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83今天最新净值,购买同类型的指数基金是净值越小越好吗

2023-09-21 15:39:03 126阅读

000083今天最新净值,购买同类型的指数基金是净值越小越好吗?

购买同类型的指数基金是净值越小越好吗?

再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只基金,一只基金是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000083),另外一只是工银互联网加股票(001409),两只基金一年前的净值如以下表格所示:

000083今天最新净值,购买同类型的指数基金是净值越小越好吗

大家先用一两分钟来思考一下,如果这两只基金摆在你的面前,让你参考净值去选择的话,你会选哪只?

我相信有部分童鞋应该会选择工银这只基金,因为它的净值更低,那就意味着它有更多的上涨空间,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把目光投向一年后,看看这两只基金的情况:

从上面这个表格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原以为净值更低的工银这只基金会有更高的上涨空间,却没想到汇添富的在3.358的净值基础上又涨了25%,而工银在0.335的净值基础上又跌去了3%。

所以这么看来,由基金净值判断一只基金能不能涨的方法,并太靠谱。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投资者会问,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这里就有必要给大家说下,到底基金净值是个什么东西了,为什么不能通过基金净值来判断一只基金?

基金有两个净值:一个是单位净值 ,一个是累计净值 。

数据来源:Wind

基金的单位净值就是基金当前的价格,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买基金的话,就是按照基金当前的单位净值去买的,比如说图中华夏大盘精选(000011)的单位净值是13.398,那么我们每买入一份华夏大盘精选就需要花13.398元,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别人家的基金几毛钱就可以买到了,怎么华夏这只要贵这么多呢?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华夏这只基金是2004年就成立的基金,当年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管理过的基金,人家涨了15年,涨到现在的这个净值,期间给无数个投资者带来过不错的收益。

我们再来看下累计净值,为啥基金还要多这个累计净值呢?这就和基金的分红有关了。

基金分红的本质是将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派发给投资人。这部分收益本来就是你的,只不过原来是算在基金份额里面,而现在划算成现金返给你,所以基金的单位净值会相应下降。

举个例子:

如果买了100份基金,成本是100元,这时单位基金净值涨到2元,那您手中持有的基金价值为200元。

如果每份基金以0.5元现金的方式分红,那么这200元就拆成了【50元的现金+150元基金】,基金的单位净值就回到了1.5元。

所以发现没有,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分红过后的净值,后者是没有分红的净值。简单来说,单位净值是用来计价的,如果你要买基金,就以单位净值的成本核算,而累计净值是记录一只基金涨过的价格。

既然如此,基金分红其实就相当于把你左边口袋的钱放到右边的口袋里,对投资者而言还是没有什么差别,那为什么还要有基金分红?

这里给大家总结为三个原因:

1.好看:基金净值太高用分红的方式降下来,投资者会有购买的欲望。

2.营销噱头:一只基金经常会有“分红”,会有助于基金的宣传。

3.调整投资策略: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分红的方式来进行减仓,尤其是在牛市中有助于降低风险。

所以综上所述,基金净值高低对挑选基金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因此也就不存在“基金净值越小投资价值越高”的说法了

是单位净值越小越好吗?

买指数基金之前要理解什么是指数基金,以及它的运行规则。如果这两者理解了,那么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也就解决了是否是单位净值越小越好,以及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定义:是指以特定指数(比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求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比如沪深300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该基金的所有或绝大部分资产按照沪深300指数的权重来配置资产。假设该指数基金总资产为100亿,中国平安的权重为7.67%,那么就是将7.67亿的资产配置平安银行。

如果中国平安较大幅度的上涨,而其他299只股票保持不变,那么沪深300就会按照“中国平安上涨幅度*7.67%的比例”上涨。

换句话来说,指数基金的根本原理就是剔除基金经理的人为因素,即被动型基金,跟随市场变动而变动,跟基金经理的人为因素无关。

指数中的权重是怎么来的呢?

每种指数都有其特定的参照标准,比如沪深300指数是依照规模和流动性两个根本标准。而在编制方法方面,因编制指数的公司采用的方法不同,主要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

比如沪深300是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而成,其采用的方法就是加权平均法。而道琼斯指数则是由道琼斯公司编制,其采用的方法则是算术平均法。

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都是按照指数权重来配置资产的。而最终的权重结果是由报告期指数所决定,比如沪深300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

沪深300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指数=∑(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指数。

指数基金主要分为etf基金和etf联接基金

我们一般在支付宝或者微信等第三方平台购买的指数基金为etf联接基金,而不是etf基金。因为etf基金是不能够用现金申购和赎回的,只能通过指数对应的一篮子股票(沪深300为300只股票)换取etf基金份额,或场内竞价交易。

etf是什么意思?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其实上etf它就是基金,“etf基金”后面再加个“基金”是多余的,但这里只是为了更好理解罢了。

Etf基金是场内基金,不能通过现金在场外申购和赎回,它只能在交易所通过竞价交易进行买卖。所以,我们在支付宝或微信,甚至基金平台购买的指数基金,它们都不是etf基金,而是etf联接基金。

什么叫etf连接基金呢?即该基金与etf基金相联接,表现为etf联接基金主要资产(非全部,etf是全部)配置etf基金,但保留有少量的现金资产,以备人们随时现金赎回——跟etf存在跟踪误差。

Etf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吗?实际上etf基金跟指数也是存在误差的,但是其误差极小,因为其可以将全部资产配置股票,不需要保留资产(以一篮子股票换取对应基金份额)。误差就出现在权重比例分配有微小差异,比如中国平安权重为7.67%,那么在配置时可能因各种原因配置成7.66%。

但是etf联接基金存在更大的误差,它本身以etf基金就存在较大的误差,特别是那种不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增强型指数基金)。

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和增强型指数基金

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虽然保有少部分的现金资产,但是部分的资金是完全复制指数,即按照指数权重将资产配置指数基金。比如该基金资产100亿,有5亿是现金资产,那么剩余的95亿都是购买etf基金(按照etf基金的权重配置)。

也就是说,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也就是现金资产部分(实际情况,在权重配置方面也会有所出入,因为报告期后基金买卖没有那么精确),比如上面的例子跟踪误差就是5%。

而增强型指数基金它不是完全按照etf基金来配置资产的,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国平安在沪深300的权重是7.67%,按照这一比例95亿应当有95亿*7.67%=7.2865亿配置中国平安。

但是增强型指数基金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基金经理可能根据自身的经验,觉得中国平安未来上涨空间不大,那么它的配置比例可能是7亿,而不是7.2865亿——跟踪误差会进一步放大。

指数基金对应的股票是一成不变的吗?

不是的,它是一个不断筛选的过程,比如沪深300报告期为半年,即半年会重新筛选300只股票,且权重也会跟随规模和流动性变化而变化。比如2017年8月沪深300中的中国平安权重只有5.48%,而如今却是7.67%。

指数的数目虽然是确定的,比如沪深300就是在沪市和深市中筛选300只股票作为样本,但是它同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在筛选好股票,而不好的股票却会被剔除对应指数。即指数基金对应的股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存在积极的效用,特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执行的效用,通常比基金经理单凭经验执行的效用更高。

因此,巴菲特才会强烈建议购买指数基金——然后安心的工作就足够了,不必为投资抓脑袋,同时也通常投资收益能战胜大多数专业投资者——其实比较我国的指数基金与其他主动型基金就一目了然了。

基金单位净值越小越好吗?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有仔细阅读上述文字,相信你已经解决了这俩问题。

购买任何基金都与基金单位净值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基金它本身就是分散的投资,股票型基金持有的股票基本在20只以上,其中前10只为重仓股。

单位净值较高不能说明股价相对较高,可能基金经理买在低位,以及长期高卖低买,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拉高基金单位净值。那么相对于老基金而言,应当是基金净值越高越好,毕竟基金单位净值是“确定收益堆上去+现有持仓股价表现”——说明基金经理有一定的水平,长期盈利。

然而对于新基金,可能基金净值越小越好,比如市场行情突然下跌,导致较为严重的亏损,而后期逐步加仓,行情也向好,基金份额持有者便大量获利。

但是基金单位净值并不能判断一只基金好坏,一只基金好坏要从过往业绩和规模去看。比如老基金净值较高,表明它有较高的收益增长,而新基金时间较短未能体现业绩;再比如规模较大基金收益业绩通常表现较为稳定,要么它又怎么变成大基金的呢?——基金好坏与单位净值的高低是无关的。

在单位净值方面,被动型基金与主动型基金差不多,但被动型指数基金单位净值通常是市场行情的直接表现,比如中国平安大幅上涨,指数基金净值就能大幅上涨,不存在“已确定收益”。

所以,购买指数基金主要是对市场行情的判断,与单位净值是没有关系的,是要剔除“确定收益堆上去”的净值。也就是说,同一只对应完全复制型指数的基金,它跟基金净值的高低是没有关系的,因为都是完全复制,比如中国平安涨,而配置的比例一样,指数基金涨的比例也是一样的。

比如华夏沪深300etf联接基金单位净值为1.33元,易方达沪深300etf连接基金单位净值为1.3843元。假设这两者配置etf的比例都是95%(保留5%的现金资产),那么etf上涨2%,这两者的etf连接基金都是在自身的单位净值上乘以2%,基金持有者的获利也仅有2%。如果购买100块钱,不管买基金净值高的还是净值低的,都是赚2块钱。

那么这两个基金为什么出现净值差异呢?etf基金不存在差异,它对应的就是指数。也只有场外的etf联接基金才有差异,因为它配置etf基金的比例不同,比如华夏沪深300可能配置比例95%,而易方达沪深300可能配置比例97%,当行情较好时,易方达沪深300单位净值就相对较高。

同时,两只基金的成立与建仓时间存在差异,基金净值也就错开,但单位净值的高低与投资者收益和风险是没有关系的。

需要注意什么?显而易见,就是跟踪误差,特别是增强型指数基金,存在更大的跟踪误差,也就会导致跟踪同一指数的指数基金单位净值有高低之分。

如果你没有投资经验,且采用定投的方式,更建议选择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如果有场内基金投资经验,更建议选择场内etf基金,而不是场外的etf联接基金,因为etf联接基金相较于etf基金存在更大的跟踪误差,特别是增强型指数基金。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