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交通集团,大众Polo和高尔夫有什么区别吗
大众交通集团,大众Polo和高尔夫有什么区别吗?
虽然都是两厢车,高尔夫的尺寸还是要更大一些,长宽高为4259/1799/1452mm,轴距2637mm,定位为紧凑型车,来自于MQB平台,国产版来自于一汽大众。
Polo(全新Polo Plus)的长宽高为4053/1740/1449mm,轴距2564mm,定位为小型车,比高尔夫要晚一步切换到MQB平台(MQB A0平台),国产版来自于上汽大众。
Polo指导价9.99-12.39万元,配备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有5MT和6AT变速箱。高尔夫指导价11.92-23.42万元,机型配置要更加丰富。发动机有1.2T、1.4T、1.6L和2.0T四种,变速箱也配有5MT、6AT、7DCT三种。
我们往更长远来看,比如大众在1997年发布的第四代高尔夫,基于PQ34平台打造的MK4不仅推出普通版、旅行版和敞篷版,还延续传统推出性能版车型高尔夫GTI。相比之下,Polo就是一款纯粹的小型家用车了,几乎没有驾驶乐趣。
所以不论是产品定位还是大众对品牌的重视度,这两款车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就产品特点看,Polo是为了满足钟爱小车但是觉得高尔夫价格太高的人群。
不过在MQB平台以及针对国内特殊调教的情况下,大众车型的差别其实在弱化。当年高尔夫因为国产后将后悬架切换为扭力梁而备受吐槽,销量一度下跌,迫于压力才又切换回四连杆独立悬挂。
其实就配置来说,Polo是不输于高尔夫的。
比如高尔夫2019款280TSI手动舒适型(指导价14.02万元)和Polo 2019款Plus 1.5L自动Beats潮酷版。反倒是价格更低的Polo要更肯在安全和运动上投入更多一些,而高尔夫更多是强调营造高级感,因此多了诸如车内氛围的、电动后视镜、语音控制系统、后排出风口等。
一汽大众汽车厂正式员工工资待遇怎么样?
作为一个在一汽大众工作7年以上的老员工,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汽大众在中国目前分为五个厂区,分别是长春的一厂、二厂、成都三厂、佛山四厂,以及天津项目。
每个厂区的工资和当地的经济有一定关系,但整体相关性并不大,简单点说,一汽大众员工的工资不会比普通二线城市的白领低。平均年入20W,问题不大。
就以成都三厂的收入为例。此处举例以流水线员工的收入作为标准,至于技术员、管理者、领导干部的不在此列,他们的收入可以自己想象。
工资组成部分以: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三部份组成。其中基本工资和学历、岗位、入职年限有关系,属于固定值,也就是说,两个相同等级岗位的人,在学历、入职时间、岗位补贴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基本工资是相同的。
绩效部分和所在的生产线有关。早期的成都工厂分为东工厂和西工厂,其中西工厂生产捷达,而东工厂产速腾,(西工厂不包含汽车的冲压、焊装这两大车间),所以如果只是在总装车间,那么以当时的生产量,东工厂大于西工厂来看,东厂的工资会高于西厂,即使是相同岗位。这里和生产节拍以及车辆附加值有有关系。
加班补贴加班补贴,别小看这一部份,这个部分是工资收入的重点,在一汽大众上班,加班属于加班饭,而且也是工资的重点组成部分,这部份是分为平时加班、周末加班、法定节假日加班,是严格按1.5倍、2倍、3倍来严格执行的。有人会说,这能有多少钱。
如果你知道一汽大众加班的疯狂程度,就不会这么说了。
以成都三厂最巅峰时期的产值,年产60万辆,平均每一分钟下线一辆的疯狂时间段来看,即使你是基本工资只有1080的最低级员工,一个月加班费都能拿到2000以上。
那时,平均每天上班时间是10+10,即白班10小时,夜班10小时,基本是三班倒,8+8+6.5,24小时生产线不停,而且一周7天,连续半个月才会休息一天,而且是为了倒班的休息,所以,如果 看考勤表,一个月出勤时期能过到28-29天,非常的疯狂加NICE。
说了惨兮兮的地方,再来说说一汽大众的福利。曾经,成都三厂一个焊装车间的岗位被市场炒到10W才能进的去,可想这里面的收益有多高。
除上上面的基本工资外,一汽大众实行隔月双薪制,一年18个月的基本工资收入,羡慕吧。
除此之外,还有固定的半年奖、年终奖、不定期福利等,号称一年26个月工资。
平均一个一线的正式员工,年收入在20W左右,这个收入完全可以秒杀很多办公室的高级白领。
除此之外,每天上下班有班车接送、食堂免费吃,四季工作服等,还有节假日购物卡等隐形福利。
这些都是令当地人羡慕不已的。
但是,一切高待遇的背后,都是有条件的,大众的员工虽然收入高,但辛苦程度也是非常的,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用于上班,而且还有日夜巅峰的白夜班,对身体伤害也是非常大的。
当然,如果你是技术员或者管理级别的,就明显没这么苦逼了,日子还是会爽很多的,不过唯一的要求就是学历高、关系硬,在一汽大众即使是一线生产员工都是大学生,而且是学校定制培养的。
不过近几年,一汽大众并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一是汽车整体市场的下滑,其次是成都工厂的速腾、捷达车型停产,改为生产捷达的3款越野车了,销量远不如从前。
二是:用工机制的变化,现在很多项目都实行外包,劳务派遣等方式,与正式员工的待遇相差很大,所以如果现在想进入一汽大众,需要先看清楚用工方式,如果不能签正式合同的话,就需要慎重考虑了,在里面如果不能转正,在一个班组里,就会出现自己与正式员工天与地的收入,干同样的活拿不同样的工资。
但即使如此,这个工资也可以让你超越当地很多普通办公室白领的收入的。
大众是一汽的好还是上汽的好?
如果在两年前,你问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哪个更好,可能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上汽大众,毕竟上汽大众更早进入中国市场,上汽大众有桑塔纳、朗逸、帕萨特等等热门车型,再加上,上汽大众在装配工艺上有一定的优势,更多的人会更青睐上汽大众,但是自从中保研的事件之后,上汽大众的口碑一落千丈,如果你再问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还是选择一汽大众吧。
事实上,在2019年以前,上汽大众都是销量最高的车企,2018年,上汽大众卖出了201.9万辆车,领先于一汽大众,但是到了2019年,情况发生了改变,在中保研的助攻下,上汽大众的销量节节败退,2019年,上汽大众全年总销量为200万辆,落后于一汽大众的204万辆,2020年,上汽大众的销量暴跌到150万辆,远远落后于一汽大众的207万辆。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上汽大众终于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说起来,上汽大众是我国最早的合资车企之一,早在1984年10月,合资协议便正式签订,在此之前的2013年,第一辆国产桑塔纳便正式下线,那时候的国产车羸弱不堪,一辆桑塔纳在那时就能被国人奉为神车,大众也给国人留下了皮实耐用的印象,实际上不是那时候的大众有多强,而是全靠同行的衬托。第一印象很重要,对人是如此,对一个品牌也是如此,先入为主的大众,抢占先机,在国人心目中留下了不错的好印象,这是大众三十多年来,屡屡触碰国人底线却没有彻底翻车的重要原因。
此后,大众不遗余力地营造德系品质、安全性高的概念,包装激光焊接、空腔注蜡,表演车门站人、大锤敲保险杠,让很多国人产生了德系车就是高级,连关门声都这么厚重的假象。但是2019年年底的一次碰撞,彻底把很多国人撞醒了。
帕萨特刷新了中保研参与测试车型,在正面25%偏置碰撞的最差成绩,而倒数第二名不是别人,正是同样来自上汽大众的途观L,这也导致,上汽大众 在车主心中的安全形象崩塌,上汽大众旗下的全系车型,销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一汽大众的车型,虽然成绩也不算好,但是至少没有帕萨特那么拉胯。
虽然2020款帕萨特已经在中保研“补考”通过,但是市场情绪具有延后性,上汽大众的销量,没有因为帕萨特的A柱“硬了”而立马“止跌回升”。
2020年,是上汽大众跌落神坛的元年,从一个群众信仰深厚的品牌,到如今的人人喊打,沦为过街老鼠,上汽大众的高层应该反思一下,信任一旦崩塌,就很难再重塑了,希望上汽大众好自为之吧。
六年以后就开始每年都要修车了吗?
自己之前的是大众,ea888机器,大家都懂了。第6-7年吧,开始陆续犯毛病。之前几年真的没有换任何东西,只是正常保养。之后出现烧机油的情况,700-800公里消耗差不多一升,然后大修更换各种橡胶件,活塞环,气门油封,正时链条,张紧器,油气分离器,水泵,之后更换过门锁,油箱浮指,节气门,空调压缩机,漏过防冻液更换橡胶管,换过火花塞,点火线圈,还有的记不住了,反正差不多这样吧,所以通过自己的用车经验,总结一下不漏油漏水的大众绝对不是好大众。说实话当初就想把这个车卖了换车,1是舍不得这个车的空间和超大后备箱,感觉这车特别实用,跟旅行车差不多,再买车还是这样的,还不一定有这个宽敞。2是好奇,这个车到底有多少问题,本着学习的态度修的车。从一个只会看机油尺灌玻璃水的小白,现在已经基本懂车的原理,哪的问题现在我都知道了,有点吹,但是也说的八九不离十。但是我妈开的进口大众,从买车到现在7-8年了除了正常保养啥也没换过。不得不说合资真不是啥好事。偷工减料没毛病。奉劝一句即将买二手大众的朋友,要么买3年车,要么买10年车,千万不要买5-7年的,修的你怀疑人生
大众车据说发动机已换代了?
感谢邀请,我理解你问的应该是大众EA888发动机,也就是2.0T和1.8T。目前大众EA888已经全面从2代升级到3代的(图1图2)。EA888 Gen3发动机包含两个版本:EA888 Gen3和EA888 Gen3B,都是2.0T。其中EA888 Gen3B为低功率版本取代原来的1.8T,采用了米勒循环燃烧技术,反而是技术最先进的一个版本。EA888 Gen3发动机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主要如下:
1.采用了新的双喷射燃烧系统,也就是每个汽缸有两个喷嘴,一个直喷喷嘴,新增加了一个气道喷射喷嘴。主要目的是在低负荷时采用气道喷射可以非常显著的降低颗粒物排放,尤其是颗粒物数量PN,这样可以比较轻松的满足欧洲欧6b法规中对颗粒物排放的要求。
同时还带来两个额外的好处:
(1)增加了气道喷射喷嘴后大幅度的缓解了直喷发动机积碳问题。
(2)怠速采用气道喷射可以降低直喷喷油器和油泵的哒哒声噪音。
顺便说一下,这种双喷射系统目前比较流行,在丰田2.0T,日产2.0T VC Turbo,三菱最新的1.5T发动机上都有应用,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2.采用了集成式排气歧管,这样可以利用缸盖水套来冷却排气,从而大幅度的降低排气温度,减少增压器涡轮热负荷,减小增压器温度保护的加浓。有利于大负荷下的排放和油耗,尤其对于欧6b中的WLTC循环和RDE实际道路驾驶排放非常有利。图3
3.采用了电子控制的节温器和热管理系统,可以加速发动机的暖机过程,降低冷机状态排放和油耗。图4
4.将原来2代时只在奥迪版本发动机机上使用的AVS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普及到全系列。注意,EA888 Gen3发动机的AVS系统是在排气侧的,排气AVS主要目的是改善增压器的低速响应。而EA888 Gen3B发动机的AVS是在进气侧的,主要目的是配合米勒循环燃烧系统,降低油耗,同时减小因为米勒循环带来的功率损失。
5.EA888 Gen3B发动机采用了米勒循环燃烧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采用气门早关的技术实现膨胀比大于压缩比的燃烧,这样的燃烧过程在部分负荷效率更高,更省油。图5
6.EA888 Gen3还采用了很多减重和降低摩擦的技术,比如薄壁主要铁缸体,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滚针轴承平衡轴等。
7.解决烧机油问题
大众在EA888 三代开发的时候针对机油耗做了大量的设计优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以说烧机油的问题在3代基本解决了。主要的技术措施如下:
(1)改善了缸孔变形,在缸孔加工过程中引入工艺缸盖,模拟实物缸盖在加工中利用反变形的原理来提升缸孔圆柱度。控制标准在圆柱度8um微米的水平,这样保证了油环刮油的效率,同时使活塞漏气量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机油消耗。
(2)改善了油环和活塞的设计,采用了刮片式的油环,油环刮油效率提高。同时活塞上增加了油环刮油向下流动的孔,使刮下来机油能够很快的流到油底壳,不会停留在缸孔表面。改善机油消耗。图6
(3)改善了珩磨工艺,在保证润滑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珩磨网纹内的机油存储量,降低了机油消耗的风险。图7
(4)重新设计了油气分离系统,对缸体上的一级粗分离器和凸轮轴罩盖上的精油气分离器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减少了机油消耗。
(5)机油耗改善效果
大众为了解决二代普遍抱怨的机油耗高的问题,专门开发了一个测试循环Tokio(德语里的东京循环)。这个工况的来源是因为大众发现主要的机油耗抱怨发生在用户长时间低速行驶的过程中,这时候运行时间长但是不出里程。他们模拟了东京堵车时候的工况,这个测试相当于平均时速25-30公里,运行40小时来测量平均每小时的机油消耗量,在发动机台架上可以进行。
EA888二代时候这个标准是小于每小时4g,但是实际情况经常会有6g-8g的发动机出现。我们可以简单算一下这样的话5000km会消耗多少机油。
如果按照平均时速25计算,5000km需要运行200小时,每小时消耗6g的话,200小时就消耗1200g机油,机油的密度0.9kg/L,这样算下来就是1.3L机油。
一般机油尺中线到下线是0.5L左右,这样的话如果你加机油到中线,5000公里后你保养的时候机油已经比下线还少0.8L了,基本上机油尺都够不到机油了。所以烧机油抱怨非常严重。
EA888 三代发动机经过一系列改善后,东京循环Tokio的标准降低为<每小时2g,实际测试结果大部分都是在1.5g以下。这样的话机油消耗相当于原来实际情况的四分之一,每5000km的机油消耗机油在300ml的水平。一般用户使用工况的机油消耗就几乎察觉不到了。实际从市场的反映来看,EA888三代基本没有机油耗的抱怨了,改善效果还是不错的。
以上信息供大家参考,欢迎讨论。对发动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周会发布发动机技术的专业解读,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