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具有哪些全球影响力的产业

2024-09-08 08:07:27 137阅读

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具有哪些全球影响力的产业?

自邀

看着一个个老乡,归纳的一堆堆“搬砖”的资料,我就感觉汗颜呐~老乡们啊,知道你们热爱家乡,但是。。。麻烦一下你们,回答问题之前看看标题好不?答非所问有什么意义啊?

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具有哪些全球影响力的产业

我是柳州的,一进来呢先看到@百科工程师 的回帖,很感谢这个朋友给我们柳州的螺蛳粉提名了~虽然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柳州螺蛳粉在全国、在网上和各大媒体上都很火,但还没有火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程度,至少我觉得没有~当然呢,或许是我见识不够广泛哈。。。别的城市我不是很了解,我觉得我们柳州的三个中国500强企业应该全是具有全球影响力吧: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市的其他大企业或许也算,只是我不是很理解所谓的全球影响力的标准如何定义的?

所以,有回答得不到的地方,还请诸位网友多多包涵,有回答不到的欢迎大家一起来补充哈~

股市中3元左右的股票是不是垃圾股?

常规定义低价股,其实是指低于10元/股的上市公司股票。A股近3700家上市公司,有多少家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低于10元钱呢?有2036家。也就是说,大于50%的上市公司是低价股。而股市中低于3.5元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家呢?有309家。3元左右的上市公司,通常定义是2.5元-3.5元之间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家呢?有213家。

那么,股市中3元左右的股票,是不是垃圾股呢?

通常分析一家上市公司,需要全面的看待,不能仅仅从股票价格去看待。我们从中选择5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有2家是刻意去选择,还有3家随意选择,用来证明3元左右股票价格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垃圾股。

我们先来看一家股票现在股票价格为3.28元的知名上市公司的历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还有股息率。从基本情况来看,并不理想,特别是历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多数年呈现的是负增长,甚至大于20%以上的负增长。近二年还算可以,股息率也不错,但从历年的水平看,稳定性、持续性、成长性是十分欠缺的。我们再来看看最近6个季度的情况:

从最近6个季度的表现来看,2017年年度至2019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与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79%、0.94%、0.55%、-0.03%、1.54%、15.54%与66.3%、63.2%、53.4%、30.62%、30.17%、6.6%。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增长性很不错,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就偏弱一些。这家上市公司,从基本情况来看,近二年还算可以,股息率也比较高。股票价格虽然3.28元每股,但要说是垃圾股,并不能这样说。只能说,相对的价值性比较弱,可投资的属性较低,还没有到垃圾股的地步。我们再来看:

这家上市公司现在的股票价格是2.92元/股。从历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以及股息率的角度看,十分不稳定,好的时候能增长100%以上,不好的时候能负增长50%以上,并且多年没有分红,属于铁公鸡。这样的上市公司,关注度低,价值性很低。如果业绩营业收入、净利润起来了,能很好助推股票价格的上涨,但没有起来的时候,股票价格也会趴在地上。价值性很低,可投资性很低。我们再来看:

这家上市公司现在的股票价格是3.44元,也曾是一个十倍大牛股。但是,在近几年经营不善的背景下,频频下跌,落得如此田地。从基本情况来看,这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很不好,不管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还是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近些年的股息率也是不高。我们再来看看最近6个季度的财报是如何的?

从最近6个季度的基本情况看,2017年年度至2019年一季度净利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151.17万、4915.05万、9644.33万、9824.65万、6471.76万、9196.86万,30.5%、-46.29%、-5.08%、-8.42%、-29.28%、87.12%与4.1%、9.98%、13.13%、9.13%、8.32%、0.29%。虽然最近6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与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不稳定,但净利润没有出现过负的,没有出现过亏损。股票价格虽然只有3.44元,也不能归类到垃圾股里面去,上市公司还是赚钱的,只能说对应的价值很低。我们再来看:

这家上市公司上市的时间不是特别长,股票价格为3.28元,从基本的数据来看,也是不错,每年都有分红,历年的水平也是稳定。但问题就出在2017年、2018年间。这类上市公司,价值性实在是太低。为什么?我们来看看最近6个季度的情况:

这家上市公司与上述的上市公司不同。不同点在哪里呢?在2018年巨亏31.5亿!从上市至今,一共还没有赚到31亿,却还在透支亏损。上市中的公司,业绩不稳定,但每年多多少少还是赚钱的,但这家,却直接超期透支式的亏损。这样的上市公司,可以归类至垃圾股行列。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什么情况:

这家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也并不是很长,现在的股票价格3.34元。这家上市公司的问题在于净利润同比出现的差异成分太大,经常性亏损,并且股息率很低。也可以归类到垃圾股行列之中。我们来看看它最近6个季度的表现:

最近6个季度2017年年度至2019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以及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4亿、2113.16万、-3.08亿、-5.87亿、-27.69亿、-1.85亿,-242.74%、504.76%、-752.61%、-737.19%、-1953.83%、-975.37%与92.07%、34.68%、-51.3%、-53.82%、-71.83%、-64.33%。这样的情况,就是垃圾股的情况,经常性亏损,大比出现营业收入、净利润的负增长。

垃圾股的几大特征需要辨别清楚:

股市3700余家上市公司,处于3元左右价格的股票,有几种情况:1、上市公司经营不善,因为阶段性发展失误而造成了重大业绩的倒退,从而传导至股票价格,股价大幅下跌至3元左右;

2、由于行业周期性影响,股票价格存在周期波动,当行情好的时候股票价格能很好的上涨,可当周期性不好的时候却出现下跌;

3、这家公司上市融资,就没有好好的发展,进行大比例在二级市场进行套现,公司不是今年亏损,就是隔年亏损,甚至出现连续性亏损,股票价格也是一跌再跌;

4、上市公司财务存在问题,一年亏损透支历年的净利润,虽然从历年的财务数据中看很漂亮,但公司却存在问题;

而这四点中,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垃圾股,只有第3点与第4点的情况是垃圾股的性质:这家上市公司没有好好经营,亏损频频、无法改变;这家上市公司财务存在问题,利用亏损透支盈利,甚至挖空上市公司资产。

总结:股市中3元左右的股票,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是垃圾股,有一部分是因为阶段经营不善、行情周期性所致,还有一部分却是真真实实的垃圾股。

化肥股票都有什么?

与化肥相关的股票

产磷肥的上市公司:

澄星股份

泸天化

云天化

鲁西化工

湖北宜化

六国化工

赤天化

芭田股份

青松建化

兴发集团

云煤能源

宏达股份。

生产氮肥(尿素)的上市公司:

辽通化工

四川美丰

华鲁恒升

湖北宜化

昌九生化

沧州大化

泸天化

华昌化工

云天化、

鲁西化工

赤天化、

ST天润

*ST川化

ST河化

北大荒

柳化股份

建峰化工

兴化股份

青岛碱业

煤化工企业中涉及氮肥生产的上市公司一览:

兰花科创

山西焦化

安泰集团

云维股份

双环科技

股市有多少个板块?

股票板块主要是按行业、概念、地区分类。其中行业是根据上市公司所从事的领域划分的 比如煤炭、纺织、医药等;地区主要是根据省份划分的;概念是根据权重、热点、特色题材划分的。 股票主要分为以下板块: (1).指标股: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神华、招商银行、中国铝业、中国远洋、宝钢股份、中国国航、大秦铁路、中国联通、长江电力 2).金融、证券、保险: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A、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证券、宏源证券、陕国投A、建设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 (3).地产:万科A、金地集团、招商地产、保利地产、泛海建设、华侨城A、金融街、中华企业 (4).航空: 中国国航、 南方航空、上海航空 (5).钢铁: 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鞍钢股份 (6).煤炭:中国神华、兰花科创、开滦股份、兖州煤业、潞安环能、恒源煤电、国阳新能、西山煤电、大同煤业 (7).重工机械:江南重工、中国船舶、三一重工、安徽合力、中联重科、晋西车轴、柳工、振华港机、广船国际、山推股份、太原重工 (8).电力能源:长江电力、华能国际、国电电力、漳泽电力、大唐发电、国投电力 (9).汽车:长安汽车、中国重汽、一汽夏利、一汽轿车、上海汽车、江铃汽车 (10).有色金属: 中国铝业、山东黄金、中金黄金、驰宏锌锗、宝钛股份、宏达股份、厦门钨业、吉恩镍业、包头铝业、中金岭南、云南铜业、江西铜业、株冶火炬 (11).石油化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金发科技、上海石化 (12).农林牧渔:北大荒、通威股份、中牧股份、新希望、中粮屯河、丰乐种业、新赛股份、敦煌种业、新农开发、冠农股份、登海种业 (13).环保: 龙净环保、菲达环保 (14).航天军工:中国卫星、火箭股份、西飞国际、航天信息、航天通信、哈飞股份、成发科技、洪都航空 (15).港口运输:中国远洋、中海海盛、中远航运、上港集团、中集集团 (16).新能源: 天威保变、丰原生化 (17).中小板:苏宁电器、思源电器、丽江旅游、华星化工、科华生物、大族激光、中捷股份、华帝股份、苏泊尔、七匹狼、航天电器、华邦制药 (18).电力设备:东方电机、东方锅炉、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国电南自、华光股份、湘电股份 (19).科技类:歌华有线、东方明珠、综艺股份、中信国安、方正科技、清华同方 (20).高速类:赣粤高速、山东高速、福建高速、中原高速、粤高速、宁沪高速、皖通高速 (21).机场类: 深圳机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22).建筑用品: 中国玻纤、长江精工、海螺型材 (23).水务: 首创股份、南海发展、原水股份 (24).仓储物流运输: 中化国际、铁龙物流、外运发展、中储股份 (25).水泥: 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 (26).电子类:晶源电子、生益科技、法拉电子、华微电子、彩虹股份、广电电子、深天马A、东信和平 (27).软件:用友软件、东软股份、恒生电子、中国软件、金证股份、宝信软件 (28).超市:大商股份、华联综超、友谊股份、上海家化、武汉中百、北京城乡、大连友谊、新华传媒 (29).零售:王府井、广州友谊、新华百货、重庆百货、银座股份、益民百货、中兴商业、东百集团、百联股份、武汉中商、西单商场、上海九百 (30).材料: 星新材料、中材国际 (31).酒店旅游:华天酒店、黄山旅游、峨眉山、丽江旅游、锦江股份、桂林旅游、北京旅游、西安旅游、中青旅游、首旅股份 (33).酒类:贵州茅台、五粮液、张裕A、古越龙山、水井坊、泸州老窖 (34).造纸: 岳阳纸业、华泰股份、晨鸣纸业 (35).啤酒: 青岛啤酒、燕京啤酒 (36).家电:佛山照明、青岛海尔、四川长虹、海信电器、格力电器、美的电器、苏泊尔 (37).特种化工: 烟台万华、金发科技、三爱富、华鲁恒升 (38).化肥:盐湖钾肥、华鲁恒升、沙隆达A、柳化股份、湖北宜化、昌九生化、沧州大化、鲁西化工、沈阳化工 (39).3G: 中兴通讯、大唐电信、中国联通、亿阳信通、高鸿股份 (40).食品加工:双汇发展、华冠科技、伊利、第一食品、承德露露、安琪酵母、恒顺醋业、上海梅林、维维股份、赣南果业、南宁糖业 (41).中药:马应龙、吉林敖东、片仔癀、同仁堂、天士力、云南白药、千金药业、江中药业、康缘药业、康恩贝、东阿阿胶、九芝堂、中汇医药 (42).服装: 雅格尔、伟星股份、七匹狼、豫园商城 (43).通信光缆类:长江通信、浙大网新、特发信息、中创信测、东方通信、夏新电子、波导股份、中电广通 (44).建筑与工程:宝新能源、中材国际、上海建工、中工国际、浦东建设、中色股份、空港股份、安徽水利、隧道股份、腾达建设、新疆城建、路桥建设、中铁二局 (45).玻璃: 福耀玻璃、南玻A、山东药玻 (46).股指期货: 厦门国贸、弘业股份、美尔雅 (47).其他:建发股份、鲁泰A、珠海中富、紫江企业 (48).救灾概念:四川金顶、四川路桥、太极集团 (49).创投概念:紫光股份、复旦复华、龙头股份、力合股份、大众公用 (50).三通概念:厦门国贸、厦门空港、厦门港务、福建高速、宁波海运、厦工股份、建发股份、漳州发展、阳光发展、东百集团

对目前钢铁板块的分析?

◆钢铁行业发行主体信用风险分析

从行业基本面及行业微观财务情况看,钢铁行业依旧低迷,短期内全面复苏的概率较低。我们主要从钢铁行业发债主体的经营规模、产品种类、原材料供给情况、生产成本、区域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财务情况等几个方面对钢铁行业发债主体进行梳理,综合考察发债主体的信用风险。

综合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我们认为信用风险较小的发行主体有:宝钢股份、武钢集团、武钢股份、河钢集团、沙钢集团、首钢集团、首钢股份、兴澄特钢、新兴铸管。

钢铁行业发行主体信用风险分析

从行业基本面及行业微观财务情况看,钢铁行业依旧低迷,短期内全面复苏的概率较低。我们主要从钢铁行业发债主体的经营规模、产品种类、原材料供给情况、生产成本、区域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财务情况等几个方面对钢铁行业发债主体进行梳理,综合考察发债主体的信用风险。

◆经营规模和产品种类

经营规模是衡量钢铁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企业生产规模越大,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能力就越强,在目前钢铁行业持续性低迷的情况下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越高。钢铁行业作为一个重资产行业,存在明显的规模效益,生产规模扩大有利于企业降低边际成本,增强成本控制能力,并且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和动力进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此外,钢铁企业在行业内和区域中的地位越高,得到优惠政策和地方政府支持的力度越大,同时融资能力也较强。我们主要从产能情况来衡量企业钢铁业务的规模(部分未披露产能情况的企业,则用产量数据代替)。

钢铁产品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供需情况具有很大差异。产品种类的多元化有利于企业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降低单一产品价格和市场波动的风险。高端优质钢材产品的附加值较高,相对稀缺,竞争优势明显。企业高附加值优质钢材的占比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按照产品大类划分,钢铁产品主要分为普钢和特钢。特钢发债企业主要有:兴澄钢铁、新兴铸管、西宁特钢、太钢不锈、东北特钢、天津钢管、邢台钢铁、新冶钢铁。从产品的毛利来看,特钢产品毛利显著高于普钢产品。普钢企业中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高的发债主体主要有:宝钢股份、武钢集团、沙钢集团、首钢集团、鞍山钢铁等。

◆原材料供给和生产成本

铁矿石成本约占钢铁生产成本的50%,铁矿石自给率的高低一方面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关系到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我国钢铁企业整体铁矿石自给率较低,大部分企业依靠外购且以进口为主。目前国内钢铁企业铁矿石自给率较高的企业主要有:鞍钢集团、鞍山钢铁、首钢集团、本钢集团、太钢集团、包钢集团、酒钢集团。但从目前的铁矿石价格情况来看,铁矿石自给率的高低与企业生产成本并非完全的正相关,由于国外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国外铁矿石平均价格低于国产矿石价格,且整体品质高于国内铁矿石,因此依赖于进口铁矿石的企业生产成本可能降低。除了原材料价格和自给率外,企业的区位条件对于运输成本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水运的运输成本低于铁路和公路,因此靠近港口的企业具有明显的运输成本优势。此外,我国的钢铁企业以地方国有企业为主,大多数企业员工数量重大,人力成本较高。因此,人员负担轻,人均产出较高的企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2015 年以来,铁矿石、焦煤、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下降使得钢铁企业成本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但同时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远大于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影响,部分企业出现了成本倒挂的现象,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区域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特钢产品的附加值较高,运费占产品价格的比重较小,因而销售辐射范围较广,受区域经济的影响较小。普钢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运费占产品价格的比重较高,产品的销售半径相对有限,因而企业所在区域的经济情况和区域内普钢企业的竞争格局对于企业的盈利情况具有较大影响。此外,对于铁矿石自给率较低且依赖进口的企业而言,地处东部沿海地区能够节省将进口铁矿石运往内陆的费用,降低运费成本。

从我国普钢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华东地区钢铁企业较为密集,同时区域经济发达,沙钢、南钢、马钢、杭钢具有一定竞争关系;华北地区首钢和河钢形成竞争;东北地区鞍钢和本钢形成竞争;华中、中南地区武钢和安钢形成竞争;西北地区包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柳钢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广西地区竞争优势明显。

从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来看,普钢行业龙头企业各具特色。宝钢股份在冷轧汽车板和超强钢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武钢集团硅钢产品优势突出;鞍山钢铁铁道用钢材市场占有率较高;沙钢集团优质线材、锚链钢、大圆坯和碳结钢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前列;首钢集团管线钢、电工钢、家电板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马钢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火车轮生产商;宝钢集团钢轨产品竞争力较强;山钢集团中厚板产品竞争力较强。

◆财务状况

财务情况我们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情况、负债情况及偿债能力、流动性情况。盈利情况主要关注企业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是否出现亏损以及亏损幅度占净资产的比重;负债情况主要关注资产负债率、债务资本比率、刚性债务情况,偿债能力主要关注已获利息倍数以及EBITDA对债务的保障程度;流动性情况主要关注经营性净现金流、经营性净现金流对流动负债的覆盖情况以及货币资金等现金类资产对短期刚性债务的覆盖程度。

◆盈利情况

2015年,钢铁行业发债主体平均毛利率为2.55%,平均净利率为-9.32%,平均营业利润为-30.30亿元,71.74%的企业营业利润亏损, 68.89%的企业利润总额亏损。我们认为营业利润或利润总额亏损额占净资产10%以上的企业属于严重亏损。

◆负债情况和偿债能力

负债及偿债能力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债务资本比率、总刚性债务情况、短期刚性债务压力以及已获利息倍数和EBITDA对债务的覆盖程度。2015年末,钢铁行业发债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2.25%,债务资本比率为68.08%,短期刚性债务/总刚性债务的均值为73.19%,已获利息倍数为-0.92倍,全部债务/EBITDA平均值为-13.99倍。资产负债率高于80%、全部债务/EBITDA高于15倍或为负值的企业债务负担较重,利润对债务的覆盖能力较差。短期刚性债务占总刚性债务的比重高于70%则面临一定的短期刚性债务压力。

◆流动性情况

流动性方面,我们主要考察企业的经营性净现金流、经营性净现金流对流动负债的覆盖程度、货币资金对短期刚性债务的覆盖程度以及现金类资产对到期债务的覆盖程度。货币资金对短期刚性债务的覆盖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短期内的债务偿还能力,覆盖程度在30%以下的企业面临一定的短期偿债压力;货币资金对短期刚性债务覆盖程度较低,同时2015年经营性现金流为净流出,则说明企业经营获现能力较差,账面现金资产不足,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压力。

◆小结

综合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我们认为信用风险较小的发行主体有:宝钢股份、武钢集团、武钢股份、河钢集团、沙钢集团、首钢集团、首钢股份、兴澄特钢、新兴铸管。

市场回顾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发行综述:6月27日至7月1日,一级市场共发行82只新券,其中26只短期融资券、4只中期票据、5只企业债、36只公司债、11只定向工具,其中城投债9只,发行规模分别合计337亿、48亿、48亿、352亿、38亿,其中城投80亿,共计824亿。发行规模小幅回落,发行利率有所上升。从主体评级看,有22只AAA级、20只AA+级、32只AA级、2只AA-级、6只无评级。

◆银行间信用债运行情况

短融方面:短融收益率普遍下行。7月1日,普通AAA、AA+、AA和AA-级短融二级市场中债收益率分别为2.93%、3.25%、3.73%、5.60%,与6月24日相比,分别下行5bp、下行6bp、下行5bp、下行3bp。上周1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开行)收益率下行9bp。

中票方面:3年期品种方面,7月1日,AAA、AA+、AA、AA-评级中票收益率分别在3.11%、3.43%、3.93%、5.80%,与6月24日相比,分别下行8bp、下行9bp、下行10bp、下行8bp;5年期品种方面,7月1日AAA、AA+、AA和AA-评级中票收益率分别在3.37%、3.75%、4.28%、6.13%,与6月24日相比,分别下行10bp、下行10bp、下行11bp、下行11bp。上周3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开行)收益率下行10bp;5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开行)收益率下行12bp。

城投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从中债收益率上看,AAA级城投债,7月1日、1年、3年、5年、7年和10年期品种收益率分别在2.97%、3.15%、3.41%、3.71%、3.85%,与6月24日相比,分别下行7bp、下行8bp、下行9bp、下行6bp、下行4bp;从中债收益率上看,AA+级城投债,7月1日,1年、3年、5年、7年和10年期品种收益率分别在3.11%、3.29%、3.62%、3.97%、4.13%,与6月24日相比,分别下行8bp、下行10bp、下行7bp、下行7bp、下行7bp;从中债收益率上看,AA级城投债,7月1日,1年、3年、5年、7年和10年期品种收益率分别在3.28%、3.64%、4.00%、4.36%、4.57%,与6月24日相比,收益率分别下行8bp、下行11bp、下行5bp、下行7bp、下行8bp;从中债收益率上看,AA-级城投债,7月1日,1年、3年、5年、7年和10年期品种收益率分别在3.99%、4.45%、4.85%、5.38%、5.66%,与6月24日相比,分别下行7bp、下行7bp、下行13bp、下行7bp、下行5bp。

◆利差分析

期限利差涨跌互现。中短期票据方面,7月1日,AAA、AA+、AA、AA-评级5年中票与短融的期限利差分别是43bp、49bp、54bp、52bp,与6月24日相比,分别下行5bp、下行4bp、下行6bp、下行8bp。城投债方面,7月1日,AAA、AA+、AA、AA-评级5年期城投债与1年期城投债的期限利差分别是46bp、50bp、69bp、92bp,与6月24日相比,分别下行2bp、上行1bp、上行3bp、下行6bp。

评级利差涨跌互现。3年期中票方面,7月1日,AAA与AA+、AAA与AA、AAA与AA-的评级利差分别为32bp、82bp、269bp,与6月24日相比,分别下行1bp、下行2bp、持平。3年期城投债方面,7月1日,AAA与AA+、AAA与AA、AAA与AA-的评级利差分别为14bp、49bp、130bp,与6月24日相比,分别下行2bp、下行3bp、上行1bp。

跨品种利差涨跌互现。7月1日,3年期AAA、AA+、AA、AA-评级城投债与3年期AAA、AA+、AA、AA-评级中票的跨品种利差分别是4bp、-14bp、-29bp、-135bp,与6月24日相比,分别持平、下行1bp、下行1bp、上行1bp。

◆交易所高收益债

上周,交易所高收益债净价多数上行。13瑞水泥上行3.42%,12中桥债上行1.81%,12远洲控上行0.78%,12中孚债上行0.75%,12宁上陵上行0.29%。部分高收益债净价下行,12江泉债下行0.75%,12柳化债下行2.5%,13弘燃气下行8.58%,13陕东岭下行2.81%,12西资源下行1.79%。

评级调整回顾

上周共有54个发债主体评级发生调整。上调主体29例。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A,评级展望由负面上调为稳定。

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上调为AAA。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A/稳定。

岳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A/稳定。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A/稳定。

芜湖亚夏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评级展望由负面上调为稳定。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上海淀山湖新城发展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融信(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乐山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昆山银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九江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A/稳定。

江苏省吴中经济技术发展总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济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A/稳定。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A,评级展望由负面上调为稳定。

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深圳)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湖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A/稳定。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巢湖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正面上调为AA+/稳定。

昌吉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上调为AA+/稳定。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正面上调为AAA/稳定。

下调主体25例。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A,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评级由AA+/负面下调为AA-/负面。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下调为AA/稳定。

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BB下调为B。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负面下调为AA-/负面。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负面下调为AA-/负面。

铁岭新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负面下调为AA-/稳定。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负面下调为AA/稳定。

盘山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下调为A+/稳定。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稳定下调为BBB。

凌海市海兴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下调为A+/稳定。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评级由AAA/负面下调为AA+/稳定。

建平县鑫达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下调为A+/稳定。

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评级由AA+/负面下调为AA/负面。

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湖南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负面下调为AA/负面。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A,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A,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维持AA+,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稳定下调为AA-/稳定。

来源:新世界评级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游需求不振,我国钢铁企业持续处于微利运营状态,并于2015年出现大面积亏损,短期内经营环境较难获得实质性改善。2016年,随着去产能等政策措施的推进和实施,行业竞争将加剧,行业内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大,并购整合或将加速,区域环境恶化、成本高企及流动性压力凸显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或面临被淘汰出局。

总体看,2016年1~7月,8家钢铁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下调,另有9家钢铁企业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为负面,仅有1家钢铁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上调。主要受钢铁行业下游需求低迷,钢材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整体盈利能力削弱,信用质量下降。从市场表现看,当期发债主体等级集中于AAA级,行业整体信用利差继续走扩,同等级企业发行利差分化较为明显。

一、行业信用质量分析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游需求不振,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我国钢铁企业持续处于微利运营状态,并于2015年出现大面积亏损,短期内经营环境较难获得实质性改善。2016年,行业竞争将加剧,区域环境恶化、成本高企及流动性压力凸显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或面临被淘汰出局。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和造船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2001~2005年期间,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及大型基建项目投入力度的加大,刺激了国内钢铁需求,钢铁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时期。但产能的迅速扩张使得国内钢铁行业逐步出现产能过剩,产量增速渐趋放缓,并于2008年跌至最低点。此后国家出台“四万亿”刺激政策,使得钢铁行业出现一定回暖。但201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建筑、汽车、造船等主要钢铁下游行业需求低迷,钢铁行业景气度再次下滑。

从下游细分行业情况来看,房地产需求占建筑钢材需求的50%以上,对钢材需求影响大。2015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5.45亿平方米,同比下滑14.0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0.67亿平方米,下降14.60%;2015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60万亿元,累计增速由2月的10.40%持续下滑至12月的1.00%。但得益于当年多项信贷宽松政策出台等,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拉动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2016年1-6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7.7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9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3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00%;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万亿元,同比增长6.10%。从汽车行业来看,2015年,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2450.33万辆和2459.76万辆,同比增长3.3%和4.7%,增速比上年分别下降4.00和2.20个百分点;2016年1-6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9.22万辆和1282.9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6.47%和8.14%。从造船行业来看,2015年,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0.32亿载重吨,同比下降47.9%;年末手持船舶订单量1.23亿载重吨,较上年末下降12.3%。2016年1-6月,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0.16亿载重吨,同比增长44.77%;6月末手持船舶订单量1.19亿载重吨,同比下降13.62%。总体来看,2015年钢铁下游行业景气度均有所下滑,尤其房地产行业下滑明显,对钢铁行业影响较大,2016年上半年,上述行业均有回暖,带动钢铁需求上涨,钢铁价格随之上扬,但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仍较为复杂,钢铁销量和售价的上涨主要来自于需求拉动,整体供需结构性失衡的局面并未有明显改善。

在下游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行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8.04亿吨,同比下降2.3%,34年以来首次负增长;粗钢表观消费量7亿吨,同比下降5.4%,消费量的减少仍大于产量的减少,市场需求下降。而2015年粗钢产能进一步增至12 亿吨,产能利用率降至66.99%,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2015年全国钢材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1.23亿吨和10.24亿吨,同比分别微增0.6%和下降1.6%。2016年1-6月,全国粗钢产量为4.00亿吨,同比减少1.10%。但产量降幅逐月收窄;钢材产量5.60亿吨,同比增长1.10%。2016年随着下游行业需求的上涨,钢铁产量开始恢复增长,同时随着“行政去产能”和“市场化去产能”措施的推进,钢铁行业产能和供需矛盾有望得以一定缓解,但未来仍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

从行业内企业经营状况来看,在产能过剩、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持续维持低盈利状态。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至2012年末,钢材价格上涨乏力,钢铁企业的运营资金趋紧,多家企业经营状况下滑,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巨亏;2014年,得益于铁矿石等上游原燃料价格下滑,钢铁行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2015年钢材价格持续下降,同时企业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加上下半年人民币急速贬值,汇兑损失大幅增加,钢铁企业经营效益大幅下滑。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2015年,会员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减少19.05%;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为50.5%。2016年上半年,受益于房地产投资回升,钢材价格较2015年大幅回升,钢铁企业盈利情况有所好转。会员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9万亿元,同比减少11.93%;利润总额为125.87亿元,同比增长4.27倍;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22.80%。但总体看,目前钢铁行业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压力大,企业资金链紧张,面临较大的经营和财务压力。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处于高位,易受进口铁矿石价格影响,同时国内钢材需求量也易对国际铁矿石价格产生影响。近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行,2015年底跌至低点,2016年以来随着钢材下游需求回暖铁矿石价格大幅反弹,但全球铁矿石供需失衡和产能过剩问题仍存,未来价格仍将持续波动,不利于国内钢铁企业控制成本。

铁矿石为钢材生产所需的最主要的原燃料之一,我国钢铁行业产能扩张使得国内铁矿石需求持续旺盛,而我国铁矿石资源相对较为贫乏且品味较低,对进口铁矿石依赖度较高,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铁矿石占全部铁矿需求的比例超过60%。2013~2015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分别为8.19亿吨、9.33亿吨和9.53亿吨,,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总体看,我国铁矿石需求的对外依存度短期内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处于高位,易受进口铁矿石价格影响,同时国内钢材需求量也易对国际铁矿石价格产生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低迷,钢铁供给增速下降,铁矿石需求受到冲击,而铁矿石产量仍保持增长,供需不平衡矛盾加大,近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行。2015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和FMG四大矿业巨头铁矿石产量合计10.01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0%左右,随着产能的陆续释放,产量近年来保持增长,2015年产量同比增长7.43%;而当年全球粗钢产量15.99亿吨,同比下降4.23%,为近五年来首次下降,铁矿石供需失衡矛盾进一步加大。国内,当前我国经济下行,钢铁行业景气度下降,粗钢产量2015年首次下降,对铁矿石需求不旺,港口铁矿石存量处于低位,同时受供需影响,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综合因素下,近两年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2012-2015年国内铁矿石平均价格分别约为 1,073元/吨、1,049元/吨、848元/吨和556.27元/吨,其中2015年铁矿石价格由1月初约610元/吨跌至年末415元/吨的低点价格。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虽一定程度上利于钢企控制成本,但铁矿石和钢材价格的持续同步下跌对钢企经营产生很大影响。2016年,随着全球经济有所复苏,国内经济亦有所恢复,房地产行业回暖明显,钢材价格大幅回升,国内铁矿石平均价格大幅反弹,至5月初已回升到570元/吨的水平,随后有所回落, 2016年6月末,铁矿石价格为485元/吨。下半年随着钢铁去产能、重组整合等政策的继续实施,钢铁产量预计将不会出现大幅增加,铁矿石需求短期内不会明显增长,铁矿石价格仍将呈现震荡态势。

随着去产能、节能减排等政策措施的推进和实施,行业内企业并购整合加速,或将为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条件。但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压力大,行业发展也面临更多挑战。

我国钢铁工业在较长的时间内发展较多地依赖于政府及政策,最终导致钢铁企业整体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目前,几乎所有钢材品种均面临产能过剩的市场状况,在下游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下,国内钢铁企业运营风险显著上升。由此可见,国内钢铁工业黄金发展期已基本结束,而持续微利及处于亏损边缘的经营状态将迫使钢铁企业进行产业重组整合。然而,由于央企、地方大型国企主导模式下的国内钢铁工业在关键技术进步等方面缺乏基本动力,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时代下国内钢铁行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

近年来,为保证我国钢铁行业健康发展,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行业重组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政府颁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关于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政策,有关部门还通过制定明确的时间表淘汰平炉炼钢和模铸、多火成材等落后生产工艺,并强制关闭一些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型钢铁企业。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促进钢铁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诸如《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等,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等内容提出一些要求,促进了钢铁行业内企业收购兼并。

2016年2月初,国务院发布钢铁业化解过剩产能意见指出,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严禁新增产能,并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国际产能合作等途径,退出部分钢铁产能。1—7月全国累计退出钢铁产能2,100多万吨,完成全年任务量的47%。虽然7月份以来进度有所加快,但与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距离。

在下游需求不足,去产能、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钢铁行业竞争将加剧,行业内信用品质将出现较大分化,企业停产、停工现象或将明显增加,区域环境恶化、成本高企及流动性压力凸显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或面临被淘汰出局。企业信用风险分化主要体现在区域环境、成本控制及流动性压力方面。其中,西北钢铁市场供需状况恶化最明显,区域内钢铁企业盈利及现金流恶化明显,债务负担加重,偿债风险将明显加大;成本控制将成为行业低谷期最主要的分化因素,生产成本高、人员负担重、融资成本高的企业信用风险将明显加大,而前期环保投入不足的中小型企业或将选择退出;此外,债务负担重且流动性压力加大的企业或将因周转不畅而面临违约或破产风险。

二、行业信用等级分布及级别迁移分析[1]

1

主体信用等级分布

2016年1-7月,钢铁行业公开发行债券主体共计17家,其中AAA级主体11家,AA+级主体1家,AA级主体1家;截至2016年7月末,钢铁行业仍在存续期内债券的主体共计48家,其中AAA级主体13家,AA+级主体12家,AA级主体12家,AA-级主体8家,A+级主体1家,C级主体1家,CC级主体1家。具体情况详见附录一。

2

主体信用等级迁移

2016年1~7月,钢铁行业主体等级发生迁移的共9家,其中8家被下调主体评级,分别为南钢股份、东北特钢集团、韶关钢铁、八一钢铁、酒泉钢铁、西宁特钢股份、西宁特钢集团和山钢股份,原主体等级均为AA级;凌源钢铁被上调主体评级,原主体等级为AA-级。

(1)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新世纪评级2016年2月16日公告,决定将南钢股份主体等级/评级展望由“AA/列入负面观察名单”调整至“AA-/稳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我国钢铁产能过剩较严重,下游需求不足,市场供大于求,钢材价格持续下降,南钢股份2015年前三季度出现大额亏损;负债经营程度高,且偏重于短期融资,面临较大的即期偿付压力资产流动性欠佳,可动用货币资金有限,流动性压力突出。

(2)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联合资信2016年3月28日发布的公告,由于东北特钢集团2015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将其主体等级由“AA”下调为“C”。

(3)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

根据中诚信国际2016年4月29日发布的公告,受我国钢铁产能过剩较严重,下游需求不足和人民币汇兑损失增加的影响,韶关钢铁2015年出现大额亏损;所有者权益下降,资产负债率上升至91.49%。基于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其主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中诚信国际将其主体评级由“AA”下调为“AA-”,并在7月26日出具的跟踪评级报告中,将其评级展望由“列入观察名单”调整为“负面”。

(4)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根据中诚信国际2016年5月6日发布的公告,决定将八一钢铁主体评级由“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由“列入观察名单”调整为“负面”。调级理由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国内钢铁行业下游需求疲软,新疆地区产能过剩情况尤为突出;2015年八一钢铁大额亏损;所有者权益下降,资产负债率上升至92.50%;2016年第一季度资本结构进一步恶化。

(5)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联合资信2016年6月16日发布的公告,由于2015年甘肃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幅度大,下游需求不足,酒泉钢铁部分产品亏损严重,持续亏损已导致所有者权益规模显著下降,负债上升,短期偿债压力加大,将其主体评级由“AA+”下调为“AA”,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

(6)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联合资信2016年6月16日发布的公告,决定将西宁特钢股份主体评级由“AA”下调为“A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理由基于以下几点:西宁特钢受不利经济环境、房地产板块收入大幅下降和期间费用较高的影响,出现大幅亏损;前期转型升级资本支出规模大,同时新生产线产能尚未完全释放,导致债务负担持续加重,短期偿付压力大;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7)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联合资信2016年6月16日发布的公告,决定将西宁特钢集团(西宁特钢股份的控股股东)主体评级由“AA”下调为“A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因其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西宁股份,级别做出相应调整。

(8)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新世纪评级6月17日发布的公告,决定将山钢股份主体评级由“AA+”下调为“AA”,评级展望由“负面”调为“稳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钢铁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山钢股份主业持续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短期内主业盈利能力难有实质性改善。山钢股份已积累较大的债务偿付压力,且日照基地项目未来仍面临很大的资本支出压力。

(9)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中诚信2016年5月11日发布的公告, 决定将凌源钢铁主体评级由“AA-”上调至“AA”,展望维持“稳定”。级别调整理由为凌源钢铁受益于非公开发行股票,财务杠杆比率下降,同时股东方和朝阳市国资委给予较大支持,经营效益好转,2015年实现扭亏为盈。

此外,级别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评级展望由“稳定” 调为“负面”的主体共有9家(参见图表5)。

3

总结

总体看,2016年1~7月,存续期发债主体级别集中于AA~AAA三个子级分布,但新发债券主体级别集中于AA+和AAA两个子级,显示出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钢铁行业景气度下滑、钢铁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的形势下,高信用等级主体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市场对其所发债券偏好提高;较低信用等级主体因经营、财务指标持续恶化从而抗风险能力有所弱化,市场对其所发债券偏好下降。

近三年来,钢铁企业主体信用等级稳定性较高,但2015年钢铁企业经营压力大幅加大,经营亏损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经营、财务指标持续恶化,钢铁行业整体信用质量有所下降,从而2016年1~7月,多家钢铁企业主体信用等级下移,其中8家钢铁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下调,另有9家钢铁企业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为负面,仅有1家钢铁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上调。具体来看,AAA级主体信信用等级企业的级别因其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继续保持了很高的稳定性,当期主体级别及展望均未调整;AA+主体信用等级企业级别稳定性下降,14家主体中有2家企业下调1个子级,1家下调2个子级;AA及以下主体信用等级企业级别稳定性较弱,其中东北特钢因所发债券出现违约级别由AA下调至C。

未来随着去产能、兼并重组等政策措施的推进和实施,钢铁行业内信用品质将继续存在较大分化,其中优质企业得以转型升级,信用质量将得以维持,经营、财务持续恶化企业信用质量将继续下降。

三、行业主要债券品种利差分析[3]

2016年1-7月,钢铁行业公开发行债券支数合计50支,发行主体17家,全部为存续主体。其中,超短期融资券30支,一般短期融资券10支,一般中期票据7支,公开发行公司债券3支。发行主体等级以AAA和AA+级为主并集中于AAA级,AA级主体发行债券利差很高,无AA级以下主体发债。具体发行利差情况详见附录三。

1

短期融资券[4]

2016年1-7月,钢铁行业发行一般短期融资券10支,发行主体等级集中于AAA级和AA+级。AAA级发行主体中,首钢集团利差表现较好,鞍钢集团、河钢集团及沙钢集团相对较差。期间,首钢集团发行的两期短券利差分别为92.31BP和102.61BP,河钢集团于1月、3月和4月发行的三期短券利差分别为181.94BP、119.88BP和121.23BP;沙钢集团于3月和7月发行的两期短券利差分别为175.70BP和123.71BP。新兴铸管主体等级虽为AA+级,但其所当期发行的两期短期融资券利差较AAA级主体低,均不到85BP。

2

中期票据

2016年1-7月,钢铁行业发行中期票据7支,其中6支期限为3年,1支为5年,发行主体等级均为AAA级,发行利差均值为184.45BP。除了宝钢股份利差表现较好(为77.97BP),其余6家利差均较高,其中鞍山集团发行利差为183.49BP,太钢不锈为185.99BP,鞍钢集团和鞍钢股份分别为209.42BP和191.75BP(5年期)。河钢集团于3月和7月发行的两期中票利差分别为205.60BP和236.90BP。

3

公司债券

2016年1~7月,钢铁行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3支,分别为中天钢铁(主体等级为AA级)发行的3年期“16中天01”,利差高达509.75BP;新兴铸管(主体等级为AA+)发行的5年期“16新兴01”,利差为206.35BP;河钢股份(主体等级为AAA)发行的3年期“16河钢01”利差为132.85BP。

大家看懂了吗?看懂的点赞,没看懂的评论区里告诉我!

关注股票股市猫九,投资不迷路!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