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下的金融人,中国的金融行业发展

2023-09-19 07:54:03 62阅读

上海疫情下的金融人,中国的金融行业发展?

当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第一次遇到爱情的时候,他的反应是“腹泻,吐绿水,晕头转向,还常常突然晕厥”。以至于他的母亲认为他看上去不是因为爱情,“倒像是染上了霍乱”。 而我的一个因疫情迟迟不能复工的老板朋友,正准备将自己手头所有的现金一股脑投入股市,而这些钱大部分是原来发工资和缴房租的运营资金。“一个月没开工订单都跑没了,从股市上搏一把钱赚回来,否则企业要玩完了!”。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通红、激动异常,就像为爱情搭上一生的赌注,以至于我觉得他看上去不是个企业家,倒像是为命运梭哈和all in的亡命之徒。 与此同时,处在病毒肆虐中的武汉,隔离中“被不详的命运笼罩”着的人们,也正在将所有复杂的情感和资金倾注在一个曾经的“渣男”身上。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武汉地区的A股开户数排名第一,超过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平时这个数据只有第七。他们或许也是在寻找像霍乱中的爱情一样的麻醉与慰籍,在茫茫四壁的无助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据心理学研究,爱情和投资都容易让人产生癫狂,这两个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生主题,在疫情期间特别的日子里却将底层的情感逻辑打通——飞蛾扑火般的奋不顾身,无厘头式的荒诞不经: 在二月围城的绝望中,这个英雄的城市,只能用资本市场的自由,来反抗病毒的囚禁。 “正是这偶然的一瞥,成为这场半世纪后仍未结束的惊天动地的爱情的源头”。马尔克斯用史诗级的语言,来描述一个卑微的快递员的爱情,事实上他非常擅长这样的文学技巧。或许许多年以后,也应该有个文学家用这样史诗般的文字,描述在瘟疫和命运阴影笼罩下操作证券账户的武汉人。封城的荒凉和冷寂中,他们买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策略?是否用尽一生的储蓄投资医药公司以换回飘渺的希望,还是在生死未卜的传染病面前做最后的一搏?抑或是用九头鸟的坚强和倔强,通过红灿灿的一片证券代码回应“武汉加油”和“与子同裳”的感动? 其实何止是武汉,全国都一样,只是程度有差异。是不是在重大的灾难和人生变故面前,都需要用某些令人沉醉的事物来换回片刻的安宁?事实的真相是,当巨大的灾难来临,原先建立在现代社会体系中的多层次保障结构在层层消融,政府-社会-社区(乡村)-家庭,最终还是返璞归真,回到最原始的乡土治理和家庭保障。疫情时期的投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自己的家庭财富寻找“免疫策略”,在灾难阴影的笼罩下寻找可以与自己一生相伴的资产组合。这一点阿里萨已经做到了极致,他为心上人坚守了半个世纪,直到达萨丧偶以后,终于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表达依然青涩的忠贞不渝。投资股市的朋友们是否心生艳羡——为何我找不到能让我一生值得托付的股票:茅台,还是特斯拉?现实是你所有的涨跌不离,并没有换回应有的回报。而当你想重新上车的时候,它又一路上涨让你觉得高不可攀。 这恰又是阿里萨的命运写照。有些股票可能你一生都没有机会上车,就像阿里萨的身世让他无法与达萨平等相爱一样,只有家世显赫的乌尔比诺医生才有资格门当户对。幸好,机智聪明的贵族女孩达萨最先发现“这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一场幻觉”,而疯狂的阿里萨却为此搭上了一生。他为何不能及时“止损”,明知在可以婚姻“做庄”的上流社会里,他的一往情深不过是深深的“套牢”。而这一“套”,就是半个世纪。当他们的船帆再次启航的时候,他76,她73。一切只要开始就还不晚,但大多数时候你买在了高点,为国为庄接盘。 是否真如歌里所唱的,爱情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无力抗拒,却始终找不到真正的理由?疫情时期的股市好像与爱情一样。你前一晚还为一幕幕悲剧伤心落泪,为真相和谣言之间的量子纠缠义愤填膺悲愤交加发誓不与之为伍的时候,第二天最惦念的还是那如火如荼的股市,满目飘红的账户让你暂时忘记了世界失去吹哨人的哀恸。你安慰自己说这会让你内心有片刻的安宁。是的,生活还要继续,在这个足不出户宅的发霉的日子里,除了王者荣耀和吃鸡,还有比炒股更刺激的“手游”吗?尤其是那些身处重灾区的人们,开始重新反思金钱的价值——这些无法买来口罩和床位的身外之物,除了放到没有冠状病毒不封城不封道不用十四天隔离的股市里还能放到哪里呢。 在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社会里发生一场疫情,照射出了人性的善良、复杂和脆弱。义愤填膺和横眉冷对都是廉价的、短暂的,股市的红火才是这个国家真实的集体意识写照。现实已经够不幸了,何必在所有的地方哭哭啼啼。股市代表的是未来预期,与其拿出几万亿在别的地方维稳,不如在股市制造一个牛市。北上资金的成分不用去管姓社还是姓资,只需看到这步棋已经发挥出了极高的“资本和情绪双杠杆”作用就行了。疫情中的中国股市,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就像一曲英雄乐观主义乐章。 从文学的价值来说,现实有多魔幻,马尔克斯就有多伟大;世界有多荒诞,加缪也就有多孤独。文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一本悲惨世界万人空巷让人再次走向广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赚钱才是人生最大的修行,躺着赚钱才是真正的宏大叙事。如果疫情时期足不出户就是为抗疫做贡献,那么足不出户躺在床上炒医药股是不是对白衣战士更大的贡献?一旦回到赚钱的层面,形而上的意义就会被立即消解,生活也就变得轻松。现实并也不魔幻,世界也不荒诞,魔幻和荒诞的是大盘如此强劲你选的股票却不赚钱。仓又加错,是你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昵称,就像小时候你总有一个恰如其分的绰号,它也像一场突如其来又在某个时间突然消失的瘟疫,让你害怕的是只是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会引起一场哄堂大笑。 霍乱时期爱情和股市的另一个相似之处,是都充满了惊天动地的浪漫主义,全然不管世俗和现实世界的羁绊。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对费尔明娜·达萨说,我依然为你保持着童贞,“我一生有622个情人,但我只爱你”。这句话听上去如此耳熟,“我一年换仓一千次,但我仍然是巴菲特的信徒”。其实也对,A股虐我千百遍,我对A股如初恋,这难道不是更坚强的投资信仰?如果心如韭割的滋味是爱情幻灭的滋味,那每一次清仓割肉都是一场史诗般的生离死别?此刻不必关心他们说今年武大校园的樱花会灿烂如血,只需关心从防御板块到周期板块的策略切换是否成功。如同海子说今夜我不关心世界,我只关心你。天若有情天亦老,海子如果炒股,或许就不会有那么严重的抑郁症。怪只怪他用情太深。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奇怪的是实体经济近乎停摆的伤痛,除了开盘第一天的大跌外,股市竟然全然视而不见。不仅视而不见,而且以一种红红火火的牛市气象表达节哀顺便。如果说真正的爱情是不考虑财富名利,那么疫情时期的A股也做到了“脱俗”:完全不再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甚至是其反向指标。这个说法让做投资的人听上去很外行,毕竟“听了基本面今晚就去吃面”。但是看看一季度的宏观经济和企业营收增长速度,几乎都是拦腰斩断。2月上旬汽车销量同比下降近90%,耗煤量、用电量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复工程度到现在可能都不到六成,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在另一个城市。即使在家里办公,效率和产出也不及过去的一半。毫无疑问,除了极个别的几个可以享用“疫情红利”的行业,大部分上市公司即将迎来异常残酷的、前所未有的黑色季报和半年报。下图是某上市餐饮企业对疫情期间不开工情况下的营收和利润测算,从数据来看几乎没有利润,不亏损算是已经非常厉害了。可以看到,交运、餐饮、文娱、零售等行业板块,有很多都是这样的命运。 该来的总会来,但绝不是现在。霍乱时期的爱情和股市,都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封闭隔离的时空里,爱情被寂寞加了杠杆,所以才会那么纯粹和浓烈。肺疫时期的股市也是如此。实体经济的要素流动被冻结,人员无法聚集上班,机器设备仍未点火,供应链也是气若游丝,闲置的资金要投向哪里呢?病毒的压抑下,人们当然是选择股市而非那虚幻、绝种的爱情。什么能当饭吃呢?在一个精致利己主义社会的疫情里,阿里萨这样的情圣早已罕见,多的是股吧里被奉为神的牛散或股神。 爱情如果只是“情绪面”,那么最终还需婚姻这个“基本面”的检验。“比起爱情中的巨大灾难,日常婚姻的琐碎烦恼更加难以躲避”。如果爱情的终点是婚姻,那么股市的基础仍然是经济,除非这个股市是一直靠金钱(资金面)和花言巧语(概念)诱惑接盘的“渣男”。在一个实体经济遭遇巨大冲击,大幅下滑不可避免的基本面背景下,一个依赖隔离中“寂寞加杠杆”的居民资金的牛市是否持续?就像检验爱情的不是海誓山盟的概念,而是柴米油盐的生活琐屑,检验股市成色的是不是来自实体经济的财务年报?当然我承认,金钱或资金面可以继续支撑浪漫的概念,但钱或增量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继续加杠杆还是继续依赖国家队和央妈的补助? 其实不用担心,1月份的天量社融数据已经出来。那是“前疫情时期”银行长们和地方政府官员们在春节前“赶订单”,早投放早收益,所以钱还是有的。但接下来的2月恐怕就“太难了”,后疫情时代的股市何去何从?不止一个银行朋友跟我说业务同期降了近六成,金融业务是信用行业,“人都见不到面怎么可能签单,顶多是微信和电话上确定了意向,订单转化率很低”。当然,股市和债市等标准化的证券市场除外,而且还受益匪浅。贷款和其它非标业务等需要线下人际互动的就难了,尤其是大小酒店都没营业无法把酒言欢,毕竟中国的金融行业还是关系型行业。在实体信用无法创造货币,人们的工资大幅下降,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近乎断裂的情况下,还如何用增量资金来赎买这个牛市?当疫情中的散户资金释放完毕,难道一直依靠央妈的放水和国家队的维稳,以及海外廉价融资只是来套息套利的北上资金热钱?霍乱时期的爱情可以长达51年的“帕拉图式恋爱”,肺疫时期的股市也可以继续依靠资金面的放松,分母总是比分子更加容易。但这恐怕也有个时间限度,有些预兆已经显现,比如M0、M1增速几乎零封,杠杆率又创新高,3000点上分歧严重,黑色季报预期随时触发。但我真心希望,疫情时期的股市,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样,一直忠贞不渝、一直惊天动地下去。因为它可能是这个悲伤和迷茫的日子里,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人间烟火。

现在买房还是现金好?

前几天我写了一个量化宽松下我们应该如何办,现在给粘过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疫情下的金融人,中国的金融行业发展

美国时间3月23号,美联储宣布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在美国和世界各地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尽管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很明显,我们的经济将面临严重的破坏。” 美联储致力于在这一充满挑战的时期内使用其“全套工具”来支持家庭、企业和美国整体经济,美联储正在利用其“全部权限”来为向美国家庭和企业的信贷流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美国两党就“2万亿”刺激计划终于达成了协议,美国股市对这个结果给出的回答是历史性的:标普500指数怒涨达9.38%,创2008年10月份以来最大单日涨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8.12%,创逾一周最大单日涨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则暴涨2112.98点,单日上涨点数创史上最大,11.37%的百分比涨幅也是1933年以来最大。

美国的“2万亿”刺激计划,会成为全球宏观政策的风向标。考虑到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无可替代,美元的避险属性仍然存在,美元大跌的概率仍然很小。当然,美元的这种地位也决定了,美国可以通过“无限制”开火,让全球承担救市的成本,这也是全球其他国家的宿命。可以抱怨,可以骂,但后果无法避免。

今天G20视频峰会顺利召开。承诺“我们正采取迅速而有力的措施,支持经济,保护劳动者、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以及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并通过适当的社会保护措施来保护脆弱群体。”声明称,“我们正在向全球经济注入超过5万亿美元,以作为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经济措施和担保计划的一部分,抵消大流行病对社会,经济和金融的影响。”

那么在这个全球量化无限印钱的模式下,我们老百姓如何自保?

之前说的美国“2万亿”+无限量化。其他国家被迫承担救市的成本。这是宿命,至少现在我们目前毫无办法。之前也说了,美元大跌概率较低,至少相对其他货币也跌的最少的,最近人民币兑美元下跌明显。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了7.15的关口,创去年10月以来的新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下跌815个基点报7.1075.但是,最近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并非人民币自身走弱,而是被迫贬值。看看其他货币,人民币算坚挺的,看看英镑,看看澳币,甚至欧元,日元,韩币。英镑更是跌到1985年来最低水平。也是中国经济企稳的表现。疫情中国已经基本进入打扫战场的阶段。当然我们还需要防范国外输入。我们也在28日基本关闭外国人入境通道。海外疫情对中国未来经济是有影响,但是中国目前绝对是世界最安全的。暂停两个月的中国经济随着复工复产已经重启。中国经济指标触底,反弹是肯定的。

在这个大环境下,如何确保自己财产安全,当然要选择合适的“资产”。

第一,前面也说了,美元暴跌概率很低,所以美元资产可以是一种方式。

第二,随着全球就是量化宽松,黄金是一个不错的避险资产。我也开始从空头黄金转为黄金多头。

在美国宣布2万亿与降息之前,黄金暴跌是全球流动性不足,现在随着流动性充足,黄金走向多头趋势大概率事件。

第三,随着国内复工复产,A股资产也是一个很好的价格标的。可以配置A股的股指基金。

第四,国内房产占中国家庭平均80%的资产配置,资金流入房地产(住宅)也是必然事情。

第五,虚拟币资产,很多人把虚拟币当做数字黄金,这一点我不认可,个人觉得虚拟币体量太小,不足以作为数字黄金数学,虚拟币是一种跨经济体套利工具,这次疫情势必引起大范围资产洗牌,跨经济体套利工具必然会有资本流入。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808763769930383886/

股票投资该不该抄底?

最近因为疫情,金融市场比较动荡,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怎么做呢?有人认为是大危机,也有人认为是千载难逢的抄底的机会,这个时候让我想起了李嘉诚的发迹史,每一次大危机来的时候,他都逆袭买入大量的资产,最后都挣得盘满钵满的。这次我自己也是火力全开,爱套就套吧,大不了持有几年。大家有什么不同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2020年的疫情对于金融行业有致命的影响吗?

有影响,但是不至于致命,也就是影响没有传统制造业影响大。那么此次疫情对哪些金融行业产生了影响呢?

首先是股票市场,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动态变化还是很剧烈的,尤其是美股的四次熔断,更是让了解金融的朋友记忆犹新。而股票的变化,也随着疫情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和疫情相关的股票 比如口罩生产类、工厂制造业、在线教育和外卖行业等。

其次是保险行业,疫情的发生,让很多人对保险有了更深的印象,尤其是身边的人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有保险和没有保险的心态完全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心态 也间接地刺激了保险行业的部分发展,通过观察平安股票也能略知一二。

最后是银行业务,银行一直是我们民众最信任的,但是在疫情期间,却出现银行信用社倒闭的情况,而且不止一两家,可谓刷新了很多人对银行的看法,这也让很多人开始把钱拿出来进行投资理财。

当然不只是这些,还有我们熟悉的房地产行业、企业生存问题等等,都属于经济的范畴。不过随着我们国家的政策利好,也让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小,所以致命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甚至不会出现。

如果日本和韩国疫情也增加扩散?

全球疫情刚爆发,国内疫情仍未到拐点,千万别松懈。

.

这几天尽管一些省市把应急响应级别下调了,但国外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集中爆发,预示着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一是全国拐点尚未到来,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二是复工复产复学导致的人口流动使疫情仍可能发生反复;三是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不足,这些都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各项防控措施一定要落细落实,千万不能有麻痹大意或者松懈的思想。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