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利好哪些股票板块,最近股票大家都说牛市来了
人民币升值利好哪些股票板块,最近股票大家都说牛市来了?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在股票市场中压上全部身家。
下面分两部分回答这个问题,其一、股票市场牛市是不是真的来了。其二,为什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在股票市场中压上全部身家。
股票市场牛市是不是真的来了我个人对此持否定观点。
下面详细分析我对股市牛市来临持否点观点的原因。
一、大盘行情走势分析
如上图所示;
对比上一波牛市启动前的行情,大盘成交量近两年来并不低,且对应于两个阶段行情高点都出现明显放量,但随后都是以积蓄力量不足收尾(上图红色框)。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是近两年市场的看涨情绪通过较高的成交量得到了一定释放,其二是市场对后期的涨势信心并不十分充足。在行情筑底方面,上一波行情启动前的筑底十分严实(上图前白色线),但近两年来大盘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筑底迹象(上图后白线),而是长时间宽幅震荡运行。这种长时间的宽幅震荡也侧面反映了股票市场并没有形成统一趋势的看法,大家对后市走势仍然存在严重分歧,而牛市来临前夕市场的看法应该是统一的。此外,从其他技术指标上看,也没有多个技术指标与价格走势、成交量形成向上的共振信号。即,从大盘行情走势上看,说股市牛市来临并不具备说服力。
二、股指期货未来预期
如上图所示;
中金所三个股指期货报价全部贴水于现货指数,且越是远月合约贴水的幅度越大。其中,沪深300股指期货由近月至远月各合约贴水幅度分别为0.68%、1.61%、2.11%和3.00%;上证50股指期货分别为0.87%、1.72%、2.11%和2.92%;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贴水幅度最大,分别为0.89%、2.18%、3.25%和6.08%。这说明了目前市场对大盘未来的走势预期是向下的,市场上的参与者更多是看空大盘后市走势,而非认为股市牛市的来临。即,从市场对股票市场的整体预期上看,也并不能说明股市牛市的到来。
三、股市平均估值水平
如上图所示;
对比前一次股市牛市启动前和目前的股市平均市盈率估值水平来看,上一波牛市启动前市盈率明显比以往更低,这从股市整体估值水平上说明了上一波牛市行情启动前,大盘打下的价格底部基础更结实,而当前的市盈率对比近几年来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即底部特征并不明显。从股市的平均市净率估值水平上看也是基本与市盈率一致。即,从整个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上看,并没有明显的估值信号显示牛市的来临。
四、基本面的支撑分析
目前很多股评人对此都讲得差不多了,我简单说说我个人认为最核心的两点吧。
目前疫情是一个尚未迈过去的坎,对经济实体的影响还将持续发酵,实际上大家从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中也能窥见一个大概。同时,我国仍是一个以外向贸易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经济体,在全世界都深受疫情困扰的情况下我国的实体企业想完全实现独善其身几乎不可能,而实体企业的经营数据总会反应到股价上。今年以来国家通过很多渠道向市场中注入了规模巨大的资金量,但我个人认为在现在的大背景下,资金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短期的、有限的。此外,国家注入的资金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也需要较长时间来慢慢释放,并不会立马结出果子来。即,从基本面和实体企业方面上看,也无法支撑股市牛市的到来。
为什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在股票市场中压上全部身家讲到根子上,投资的本质不在于盈利多少,而在于风险控制。因为在投资过程中,到最后拼的永远是风险控制的能力。可能许多投资者不认可或者说不太能理解这一点,我换一句话来说你就明白了。那就是风险控制能力决定了你是否能在市场中活下去,而盈利能力则决定了你是否能在市场中活得好。很显然,活得好的前提是能活下去。为方面大家理解,我从被动基金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不能在股票市场中压上全部身家。
现在假设被动基金完全跟踪上证指数,基金设置的清仓线为0.80。压上全部身家即为满仓操作,也就是说在满仓操作的情况下,当基金净值回撤到0.80时,基金立即被清仓了结。
下图是上证指数在过去三年任何一个交易日进场的最大连续回撤。
如上图所示;
最大连续回撤曲线在清仓线下方的都会被市场价格波动震出来。即,在改日进场的都会被打到止损线,被动基金会被清盘了结。在0.80清仓线的情况下,过去三年压上全部身家的,有217个交易日会被市场价格波动震出来,概率为29.69%。在0.90清仓线的情况下,过去三年压上全部身家的,有374个交易日会被市场价格波动震出来,概率高达51.16%。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压上全部身家的原因。总结综上所述,可总结为如下两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说股市牛市来临为时尚早,并不具备说服力。在任何时候,做股票投资都不建议压上全部身家。一厢财经: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在这里,与你畅聊财经趣事!
人民币升值会有什么影响?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下边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益处:
第一、升值使得本国货币在国际上购买力加强,原材料进口型企业的成本会下降,同时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也会增强。
第二、有利于出国留学人员,人民币升值,使得出国上学的成本下降。
第三、有利于出国旅游消费者。道理同样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增加。
第四、中国GDP核算上会上升,有利于提升国家地位。
弊处:
第一、对出口存在干扰,但不是决定性的。在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情况下,中国的出口每年增长速度在23%~27%之间,进口在19%~24%之间。人民币升值后,出口增长率可能在6%左右,不可能是零。
第二、借鉴日本广场协议后本币大幅升值的教训,国际热钱大量涌入,市场投机心理会加剧,增加金融系统性风险。
第三、可能使国内投资环境恶化,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可能增加。
第四、产生一种“暴富效应”。日本就是一个例子。日元与美元的比率战后最早是350∶1,后来变成250∶1,最高到70∶1,日本人由此富得不会花钱,没有变成继续积累资本的能力。
第五、通货紧缩局面压力。人民币升值后,中国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内生产企业遭到进一步打击。
总的来说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人民币升值但利弊权衡的结果是“弊大利小”
对我们普通人有啥影响?
汇率反映的一国在与另一国或者全球的相对优势,出口份额份额不断提升之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期走高基本上是肯定的,人民币兑美元破6是大概率事件,但能走多高还要看美国强美元政策的力度。汇率无论走高走低都问题不大,有问题的是rmb这波升值太快了,另外关于内卷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会有异议,个人看法东亚三国其实比较卷,但是中国相对不那么卷却生活水平最低,至于和欧美比较,老实说比较的意义不大,西欧吃老本,北欧太特殊,美国自己作,这样看其实还是和自己比较更有意义。
升值肯定是有利有弊的,主要还是看未来规划是如何,升值的好处在于国民购买力增强(毕竟买国外东西便宜了),并且能够吸引外来投资者继续持有人民币,这是关键的,我国目前一直再推人民币国际化,虽然人民币在交易媒介、计量单位方面还是存在问题,但是利差和升值能够继续吸引投资者,这给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广得到了缓冲,虽然升值会减少本来就艰难的出口、贸易,但也没办法,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阵痛,需要自身去转型。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出口依赖减小,尤其是疫情原因,国际贸易减少,那么保持低汇率的意义也就减弱了。
翟东升前几天的视频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顺差可以换取GDP”,我最近会出一期视频解释一下我对此的理解,我们先假设翟是对的。那么中国对外大量的顺差就成了一种负担,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过低。据我计算,2018年,人民币购买力是同汇率美元的1.51倍。也就是说,中国大量的顺差是靠出口商品损失1/3利润来实现的,随着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上升,便无需维持这么低的汇率了。
当国家开始大量进入高附加值产业的时候,升值是必须的,日本当时是故意压着不让升为了保国内低附加值产业,这是早晚出问题的,只不过广场协议加速了这个过程,总得说当时日本经济下滑不是因为升值,根本原因是升的太快,自己之前强压着。我们慢慢升是毕竟之路。个人也觉得贬值更有利,毕竟出口比进口贸易多,对于国内普通百姓而言没关系,物价无变化,出国旅游与留学生省钱,相比在美千万华人汇率来说,那是冰山一角。
中国企业是同样的价格在卖,赚同样的钱,但是对于外国来说是便宜了,所以中国企业会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外国就有企业要倒闭了。当然,中国进口东西也贵了,好在中国只进口原材料等等,占生产成本不高,影响不算太大。1. 中国的出口增加必然导致资本内流,央行为了稳定汇率(汇率是出口命脉,出口是中国经济命脉)必然大量抛售本币来保持汇率相对稳定,这样就会导致国内市场的流通货币增加,进而导致通货膨胀。2. 政府为了保证民众生活不至于太艰难,必然会控制日用品价格;同时政府为了工业和出口商品不受通货膨胀影响,必然也会控制原材料价格。但是市场上因为外汇占款多出的人民币得有地方去,毕竟堵是堵不住的,堵住这边那边又会涨起来。所以政府就把这些多出来货币用在楼市里,创造楼市大牛来吸收通胀。所以如果你感觉物价上升,你得感谢楼市价格上涨,因为没有房价上涨,物价会涨得更夸张。
中国缺少核心技术型产品,多是廉价可替代品,升值会现在削弱中国的贸易,对于我们来说弊大于利。
一说起来就是影响出口,既然我们生产的产品是刚需,既然我们的生产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品,那么定价权就在我们手里。 美国涨25%关税,对美出口有影响吗? 自从20年前起,就年年听到沿海出口加工企业破产的消息,出口企业年年都是最困难,年年都喊影响就业。一涨工资保障就喊用工荒,一升汇率就喊失业潮。 怕不是我们政策被这些加工出口企业绑架了吧。不可以升值人民币带动产业升级和高端第三产业发展么?
关键还要看中国需要不需要像以往那样GDP增长更多依赖于贸易顺差。就我个人来看,中国依赖大量贸易顺差积攒家底的时期早已过了,我认为十年前就过了这个阶段,换句话说,中国手里不需要那么多美元。既然如此,人民币升值,扩大进口,扩大资源性物资进口,同时进口满足民生,花掉手中美元,用纸币换资源应该是好事。目前,国家发展政策已经做了调整,扩大内循环,减少对外部依赖,所以说,目前人民币升值是有利的。
现在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与贬值,基本取决于美元。并与之相反。原因很简单,美元现在还是国际主导货币。 人民币的升值,抑制的是中国的出口,刺激的只是中国人在国外的消费市场,对国内往往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 再者,汇率于中国的股市,现在还是两条道上跑的车。
人民币长期来看就是一个缓慢升值的过程,因为现在要重视内循环,要从世界工厂慢慢走向世界市场,进口额以后会不断增加。通俗说一下:这次人民币升值,很大程度是美元贬值。还有就是疫情我们控制的好,外资进入中国,导致货币短缺所以升值较快,且持续时间长。
从个人角度讲,花人民币的短期影响不大,花美元的合适。从国家层面讲,进口企业获利,出口企业痛苦。但问题是:中国是出口大于进口的国家,进口带来的利益远不如出口的亏损。所以整体对国家经济不利。所以央行各种稳汇率。其他方面:日本当年就是这么被淹死的,我相信国家不会重蹈覆辙。其实只要内循环做到位,这个局也就破了。就是我们生产的东西全部内部解决掉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总结: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韧性足,之前的战争,多年的忍辱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次的争斗会很痛,但绝对打不垮中国。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矛盾,是这些年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隐性问题,这个才是我们应该快速解决的,但这些问题一个不慎又会引起无数连锁问题。一面该快速解决,一面又要慎重求稳,所以这就造成了更大的矛盾。
人民币升值好还是贬值好?
答:人民币升值对于大多数内销企业是好事、人民币贬值则对外销企业是个福音!
一般货币升值与贬值有两个参照基数;一个是国内看,看CPI指数(国内物价指数)CPI大幅上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反之,货币升值。另一个是国际看,看人民币兑换美元比例,增值贬值一目了然。
1、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国人员的影响;(以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为基数)假如,一个准备出国人员兑换2万美元,他要拿出14万人民币来兑换,如果人民币贬值了需要7.5元兑换1美元,他就需要拿出15万人民币来兑换2万美元,如果人民币相对升值,达到6.5元每包兑换1美元,他仅拿出13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了。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国人员是个坏事!
2、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口企业的影响;(以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为基数)假如,一个出口企业出口产品换回20万美元,他回到国内就可以换回140万元人民币,如果人民币贬值到7.5元兑换1美元,则出口企业就可以拿这20万美元兑换150万元人民币,出口企业收入增加。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口企业是好事。
3、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是经济发展的杠杆;一个国家央行,为了调节经济的“热与冷”,最主要一个手段就是利用“通胀率”,说白了,经济遭遇低估时,其国央行会释放货币宽松政策,以增加市场货币投放量,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具体办法;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来保持现行货币的最大流动性。另一个是,适度印钞,向社会投放增加货币流动性,以最大限度的释放宽松货币政策,缓解经济复苏压力。
受此次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遭受二战以来的最大创伤。各国央行都使出浑身解数来刺激各自的经济增长,美联储印钞2万亿美元,另外增长加购买美国国债1万亿,等于释放流动性20万亿人民币。中国政府今年准备发行2万亿政府债券、另外“增加流动性”20万亿,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复苏。
全球各国央行增加的“流动性”,其实就是货币贬值,也就是通货膨胀。但是,货币贬值与生值是把双刃剑,有一利就有一弊!所以各国政府及央行都十分谨慎调整货币政策。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之后?
首先你要搞清楚什么是可转债,可转债简单来说,就是债券持有人可以将债券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但是转换是有一定条件的。因为他兼顾安全和效益、股票和债券等方面的双重特征,所以一发行就受到市场的追捧。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后,股票究竟会不会上涨?让我们先来看看可转债发行的原因。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种重要工具。相对于普通公司债券和市场利率而言,可转债的融资成本非常低,年利率普遍在0.3%-2%之间。发行人只要支付发行费用和对债券还本付息的义务。意思就是如果发行后股票没有上涨,债券持有人就不会将债券转换为股票,上市公司就要支付持股人一定的利息。
所以,上市公司更希望发行可转债后股票能够上涨。股票涨跌没有确定的信号,如果有也只是经验主义下的“规则之谈”,但是股票的上涨还的看市场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