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子窖股票,解禁股是利好还是利空
口子窖股票,解禁股是利好还是利空?
曾经有一段时间,专门研究股票解禁和大股东减持,发现这其中还是很有故事,或者说投资机会的。
先说个结论。
解禁当天如果没有下跌的话,那么股价大概率会有较大的涨幅。
这本质上和原始股解禁,还是定增的股份解禁,关系并不大。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要进行减持,是要举牌的,解禁中会大量抛售的,其实是一些员工的持股,或者是部分持股并不多的职业投资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套现需求比较大。
解禁后如果出现放量并且上涨,只能说明有大批量资金入局,对于股价未来是相当看好的。
所以说,股票在巨额解禁之前,应该予以规避,而在解禁后如果出现一定的放量上涨行情,应当及时介入,一定会有非常不错的行情。
我们要正常地看待解禁问题,也要正确地去看待大股东减持问题,并不是说这些就一定是利空,也不是说股价一定会下跌,风险的背后一定是隐藏着机遇的,就看你有没有发现机遇的眼光了。
正确看待解禁首先,解禁不是一个必然抛售的举动,而是一个时间窗口期。
也就是说,解禁后资金不一定抛售,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即便抛售,也不一定就要在解禁当日抛售。
所以,所谓解禁日,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窗口期而已,这个窗口期过后,总的流通股本会增加,资金如果要炒作这只股票,潜在的资金量就要倍增。
但是,解禁并非一蹴而就的,或者说不是一次性全数解禁的,而是分批的。
1、上市三个月:新股网下申购的部分解禁2、上市十二个月:原始股的中小股东解禁3、上市三年:大股东解禁也就是说,大股东解禁原则上都在三年后,但是一些通过风投介入的资本解禁时间是十二个月,也就是一年。
所有的解禁日期,其实在股票上市后,都已经确定,是可以查询到的,并不是突如其来的。
或者说,其实绝大部分资金是有足够时间去应对解禁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解禁中最关键的周期,就是12个月的解禁,那些小股东和员工持股的集中抛售。
原因有三点。
1、大股东减持需要举牌,中小股东减持可以直接抛售,而且很难通过大宗减持,大多是竞价市场直接抛出,会对市场造成巨大的抛压。
2、职业的投资机构,上市套现的压力很大,因为要给那些做股权的投资者一个交代,并且他们对于资金回笼的压力很大。
3、核心员工拿的一部分是股权激励的持股,另一部分其实是原始股,原始股的价格是很低的,抛售的意愿就会特别的强烈,那些股票一上市就财富自由的诱惑,大部分员工、高管都是挡不住的。
解禁前后股价会如何表现大部分投资者很害怕解禁,是因为有部分股票会因为解禁出现踩踏式的下跌。
但其实,在这种现象出现之前,是会有一定先兆的。
股价之所以会出现下跌,是因为解禁资金无节制的在股票交易市场抛售,而没有接盘资金。
但如果有资金接盘呢?甚至有资金垂涎筹码很久,一直在等待解禁呢?
所以,解禁前后,我们要密切观察整个资金的动向和股价的走势。
其中,有几点特别重要。
1、解禁前夕的成交量。
解禁前夕,很多资金一定是会提前撤退的,因为会对解禁有一定的担忧。
解禁前的成交量,其实不在于撤退的资金到底有多少,而是在于愿意在解禁日前入场的资金有多少。
解禁前夕的成交量,是对解禁的一个分歧,成交量越大,分歧越大。
但分歧不一定代表解禁的影响好坏,还需要看股价的走势。
2、解禁前夕股价的走势。
直白地说,解禁前如果股价上涨,那么解禁后股价上涨的概率会大增。
有一些阴谋论的说法,会认为主力在配合股东在解禁日之前把股价炒高,然后到了解禁日,这些解禁股可以高价抛售。
而实际情况是,并没有这样的敢死队资金,会在解禁前刻意拉升,因为一旦解禁,抛压特别大,自己是无法撤退的。
相反,那些对解禁恐惧的个股和资金,会在解禁前出现阴跌,因为没有资金愿意接盘。
3、解禁当日的成交量。
解禁当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天。
解禁前即便走势再好,那也无法确认解禁的影响,因为没有人能准确预测解禁当天的筹码抛售情况。
解禁当天如果不放量,说明解禁的筹码并没有抛售的意愿,他们认为当前股价低了。
这种情况往往解禁后股价会出现上涨,观望的资金会入场抢筹。
如果解禁当天放量了,也是正常现象,要关注换手率和实际的行情走势。
4、解禁当日的股价走势。
解禁当天的股价走势,决定了市场资金能否占据主动权。
但凡是当天出现上涨,甚至是大涨的,都是抢筹行为,后面的股价会大幅度上涨。
如果当天出现下跌,则要相对谨慎,说明资金是在被动接盘,并无主动买入意愿。
5、解禁后的股价走势。
解禁除了关注当天的走势,还要关注解禁日后3-5个交易日的行情走势。
不排除部分资金在解禁日过后,开始涌入市场的情况。
如果股价一路下滑,并且成交量无法稳定,那么说明解禁盘还在抛售,抛压特别大。
如果股价出现企稳或者上涨,说明解禁对于股价的影响已经过去,只要资金愿意入场,股价上涨的机会非常大。
对于一些基本面较为优质的个股,还是有很多资金在等待解禁筹码出现,大肆吸筹后拉升的。
关于大股东减持大股东减持,其实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般控股股东,解禁的时间是36个月,也就是上市后三年。
对于一般集团股东,解禁后做减持的并不多,但是对于个人股东,套现的意愿其实是非常强烈的。
辛辛苦苦创业,上市后三年,靠抛售股份来套现一部分现金,一方面用于个人财富的保障,一方面用于一些资本化运作的再投资,都是很正常的。
毕竟股权可以算作是纸面财富,而现金才是真金白银的钱。
以一家50倍市盈率的企业来看,100亿估值对应2亿的净利润,假设股东每年的分红率为50%,就是1亿,分红所得税是20%,到手是8000万。
如果将100亿全部套现,即便是存银行,每年的利息都远不止8000万吧,愿意套现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股东套现,都代表企业不行了,未来会走下坡路,股价也要跌了。
站在常人的角度来看,套现1%,2%,回收一些现金资产,其实真的是非常正常的,并不代表不看好企业未来的发展。
至于对股价的影响和冲击,主要看减持的方式,到底怎样,接盘的资金到底是什么目的。
1、减持方式,是大宗交易,还是集中竞价。
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关键因素。
说白了,大宗交易是盘后交易,不仅对行情没什么冲击,而且可能涉及关联交易,有主动接盘资金。
大宗交易一般还有6个月左右的锁定期,就是买入的资金6个月内无法抛售。
很多大宗交易的减持过后,股价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是接盘关联方的主动炒作。
对于大股东来说,目标是拿到现金,并不是要砸盘打压自己公司的股价,所以能走大宗交易会尽量走大宗交易。
那些直接走竞价交易的减持,只能说明愿意接盘的资金很少,不得已在股票市场上进行抛售。
吃相不好看,股价走势自然也就不太好看了。
2、资金目的,是折价接盘,还是关联交易。
资金接盘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亏钱,而是赚钱。
赚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折价接盘,另一种是拉升股价。
折价接盘大多源自于大宗交易,因为数额可能比较大,一次性的交易,所以一般会有5-10%的折价。
再加上6个月的锁定期,所以这个折价也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还有一些在交易市场上抢筹的,相对来说待遇就差一些,股价是多少,就是多少,愿意主动接盘的资金可能就会少很多。
大部分大股东减持后,股价上涨的,都是折价交易后,资金再去拉升股价。
因为大宗交易完成了减持,市场上的筹码并没有增多,拿到廉价筹码后的股价拉升,尽可能地增加获利。
这一类比较明显,其实就是关联交易,大股东减持时引入有实力的资金所为,也算是一种“双赢”的方式。
解禁也好,减持也罢,是机遇还是风险,最终还是看股票本身到底好不哈。
上市公司本身很差,市场对于解禁和减持,一定是恐惧的。
上市公司欣欣向荣,正常地减持一定是给到一些资金入场的机会。
如果实在是看不懂减持的影响,不要去妄加猜测,看实际解禁日的股价走势即可。
资金会给出它们的答案,你再根据资金给的答案去做判断即可。
白酒是否值得现在投资?
近期以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十月七十几个城市的楼市情况,一线城市销售持平,二线城市环比下降,在金九银十的旺季,只能说明房产投资已然大不如前。许多精明的投资高手,把目光转向了白酒,白酒市场一直热度不减,尤其是高品质的白酒,不仅值得投资,还能在货币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依然保值。有哪几款酒值得大家囤货收藏呢?
毫无疑问的是茅台酒了,出酒率低,口感好,价值高,但不能一概而论,盲目跟风收藏投资,只会得不偿失。
第一款,酱瓶茅台。酱瓶茅台酒一般指的是精品,最为大众熟悉的就是飞天陈酿了,其实还有2003年“国宴”酱瓶茅台,只不过十年以后就停止使用国字号商标了。说它们是陈酿,因为经过十年的窖藏基酒勾调勾兑而成,前后经历酿制长达五年的时间才出厂,可见其口感醇厚浓郁,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确实是名副其实值得收藏的精品。
第二款,生肖茅台系列。产品都讲究意义,生肖系列也是如此,无论是钱币还是黄金都喜欢和生肖挂钩,生肖茅台酒系列也是为了纪念特殊年份而推出的,酒圈相互流传关于“一马难追、望羊兴叹”两种生肖,由此可见这两个生肖酒的珍贵了。其实刚推出时马和羊,并没有受到追捧,只是后来物以稀为贵,逐渐价值暴涨,居高不下!原箱价格会偏贵一点,市价约羊年一瓶3W多,马年一瓶2W多。
第三款,奥运庆功系列。二零一二年茅台公司被选为中国奥运的合作伙伴,为了纪念奥运精神如此有意义的神圣时刻,茅台推出了奥运庆功系列酒品,其价值空间不断上涨,也是一款不错的收藏酒。
第四款,国酒茅台文化研究会会员酒。这一款一经推出反应热烈,这款酒的产品定位是很高的,高档次精包装,茅台酒厂也是非常重视这款酒,用十年基酒打底酿制,经验丰富的调酒师勾调勾兑,堪称白酒中的佼佼者。由于定位高端,意义非凡,其产量稀少,多数由大师酿造,其专门的定制酒收藏极佳,一瓶难求。
总而言之,茅台酒厂旗下有各式各样的品质白酒,其价值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制定,所以酒的品质不能一概而论的,除了投资收藏,其飞天茅台和赖茅也适合送亲访友,有条件作为日常口粮酒也不是不可以的。在如今假货横行的市场,以次充好,仿名牌,打擦边球等恶劣行为层出不穷。如何能喝到好酒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了,确实需要花点心思找一个可靠的渠道。相信看到这里的朋友,已经学会了这些区分的方法。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动动手指点“赞”并收藏转发,让各位酒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杯中酒,杯中情。您的支持是对二哥的莫大的鼓励,谢谢您!
本文出自作者二哥的粮食酒(MTJ1789),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抄袭!二哥公众号:贵州纯粮坤沙酒
酱香美酒,经典至尊。
白酒怎么卖不动了?
以下是个人看法,白酒无法卖动,
主要是因为最近两年时间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之下,餐饮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餐饮行业一直是白酒需求量最大的行业,比如各种婚宴,各种大排档都是白酒的重要消费场所。
除此之外,导致白酒“价格倒挂”主要有以下原因:
1、消费能力下降
近几年过来,消费力下降并不只体现在白酒上,在各行各业都有表现,实体难做,这是大家共同面对的难题。
2、网购平台冲击
网络催生了很多品牌白酒,而且销量都不错,比如江小白、光良、古江湖2900。
特别是古道江湖2900,当下很热门的口粮酒,纯粮食酿制52°的浓香型白酒。来自白酒之乡四川邛崃历史悠久。它由高粱、小麦、糯米、玉米、大米五种精选粮食酿制而成。
采用多粮跑窖工艺,并且邀请了知名的白酒调制大师参与了后续的调酒过程,让这款酒的品质极大升华。而且是四川8大基酒厂之一的厂家出品,给一二线名酒提供基酒服务的厂家,喝过的都说:口感似曾相识。
品一口,既有醇郁浓香的味道环绕口齿之间,也有绵爽甘甜的味道在舌尖跳动,粮食香味、陈香味互相环绕,这是由于它的基酒经过了2900天的窖藏,浓郁香醇。
3、价格需要
如今出现很多白酒价格倒挂,都是因为厂家将价格标的虚高,很难动销了。品质不好。
3、年轻人对白酒接受力小
白酒的手中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90后、00后喜欢喝白酒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白酒消费的主力军主要还是中老年人,而且白酒也相对高端,价格动辄几百上千,大部分年轻人也没有能力消费。
口子窖为什么不涨?
时间未到。口子窖在股市上价位是中低档,酒是好酒,但多年来基本没人炒。做股票不用急,如果分红比银行利息高,就多买点。
如何把握食品饮料行业投资机会?
食品饮料板块为什么这么牛呢?食品饮料现在是否高估了?食品饮料的行情能走到什么时候?
从两个方面分析理解食品饮料行业的走势:基本面角度:食品股增长提速,或者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速,如:桃李面包、海天味业,涪陵榨菜,安井食品,养元饮品,洽洽食品等。
2017 年提价板块受追捧,啤酒板块是 2018 年最重要的提价板块之一,也受到追捧。华润利润诉求对啤酒板块的影响十分巨大,进入趋势投资最好阶段(同时啤酒进入旺季,叠加世界杯预期)
投资角度:2017 年市场和资金高度聚焦于白酒+调味品+乳品,其他食品股关注度低,研究和覆盖力度小,持仓低,预期低,估值低。这一状况一旦得到转变,资金的流入将成为现实,可能会朝着估值适度泡沫化的方向进行,因此2018年从白酒、伊利等个股中流出的资金将涪陵榨菜和桃李面包打成了新的表率和标杆风险偏好角度:由于2018年中国的经济环境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外需不振,投资无力,内需亟待发挥力量,因此食品饮料的战略地位被提高,同时作为具有防御属性的板块,自然受到市场的追捧。
食品板块目前是否高估?我们将白酒和非酒类消费的PE进行对比观察,发现白酒板块的2016-2017行情属于戴维斯双击,是业绩和估值的双升驱动,是由明显低估到高估的过程。而食品板块从目前启动的估值水平看,并非低估而是相对的合理估值水平,也就说食品板块的这一波行情大概率是由业绩预期引发估值提升和市场抱团形成的特定时点效应,和白酒板块有相似度但不完全相同。
食品饮料的行情会走到哪里呢?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市场普遍预期内需提振会让消费股业绩明显受益,所以在当下在没有财报发布的情况下是无法真伪的,每一次的市场泡沫被戳破很大的程度都是市场实际业绩不及预期所致,而最可能的改变时间点在于2018年的三季报或者年报时间,因此大概率食品饮料的行情能够延续2018年全年,才有被证伪的机会,除非估值过高自然崩坍。
或者,其他外围不利因素完全消失,市场抱团结束,资金转向进攻。
那些公司还能继续走呢?啤酒:站在世界杯时间点上,大概率短期还能继续维持强势格局,而价格和需求提升,有阶段性的戴维斯双击涨势,
双汇发展为代表的系列食品,估值目前偏低,市场特殊环境下抱团有助于估值提升;
二线白酒:洋河股份、今世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