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交易,都会有哪些高深的表现
心灵交易,都会有哪些高深的表现?
1,不帮婆婆拿快递,真的会后悔。
2,在外吃饭从不怪服务员,就怕会被“加料”。
3,拿快递时,在外先绕几圈再回家。
4,辞职时必做的两件事:退工作群、留财务电话,这么做都有好处。
5,对领导的话总是无条件执行,人家花钱请你来做事就是为了配合,而不是处处质疑与对着干。
6,别人说话或说错话就停顿几秒,给自己一点思考时间,一定程度避免说错话或失去判断。
7,领导喜欢或不喜欢的人,你也会表现一样的态度,并且主动远离,毕竟那样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8,从不替别人做决定,也只是减少给建议,就怕到头来是责怪自己的多管闲事。
9,不想被人借钱就说“妻子管钱”,这也就没人找自己借钱,说不定还会反过来借钱给自己。
10,去别人家,宁愿没位置站着也不坐在床上,那是对方睡觉的地方,属于大不敬行为。
11,每到一家公司就留领导电话,总有那么一两个可以派上用场,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人脉资源。
12,不会在别人面前和妻子吵架,这是对自己和别人最大的尊重,也不会让对方难堪又为难。
13,别人说不开心事就沉默并不知不觉远离,那样才能心理平衡,慢慢也就会不开心了。
14,借钱主动打欠条给别人,那样显得有诚信,下次也就有了再次借钱的机会,这就是心机。
15,一群人在聊天就不凑近与插嘴,那样就会变成参与者,哪怕一句话都不说也是一样。
16,一直出差同一个地方时,那就学几句当地方言,假装本地人就少吃亏。
17,快买单时就不去上厕所,那样会让人觉得不想买单而这样,显得不会做人。
18,去药店总说帮别人买,指明说最便宜的药,店员不好说什么,自己不会没有面子又省钱。
19,对熟人装穷,对生人装富,这样才有更好的人脉。
20,买贵重物品时,对人都说不贵,那样也就少了一些嫉妒或借钱。
21,买车买房都是不说而偷偷买,这样也就不会被人惦记那笔钱,算计或借钱。
22,嘴巴总是会时刻保持沉默,话多必失,而且容易不被人敬畏,失去说话权威性。
23,人在职场从不教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要不然离失业也就不远了,有底牌才能拿高工资。
24,从不问别人工资,也不说自己的工资,关系再好也不这么做,那样只会引来不满或对比。
25,喝醉买单更需要小票,就怕商家会因此多算钱又故意不给小票,自己吃了亏都不知道。
26,从不说谎,那样就要说无数次谎去圆,被人发现是失去说话可信度。
27,人前人后是夸别人,哪怕对方知道也没事,这样就会觉得会做人,以后有继续来往可能。
28,男人想要夫妻感情好,那就去讨好丈母娘,只有这样,那就意味着会帮自己多说好话,省了不少麻烦。
29,去别人家都多夸夸对方的品味、孩子、爱好,那样总没错,而且彼此也会继续来往。
30,不要有朋友妻子的联系方式,那样总会被误会,而且对方也会觉得自己不怀好意。
31,凡事多多顾虑别人伴侣的感受,两个人的关系才能继续下去,有时候两个人的不相往来是对方妻子的不满才会这样子。
32,做什么事之前都不要说,不被嘲笑与打压,失败没人知,成功自然有人知道,哪怕不说也是一样。
33,去亲戚家就不超过3天,你站在别人的角度就能明白,打扰久了就会不满。
34,职场上的功劳就要主动让给领导,那升职加薪就会轮到自己,哪怕能力不太行也有机会。
35,听出别人在说假话也别拆穿,给人面子也就显得会做人,只要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就看破不说破。
36,刚到一个新地方时,第一时间是记住别人的名字,随口叫出就有亲切感,那样就能很快融入群体,少了一些排斥和陌生。
37,对谁都不熟得太快,那不是热情,更多还是会被当成幼稚,不利于人脉来往。
38,任何事都是先靠自己的尽力,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动用人脉,用一次少一次,最终是太麻烦或亏欠太多而不相往来。
39,请假绝不用“身体有病”为由,那样只会被人传成大病,不利于工作,甚至会因此失业。
40,领导在训人时,自己也只能假装虚心接受,哪怕不是自己的错也是一样。
41,人际来往中,跟女人聊化妆品、跟男人聊车房、跟结婚的人聊孩子,那样就有聊不完的话题,自己也不用多说话,只听对方说就行。
42,公司聚餐,酒量要处处不如领导,但会做到最后一个清醒再走,那样升职加薪也就快了。
43,别人请客总说随便,点贵是破费不满,便宜又看不下去,与其这样就随便对方点菜。
44,喝酒要离开时,那就偷偷走,没必要一个个打招呼,能力没那么强时也就别自讨没趣。
45,喝酒只倒7分满,喝也就喝7分满,无形中少喝了不少酒,对方也不易察觉。
46,求人办事时,送礼或请客,那样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拒绝,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有的是利益往来。
47,不在太多人面前打包票或承诺,那些人都是见证人,做不到又想反悔都不行。
48,夫妻吵架就第一时间闭嘴,要不然是越吵越厉害,甚至还会翻脸。
49,回消息就停顿2分钟再回,从不秒回。
50,坐公交从不坐在最前面的第一个位置,这就是“聪明”。
有哪些让人咋舌的夫妻关系?
这是发生在东北偏僻山村的一个“借妻生子”的奇葩故事。
是我村从关东回来的村民讲述的,他在东北那个村子住了二十多年。如今咱们这边经济发展比那边好,他便重新回来了。
故事的主人公姓贾,现年近70岁了。所在村有40多户,叫杨家屯,是和周围六个屯合起来才成立了一个村委会的。
贾先生当年的媳妇无生育能力,就协商着办假离婚,再找一个女的结婚,生了儿子就辞退——解除婚姻关系;然后他们再重新恢复夫妻关系。妻子也为无儿无女犯愁呢,一听就同意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二婚生了个女儿。按照协议,女方把孩子留下就走人了。他两口子复婚,养起了女儿。
根据当地的风俗,没有儿子,死后都不能进族坟墓地。这可怎么办呢?
老贾在当地是个出了名的能人,聪明能干,脑瓜灵活,镇上的机关企业,没有他叫不开门的;别人办不了的事他都能办。
于是他又故伎重演,商量妻子重来一次,一定得要个儿子。妻子听他说的在理,又一口答应了。这次挺走运,“应征”的竟是一位24岁的黄花大闺女,这年老贾已经40多岁了。婚后老贾的那个高兴劲儿,一笑嘴巴都咧到耳朵后面去了。这老夫少妻也挺争气的,转过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全家人都喜出望外。
等孩子过了生日,老贾和媳妇商量离婚,准备“移交”的时候,没想到媳妇坚决拒绝,杀死也不去办离婚手续,就是要和他白头到老。
其实小媳妇挺精明的,尽管两人年龄差别很大,但是老贾家的日子却是上等水平,天下哪有这等好事?唾手可得的东西,怎能再拱手让人呢?哪怕现在赚个“出上脸”的臭名,也是一时之羞;一辈子的生活才是个大事啊。豁上了,就是不离婚!
一向神通广大的老贾,这回可是栽了个天大的跟头。这不是弄假成真了吗?这跟老妻子怎么交代——人家还在那里默默无闻地伺候着自己的女儿呢!他们老夫老妻的感情一直很好,从来都没有吵过架。这可真是给他出了个大难题!
事到如今,走投无路,只能自己出上老脸,向老妻求原谅了。老两口抱着大哭一场。老贾求子心切,使出浑身解数,到头来栽在了小媳妇手里。枉费了一片苦心,却辜负了老妻的半生陪伴,硬生生就得分手!这个痛非同一般,因为这有法律制约,二者不可得兼呐!好在老妻通情达理,把女主人的大权让给了小媳妇,自己和闺女另屋居住。老贾也没有丧良心,经常抽空过去帮忙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经济上也给与帮助。两家人过得仍然像一家人一样,受得了村民们的一直好评。
这是发生在特殊年代的一个复杂的婚姻故事,奇葩归奇葩,但却是在政策范围之内的,不应该对他们进行指责。
山穷水尽走投无路又负债累累?
山穷水尽,走头无路又负债累累,大家都是如何走出来的??穷了,水尽了。。就要想办法,让他富起来!怎么才能富起来?那就要行动起来。不能只心里面想富,不去行动起来,或者做事不踏实,半途而废。都是行不通的!人活着,没有一路顺风的,都是起起落落,变化无常!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改变自己的想法。去改变现状!只要自己肯去吃苦,努力,就不可能会走到山穷水尽,和走头无路这个地步!为什么说呢?山穷水尽,是指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坐吃等死的人!讲的。有工作,有收入的情况下,是不会山穷水尽的。。有进,有出!是正常生活情况!都是一边挣钱一边花钱!或者,去挣钱后,做自己需要做的事!那就是欠钱,就还钱!踏实的去干!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到山穷水尽这个地步!所以,没有钱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自己很穷,却不行动起来。一直等待机会。机会是自己给的!要自己去寻找!你不去行动起来,寻找机会,机会不会来找你。所以,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希望!也就是,踏实!努力!加油!奋斗!老天是公平的,我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强大起来的!
你见过最窝心的句子是什么?
1.纵使使了手段又如何,一番争争抢抢,失了体面,输了心,即便赢了你,也得不到幸福。还不如一个人,体体面面,干干净净!
2.果然,强求来的幸福太过短暂,到最后又只剩我一个人了。
3.身边的人再多,也没有一个人能走到我心里。
4.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活着,看着一个又一个人离开我,不如同你一同离去。至少这一刻,我不是一个人。
5.我就等在你离开的地方,看着黑夜又白天,白天又黑夜,而你到底何时才能归?
6.时光留下的不是情感而是孤独。
7.兜兜转转这么久,我以为我拥有了很多。可转过头去看,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永远地陪在我身边,不论是你还是他。
8.人都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为此,我日日守在你经过的地方,就只为下一世能多与你擦一次肩,多说一句想你。
9.我就这样守着这繁华,守着这孤独,想了你一辈子。
10.我放下所有防备来等待你的接近,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满身伤痕!
11.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成了这样,见或不见都变成了一种为难。
12.你和我之间从来就没有命中注定的爱情,有的只是苦涩的悲情。
1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与我,相知、相识、不相交。
14.到底要说多少句“我爱你”,才能换来你一句“我知道”。
减轻了北京八国联军的罪行?
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进而引发了德国、法国、奥匈帝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八国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华。面对来势汹汹的八国联军,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领导者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向西外逃,将京城百姓丢给了八国联军。
当八国联军攻进京城后就开始了烧杀劫掠时,是京城的名妓赛金花挺身而出,力劝当时的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不要枉杀无辜百姓,并劝被清军杀害的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的遗孀放弃仇恨,让清政府为克林德修建牌坊纪念平息了追究克林德被害之事,一时之间京城百姓无不对赛金花感恩戴德,并在民间称其为“议和人臣赛二爷”。
后来民间又多传闻赛金花实际是牺牲了色相,用身体取悦了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因此才换来了八国联军停止骚扰和杀戮平民百姓,那这件事是真的吗?下来就来具体说一说这件事。
赛金花原名赵彩云,长大后入苏州花船为妓改名傅彩云。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时候,同治时期的状元洪钧当时因母丧回老家苏州守孝,在守孝期间洪钧出入花船等烟花场所结识了当时在苏州花船颇有名气的名妓傅彩云也就是后来的赛金花。洪钧对当时年仅16岁的赛金花一见钟情,于是将其纳为小妾,此前洪钧已经有一妻一妾了,赛金花是第二个小妾了。因此这一年47岁的洪钧就纳了年仅16岁的赛金花做了自己的小妾。婚后洪钧为其改名为洪梦鸾。
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年),洪钧被朝廷任命为驻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洪钧的嫡妻王氏不愿意跋山涉水远赴欧洲,更喜欢见洋人,因此她将诰命夫人的服饰借给了赛金花,让她诰命夫人身份代替自己陪同洪钧出使欧洲。
赛金花在这种情况下就陪同洪钧出使了欧洲,并有幸和洪钧周游欧洲各国,还结识了不少欧洲上层统治者,赛金花和洪钧曾经受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维多利亚皇后接见,而德国的元帅瓦德西据后来赛金花自己回忆称就是在这时所结识。
到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洪钧已经与赛金花在欧洲恩爱了五年了,在此期间两人还生育了一个女儿洪德官,在这一年的年底洪钧任期已满,被清廷召回京城出任兵部侍郎的职务,于是洪钧带着赛金花和女儿一起回到了京城。
到了光绪十九年(1893年)下半年洪钧却因病去世,由于洪钧嫡妻和另外的妾侍陆氏都在洪钧的苏州老家,于是弱女子赛金花一路从北京带着女儿洪德官护送洪钧灵柩回苏州老家。
赛金花回到苏州洪家之后却受到了洪钧大妾陆氏的刁难,陆氏认为本来应该是自己陪着洪钧出使欧洲,是因为赛金花的出现才让夺走了洪钧对自己的爱,于是在赛金花护送洪钧灵柩回来之后,陆氏对赛金花处处刁难,而洪家此时由洪钧嫡妻王氏做主,陆氏毕竟常年与其在苏州老家相守,两人感情比较深,因此王氏也支持陆氏刁难赛金花。
在此情况下赛金花决心离开洪家,于是她一狠心将年幼的女儿洪德官留在了洪家,自己单身离开了洪家跑到上海重操旧业,做起了风尘生意。不过赛金花可并不是自己出来做这些,而是买了两个姑娘来做生意,并打出了状元府人和公使夫人的名号,一时之间在上海滩就出了名了。
陆氏听闻赛金花在上海滩打着公使夫人的招牌做风尘生意,更加生气,她的父亲也是同治年间的状元陆润庠,因此陆氏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陆润庠,而陆润庠也对此事很生气,于是陆润庠找到上海知府,命其将赛金花赶出上海,因此赛金花就这么被赶出了上海。
赛金花于是北上到了天津,她也是租在了天津金花妓院旧址重操旧业,并为此改花名为赛金花,组织金花班继续经营风尘生意。
到了光绪十五年(1899年),赛金花生意做的不小了,又从天津搬到了北京,赛金花利用交际能力,与京城名儒富商卢玉舫结拜为兄妹,从此在京城站住了脚。也因此有了赛二爷的外号。
之后就到了光绪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带着光绪皇帝匆忙西逃,弃京城百姓于不顾,八国联军在京城四处掠杀。赛金花正好会一些德语,因此她与联军有过接触,并未联军筹措提供了军粮,再加之赛金花曾与联军司令瓦德西认识,因此赛金花利用这些劝阻瓦德西杀戮无辜中国民众。
由于赛金花的风尘生意,因此当时民间都认为赛金花是用身体讨好了瓦德西,使得联军停止了对平民的掠夺杀戮。
在义和团起义爆发初期,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东单被八旗军官恩海枪杀,这也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而此后克林德的妻子坚持要为克林德讨回公道,为此瓦德西也十分为难,而赛金花在这时苦苦哀劝克林德妻子平息怒火,并答应劝清政府为克林德立牌坊,还要将枪杀克林德的军官恩海在牌坊前正法。也因此八国联军才彻底停止了对京城的攻势。
按照这些民间传言来看,赛金花确实是为了保护京城和保护普通民众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这些大多是民间传闻,它是真的吗?
实际上这些传言绝大多数都并不是真实的,主要在于事后赛金花本人对于这件事都是闪烁其词,赛金花最初否认与瓦德西相识,后来又自认确实与瓦德西同居,并自我标榜自己是为了拯救京城民众。
在民国时期认同赛金花用身体取乐瓦德西的主要是诗人樊增祥的《彩云曲》和清末民初小说家曾朴所著的《孽海花》,而晚清官员大多认为赛金花与瓦德西的事纯属民间谣言和花边消息。
清末民初学者刘半农与学生也是后来的现代明清史专家商鸿逵曾经对晚年的赛金花本人进行过采访,并依据赛金花本人的采访写出了《赛金花本事》一书,在书中通过赛金花之口描述出来,她与瓦德西曾经有过数面之缘,只是相识。
但赛金花也承认她对瓦德西并没有多大影响力,而且她即便想见瓦德西也是十分的不容易。瓦德西出身德意志亲王家族,本身就是贵族,加之他本人在联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誉,而且当时瓦德西已经68岁,因此他本人十分自重,一直独居,并未与任何人同居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赛金花也不可能和瓦德西同居。
与赛金花有一定交情的清末民初的戏曲家齐如山也曾经说过她的德语并不好,连日常交流都说不好,有时还需要略懂德语的齐如山帮忙翻译。赛金花的手下被德国人抓走,还得靠齐如山去出面与德国人交涉,才得以放了回来。
据齐如山描述,他曾看到赛金花有两次与德国中低级军官交谈时,远远地看到过瓦德西路过,而赛金花在这时却和德国中低级军官一起回避了瓦德西,她并不敢上前求见瓦德西,因此连瓦德西面都不敢见的赛金花哪还敢劝瓦德西少造杀戮。
所以齐如山认为赛金花只是在德国时可能与瓦德西有过数面之缘,但属于泛泛之交,赛金花只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只是因为与联军中低级军官有生意上的往来,她可能劝说过一些德国中下级军官少杀百姓,但她对于联军司令瓦德西和整个八国联军来说并没有影响力。
另外据民国学者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曾听一位参加过八国联军的美国军人说过在中国流传的关于赛金花和瓦德西的花边消息完全是子虚乌有,美国当时与德国属于竞争关系,因此美国人一直紧盯着德国的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他们巴不得德国人闹出点丑闻来,所以连美国人都没发现瓦德西与赛金花的同居消息,那肯定这件事就是子虚乌有。
而且根据赛金花自己曾经标榜在八月份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她很快就求见到了联军司令瓦德西,并进言不要对北京的无辜百姓进行杀戮。
但是根据瓦德西回忆录和现有历史资料都能证明,瓦德西就是一个空头司令,他是在十月份战事基本结束时,才从德国动身带领九百名增援士兵来到中国。所以赛金花不可能在八月份见到瓦德西。
而且在瓦德西回忆录中对于赛金花是丝毫没有记载,根据瓦德西回忆录和德国方面的历史文献都能得知,是当时欧美各大媒体报道了当时八国联军在中国的暴行之后,引起了欧美各国民间爆发了抗议活动,而瓦德西在得知这些抗议活动后就曾建议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要整顿军纪,停止暴行。
所以说禁止八国联军烧杀抢掠是瓦德西和威廉二世商讨之后的决策,并不是单单一个赛金花能影响的事情。
历史上的赛金花很可能充其量就是利用自己会一点点德语,与一些德国中低级军官有生意往来的时机,劝过一些德国中低级军官不要杀戮无辜百姓。后来民间将她传的是越传越神,赛金花也想利用此机会为自己营造名声壮大自己的风尘生意,所以才会让她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说法。
当然,赛金花义救京城百姓的传闻传的如此广,也与当时的老百姓憎恨慈禧太后有一定关系,高高在上且主动对各国宣战挑起战事的慈禧老佛爷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抛弃了京城百姓,自己出逃到了西安,而一个社会地位低贱的风尘女子居然挺身而出,义救京城百姓,这不就是鲜明的对比嘛,这说明慈禧还不如一个风尘女子有担当。
其实赛金花算是那个时代悲剧女性的代表人物,她做为妾侍在丈夫去世后不容于丈夫家族,只能靠风尘生意来维持生计,一个女人是有多么不容易。
而且关于赛金花的后续身世也是非常坎坷,在1911年赛金花曾经短暂嫁给了沪宁铁路段稽查曹瑞忠做妾,但是很可惜她嫁给曹瑞忠一年多之后,曹瑞忠病逝。赛金花无奈之下只得在上海继续重操旧业,继续经营风尘生意。
1913年同盟会创始人之一宋教仁被暗杀,北洋军阀袁世凯开启独裁统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遭到了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的强烈反对,李烈钧举兵讨袁,爆发了二次革命,但是很快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
追随李烈钧的同盟会骨干魏斯炅也受到袁世凯的通缉,李烈钧逃亡日本,魏斯炅先跑到上海,也准备从上海逃往日本。
魏斯炅在上海期间结识了赛金花,后来还是赛金花帮助魏斯炅顺利逃往了日本。1918年魏斯炅重回上海,他为了报恩,在上海新旅社与比自己大两岁的赛金花结为夫妻。
魏斯炅对赛金花是极为宠爱,关于魏斯炅和赛金花的婚姻,很多人都劝过魏斯炅,娶一个人到中年的老女人还比自己年龄大有什么意思,魏斯炅却说甘蔗老头甜,越老越新鲜。还有人劝魏斯炅,赛金花是风尘女子,可不能做活王八。魏斯炅却说剩下的都属于我,有何不可?
从这些可以看出魏斯炅对赛金花是真的很喜爱,他曾对赛金花说过,以后只喊她的乳名彩云,不喊她别的名字,因为那些名字代表着赛金花屈辱的过去,后来魏斯炅更是为赛金花改名为赵灵飞,其意就是灵魂就此飞跃,进入天堂。
虽然外人都不看好魏斯炅与赛金花的这段婚姻,但是革命先驱李烈钧先生却十分支持两人的婚姻,并且亲自为二人证婚并主持了婚礼。
婚后赛金花很怕看到当时民国时期流传的关于她的戏曲作品,但是魏斯炅却总告诉她前尘旧梦,一笑而过。
此后赛金花与魏斯炅幸福生活了三年多,1921年魏斯炅去世,由于魏斯炅的家属都十分鄙视赛金花的出身,因此赛金花哭着哀求魏斯炅的家人她不要任何钱财,只想拿走魏斯炅和她的定情信物,于是赛金花拿着魏斯炅和她的定情信物离开了魏家。
此后赛金花为了魏斯炅没有再从事风尘生意,而是和一位年老的保姆相依在了贫民窟之中。赛金花本可以重操旧业继续风尘生意,但是她曾经说过如果再重操旧业,她将来死后有何面目去见魏先生,可见赛金花对魏斯炅也是极为深情,她宁可贫困潦倒,也要为了魏斯炅不再重操旧业。
赛金花的一生可谓非常坎坷,她虽然沦落风尘,但却最怕被人看轻,而魏斯炅对她极为尊重和以诚相待,所以她在晚年曾说过她一生男人无数,但是最动情的就是洪钧和魏斯炅,洪钧爱她青春貌美,带她脱离了花船火坑,还带她游历欧洲,这是极大的恩情;而魏斯炅以诚相待,给了她一个做女人的尊严,这是真情。
此后赛金花的卧室中始终挂着她和魏斯炅的结婚照,直到1936年年底,赛金花在穷困潦倒中走完了她凄惨坎坷的一生,终年66岁。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