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证券债券女销售,股票打新有什么技巧吗
中山证券债券女销售,股票打新有什么技巧吗?
先说结论:港股打新依然是目前市场上超额收益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方式,把2020年上半年新股都吃下来,如果加20倍杠杆打的话,年化综合收益率25%左右(杠杆降低收益率也会降低)。市场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也促使想这一现象变本加厉。
2020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场,显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签率的下降。也难怪,像我这样的小散,打新都有快2个年头了,越来越多的韭菜同胞们涌入这个市场,势必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发行概览
2020年上半年,港股市场一共成功发行上市的股票有59只,其中54只在主板,5只创业板。创业板的比例降低,其实很好理解,很多投行将一些小市值公司包装成了刚刚越过主板及格线的样子,毕竟融资额越大,他们获得的承销费也越多。造成的一个结果是今年上半年的小市值股票很容易采坑。
59只票里面,只有3只的一手中签率100%;超过75%中签率的也只有5只,即便大于50%中签率的也只有11只;但是却有28只的一手中签率不到25%。这种局面是对一手打新的小散户越来越不友好了。
从超购倍数来看,最高的是$烨星集团(01941)$ 的1949倍,最低的是$汇景控股(09968)$ 的0.32倍,中位数是23.1倍,2019年这一数字为11倍。其中12只个股不到10倍,4只超过1000倍。两级分化还是相当严重的,当然,本来当前市场的分化也非常明显。
收益率漫谈
按开盘涨幅来看,首日开盘有31只个股保住了发行价,也就是有28只开盘就破发,开盘破发率为47.4%。其中$RITAMIX(01936.HK)$和$智中国际(06063.HK)$分别以101%和100%的开盘涨幅傲视其他医药群雄。
按收盘涨幅来看,首日收盘有34只保住发行价,有3只通过护盘首日勉强回正,其中收盘涨幅超过100%的有5只。
占用资金最多的是$康方生物-B(09926.HK)$ ,按IPO价格来算每手价值16180港元,在不算费用的情况下首日收益8120港元,不过理论收益最多的却是$沛嘉医疗-B(09996.HK)$ ,单手10440港元。
不算手续费的整理理论收益之和,首日开盘为40708港元,首日收盘为42045港元,第二天至第六天如下:
依然,首日卖出并不是最佳选择。
不过,大家也知道,不谈中签率手续费只谈收益都是流氓。那我们来做几个假设。
假如,你是个人品极好的人,每只新股都只打一手,且无论一手中签率多低你都会中签。那么,如果首日开盘价卖出,你收益率为30196.2港元;首日收盘价卖出,你的收益率为31531.4港元。第二天至第六天分别如下:
显然大部分人都不太可能这么走运,那对无法用很高杠杆上大资金的投资者来说,加上中签率来计算一下实际收益期望之和。首日开盘为13851.6元港元,首日收盘为16638.2元,第二日至第六日如下:
才1万多?看着是不是已经不那么理想了?
没关系,考虑到一手申购,同时最多需要的资金也不过6万港币,这收益期望算成年化收益率的有55%。
当然,由于赚钱和亏钱的新股差距实在太大,所以收益期望仅做参考,因而标准差会非常大,也就是运气好的和运气差的实在差太多。
对更多的投资者来说,求稳是更好的办法,于是想办法利用高杠杆求稳才是更好的方式。
今年上半年59只票的超购倍数中位数为23.1倍,也就说超过这个的都打了,那收益率会如何呢?首日开盘算为24208港元,首日收盘来算为23548港元,相对比认购不活跃的要好多了。
实际收益率的期望如下:
总体来看,收益期望并没有太好。那如果加上杠杆如何呢?
我们以申购难度最大的沛嘉医疗来算,200手稳中一手,也就是说申购资金需要307万港元才能稳中一手。假若成功参与了20倍杠杆(券商有没有额度是另一回事),那就是本金需要15.5万港元,融资291万港元。
按照3%的融资利息,冻资的实际天数是7天,则需要1500港元的利息,大概是中签一手本金的10%。
以这个阈值来对每个票进行成本摊薄,则我们在目前收益的基础上还需要总共20000港币的成本,换句话说,最终实际收益总额,将降低至10000港元左右的水平,展示如下:
按照15.5万港元的本金来算,首日收盘卖出的收益率12.57%,年化一下大概25%。以此类推,如果是10倍杠杆,本金就要多一倍,收益率也第一倍。
更多人其实只参与热门的,假若是超购倍数中位数以上的参与,那首日收盘卖出,最终收益率只有8.75% ,年化一下大概17%。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有个别高超购倍数的,会翻车!总体来说呢,这个收益率我还是满意的,但这也绝非大多数人想象得那样「油水颇丰」。更重要的是,这只是事后诸葛亮的统计,投资者无法预测接下来的市场热度,而且不同投资者对不同新股的认知不同,选择也会不同,因此会见机行事,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性参与打新。
中信证券是央企吗?
是
中信证券是央企。中信证券是央企。中信证券的控股股东是中国中信集团,而中国中信集团是由中央财政部百分之百控股的国有独资企业,所以说财政部也就是中信证券的实际控制人,由此可知中信证券是央企。一、中信证券是央企。
中信证券是央企。中信证券的控股股东是中国中信集团,而中国中信集团是由中央财政部百分之百控股的国有独资企业,所以说财政部也就是中信证券的实际控制人,由此可知中信证券是央企。
二、著名的证券概念。
1、申万宏源:000166:纯正券商公司实控人为中央汇金属于央企。
2、东北证券:000686东北地区唯一的一家证券类上市公司。
3、锦龙证券:000712唯一一家拥有两家证券公司平台,控股中山证券66.05%股权,并参股东莞证券40%股权。
4、国元证券:000728公司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占股28.15%
5、国海证券:000750国内首批设立,广西唯一一家证券公司,其证券经纪业务在广西市场的占有率保持第一。
6、广发证券:000776公司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公司股东吉林敖东、辽宁成大和中山公用(均为上市公司)公司持有易方达基金25%的股权,是其三个并列第一大股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