬间引发股价崩塌,其中盘中六次熔断,最终跌幅超过75%。
分众传媒如果和瑞幸配合造假?
你好感谢诚邀回答。
4月2日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瑞幸咖啡开盘一度暴跌80%,股价最低触及4.6美元,据消息称瑞幸咖啡内部成立了特别委员调查会,发现自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公司虚增22亿元人民币交易额,相关的费用和支出也相应虚增。正是因为这则消息开盘股价暴跌。
分众传媒作为瑞幸咖啡的主要广告商,有媒体质疑瑞幸咖啡的广告支出增长超过150%,可能分众传媒与之配合造假,至于具体是否真实还需要有关调查部门核实。分众传媒其实也是一家中概股回归股票,目前市值高达600多亿人民币,相信如果真的配合瑞幸咖啡造假,必定会受到监管部门的重罚。
今年3月份开始实行新《证券法》,监管部门对上市企业的财务造假有了比较严格的处罚规定,至于股价的走势,A股现在是T+1涨跌幅限制的交易模式,如果分众传媒真的坐实造假股价可能会连续几个跌停板。
如何看待瑞幸咖啡自爆伪造交易后股价暴跌?
如何看待瑞幸咖啡自爆财务造假股价暴跌,门店订单量暴增?
瑞幸咖啡上市花了18个月的时间,于2019年5月1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截至目前,瑞幸咖啡在全国拥有4000多家门店,很多喝过瑞幸咖啡的网友反映,价格便宜不仅仅没有挣到钱,还亏损不少钱。
4月2日,瑞星咖啡自爆财务造假,涉及金额22亿元,股价暴跌80%。但是让人意味的是,瑞星咖啡第二天的店面生意火爆,APP崩溃。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很多顾客担心公司倒闭,再也喝不上这么便宜的咖啡了,还急着把手中的优惠券用光,导致店内订单大幅增加的现象。虽然其财务造假,却花了美国人的钱请中国人喝了不少便宜的咖啡,并俘获了许多中国人的心。
涉嫌财务造假,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将面临调查,面临处罚这肯定是逃不掉的,最后甚至有可能会破产。
如何看待瑞幸咖啡被浑水做空?
首先,之前在2月初浑水就曾收到一份有关瑞幸咖啡的匿名做空报告,巨大篇幅揭露了瑞幸咖啡的造假问题,而浑水在收到报告后认为这一指控成立,并表示在社交媒体做空该股!
其次,4月2日瑞幸咖啡自曝虚假交易22亿元,震动中美资本市场!导致股票巨幅下跌!
其三,根据新《证券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
其四,新《证券法》对于欺诈发行的处罚也更加严格,例如按照违法所得计算罚款幅度的,处罚标准由原来的一至五倍,提高到一至十倍;实行定额罚款的,由原来规定的三十万元至六十万元,分别提高到最高二百万元至二千万元(如欺诈发行行为),以及一百万元至一千万元(如虚假陈述、操纵市场行为)、五十万元至五百万元(如内幕交易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