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均衡基金净值,汇添富基金全额宝收益每天怎么算
汇添富均衡基金净值,汇添富基金全额宝收益每天怎么算?
汇添富基金全额宝属于货币型基金,低风险,收益略高于定存,高安全性,流动性好,是良好的现金管理工具;每天公布万份收益和七日年化收益率,收益不间断,万份收益即一万元的收益(因为该类基金净值永远为1,故万份收益即一万元的收益),比如汇添富基金全额宝2015年2月25日万份收益为1.2284,即持有一万元汇添富全额宝基金当天收益为1.2284元
汇添均衡基金想赎回资金几天到账?
该基金应为汇添富均衡增长混合519018,混合型基金赎回一般T+4日到账。具体交易净值需要看操作的时间决定,交易日15点前交易算当天净值计算,超过15点算下一个交易日净值计算。 通常基金赎回几天到帐是要看基金赎回时间,当日15:00点前赎回操作,是以当日收盘以后公布的基金净值计算;15:00之后申报的赎回单,则是以次日的收盘价值为准收到赎回客户指令后,基金公司需要进行资金结算,因此需要耗费一定基金赎回时间。不同代销渠道的基金赎回到账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货币型基金T+2日至T+3日到账,股票型基金T+4日到账,债券型基金T+4日到账。
每个月基金定投2000?
首先,明确一点,基金等投资都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收益也会上下浮动,虽然定投基金可以有效分摊成本、分散风险,但是收益也不是固定的。
我们来一起详细了解下基金定投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基金定投基金定投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规定日期定额投资某基金的一种投资方式。简单理解就是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
二、基金定投的优点基金定投又被称作“懒人理财”,其优势也不言而喻:
1、手续简单、操作便利定投基金只需要投资人办理相关定期定额手续,之后每期的申购都会自动扣款,目前有以“日、周、月、季度”等时间为循环的定投方式。一般而言,最多是以月为定期单位,每月的固定日期申购。相比于自己每月去购买基金,就显得更加方便和快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分摊成本、降低风险作为普通投资者,限于金融知识和时间精力,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投资时点。往往买在高点,卖在低位,或者买入即跌,卖出就涨。为了有效避免这类风险,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就显得从容的多。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按期固定投入。由于资金是分批买入的,投资成本有高有低,长期投入,直接分摊了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风险,不失为普通投资者最好的基金投资方式。
3、适宜人群广、适合长期投资基金定投适宜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一般的普通投资者由于空余闲暇时间有限,专注本职工作,又不具备非常专业的金融理财知识,基金定投就可以解决这些困扰。一次约定,长期自动投资。由于是定期的投入,分摊了成本,市场虽然震荡,但长期看上涨是必然趋势,所以定投适合长期投资,分享经济红利。
三、基金定投的风险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基金定投也不能例外。
1、市场风险市场非理性的波动也是存在的。在极端市场的环境中,即使定投,所承受的风险也是相当的大。
2、投资人个人风险如果投资者计划不足或者特殊情况,出现投资资金断裂,可能被迫终止定投基金,由于终止定投所遭受损失。再者,如果投资人的操作不当,也可能遭受损失。如不当的投资纪律,短期进出频繁等。
总而言之,基金定投优势与风险并存。但对于一般普通的投资人来说,优势更加明显。任何投资都不可盲目,既要敬畏市场风险,又要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才能在投资道路上愈发得心应手。
以上便是我的看法,欢迎关注我,共同参与讨论。
6只独角兽基金之间有什么差异?
做为六只独角兽基金而言,它们大体的构建思路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基本上买哪个基金,差别是很小的,如果非要仔细看的话,可能涉及到背后这些基金公司的长期投资实力,基本上还是差不太多。
不过,笔者需要提示一点的是,这些独角兽基金,是属于封闭期3年的,但是,如果你在券商端认购,你是可以在6个月后,通过交易软件卖给其它投资者的。
也就是说,如果认购阶段,选择券商认购,你可能获得更好的流动性。
所以,这种流动性相比银行端的优势,就成为了之前券商端的主要宣传手段,但是你要知道,按照过往的封闭基金经验,即便你可以6个月后场内交易,大概率你是折价的交易的,也就是你的卖出价格会低于净值价格,虽然不绝对,但是很可能发生。
再进一步的,如果你之前并没有认购独角兽基金,那么你在6个月之后,还有从二级市场折价买入的机会,这点对投资者来说,很重要。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条清狗,更多逻辑思考与投资理念,敬请关注!
最近医药板块股票怎么了?
最近医药股走势偏弱,与此同时,有外资的基金经理认为,A股医药板块估值过高,至少要两三年才能消化估值压力,医药板块到底怎么了?如何看待估值情况?
当前医药卫生板块市盈率为57.7倍,仅次于信息技术板块的59.39倍的市盈率估值水平,在医药板块中,甚至有不少股票的市盈率超过了100倍,确实估值水平比较高。
但是如果按照外资基金经理说的估值过高的话,又怎么可能用两三年就消化估值呢?除非这两三年医药股业绩依然能保持很高的增长水平,那么现在较高的估值两三年后就没有那么高。但是这个逻辑具有矛盾性,如果医药股能继续保持高增长,那么它又必然会享受高估值,并且是高确定下的高估值。反之,如果医药股不能继续高增长,而是增速大幅放缓,甚至出现下滑,那么现在的高估值不是两三年就能消化的,可能二三十年都消化不了。
所以,我认为对医药股的估值,根本没有一个标准,投资投的是预期,医药股的估值水平并不是现在才高的,以恒瑞医药为例,在2017年的时候市盈率就达到50倍以上,如果按照估值水平来看,当时就是高估的,但是这几年来恒瑞医药却出现了大幅上涨,远远跑赢大盘,而恒瑞医药这几年来的复合增长率是远远没有达到50%,同样的逻辑,现在医药股能不能上涨,也取决于投资者预期,只要投资者对医药股存在乐观预期,估值溢价就会继续存在。
如果说真的按照理论上看市盈率,假设业绩都不增长,那么医药股要跌80%以上,银行要涨400% 以上,两者估值才对等,但是仅仅靠理论是不靠谱的,股市并不是简单的数学题,估值有时候并不是科学,而是艺术。比如说特斯拉这样的公司,过去很多年一直是亏损的,那么你说特斯拉的估值高不高?肯定高,非常高,但是特斯拉一直在涨,已经涨到2000美元之上,市值已经达到了3700亿元之上。今年以来的估值达到390%,在年初的时候特斯拉的估值就很高,仅仅看市盈率,那么就不可能有人投资特斯拉。
当然,我并不是为医药股背书,我在前两年极度看好医药股,当时指出消费股与医药股是长牛股的摇篮,特别是在外部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资金追求确定性,虽然医药股与消费股的估值水平并不低,增长率也不是很高,但是这种增长是高确定性的,消费和医药受到经济周期的波动影响较小,不光是在A股,即便是在美股等成熟的资本市场,很多长牛股都是消费股与医药股。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是持续增加的,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人类开始更加看重健康,从活着进化到活得好的阶段,甚至开始转向追求人类长生,为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但是,有部分医药股确实是存在泡沫了,在投资者狂热的追捧中,过度偏离业绩。那么对于估值确实过高,但公司本身在行业中地位并没有那么高的公司,很可能迎来估值修复的下跌。但是对于那些估值看起来有点高,但也还不算太高(100倍以下),而公司又是医药行业里的龙头,具有技术垄断性,能够构建竞争壁垒的公司,长期潜力依然巨大。特别是与美国医药行业比,中国医药股普遍没有大市值公司,仅仅看市盈率并不是衡量公司的唯一标准,我认为有些医药股依然有明显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