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金融风暴,全球的美债市场是怎么运作的

2023-09-21 06:45:03 68阅读

2008金融风暴,全球的美债市场是怎么运作的?

【美债】是【美国国债】的简称。

中文名【美国国债】

2008金融风暴,全球的美债市场是怎么运作的

英文名【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

根据发行方式不同,美国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实物券式国债(又称无记名式国债或国库券)和记账式国债3种。

美国国债根据债券的偿还期限不同,大致可分为短期国库券(T-Bills)、中期国库票据(T-Notes)和长期国库债券(T-Bonds)3类。美国国债除了本土投资者外还面向全球各个国家,其往年的国债发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亿美元。

债券投资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占有很大的分量,规模比股票市场还要大,债券的种类繁多,包括政府、公司、机构发行的债券,其中,联邦政府发行的各种债券,统称为国(Treasuries),是债券市场上的重要投资品种。因此,买卖国债与投资其他债券、投资股票一样,是一种流行的投资行为,并不是“借钱”给政府。

美国的国债由财政部发行,具体经办部门是财政部公债局(Bureau of the Public Debt)。截至2020年2月,美国国债总数为23.3万亿美元。根据财政部的划分,持有国债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众持有者”,另外一类是“联邦政府内部持有者”。“公众持有者”所持有的国债约17.23万亿美元,“联邦政府内部持有者” 所持的国债近6.02万亿美元。

所谓的“政府内部持有者”,主要指美国联邦政府各个部门及机构,持有财政部发行的国债。

美国国债的“公众持有者”包括外国政府、外国投资者、其他政府机构例如美联储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共同基金、私人养老基金、银行、保险公司、企业以及个人投资者。在这一部分中,美联储所持国债最多,截至2020年2月,美联储共持有2.44万亿美元的国债;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达到1.17万亿美元,是全球持有美债最多的国家。而中国不断缩持美债,如今降到1.101万亿美元。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数为6.7万亿美元,占整个美国国债的约三分之一,而其余三分之二则由美国人自己持有。换句话说,美国国债的持有人,主要还在美国国内,不在国外。

投资国债与投资其他债券一样,其价格与利率呈现反向走势,每当利率上升时,国债的价格便走低;而利率下降时,国债价格便走高。

虽然目前的利率处在历史最低阶段,但按照近期股市暴跌的情况,Fed可能考虑进一步加大刺激经济的政策,甚至按照川普的要求,变成负利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国债价格将节节上扬。不过,应当指出的是,无论国债的市场交易价格如何变动,一旦到期,持有人便可以按发行时的面值,从美国政府那里拿到相应的现款。

美国国债品种很多,大致分为短期、中期、长期、 通胀保值型及浮动利率型几种。

短期国债(Treasury Bills)有4个星期、13个星期、26个星期、52个星期等几种。短期国债与其它几种国债不一样,并不在到期前付息,而是在面值基础上贴现销售。比如面值1000美元、52个星期到期的国债,根据到期当时的利息,可以按990美元出售。

中期国债(Treasury Notes)分为2年、3年、5年、7年、10年。中期国债每6个月付息一次,利率固定不变。

长期国债(Treasury Bonds)年限为30年。长期国债每6个月付息一次,利率固定不变。

通胀保值型国债(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 , 简称TIPS)的年限为5年、10年、20年。通胀保值型国债每年付息两次,利率固定。

浮动利率国债(Floating Rate Notes,简称 FRNs)的年限为2年,这是财政部最新推出的一种国债,2014年1月开始发行,利率按季度计算,与其他品种国债不同,利率不固定,每个季度浮动。

投资国债有不少优点,首先是安全。美国国债被认为是全球最安全的投资避风港。每当世局动乱,投资者想到的主要出路便是美国国债,黄金也是避风港之一,但投资黄金是没有利息的,而投资美国国债,根据国债期限的长短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这是美国国债优于黄金的地方。

投资美国国债可以保证拿回本金及得到利息,这个保证是由美国政府做出的,投资人不必担心血本无归,真正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有部分人担心美国政府到期不能归还国债本金,或者不能按时支付利息,事实上美国国债发行迄今,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从来没有发生过违约的事情,美国国债是世界上评级最高的国债之一,一直保持优良信誉,这也是为何美国国债能够吸引众多投资者,包括外国政府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税务上的好处。美国人投资国债,所得利息除了要交联邦税外,可以免交州税及地方税。外国投资者则完全免税。

此外,投资国债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在国债交易市场上买卖,当急需现金时,随时可以脱手换现。流动性应该是衡量一个投资品种的重要考虑因素。

当然,投资国债风险小的特点,决定了国债的回报率相对不高。与股票及公司债券相比,国债的收益率相对较低。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期,投资国债是值得考虑的主要投资策略;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在投资组合中持有一定比例的国债,也不失为一种平衡投资的手段。

08年金融风暴是什么?

08年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最初,受影响的公司只限于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级贷款业务的公司。一些从事按揭证券化的金融机构,例如贝尔斯登,就成为了牺牲品。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

印地麦克银行的资产在他们被紧缩信贷下的压力压垮后被联邦人员查封,由于房屋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及房屋回赎权丧失率的上升。当天,金融市场急剧下跌,由于投资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将试图救助抵押放贷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时节,虽然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机仍然继续加剧。

然后,危机开始影响到那些与房地产无关的普通信贷,而且进而影响到那些与抵押贷款没有直接关系的大型金融机构。在这些机构拥有的资产里,大多都是从那些与房屋按揭关联的收益所取得的。对于这些以信用贷款为主要标的的证券,或称信用衍生性商品,原本是用来确保这些金融机构免于倒闭的风险。

然而由于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的发生,使得受到这些信用衍生性商品冲击的成员增加了,包括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美林证券和HBOS。而其他的公司开始面临了压力,包括美国最大的存款及借贷公司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影响到大型投资银行摩根史坦利和高盛证券。

—— ——

金融危机是怎么造成的?

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就美国次贷危机而言,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货币信用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被无限放大,在较长的时期内带来了货币信用供给与支付能力间的巨大缺口,最后严重偏离了现实产品市场对信用的有限需求。

另外,金融危机通常情况下是经济危机的先兆。

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来看,大部分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都是相伴随的。也就是说,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往往会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这是因为随着货币和资本被引入消费和生产过程,消费、生产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一旦因金融危机而导致资金链断裂,那么消费和生产的行为也就难以为继。

至于金融危机为何如此突然,是因为金融风险的集中释放。

金融危机一旦发生,人们就会产生金融资产价格持续下跌的预期,并选择更加疯狂抛售金融资产而不会选择买入。这种行为会加剧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那些掌握大量金融资产的人就会出现大量的爆仓行为。而市场大量的爆仓更需要大量的资金弥补,否则爆仓普遍发生将会更大程度上加剧权益市场的暴跌,造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金融市场的秩序。

所以在这种恐慌氛围下,金融危机越演越烈,最终犹如狂风骤雨般袭来,留给资本市场的,也是一地鸡毛。

2008的金融危机又叫?

发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又叫次贷危机,又被称为金融海啸、信用危机及华尔街海啸等, 又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这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花旗银行。

巴菲特曾表示:“目前的局面比二战以来所有的金融危机都要严重。”他认为,过去几年中的一些政策的制定,是以错误的“市场主义”观念为基础。这种观念认为金融市场从长期来看将会趋向平衡,直到金融危机的发生迫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观念是错误的。然而这时政府再出台缓和的措施已经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了。

2008年初,股市剧烈下挫,美联储连续6次降息,希望能够拯救投资者最后的一丝信心。但这几次降息使花旗、美林、法国兴业等金融机构造受了巨额的亏损,市场开始对美联储降息产生依赖,市场随时有可能陷入疲弱状态。

2008美国金融危机反映出的金融问题?

2008美国金融危机反映出了

1,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2,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

3,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后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过程之快,影响之巨,可谓始料未及。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将全球经济拖入全面持续衰退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