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拟转让股票,大手笔增持长园集团

2023-09-21 02:24:03 76阅读

格力拟转让股票,大手笔增持长园集团?

这个问题,感觉很多人认识比较混乱,有必要花点时间理顺一下关系:

一、格力集团并非格力电器

很多人人把格力集团等同于格力电器,因而把格力集团的行为,认为是董明珠的“打算”,这是极期明显的错误认识。实际上格力集团并非格力电器,格力集团是格力电器的控股股东,我们可以从格力电器截至3月31日最新股东情况来看一下:

格力拟转让股票,大手笔增持长园集团

珠海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10.96亿股,持股比例为18.22%,为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而珠海国资委又持有格力集团100%的股份,珠海国资委是格力电器的实际控制人,也是最终控制人。

因此,格力集团的投资行为,与格力电器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控股股东的自主行为,在2016年11月的时候,董明珠就已经卸任了格力集团的董事长,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目前格力集团的董事长为周乐伟 。

二、董明珠投资珠海银隆与格力电器无关

这是另一个很多人的误解,总是认为格力电器投资了珠海银隆,正在转型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16年的时候,格力电器提出收购珠海银隆,增发方案包括两个部分,珠海银隆100%的股权作价130亿元,拟以15.57元的价格向银隆全体股东发行8.3494亿股收购,另拟配套融资100亿元,全部用于珠海银隆项目建设,以15.57元的价格发行6.4226亿股,两项合计发行新股14.772亿股,增发新股数量相当于格力电器现有股本的24.56%。但是这一方案最终在股东大会上被否决,格力电器并没有入主珠海银隆。

因为非常看好珠海银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自掏腰包对珠海银隆进行投资,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以个人身份,联手大连万达集团、中集集团等与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元投资银隆。

在去年11月的时候,银隆新能源发布一份官方声明,称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10亿元,目前已进入司法流程。但投资银隆是董明珠的个人行为,其实和上市公司格力电器也没有任何关系。

三、格力集团减持格力电器与增持长园集团

格力集团长期以来都是格力电器的大股东,格力电器这些年高速发展,为格力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分红收益,格力集团赚得盆满钵满。而此时格力集团筹划转让格力电器的股权,市场各方看法也不一。有一种观点认为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之间关系微妙,意见不合,因而格力电器谋求易主,通过引入更多的财务投资者,分散股权,甚至不排除管理层MBO,让管理层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另一种观点认为,格力电器股价经过多年上涨,空调行业存在增长天花板,因此,格力集团选择在高位转让股权退出,而长园集团长年下跌,股价处于低位,格力集团低价增持长园集团,进行合理的投资。

其实,早在去年5月15日,格力集团就筹划溢价要约收购长园集团20%股权。只是,该项动议备受市场质疑,最终被珠海国资委否决。而近日珠海国资委态度悄然发生了改变,一名珠海市国资委人士回应称:“格力集团未来可能会变成投资平台(公司),他们会根据自身研判做相应的决策,既可以是财务投资,也可以根据发展前景完全控股。未来我们会把一些权限下放给集团,让他们通过管资本的角度去改良。

我们看,长园集团的产品类型为电动汽车相关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智能工厂装备、智能电网设备,很多人因此联想到董明珠入股珠海银隆,从而把格力集团增持长园集团和董明珠入股银联扯到一起去,其实是没有道理的。而格力集团业务拓展至新能源汽车,格力电器又与银隆有业务往来,存在着“父子之争”的嫌疑。

通过以上的梳理,可以对格力集团、格力电器、珠海银隆、长园集团四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能很清楚的得出结论,格力集团增持长园集团,与董明珠没有任何关系,更谈不上是董明珠的“算盘”。

是不是这个就标志着今年的牛巿到来了呀?

昨天(7月6日)A股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80点,这的确是牛市的一个标志,但仅仅就根据这一指标就此断言A股牛市来临,显然逻辑上太过单薄了。有代表性指数的一天暴涨,这只是牛市启动一个显像的外在特征。判断一轮牛市还得要从经济基本面、流动性,市场情绪以及技术特征等方面综合入手,否则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随时都感觉市场是牛市,从而做出频繁折腾的决策而频繁交易,最后把自己给折腾离场。

近期A股市场的表现

进入7月以来,上证指数突然发力,4天大涨11.67%,累计成交21077亿,日均成交超过5000亿。

权重的银行、地产王者归来,特别是券商和银行表现逆天,7月6日当天两大板块指数接近涨停。

在一片看空声中,地产板块在后疫情需求端集中爆发,销售数据靓丽的刺激下,也短期飙涨。从6月30日到昨天(7月6日)累计上涨19.98%。

在A 股市场,银行、地产和券商人气最高,粉丝最多。道理很简单,银行权重高,券商牛市温度,房地产经过20年高速发展,早已圈粉无数。

在这三大板块的强势表现下,上证指数像小盘妖股一样疯涨,快速提升了市场的人气和情绪,牛市于是成为最近5天最热搜的词。

例如,最近5天关于开户、牛市、上证指数在百度和微信搜索频率暴增40倍。

上证指数大涨180点,只是牛市一个特征

前面我们说了银行、地产和券商、保险等强势拉升,这带来了指数的疯狂,上证指数单日上涨180点,约5.5%,这只是牛市的一个外在表现特征。

一轮牛市,从技术角度判断,一是阶段性涨幅,二是回踩不破前低。

1、阶段性涨幅

实际上上证指数从2646以来,波浪理论上的三浪主升,其涨幅高达22.14%,而阶段性判断牛市的标准是,至低点起涨20%,目前看阶段性涨幅这一条件已经达到。

2、创新高,不破新低

另一条件指数新高,回踩不创新低,这就是确立了趋势上的上升趋势。沪指看,3月23日、4月28日、5月25日、6月12日以及6月29这5个低点一个比一个高。同时指数4天之内强势突破3288高点。

结论:从单纯的技术角度看,沪市已经是牛市,昨天的180点上涨进一步坐实牛市判断。

宏观基本面看

年初,疫情突然来袭,但在体制优势和国家强有力、得当、迅速的措施下,疫情很快的得以控制,各项经济数据陆续恢复到以前水平。

比如,PMI指数回升到荣枯线50之上,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4.4,较4月上升0.8个百分点。

同时,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册预估显示,我国是在2020年唯一可能实现GDP正增长的国家,预测值1.2%,2021年可能高达9.2%。

换言之,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确定性是全球最好的经济体,显然作为这经济体现的股市的投资价值不言而喻。

牛市直接推手:流动性

去年8月央行开启降准周期,加强逆周期调节,去年9月6日全面降准,同时PRL5年期利率第一次下降5个基点,到4.85%,当月(去年9月)公开市场操作频繁,净投放资金,这一切现实从去年8月开始,央行的货币政策偏向宽松。

今年疫情突然袭击,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中断,整个经济在2月份几乎处于停止状态,为了刺激经济,刺激消费,央行开启进一步的宽松,定向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两会间及以后,提出财政赤字最低3.6%,发行特别国债,减税上万亿。

7月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同时降低金融稳定在贷款利率。

这一切显示,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毫无疑问进入了全面宽松阶段。如下图,M2连续三个月增速超过10%投放。

结论:市场不差钱,不差钱上涨就是必然。

投资者跑步入场,爆款基金频现,外资持续买入

中登公司数据显示,4月新增开户环比转正为7.14%,投资者陆续入场,5月环比增长5.34%,6月数据还未出来,但是根据海通,华泰证券等公布的数据来看,7月5天以来激增30%至50%,更夸张的是,某证券公司昨天显示开户,需要远程视频鉴证的人数排队为471位。昨天交易时段,多家券商的APP卡顿,无法交易、无法转账,成交回报无法显示。

显然这就是投资者跑步入场。

今年以来,在房地产房住不炒的大政策基调下,居民的投资渠道进一步减少,与之对应的,公募基金的发行销售火爆,某天富旗下的一款权益类基金,半天募集500亿,震惊业界。居民部门的资金通过基金都专业理财机构渠道进入市场。

最后,代表外资的北上资金,今年以来仅仅只有在3月下旬到4月有过连续5天的净卖出,其余时间一直保持净买入状态,最近六个月累计净买约1400亿。

显然:市场具有赚钱效应,各路资金蜂拥入场。

技术层面

不管是上证指数,还是创业板指数。

趋势上看:均线多头发散,趋势明显向上,量价配合,典型的多头市场。

浪形上看,2019年1到4月,一浪上涨,2019年5月到2020年3月二浪调整,目前始于2646的上涨属于三浪主升。

综述,昨天上涨180点,这的确是牛市特征,咱们再从其它因子入手剖析,也支持这一结论,显然市场目前已经走牛,甚至有点疯牛意味。正确的姿势:一半清醒一半醉,仅此!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格力集团400亿出售格力电器控制权?

1小时前 ·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 财经领域创作者

格力集团有关格力电器改革的方案尚未明确,最终股权由谁来接盘还存在不确定性。目前看,可能的接盘方有四个:管理层入主,引入民间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引入新的国有资本大股东,由混改基金或其他基金作为新的大股东。不管最终花落谁家,都将给国企改革带来重要影响,成为改革的经典案例。这一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珠海国资委愿意将格力电器这一优质资产的股权拿来出售,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将不再聚焦于解决困难国企的脱困发展,也可以将优质资产拿出来与民间资本融合,希望通过双方资本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更好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共赢。其次,格力电器控制权的转移,表明国企改革已经突破了原来对企业控股权或控制权的要求,可以允许更多竞争性领域国企在混改中转移控股权或控制权,这将极大提升国企混改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再次,格力电器控制权的出让,还反映了国企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即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促进国有资本从部分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更多集中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随着这一改革的落地,将给格力电力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一方面,新投资者的进入,将有利于加快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控制权的转让,有助于公司构建更为灵活的经营机制,从而更好参与市场竞争;此外,新控制方的进入,可能意味着的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进而给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董明珠联手格力高管成立股权投资公司?

1、董明珠持有股份过低

这个更可能是董姐为管理层做股权激励做准备,格力电器之前一直是地方国企,对于管理层的激励措施相比民营企业是有很大不足的,董姐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实质是职业经理人,但是她持有格力的股份也不过是4448万股,占格力电器总股本的0.74%。这个比利是非常低的。

可以形成对比的是美的集团,同为广东的企业,同为家电行业的同行,美的集团的董事长方洪波持有美的的股份比例就多得多了,截止目前,方洪波持有美的集团1.37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是1.97%,持股比例差不多是董明珠的3倍,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

两家企业业绩规模差不多,体量出不多,市值也相当的两家企业,董事长持股不同导致双方的财富也有着巨大的差距,方洪波持股的市值大约是70亿元,而董明珠持股的市值大约是25亿元。

现在格力电器的大股东要把股份转让,而当前的入围者一个都是厚朴资本,一个是高领资本,如此一来格力就变成了一家私营企业,而最后无论是厚朴资本还是高领资本最终成为格力的实际控制人,董明珠为首的核心管理层都将作为职业经理人团队继续经营格力电器,那么这个职业经理人团队也会要求市场化的股权激励,这是公司治理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而新的大股东为了稳定管理团队,对这个要求,甚至是主动要求给与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政策,高领资本还是厚朴资本都是财务投资者,从他们过往的投资标的来看,都是财务投资者的类型,并不是产业投资者,不会介入实质的经营管理,而要在家电领域再重新找一个和当前管理层能力相当的团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新的大股东进入后也会考虑到给与原来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

2、董明珠成立的新公司的股东是格力的高管

董明珠成立的新公司名字叫做“珠海格臻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这是一家有限合伙企业,是典型的用来做持股平台的企业,成立时间是9月26日,股东有18位,董明珠是大股东持有95.2%的股份,董明珠也是该公司的执行合伙人。

其中的第5大股东谭建明持股0.55%,他也是格力电器的副总裁,持股第6大股东望靖东是格力电器的董事会秘书、副总裁、和财务负责人,第三大股东庄培是格力电器的副总裁,这三个人是董明珠之外的核心高管。

3、管理层收购公司的可能性有多大?

笔者认为管理层通过BMO的方式获得格力电力的控制权的可能性非常小,格力电器的市值太大,管理层的资金实力不够,如果通过其他的融资渠道进行杠杆融资,这在当前的金融形势下恐怕是不被倡导的。

另外即便是管理层能够筹集到如此巨量的资金,珠海市国资委肯把格力电器的股份转让给管理层吗?这恐怕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珠海市尽管认可董明珠为首的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和贡献,但是也不认为这个管理层就是完美的,珠海市国资委既然已经决心房企格力的大股东地位,这就说明和管理层是有隔阂的,因为国资委并不缺钱,为何要套现如此优质的资产?

所以珠海国资委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放弃大股东地位,那么格力电器依然关系这珠海市的税收和就业等等,他们还是希望格力电器能够发展得更好,所以对于未来的大股东的筛选也是十分严格的。

股票能不能推动经济增长?

你好!谢邀回答!请股票市场肯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为什么会有,发达国家的历史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否则欧美几百年的股票市场历史从何而来,一个制约市场经济增长的因素不会存在这么长时间。股市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渠道,企业通过金融机构如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称为间接融资,在银行作为银行存在的中间,融资成本自然很高。为了吸收存储,银行需要给一部分利息,然后加上自己的运营成本,然后贷出去,获得资本的成本自然很高。公司通过股票市场获得的资金消除了银行的中间环节,年度成本只是股息。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之间的差额计入企业利润。

如上图所示,有将近3?在银行存款和贷款之间,如果企业通过银行获得资金,这部分利息需要由企业支付,通过股票市场获得资金,这部分企业的利润。直接融资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自然会促进经济发展。

2.减少金融机构的危机

金融机构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如果这个机构出了问题,对这个国家来说是危险的。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直接跳过了银行的中间机构,因此当公司出现问题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要小得多。有了稳定的金融体系,经济不会失控。因此,可以说股票市场具有将风险、金融系统风险转嫁给广大股东的功能。

内容提要:股票市场为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场所,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经济危机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转移了风险,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股票市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融资角度考虑,股市的存在便利了企业的筹集,同时广大的投资者也多了一个投资的角度,从这方面说股市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因为企业融到资金可以扩大生产或者进行研发,投资者通过投资股票获得回报,收入增加,消费增加,从这两方面可以说股市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

从市场前景的角度讲。我们知道市场的情绪能够极大影响股市的走势,如果市场投资者对于未来资本市场保持乐观的态度,那么股市将会大概率变好,投资者加大投资,公司或者企业会加大投入,这样长期来看,股市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相反大家如果持悲观的态度,股市的走势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