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股票,4000亿市值6000倍市盈率

2023-09-25 16:42:04 67阅读

华大基因股票,4000亿市值6000倍市盈率?

懂不懂怎么看财报啊?

现在360的收入,在会计上还没有并入创业板主体,收入数据还是之前江南嘉捷的,所以显示的是6000倍。

华大基因股票,4000亿市值6000倍市盈率

周鸿祎借壳时,给的业绩承诺是2017年22亿利润,2018年29亿,2019年38亿。如果达到市盈率应该在150~180倍左右,虽然也不低了,但在创业板的科技公司中属于“正常范围内”。你去看看科大讯飞、华大基因的市盈率就知道了……

韦物主义没有持有买360的股票,因为感觉360确实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落后了,这个150倍左右市盈率我也觉得不牢靠,100倍左右我再考虑入手。

老周的业绩是当着券商和证监会说的,作为互联网超级老司机,他说到做到不难。

富士康于5月24日申购?

富士康在今日申购,我也小申了一把。因为富士康的中签率据说较大能达到0.5%!本人对此还是深表怀疑的。但是还是要搏下运气,直觉确实中签概率比别的股确实能大些。

有的人认为富士康也能像药明康德等其它的次新股那样连续涨十几、几十个板。

我个人认为希望不大,富士康可无法与人家药明康德相比。富士康目前还是以代工为主,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自主专利。多年来其毛利率仅为10%,净利率为4%以上,是典型的薄利多销式的生产。这样的公司都是处于产业链中的低端部分,就是个喝汤的。肉都被苹果、华为这样的大牌公司拿去了。这样低毛利率的公司一般竞争都很激烈,很难在市场上被热炒。可以肯定的是富士康绝不可能像药明康德那样连续无量封住十几个涨停板。它毕竟没有“贵族血统”啊!

梁姐现在每天在【梁姐微信公众平台:均线看市】坚持讲解选股思路,来反馈粉丝朋友对我的支持,目前已经有很多粉丝都已经学会,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线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线的新股民,希望你发3分钟看完,之前选的牛股很多,就比如下面这只:

对于底部反弹个股一波拉升后的回踩,本人给大家讲过要注意回踩阶段的量与势,量能持续萎缩,趋势在回踩至支撑企稳,那么此股后期定有一波反弹主胜浪,上面的哈投股份是不是如此,30号盘中选出,随后一路大涨,今天更是涨停,你有没有抓住?恭喜本人的粉丝及时进场布局!

目前这种行情,很多底部个股都是走出类似行情,就如股价在回踩至5日时,本人选出讲解的海泰发展,目前已经成功上涨50%,这就是本人粉丝能够把握到的利润,你想不想抓!

本人一直在讲思路,讲技巧,就是为了提高朋友们的选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适应股市!像九有股份、南风股份这样的短期爆发牛股,本人在选股文章会持续讲解,又到了每日竞猜时刻,看下面这只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样走出短线行情:

该股走势非常明显,上升回档形态,本周经过连续阴跌回调,主力洗盘彻底,吸筹完毕,回调结束转强,量价齐升,该股后期走势和买卖时机将另行发布,想抓机会的股友留意。【梁姐微信公众平台:均线看市】关注即可!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梁姐希望下一个学会此种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当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经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势,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讨,梁姐看到定当鼎力相助,为大家答疑解惑。

【梁姐微信公众平台:均线看市】关注即可!

国内有哪些知名的风投公司?

实际上,很多风投企业都很有名,或者正在成名的路上,大家不要看到人前的光鲜,也要看到起背后的辛苦。做投资本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风险很大,但是正是这样的投资为社会的创新、创造提供了营养,我们要感谢那些投资人为社会带来了很多好的企业。

以下只是举例,没有先后之分。

1)红杉资本 沈南鹏

红杉资本在电商领域的投资无疑是成功的,投资案例包括麦考林、唯品会、聚美优品,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或企业;

2011年B轮融资中,红杉投了585万美元,这让红杉在上市前持有了聚美优品18.7%的股份。按照开盘价27.25美元计算,聚美优品市值38.7亿美元。红杉持股市值达到7.24亿美元,三年时间赚了144.8倍。

2)IDG 林栋梁

这个大家应该也比较熟悉,投资过很多我们所熟知的案例。最终最为著名的案例为搜房网的投资,IDG坚守了11年后,搜房网上市,以100万美元的代价拿到了20%的股份,账面回报达到108倍。另外500万美元投资的91无线最终被百度以19亿元的高价并购;

3)赛富亚洲 阎焱

这个名字听起来相对比较陌生,最初是从软银集团独立出来的投资公司;

其最为成功的案例为58同城;截止上市,回报率高达57倍左右;另外,还投资了美时空,在美国上市后回报率也达50多倍;

4)晨兴创投 刘芹

晨兴创投的名声目前还不够大,但是它投资了小米,这是非常大的蛋糕,一旦小米上市,晨兴创投必然一炮而红。据估计,大约占股11%,投入资金6000万美元,据现在小米1000亿美元的保守估值,投资回报高达140倍左右;

5)DCM林欣禾

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人,但是其投资却涉猎很广,如58同城、妖股唯品会、当当网、前程无忧、人人网、易车网,当然还有即将上市的途牛和豌豆荚。其中为唯品会和58同城等都达到了几十倍的升值;

6)经纬中国

历史上投过的有名案例包括奇虎360以及猎豹移动;

7)启明创投 童士豪

2010年,童士豪出资35万美元获得小米35%的股权;据估计,启明一共投资了6000万美元,大概获得了11%左右的股权;另外还有对PPS的并购;

8)今日资本徐新

最为厉害的不过投资京东,2007年,在京东最为困难的时期,徐新投资了1000万美元,获得了百倍的投资,关键是能够有耐心静静地等候8年,等其上市,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另外还投资了我们听说过的网易、中华英才网、大众点评网、赶集网、土豆网等。

9)纪源资本 符绩勋

.冠昊生物、多玩YY、去哪儿网、土豆网、碧生源等都是纪源资本投资过的项目,但是就回报率来说,兆日科技才是最闪光的。纪源资本先后在2004年和2010年参与过兆日科技A轮和B轮的融资,投资金额累计315万美元。等上市的时候,获得了12倍的收益;

10)真格基金

由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王强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在2011年联合创立的天使投资基金。专注于TMT行业,包括物联网、移动互联、游戏、企业软件、O2O、电子商务及教育培训等领域的种子期投资。世纪佳缘(Nasdaq: DATE)、兰亭集势(NYSE: LITB)、聚美优品(NYSE: JMEI)、一起作业、找钢网、小红书、蜜芽、美菜网、罗计物流、大姨吗、51Talk等多家公司已经成为真格基金投资的明星企业。

除此之外,雷军也是一位投资大师,虽然他错失了腾讯和阿里巴巴两个超级独角兽;但他依然是最为著名大的投资人之一。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机构没有说到,也属正常,没有什么褒贬评论之说。

深圳能否超过上海?

如果把两座城市比作股票,用未来的预期来计算市值的话,深圳的市值应该是远高于上海的。GDP只能代表现有营收,但不代表发展潜力。

我们可以用代表这个城市顶尖实力的上市公司做个对比:

今年国内上市公司总数,上海270家,深圳267家,如果加上港股和美股的上市公司,上海是379家,深圳是350家,这是对比上市公司数量;

其次对比总市值,2017年11月底在A股、H股和美股上市的深圳公司总市值达到了10.04万亿人民币,而上海为7.5万亿,北京为23万亿,深圳总市值等于上海加广州。

如果剔除央企,深圳第一,北京第二!上海第三!

数据显示,剔除主要央企后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为9.65万亿元;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为6.63万亿元;上海上市公司总市值6.38万亿元;杭州上市公司总市值4.61万亿元;广州上市公司总市值1.75万亿元;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1.05万亿元。

这个数据比例也符合大众心中知名企业的城市分布,深圳在几乎各个领域都有全国龙头的企业,当然除了国家垄断行业。

比如:

地产-万科、恒大(今年总部搬入)、金地、佳兆业...

银行-招商、平安;

证券-中信、国泰君安;招商证券;

保险-平安保险;

通信设备-华为、中兴、桑达,

电子-华强、赛格、深科技、康佳..;

手机:传音、金立;

材料:光启、大族激光;

汽车:比亚迪;

医药-三九、健康元、迈瑞、信立泰、华大基因...;

网络-腾讯、讯雷、珍爱网、土巴兔、分期乐等

旅游-华侨城

这些就是我简单想到的上市知名的深圳公司,还不包括华为、大疆科技、正威国际、柔宇科技等未上市企业,也都是行业隐形巨头。相对于这张丰富的名单上海知名上市企业就差非常多了,这些行业龙头企业在未来市值会进一步扩张,上海和深圳的市值差距也会近一步拉大。尤其是其中几个未上市的隐形巨头,未来上市会把深圳的总市值拉到上海的2倍以上,这就是城市的潜力。

其实就目前来看,上海是大而不强,而且潜力很有限,深圳是不仅强而且潜力爆发力都极大,虽然GDP两者还有1万亿的差距,但我预测随着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加速爆发,5-8年内深圳的GDP可能会超越上海,到时候在经济实力上,深圳可谓是全方位的超过上海了。

回到我开局的那句话,如果以市值比较2个城市,我觉得现在深圳的市值就已经像上市企业市值那样遥遥领先于上海了,而未来,以目前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来看,两者之间的差距会被加速拉大。

我看回答里很多人还是认为上海的GDP领先深圳一大截就洋洋得意,但两者GDP的含金量和增长潜力都完全不同,这种简单的数据比较其实是过于幼稚了。

为什么那么多公司想聘请他当董事长?

因为王石是一个品牌。

王石在就是自带流量,也自带商业资源和政治资源。

很多经验是不可复制的。他即是一个品牌又是一个重要的媒介。

我们知道,出远门走高速会快一些,做高铁,飞机会更快。而选择王石就是在选择媒介。

在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道理。假如董小姐离开格力,去了另一家空调企业,也是自带光环的,同行,用户,必然重点关注一下这个品牌,这个公司。

像我在做汽车易损件,去和汽修厂谈合作的时候也是一样。一个不知名品牌如何打开局面?你和谁合作很重要。当我和客户讲,首汽在用我家产品,途虎养车在和我合作的时候,汽修厂是愿意多了解一些这个品牌和产品的。

非一线品牌,要起步,要上扬,必须有行业资源,要有技术资源,要有人才资源。

学会和同行合作,和内行在一起,才能让一个小白快速入行,成为赢家。

我可能不了解你这个品牌,你这个人,但是你朋友,如果我认可,那你就有更多机会。

关注@车有德 ,严选汽车易损件,分享汽配创业经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