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股价,为啥网上一出现黄光裕出狱
国美股价,为啥网上一出现黄光裕出狱?
昨日国美零售尾盘的时候出现了异动,国美零售买入资金快速流入,股价拉涨7.59%。其中有不少超300万股大单资金买入。截至收盘,报0.85港元/股,总市值183亿港元。此次股价的异动主要原因是在7月23日中关村宣布许钟民再次掌管黄光裕的中关村有关。
国美的股价和国美相关的股价,只要有黄光裕要出狱的新闻在网上出现后,这些股价都会跟着来一波上涨的节奏,在今年4月1日,国美零售投资关系总监李虹在香港透露,国美零售创始人黄光裕将于明年出狱回归,“我们一直向他汇报战略转型的进展,他回归后可能会进度更快。”这个消息透漏后,国美系上市公司瞬间暴涨,国美通讯、山东金泰、中关村直线封板
从2004年到2008作为三次成为中国首富,被逮捕当年依然被评为中国的首富,电器行业零售的巨无霸,黄光裕的那几年确实非常的风光,从一个草根到中国的首富,16岁就从老家出来打拼,他的一言一行也非常的霸气,那些和他合作的供应商和他谈判都战战兢兢的,他有枭雄的姿态,霸气侧漏的让人毛骨悚然,他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商者无域 相融共生。当年被奉为商界教父。
当年他在商界驰骋的时候,当年仰望他的马云,马化腾,王健林,许家印等人现在已经成为了商业的巨头,随着他的入狱国美已经被其他零售业超越了,比如和他竞争的苏宁电器等等,当年黄光裕号称是价格屠夫,他的定价让很多厂家都是又爱又恨,毕竟当时国美的销售额那么高,那些厂家不像错失国美这个平台。
2006年的时候,国美电器收购了永乐家电,陈晓担任国美电器总裁;09年任董事局主席。任职期间,把黄光裕搞进监狱。黄光裕进入监狱后陈晓想联合摩根士丹利把黄光裕弄出局,当年收购永乐后黄光裕把陈晓当作亲兄弟看待,也把重要的位置给了他,进去之后没想到是这个结局,当年网上有超过90%的人纷纷表示:做人不能太陈晓,用人不能用陈晓。当年国美的股权之争也引起来很大的轰动,一个打工的居然想要联合外部把自己的老东家挤走,给很多公司都敲响了警钟。
随后他的老婆杜鹃就接管了国美这个巨无霸,不过这几年的发展不尽人意,错失了互联网的机会,不过总是给黄光裕保留下来了江山,但他在狱中仍不忘布局金融投资、智能手机、智能家具家电、地产、互联网、线下零售等六大板块。每次他要出狱的新闻出现,股价就暴涨,说明黄光裕的影响力依然还在。
那么黄光裕到底什么时候出狱呢,黄光裕正常刑期到2021年2月16日,那么他如果出狱的话是否能够在创辉煌呢?你们认为他出来会怎么样呢?
国美残局还有救吗?
国美成立于1987年到目前已历经35年,旗下有国美零售,国美金融科技,拉近娱乐,中关村科技,国美通讯五家上市公司,同时还涉及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近几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再外部竞争日趋白日化,国美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举步维艰,前有苏宁的例子在那摆在,前景不容乐观。现在可以说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这么久的一个民营企业能做到这一地步,实属不易,如果最后沦落到倒闭或贱卖实在令人唏嘘。
我倒是有一个建议给国美经营者,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再创曾经的荣耀。
首先收缩战场,把一些外边竞争激烈又亏钱的业务出售掉,也就是剥离不良资产,像房地产,金融,科技外面有这么多专业的巨头企业,再待在里面估计也很难有什么大的发展,不如出售。一方面及时止损,另一方面换一些现金流在手上,俗话说,手里有钱好办事。
其次,专注在曾经的核心竞争力业务-零售。当然零售现在线上也是巨头林立,竞争激烈是必然的,但好早国美有很强的线下销售渠道及其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点,这就是差异化,要把这个差异化发挥到极致成为核心竞争力。现在就有一个机会,那就是供销社。可以运作供销社集团入股,借助供销社的力量把零售网点遍及全国每个角落,再借助供销社强大的采购力量搞集采,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为广大民众争取平价实用的产品,一举多得。
如果国美加入了供销社系统,以其强大的营销策划能力经验,必能风生水起,绝处逢生,再现辉煌。如此,残局亦是新生!
市值蒸发超800亿港币?
国美曾经是国内电器零售行业的巨头之一,2008年当时虽然国美跟苏宁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并不是太大。
但自从黄光裕被捕之后,国美跟苏宁却走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国美仍然继续坚持他们的线下经营模式,而苏宁则及时调整战略,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而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线上。
经过多年的改变之后,苏宁跟国美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苏宁易购一年的营收已经达到几千亿,而国美零售一年的营收仍然在四五百亿之间徘徊。
当然苏宁跟国美之所以拉大差距,这跟黄光裕入狱有很大的关系。
在黄光裕入狱之后,国美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在2016年左右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持续处于下滑,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股票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从2017年到我2020年,国美的营收分别是715.75亿、643.56亿、594.83亿、441.19亿,一年比一年差。
而且从2017年到2020年,亏损面也持续扩大。
在业绩表现不理想的背景下,国美的股票也一路下跌。
在黄光裕入狱之前的2018年年初,当时国美的股价还达到4.4港元左右,市值一度达到600亿港元以上,但自从黄光裕被捕之后,国美的股价就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从2008年到2022年,股价一直没有超过4元,
目前国美股价已经下跌到0.158港元,总市值只有56亿港元左右,这个市值相比高峰时期,至少蒸发了90%以上。
国美的发展可以说成也黄光裕败也黄光裕。
黄光裕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18岁开始创业,30多岁就成为中国首富,而且三度问鼎首富,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是当时很多人崇拜的偶像。
但在2008年,黄光裕因为操纵股价罪被调查,最终被判14年,直到2021年才正式出狱。
在黄光裕出狱之后,大家都期待他能够王者归来,能够把国美带向更高的高度。
而且在黄光裕出狱之后,他也是野心勃勃,试图像以前那样叱咤风云,黄光裕更是立下目标:国美要在2023年实现较高盈利,并达到以往较高水平,2024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显超越历史最好水平。
按照国美零售的历史业绩表现来看,他们表现最高光的时刻是在2015年到2016年之间。
在2015年当年,国美零售的营收还达到771亿港元,净利润达到14.41亿港元;2016年全年营收达857.39亿港元,净利润3.63亿港元。
但是2017年之后,国美一直陷入亏损状态,过去5年时间已经连续亏损,到了2020年亏损面最大曾经达到83亿港元。
按照黄光裕的目标,假如他们想在2024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国美的营收必须从2021年568.5亿港元的营业额上升到857亿港元的营业额,年平均增速必须达到25%,净利润更是要大幅增长。
但是按照目前大环境以及国美自身的处境来看,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觉得很难,黄光裕想要重新创造奇迹短期内估计有点不太现实,毕竟时代不同了。
在黄光裕刚创业那个年代,当时刚好是我国居民对家电消费高速增长的时候,而当时家电市场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所以很多干家电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
另外在黄光裕创业那个年代,大部分家电都是通过线下零售进行销售,当时渠道很固定,基本上都是从厂家到经销商再到零售商这种模式,厂家的销售离不开零售商,离不开国美这样的大卖场。
但是从2003年左右开始,随着我国电商的不断发展,随着快递物流行业的不断变化,目前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器行业的销售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是电商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选择空间更多。
目前我国有很多电商平台,主流的电商平台包括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等等。
而最近两年时间,市场又冒出了直播带货,大家可以选择的购物渠道越来越多。
目前很多年轻消费者都更倾向从线上购买各种电器,真正到线下实体店购买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厂家的销售渠道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电器厂家的销售模式基本上都是从厂家到总销售商的模式,但是最近几年很多电器厂家都开始转向直营模式以及线上销售模式。
目前很多电器厂家50%左右的营收都是通过线上贡献的,未来我相信线上零售的比例会越来越大,直营门店带来的营收也会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之下,包括国美这种经销商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难。
跟厂家直接通过线上平台售卖以及直营店相比,经销商价格肯定没有优势,而且选择空间也比较小,所以国美想要依靠线下实体店发生根本不现实。
但是对于线上业务,国美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虽然黄光裕出狱之后,他野心勃勃搞了好几个平台,包括真美好,折上折,打扮家等等,但这些线上平台表现都不温不火,跟头部一些电商平台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面。
所以目前国美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线上销售跟头部平台没法相比,线下零售生存空间又越来越小,想要保持业绩快速增长难度很大。
再加上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整个家电行业的发展都放缓,个别家电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甚至出现下滑,这更让国美的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之后,单靠黄光裕一个人是不能拯救国美的。
当然随着黄光裕重新出江湖,我相信国美未来肯定会出现更多利好的消息,就像黄光裕在2021年出狱之后,国美的营收就止跌上涨一样,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