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如何在金融行业活下去

2023-09-20 04:03:03 70阅读

金融行业,如何在金融行业活下去?

近两年国家和银行都在大力提倡金融科技发展,借助科技力量推行普惠政策,用科技之力驱动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服务。

从百信银行提出“开放银行+”,到“无感无界”金融理念的普遍共识;从微信、360等科技公司构建线上金融,到龙湖、绿地等物业公司积极抢占社区金融市场。

金融行业,如何在金融行业活下去

每个人都在感受金融领域的巨变,明显看到传统金融模式正在被新金融模式取代。一种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具有场景化特点的共赢金融生态圈正在被建构,且以新的金融方式融合并改变着各行各业。

具体来讲就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互联网新科技成果以及金融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得传统银行纷纷借力转型,大力发展金融创新。场景金融,便是这种环境下的创新金融模式。

所以说,一场由金融改革引发、以场景为战场的财富新模式、新风口正在到来。这场“财富风暴”将为各领域、各场景,提供创富增收的难得机遇。

在这场关于场景的财富机遇捕捉中,哪些场景更能抢夺先机、占得一席之地,这不仅要看场景方自身资源情况,另外还得看各场景方自己对此是否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

总之,祝愿各场景方能积极把握机遇,在时代政策与红利中为自己创造更高财富收益,实现美好的人生愿景!

金融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第一,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有人,都需要资金融通,不论长期的或短期的资金需求,不论国内的或海外的现金需求,不论即期的或远期的资金需求,金融业都可以满足这些需要。

第二,赚到一点钱的企业或个人,他的金钱需要有个存放或运用的去处,金融业正可以满足这个需要。

第三,社会有许多很聪明的人,可以为以上两件事情设计、研发许多更新更好更有创意的金融服务项目(像古代的汇兑事业、NOW,近代的VIP财富管理业务、全球套利系统、财工操盘系统等)。易言之,金融业可以让一些聪明人发挥所长。

第四,社会有更多很伶俐很勤快的人,可以为以上三件事情的参与者,提供便捷又有效率的服务。

第五,金融业需要使用到许多精密的器材设备(ATM、数钞机、工业电脑、网路银行、晶片卡、金库、各种金钥项目),而这可以造福许多研发、制造厂商。

第六,有许多人想从金融业的金库或行员抽屉中直接搬钱回去花用,这会造就许多保全事业、保安人员的就业市场。当然这会间接的造就发展枪械弹药、开山刀、电击棒、手铐、防弹玻璃、钻壁机械、安全帽跟口罩等周边项目的更新与发展。

第七,金融业除了银行以外,其实还包括了证券商(经纪、自营、承销)、票券商、期货商、投信业、投顾业、保管业、保证业、公证业、经理业、人才培训业、证照补习业、应收帐款催收业(也包含了暴力讨债公司)、保险业(寿险、产险、再保);甚至於也养活了环绕金融业周边的律师、会计师、运钞业。政府里头靠著监督、管理、稽核金融业的公职人员就更多啦!金融业对国计民生、对经济发展、对国族命脉的存续,实在太重要啦。

第八,都市地区及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进口业与出口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企业与个人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有钱人与穷光蛋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文革期间与改革开放后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国家多难与全国和平统一时期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地上金融与地下金融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国内小格局操作与全球运筹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学生族与上班族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LKK与草莓桑葚族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菜篮族跟月光族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这些都够你忙乎了!金融业急需人才可见一斑!

金融的魅力在哪?

谢邀!

注意到此问题下面有了近50个(其中不乏不错的)答复了,那从前几天开始,就借用在得到上由徐玲对《魔鬼经济学》一书的解读中的部分内容,来回应几个相关的问题。

在回应《金融这两个字怎么解释?( https://www.toutiao.com/answer/7197371821519012155 )》的最后谈到,为什么即使有了正确的认知,人们也很难做出正确的行动?从刚才的两个例子,也就是球员罚点球和高管投放广告,可以看出,人们不会仅仅因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就去行动,而是受到各种诱因和动机的影响。从这些具体动机去看,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但从他们想要达成的主要目标而言,显然又是非理性的。

这儿接着谈。

更麻烦的是,即使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了问题,也愿意采取正确的行动,然而,行动的结果却往往是不可控的,具有很大的意外性。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接下来要讲述的第三个重点,非预期后果法则。

第三部分

所谓非预期后果法则,是指出于特定目的而采取的行动,往往会带来意料之外的后果。有学者认为,非预期后果法则是主宰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法则之一。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度复杂性,人们看似理性的行动往往带来一系列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后果。这些后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了;另一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在多年后、在看似完全不相干的领域中显现出了后果。

先来说第一种意外后果,就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这种情况也被叫作“眼镜蛇效应”,它源于这样一个案例。在英国殖民印度时期,印度眼镜蛇泛滥。为了鼓励居民捕蛇,英国总督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居民可以凭蛇皮到政府领取奖金,一条蛇换一卢比。没想到的是,这个法令一出,直接催生了当地的眼镜蛇养殖产业,印度人开始大量养蛇来换取奖金。总督一看,这不行啊,于是下令废除了蛇皮换奖金的政策。居民们养的蛇没用了,怎么办呢?当然是把蛇放生了。这么折腾一圈的结果就是,当地的眼镜蛇更多了而不是更少了。后来人们就用“眼镜蛇效应”来指,不恰当的行动方案带来的适得其反的效果。

现实中具有“眼镜蛇效应”的例子到处都是。比如《美国残疾人法》的出台,本来是想保护残疾工人的权益,但法案颁布之后,雇主担心没办法约束或者解雇不合格的残疾工人,干脆不雇佣残疾人了。这导致残疾人的就业率越来越低,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下降。再比如《濒危物种法》本来是想保护濒危鸟类,一旦一片树林被认定为濒危鸟类的栖息地,林场主就必须善加保护,不能随意砍伐。结果,林场主们赶在被认定之前大量伐木,不让鸟儿栖身,这导致濒危鸟类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了。

再举个例子。为了保护环境,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征收垃圾税,按人们产生的每袋垃圾收费。法令一出,人们的应对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令人哭笑不得。最常见的做法是把垃圾袋塞得更满。也有不少人把剩饭剩菜倒进马桶冲掉,结果导致下水道里老鼠成灾。还有的人把垃圾拉到树林里扔掉,或者填埋在自家后院等等。总之,征收垃圾税之后,当地的环境反而是恶化了。

在这几个例子中,政策措施没有考虑到人们的行为反应,类似于俗话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按下葫芦浮起瓢”。这导致了政策措施确实立竿见影,只不过是朝相反的方向。这是意外后果的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事件引发的意外后果不是立竿见影,而可能是在多年以后,在某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显现出现,类似于通常所说的“蝴蝶效应”。

就像我们在《魔鬼经济学1》解读里提到的案例,谁也不可能预料到,1970年代在全美国推行的堕胎合法化,竟然导致了1990年代美国犯罪率的突然下降。堕胎合法化是女权运动的一部分,而女权运动对美国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引发的意外后果也远远不止犯罪率下降这一条。举两个最意想不到的两个结果:一是妓女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整个行业越来越不景气了;二是中小学校的教师素质显著下降,教学水平大不如前。你肯定很好奇,这两件事和女权运动有什么关系?

将在回复《金融与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中接着谈,再将昨天的#思进每日美股点评#中的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02月07日:首先要说的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刚发表了讲话,明确表示,虽然通货“已经开始”紧缩,但需要时间回到美联储的目标(2%);而且,“如果我们继续获得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报告或更高的通胀报告的话,那么很可能我们将采取的行动、如加息的幅度都将超过市场预期”,并特别警告经济数据强于预期后又转回负面!

这和我之前判断一致,重磅经济指标过于火热会让美联储升级趋于转向的货币政策(目前市场普遍预计还有1-2次加息之后,本轮紧缩周期就将结束了),比如提高加息次数、缩表的力度,而这对于之前过于乐观的市场而言,将造成灾难性的打击。

目前来看,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将再至少加息25基点,加息50个基点也有可能。接下来,5月和6月也可能再加息,使得最终利率至少达到5.25%。

其次,最近的美股似乎不太关心基本面了,许多公司尽管业绩低迷但股票依然大涨,我不认为这一状况可以持续,有史可鉴,股票价格的下行大多发生在预期每股收益增长为负之后。美股之前也常因坏消息而上涨,但当坏消息接踵而至时,股市又再次下跌。

目前,盈利衰退还没有反映到股价上,上周标普500的每股收益的远期增长率刚刚降至负值,这在过去23年中只发生过4次(2001年、2008年、2015年、2020年),同时,未来的盈利预测路径意味着盈利增长将进一步显著减速,而当每次盈利从正增长转向负增长,都会导致股市下跌。

再次强调,不要和美联储作对,在此刻押注股市上涨注定是徒劳。

再提两点:

1、华尔街最大多头之一Kolanovic称股市最近的上涨是熊市陷阱

Kolanovic周一表示,今年前三个月可能标志着“市场拐点”,第二和第三季度中会出现跌势,年底前基本面将显著恶化。股票投资者应当趁上周由美联储引发的股市涨势而卖出,并称美国经济的去通货膨胀进程可能只是“暂时的”,美联储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高位(思进注:长久关注我的网友都知道,这显然和我的观点基本一致);

2、【非加拿大居民或有限公司持有住宅物业需要申报Underused Housing Tax】于2023年1月1日生效,将对不满足豁免条件的空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物业每年征收住房价值1%的UHT。

在加拿大,UHT和从2022年初开始征收物业空置税(认定或确定空置超过6个月的住宅将被征收当前价值评估(Current Value Assessment)的1%的空置房屋税)不同,也就是说,如果空置房子的业主是非加拿大居民的话,两种税都要征收,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房子市值100万,那你每年单这两种空置税就要缴付2万,这不包括其他各种税费,如房产税。

Last but not least, 随着加拿大央行的利率不断上升,使得月供暴涨,加上各种新出台的税费,据最新调查统计,加拿大超过一半房主表示,将(或已经开始)不得不卖掉房产了……点到为止吧……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全球发行的《看懂財經新聞:賺錢門道》上架、《财经金融科普漫画书系(套装共4册)》出齐,以及我策划、和粮食问题专家冰清合著的《大国粮食》新鲜出炉,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金融八大本质?

首先,说说金融的本质。就是三句话:一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二是信用,杠杆,风险;

三是金融不是单纯的卡拉OK、自拉自唱的行业,

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就没有灵魂,就是毫无意义的泡沫。

在这个意义上,金融业就是服务业。

具体来讲,第一个特点,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银行是干什么的?

一方面,老百姓有钱存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钱,银行就是在之间起着桥梁,祈祷中介和服务作业。

保险是干什么的?

保险实际上是人在健康、安全的时候,有余钱买了保险,发生生病、死亡等意外突发事件的时候拿来救急,

这个过程是人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平衡,当这笔钱放在保险公司,又可以为企业融资提供资金来源。

证券市场更是如此,老百姓冒一定的风险投资买股票,取得回报,

不管是赚的企业利润分配,还是股价差价,总之是为有钱人理财的一个桥梁。

租赁也一样,一个企业没钱一次性投资10亿,就要借债,

如果通过租赁,把一次性的巨额投资转化为日常的租赁费用,

那么投资资本和资金就转化为租赁公司的资金,而企业不出这笔钱,摊入运行成本。

运行成本怎增加以后,少交一点所得税,或者产生各种各样的效益。这也一样起到为需要钱的人融资的作用。

在做的都是金额业专家、领导,都明白这个金融的定位。

我们有十几个金融品种,不管是直接金额系统的而资本市场债券、发股票,

还是间接的金额系统商业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系统,都是各种理财方式、中介方式,

本质上就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什么是金融行业?

1. 金融行业是指涉及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一类行业。2. 金融行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资金的需求和管理,以及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银行业务、证券交易、保险业务等,同时也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如贷款、投资产品等。金融行业还包括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用于进行金融交易和资金流动。3. 金融行业的还包括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立和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金融行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繁荣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提供了支持和便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