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国企改革,中国最大的金融集团是哪一家

2023-09-26 01:27:03 63阅读

工银国企改革,中国最大的金融集团是哪一家?

说到中国最大的金融集团,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是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但是实际上工商银行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相比,那只能算小罗罗!

目前中国最大的金融集团是国有独资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到底有多大呢?说出来可以吓坏很多人。

工银国企改革,中国最大的金融集团是哪一家

先说下注册资本

目前中投的注册资本是155000,后面再加上一个亿!简明一点就是1.55万亿,是目前我国注册资本最高的企业,注册资本比很多省份的GDP都要高!就连注册资本3493亿元的工行在中投面前都是不足挂齿!

再来看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版图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强大不在于注册资本1.55万亿,而在于它的版图太强大。

中投公司下设三个子公司,分别是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这三个子公司随便哪一个都有着强大的实力,而其中实力最为强悍的是中央汇金。

那中央汇金到底有多强大呢?

我们市面看到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四大行、还有光大银行都是中央汇金控股。

此外,一些大名鼎鼎的企业,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河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属于中央汇金公司控股。

所以到底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有多强大,大家自己脑补吧。

不过中投虽然非常强大,但是他更多的是类似一个国家行政机构,而不是单纯的企业,所以大家在世界500强里面是找不到中投的。

汽车保险公司十大排名?

一、中国人保

创立于新中国诞辰1949年,入选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第121名,属于中央金融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整体上市的大型国有保险金融集团。

车险服务概况:出险速度快,理赔效率高,赔付金额足。

二、中国平安

如果说有哪间私有企业能与国企分庭抗礼,那就是中国平安。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一出生就选对了位置,体验了真正的 深圳速度 。入选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第29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3名。

车险服务概况:用户反馈中国也是出险迅捷,服务态度好,理赔制度完善,不欺骗消费者。

三、太平洋保险

三驾马车 怎能缺少太平洋保险,而人保、平安、太平洋三者之和几乎占据了车险市场的80%的份额,他们的实力不言而喻。太平洋保险始于1991年,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从2005年到现在,保费收入翻了3倍以上。它本身经营多化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

车险服务概况:车险更是深得车主喜欢,与人保、平安的口碑相差无几。

四、中国人寿

前身为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人民保险有限公司,在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虽然不及前三位老大哥的地位,但是在2019年品牌的价值也达到了人民币3539.87亿元。业务范围包括寿险、财险、银行、基金、资产和财富管理等。

车险服务概况:总体还是好评多,不过有些管理方面存在不严格,地方的理赔人员办事拖拉敷衍,引发部分车主的不愉快。

五、大地保险

只要敢拼,这个世界就是你的。大地保险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达到151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上海。经历了16年的沧海桑田,飞跃式的发展令业界刮目相看。到了2018年,保险业务收入已经超过了424亿元。

车险服务概况:赔付效率高,还能赠送免费救援等服务,整体还是令人满意。不过有部分车主反馈,大地保险总是会在赔付金额上跟车主 讲 价钱,很难拿到足额的赔款。

六、联合

听到 中华 这个词,是不是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中华联合保险集团是新中国之后我国成立的第二家国有控股保险有限公司。中华联合保险的诞生打破了保险市场独家经营的情况,正式拉响了市场竞争的号角。2018、2019连续两年入选亚洲品牌500强。

车险服务概况:跟黑社会勾结,打人拒赔,各种黑料,这是网上被喷的最惨的一个车险。大地保险有着一个很人性化的服务,很多零部件的损坏,一般的民营保险公司都是只能修不能换,只有 老三家 中的两家国企太平洋和人保肯不修直接换,大地保险算是额外的一位 好人 ,也支持此服务。

七、保险

成立于2005年7月,国内七大保险集团之一,旗下有用人寿保险、资产管理等多家公司。2019年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88位。其中财产保险三四级分支机构1000余家,累计客户3600多万名,累计赔款288亿元。

车险服务概况:手续简单,出险甚至比大公司还快。负面反映为赔付速度慢,而且不足额。

八、中国太平

注意区分中国太平和太平洋,这是两家不同的公司。太平保险是我国第一家跨国金融保险集团公司,其品牌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1929年创立的太平水火保险公司。2019年7月,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451位。

车险服务概况:服务网点少,态度敷衍,设置陷阱来减少理赔款。

九、新华保险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世界500强,提供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养老保险服务。

车险服务概况:整体表现一般,好评和差评差不多,口碑呈现两极分化的极端情况,好的夸上天,坏的踩成狗。

十、泰康保险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96年,创新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以人寿保险为核心,拥有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养老社区和健康保险等全产业链的大型保险公司。

车险服务概况:活动多,保费低。免费更换轮胎;高速公路车辆没油,免费将油送给客户;100公里内免费拖车。

有哪些适合小白的理财呀?

新手理财,适合一些安全的、且不需要金融知识、不需要经常关注的理财工具,这里我介绍一些:

1. 国债

下图是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买入10年期的债券,那么每年能有3.17%的收益率,也就是投资10000元,一年后有317元的收益,持续10年。

国债的好处在于稳定,稳定的收益率,风险几乎为0,稳赚不赔。

缺点是流动性差,并且国债现在属于一发布就被抢购一空,需要时刻留意信息,但是也侧面证明国债的好。

2. 银行理财产品

以上是新浪财经整理出的收益率大于4.5%的理财产品,要注意这里的收益率是预计、也就是根据历史数据的利率,实际投资的收益率是无法保证的。也就是说风险会比上面的国债稍大一点,但这也是正常的,收益越大,风险越大。经济学上一句经典的话,应该都听说过,那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凡是有打电话等方式推销说有个投资能有一个月10个点的收益,基本就是骗人的了,这么好赚,自己赚,买猪肉吃,不香吗。

3. 支付宝里的余额宝、理财、基金、黄金

首先,黄金不推荐。

余额宝,其实就是货币基金的一种,优点是安全、灵活,但是2.6%的收益率实在是不够看,如果近期有可能会用到这笔钱可以考虑。但是其实可以投资别的货币基金代替,有一个建信现金增利货币,回报率会比余额宝稍高一点,但也不超过3%。

理财方面,大部分都有三点几、四点几个点,跟上面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差不多,就是年限需要定期一年,意味着钱进去,一年内不能拿出来,需要慎重考虑。

最后是基金,基金其实分货币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指数基金。期中货币基金风险最低、股票基金风险最高。

个人最建议新手买的是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是跟着大盘变动的,而要知道第一,这世界上能跑赢大盘的基金经理不多,不到四成,所以跟着大盘走,收益就已经比六成的人要多了,并且大盘相对稳定,风险不高。

当然,跑赢大盘,并且跑赢大盘的人是有的,但是风险也很大,而我们要明确,亏损50%,是需要盈利100%的,而且对于新手,还是稳妥点好。

曾被港股拒之门外的阿里有可能重回港股吗?

其实,2013年淘宝用尽手段想要进入香港股市,但是被决,主要原因是香港要求同股同权,也就是只要购买股票就有管理阿里巴巴的权力,但是马云并不希望如此(事实证明还好没有妥协)。时隔五年,阿里巴巴已经不是当年的阿里巴巴,香港股市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立刻放开了股市,希望阿里巴巴、小米等企业再次入驻……

事件回顾

从2013年初开始,阿里巴巴就与港交所就上市事宜展开多次斡旋。马云提出“AB股”上市方案遭拒后,再度商讨以“合伙人制度”上市。“合伙人制度”的实质是同股不同权,马云希望借此保证阿里创始团队始终掌握公司控制权。

坚持“同股同权”的香港最终拒绝了阿里巴巴的上市申请。和港交所艰难谈判近1年未果,阿里巴巴随后弃港赴美敲钟,2014年9月20日在美股纽交所挂牌上市。

但当时的香港显然并不认为自己错过了什么。香港联交所总裁李小加在阿里上市后回应:“为阿里巴巴祝福,也同时为香港感到自豪”,“因为我们坚持了香港法治社会的原则。我们不会为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香港股市错过了多少

世界已经变了,而香港仍然沉醉在过去的骄傲里。

过去 20 年,香港一直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港交所数据显示,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在过去20年增长了 790%。香港联交所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5 年、2016年均名列全球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首位。

香港资本市场的繁荣,近十年来与中国经济的拉动越来越密切相关。可惜的是,香港的资本市场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未跟上中国经济高速变化的格局。

据港交所数据,从2006 年至 2017 年 5 月间,中国内地发行人由占联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的 50.3%增至 64.0%。从2011年到2016 年,中国内地首次公开招股占香港市场总数量的 60%,总集资额更是占到 91%。

数字经济如今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港交所却迟迟未对科技公司敞开大门。

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6万亿元人民币,在GDP中的比重占30.3%。而香港上市公司则高度集中在金融及地产行业,新经济公司比重少得可怜。彭博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17年,在港上市的新经济行业公司仅占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3%,软件业不算腾讯则只占1%。

尽管不受重视,中国科技公司的实力仍震动了香港资本市场。单是腾讯一家科技公司,就占据了港交所总市值的近12%。据Wind数据,截止到2017年11月17日腾讯市值为3.8万亿港元,在港交所排名第一,是第二名建设银行的2.3倍。

什么阻碍了香港上市

阻碍中国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一个关键制度是香港坚持要求“同股同权”。香港一直以坚持民主引以为豪,而“同股同权”正是民主在香港资本市场的体现。

香港实行的“同股同权”原则可追溯至30年前。1987年3月,李嘉诚的长实集团公布计划发行A/B股,B股和A股有相同投票权,但面值和股息权利只有几分之一。消息公布后市场担心公司通过发行B股撤走资金,香港股市一度大跌。同年4月港交所和证监处发表声明,不再容许B股上市。

1989年香港正式废除A/B股制度,自此实行“同股同权”。在香港的资本理念里,这一原则可以保护股东民主,更有利于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

香港由于过去始终坚持“同股同权”的上市规则,因而错失一大批有高估值的中国科技公司。

科技公司多数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引入多轮投资,大量稀释股权。为了保证公司控制权,他们大多采取“同股不同权”架构。例如Google在2004年上市将股票分为A/B两类,两位创始人持有B股,针对其他外部投资者发型A股。B股的投票权是A股的10倍,以保证创始人以小股份掌握公司投票权。

采用这种模式的明星科技公司包括美国的Google、Facebook,中国的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据招股书等公开资料显示,Facebook经过10次融资后,扎克伯格依然牢牢控制公司,以28%的股权掌握58.9%的投票权。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持有23.1%B类股权,每股有20个投票权,通过双层股权结构方式刘强东获得83.7%的投票权。

香港在争取中国炙手可热的科技公司上市时,要面对来自美国的激烈竞争。香港迟迟不放开“同股不同权”的限制,相当于直接将这些明星科技公司拱手让给了竞争对手。“对许多公司来说,美国市场容许不同投票权架构而香港市场不容许,是美国市场的一大主要吸引力。”港交所在《咨询文件》中指出。

科技公司是中国最有生命力的商业主体,香港因此损失不小。据彭博2017年6月数据显示,116 家在美国作第一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中,有28%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其合计市值高达 5610 亿美元,占所有美国上市中国内地公司市值的 84%,相当于香港市场总市值的15%。

“如果香港不做变革,可能会面临边缘化的命运。因为像阿里巴巴这一类的公司选择赴港上市会有难度。从香港市场的角度来讲,国企私有化的数量比原来少很多。那香港市场下一步的发展到底在哪里?” 有多年海外IPO项目经验的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文红对《财经》表示。

阿里会考虑妥协吗

商业不像是小孩过家家,我们考虑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是否有利益可占,香港目前已经做出了妥协,一大群科技公司正在集中上市。

对中国科技公司来说,赴港上市还能更容易地找到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平衡点。香港跟全球资本联系紧密,同时这个资本市场又更加理解中国故事。“美国是全球的钱在选全球的公司,香港是全球的钱在选中国的公司。A股是中国的钱在选中国的公司。”一家证券投资公司执行总经理表示。

港交所改革消息公布后,从2017年秋季开始已有大量中国科技公司选择弃美赴港上市。

从2017年9月底开始,中国科技公司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掀起了一轮赴港上市的热潮。9月28日众安保险(06060.HK)在香港挂牌上市。11月8日,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00772.HK)在港交所上市。8天之后,汽车金融公司易鑫(02858.HK)在11月16日于香港上市。

香港明年很可能迎来2家中国明星科技公司上市——小米和蚂蚁金服。金融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称,蚂蚁金服将在2018年底或2019年在海外上市。上市地点很可能是香港。据彭博社报道,目前小米公司正在跟投资银行洽谈2018年的IPO方案,银行建议最可能的上市地点选择香港。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小米上市后市值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将成为“明年全球最大的科技股IPO”。

所以,蚂蚁金服的上市代表了阿里巴巴的妥协。

2021保险公司利润排行榜?

第一名、国寿股份

国寿股份是一家央企,年10月20日成立,全称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不仅是中国品牌500强,还是500企业。国寿股份和名下子公司一起构成了我国比较大的国有金融保险集团,是市值比较大的上市寿险公司。

第二名、平安人寿

创立于1988年,平安人寿的全称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下拥有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养老、平安资产、平安健康等多家公司,还设有多家海外公司。早在2021年平安人寿从保费收入上就成了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而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三大产险公司。

第三名、安邦人寿

安邦人寿成立于2004年,全称是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大型保险集团中占有一席之地,名下拥有多家分支机构,是是分支机构比较全的保险集团之一。安邦人寿还收购了韩国东洋人寿57.5%的股权,股权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等多家海外公司,开拓海外市场。

第四名、太保人寿

太保人寿创立于1991年,全称是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保险业的市场份额来算的话,太平洋产险是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太平洋寿险为中国第三大寿险公司,这些皆是太平洋人寿的子公司。子公司实力都这么强大,母公司也一直致力成为一个金融服务集团。

第五名、泰康

泰康创立于1996年,全称是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共有20多家资历雄厚的股东。2021奶奶是内地寿险市场第四名,2021年时,在中国500强中排名114位。全国各地都设有多家分公司,比较大的优势在于自开业至今没有一笔呆坏账。

第六名、太平人寿

创立于1929年,是一家历史非常悠久的保险公司,全称是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公司以寿险为主,拥有国内寿险公司比较完善的产品线,还拥有其他多项保险业务。

第七名、新华

新华可不是新华书店,全称是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是一家以寿险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团,还是中国500强企业,并且入围过 福布斯 500强企业。目前新华保险在行业内处于地位,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八名、人保寿险

人保寿险是一家国企,创立时间是2021年,全称是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保险行业影响力比较大,是中国人保寿险主要发起设立方,还是2021年奥运会、2021年世博会和2021年亚运会的唯*的国内保险合作伙伴。

第九名、华夏人寿

华夏人寿成立于2021年,相对来说比较晚,但是势头比较猛,2021年市场排名占第四,在国内设立有多家分支机构,高达470多家。旗下保险产品种类非常多,公司每年都会参加不同的公益活动,努力回报社会。

第十名、富德生命人寿

富德生命人寿创立于2002年,全称是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以寿险为核心业务的保险公司。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内诚于心,外信于行”,目前在国内算是资本实力较强的寿险公司之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