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年报,银行业和证券业

2024-06-20 16:23:51 62阅读

中国银行年报,银行业和证券业?

抛开这两个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讨论这个问题实在是没有意义。

银行的大堂经理和证券的客户经理,在现阶段看来,都没有前途。世界500强的门口保安难道前途就会更大?

中国银行年报,银行业和证券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看看现在银行和证券业的发展趋势,根据他们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哪些业务和部门会更有发展情景,这样也许更实用一些。

银行业未来的核心业务是资产管理、零售银行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252万亿元(约38.6万亿美元),为全球最大银行体系。

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规模最大,占比达36.77%,股份制商业银行排名第二,占比17.81%。

英国著名金融杂志《银行家》每年都会公布《世界银行排名》,主要根据银行本身的资本能力、盈利能力及竞争表现去选择。2017年公布的名单当中,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赫然在列,而且都在前十。排名第一的是我们的宇宙行——工商银行,排名第二的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排名第七和第九。

在这样一个牛逼的行业中,我们是不是就一定有发展空间?肯定不是。银行发展到今天,他们的体量已经非常巨大了,未来的增速反而会放缓,一般的业务和部门也都出现了饱和,甚至要开始精简人员了。

答案显而易见。当银行的增速开始放缓,竞争开始加剧的时候,成本就是必须控制的要素,以前的福利会削减,岗位要调整,尤其是非核心部门,比如大堂经理的作用就因自助机器设备的投入明显减弱,因为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如果你是大堂经理,你觉得自己的发展前途光明吗?

但银行业是不会消失的,而且会一直存在,行业的变化反而给其他部门和业务带来了机会,个人认为未来银行业的机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小企业服务:大型国企由于和政府的关系,一般都不缺服务对象,而且由于业务的垄断性和稳定性,未来他们的成长空间也会有限,这是明显赚不到钱但又弃之可惜的业务。今年国家出台了更多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一些银行也纷纷出台细则抓住这个业务机会。

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肯定还会进一步上升,相关的业务部门个人认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机会,毕竟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银行的。因此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对公部门将可以享受到这一波的红利,具体那就得看每个银行的业务重视程度了。

零售银行业务:这里包括贷款业务、理财业务等个人客户的需求,招商银行就是这里面的代表。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及理财意识的觉醒,这个需求正在快速的上升。而银行本来就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如果这方面发展起来,对应的财富服务及资产管理岗位未来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余额宝类产品的风行,大大的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里面也包括了对传统金融机构银行业的冲击。通过基于互联网数据挖掘技术不断创新征信手段,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有效控制金融风险。这里面有招商银行推出的智能投顾——摩羯智投,也有更多银行基于大数据推出的各类贷款产品和风控模型,未来银行对于互联网方面的人才需求一定会进一步加大,这里就有数据分析、计算机等方面的巨大需求。

证券业未来的核心业务是机构业务和财富管理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31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3.28亿元,同比下降5.1%;当期实现净利润1129.95亿元,同比下降8.5%;120家公司实现盈利,占证券公司总数的91.6%;13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6.14万亿元,同比增长6.0%;净资产为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而券商这几年的竞争情况却开始悄然发生变化。第一是佣金率的不断下降,第二是对于券商的监管趋严,很多业务都与资本金挂钩,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第三是行情的变化使得强者恒强,行业的淘汰加速。

从2015年到2017年底,券商的各项业务的集中度都开始上升,包括竞争激烈的经纪业务。这也以为着龙头券商的低位开始得到进一步加强。

而根据美国证券业的发展经验,未来券商更多的机会在于机构业务和财富管理。如果你现在还是券商的客户经理,那即使券商以后的发展机会很大,估计你也没什么发展机会。因为现在哪里都可以开户,而且绝大部分的人也已经开户了,在通道业务同质化的情况下,客户经理真的没有太多的生存空间。

下面就说说美国券商在机构和财富管理方面的发展趋势。

高盛:在经历了佣金自由化后,高盛等传统券商也开始着力发展机构业务,依托证券承销建立的坚实客户基础,组织衍生品市场交易。高盛在1999 年上市至 2008 年次贷危机前,营收年化增长率达 11.8%、净利润年化增长率达 15.8%,机构交易为其贡献了约 64.6%的营业收入。其股票承销、债券承销及并购重组规模长期位居前列,成为美国机构业务转型最为成功的券商。

嘉信理财:嘉信以前主要从事利润微薄的经纪业务,而其随后成功转型为增长空间更加广阔的财富管理业务。1991 年佣金收入仍占嘉信总收入的 61.3%,随后其后通过自身的账户服务,向客户提供无申购费用和交易费用的基金交易平台,以共同基金超市的模式切入财富管理业务,有点像我们的东方财富证券。

2000年公司开始开始新一轮的财富管理转型,依托坚实的零售基础,引入独立理财咨询服务大众富裕客户, 2017 年年报显示,公司交易佣金收入仅占总收入的 7%,而净利息收入和管理费收入分别占 49.7%和 39.4%。其营业收入在 1991-2007 年翻了8倍。

放眼中国的证券市场,未来市场的主动权将从散户过渡到机构,随着各种机构的加入,包括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等,未来券商的争夺场地也会转型。

未来券商在资产管理、投行业务、机构业务方面一定还会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如果你看好这个行业,不妨从相关的业务部门开始切入。

要了解哪个行业更好,谁都说不准,看增速就知道。但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也蕴藏着很多机会,这个对于我们职业发展的选择才更有指导意义。

分享不易,点赞留香。

一直持有一支业绩好价格低的股票?

有些股票曾经业绩好,价格低可以长期持有待翻倍,但大多错过了,有些股票曾经业绩还没显露,价格也不低,但后来成长得很好,翻了又翻了,也被大多人错过。有些人本来持有可以翻倍甚至翻十倍的股票,但由于自作聪明炒短线,只赚了绳头小利,丢了发财的机会。每位炒股的回忆自己的经历,是不是都曾与翻倍好股失之交臂?

我2014年入市即132元买入500股茅台,当年分红除了派发现金还十送一,变成550股,2015年6月家里装修要用钱,278元卖了500股,当年秋天又300元买了600股回来。再也不卖,2017年10月茅台大跌至600元,刚好年尾发6万多奖金,到手即用它增持了100股茅台,2018年11月茅台又大跌至500元附近,刚好年底又发了6万多奖金,又512元用奖金增持了100股茅台,以后700多800多1700都增持没卖过,即使从2600调整下来700多元,仍翻了近400倍

若我翻了一倍两倍就卖了,今天就没这个成绩了。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你2600元卖了现在买回来多好?嗯,是的,但我不是神。况且我贪心,目标在2025年3000元再考虑卖出。

2015大牛市5100多点时我25元买入10000股五粮液,当年股灾它跌到15元左右,跌了40%,我没动它,2020与2021学人家玩做丅,结果变成低抛高级丢了一百万,再也不玩了,至今仍持有7000多股,持有了七年,翻了两倍多,盈利亦可观。

2018我才买入泸州老窖,做了两次差价即买回,也持有了四年,也翻了4倍多。

体会是买入这些酒股早,当时价格低业绩好成长性好,且中长期持有积累了公司的成长。这几个一二线白酒我最少持有到2025年,完成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后的中国大环境应该是不错的。

但我也有失败的例子,北京周某与某龙投资两大V约我炒股四六开分成,结果赢少输多两位加起来亏了二十多万。前年已抛光他们指导导的股并把他们删除了。再也不信那些大V。中兴通讯最高价时盈三十六万,至今倒亏了十万还没卖,原因除了贪心,还有中兴通讯并不是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

现在A股业绩好价格低值得中长期持有并翻倍的股票,我觉得存在于光伏锂矿中,原因这是国家甚至是全球新能源发展的方向,即使锂与硅晶粒价格不再飚升,但仍会保持在较高价位而让公司业绩优秀,最近我逢低建仓通威,天齐,赣锋,反正也亏不到哪里去,试试它们五年内能否翻倍。

工商银行裁员是真事吗?

骗人了不是真事

工商银行上市前为了达到上市标准而减员,他们采取了三种方法减员,第一是诱骗;说这次是机会,政策很优惠,以后就没有机会了,马上要采取竞争上岗,没有大学文凭的都要下岗。第二是搞一刀切;凡是之前办了停薪留职的一律无条件买断;第三是末位淘汰;这一招更是违法,考核的主要指标是业余揽储金额。

有什么办法可以每年有10?

关键看你在哪里?有100万!如果手头有100万,在三四线城市,可以考虑自住房,投资一些小公寓来交给酒店、民宿托管运营,每年也有不少回报。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首付都不够,谈不上买房,只能到周边城市考虑,疫情期间很多房子都在掉价,100万足够了,但是要想得到更好的回报比较难,因为房子多如牛毛,价格租赁价格上不去,估计月供你还要贴。

花钱容易,赚钱难,疫情三年了,如果手上有100万,还是保守点吧,先放到手里暖暖吧,过完今年,看看明年疫情过后再说吧!

现在不要乱投资,家里有钱,不会慌,老婆孩子热炕头,盲目自信乱投资,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何有好的投资,可以多种考虑投资方向。

中国银行被罚270万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罚款270万,不过减少账面利润270万,但又转到国库收入,损失的是所有股东。

其次,对于每年利润一两千亿人民币的大银行来说,270万算啥?

每年约264个工作日,每年利润1800亿,每个工作日就是6.8亿。每天7个半小时,每小时9100万。每分钟150万,270万只对应2分钟分的利润。

洒洒水啦。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