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历史,历史上有没有美国股市跌中国股市涨的时候

2023-09-17 19:00:04 77阅读

中国股市历史,历史上有没有美国股市跌中国股市涨的时候?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回答这个问题,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用数据图标分析,以下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A股使用上证指数,美股选用标普500指数。

中国股市历史,历史上有没有美国股市跌中国股市涨的时候

回答问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简单介绍下中,美两国股市的市场概况。

1.美股市场概况:

美股三大股票市场,纽交所NYSE/纳斯达克交易所NASDAQ/美交所AMEX。

有三大重要股票指数:道琼斯工业30指数(DIA30),标普500指数(S&P50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

更新至2018年10月26日,美国市场共有489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40万亿;当然这不算上衍生品市场4899家这是实体上市公司,如果算上衍生品市场目前三大交易所相加的数据是接近10250家可交易的股票。美股总市值与2017年GDP值占比为139%(2000年科技股灾为148%,2008年金融危机时为110%,历史最高值为今年1月26日153%)

详情看图一:

S&P500指数:1957年3月4日开始编制的基点位10点。是由Standard & Poor's公司从纽约股票交易所中选出500种股票的股价(其中78%为工业股,12%为公用事业股,2%为运输股及8%为金融股)所计算得出的股价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优点在于样本公司的行业分布广,样本市值约占总市值的75%以上。所以他比道琼斯指数体量大,更能反映市场或者是经济情况。(本文选用S&P500指数做分析)

2. A股市场概况:

(1)上证指数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1990年12月19日,基点为100点。由最初的8家公司发展到现在的沪深两市3600多家,两市总市值最高的时候为50万亿左右。

(2)两大交易所,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四大重要指数: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综,创业板指。三大股指期货锚定指数: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各市场的具体家数,市值我就不科普了。

(3)更新至2018年10月26,上证指数的总市值沪深两市总市值与2017年GDP值82.71万亿元之比例为53.85%(历史最低为2012年36%)

图二沪深两市市场概况:

(备注:上图市盈率为沪深两市平均,并不是上证指数的市盈率)

图三:四大市场概况

3. 上证指数 vs S&P500

经过以上分析从时间维度可以简单的感受下中美股市,S&P500从1957年的10点到现在历时61年,截至10月26号的2658点,涨幅260倍,最高为290倍(本月3号/2940点),当然SP500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1927年,他只是在1957年由两大评级机构标准公司和普尔公司合并汇编后才有S&P500;

上证指数从1990年的100点到现在的2598点,历时29年,期间有到过6124、5078的阶段性高点,也有95.79,998点的阶段性低点。近十年以起点算的涨幅20-60倍之间。从时间维度上看上证指数发展的空间足够大,当然这是一句废话任何股市都是这样。

图三:从上证指数起点来综合对比和S&P500的走势关系

4. 我从一个职业交易员的角度来总结上图:

蓝框和无框区域:齐涨齐跌这是市场的主流走势;A股美股处于高度联动齐涨齐跌时间跨度最大;A股的波动幅度远大于美股红框区域:A股跌美股涨这是两市出现最多的背离关系;时间最大跨度为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这个背离里面的特点为美股经历过先前的一段小调整后继续上行,然则A股是继续弱势。但是区间有小阶段的同涨同跌的关系发生次数较多,主要是A股处于震荡,美股这是经历过回调后继续涨,A股延续弱势格局。绿色区域:A股涨美股跌,这种背离关系发生的次数少之又少,一段发生都是小周期的最大时间周期为3个月,坊间流传的,吐槽语:“A股跟跌不跟涨”,以上几个结论完全可以诠释。但是他们忽略了,一旦外围企稳,A股涨的比谁都疯狂。总的来说,A股就是大起大落,牛短熊长。无论涨跌都可以让“你怀疑人生”。如果是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个人观点可以选择指数型的基金这是非常稳健的一种策略,首先不像个股那么“妖”,作为散户最大的弊病就是“跌的时候死扛,涨的时候及早出局”当然本人也避不开这种心态,但是指数基金不一样,波动幅度不像个股;其次,可以避开“个股的雷区”,至于为什么会有“雷”我就不解释了,这个很大程度和A股的不成熟有关。最后,如果你是专业型或者风险偏好性的可以忽略这一段“废话”

5. 简单论证: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话不是空穴来风,咱们的上证指数也一样,无论是A股/美股/港股都是居于基本面的变化而变化,港股和A股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然而港股和欧美股市也有着高度的联动性,但别忘了港股里面还有一个恒生国企指数,或许这也是A股和美股之间联动的必然关系吧。如果他们之间发生背离,市场会趋于急于修行这种背离关系。还是通过两张图来来说话吧。

图4:上证指数 vs GDP同比增速(GDP数据更新至218年9月Q3季度)

图中不难看出上证指数与GDP增速处于高度正相关关系,只有图中“蓝色图标5"的位置发生背离,但在“图标6”得到快速的修正,这也就是2015年6-7月的“股灾”为什么会出现暴涨暴跌(敬请关注鄙人今日头条公众号文章)

图5:上证指数 vs 恒生国企指数(基本上是高度重合)

图6:S&P500 vs 恒生国企指数

最后想吐槽一下,本周四/周五上证指数略显示偏强;有些财经大V/大咖/媒体,看到美股跌了,高呼“唱空”美股,A股要走“独立行情”的“愚昧”观点,却殊不知全球市“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不可否认A股是按照自己的基本面逻辑来走,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但是外围市场之间的联动至少在情绪上可以左右A股,尤其是和港股之间的联动,同时香港市场作为国际资金高度流动的一大金融中心又和欧美有着高度的联动性,外围好不了,香港必定受影响,香港市场和A股自从沪深港通以后近两年来是相互作用的,不管是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上证指数还是S&P500指数,以上图表的历史走势分析已经告诉我们结论了。

更多问题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号“Redbull888”里面有鄙人对市场分析的拙笔愚见,欢迎在评论区言交流讨论。谢谢您的阅读,祝您投资顺利!

今年还是五穷六绝七翻身吗?

A股市场上说的“五穷六绝七翻身”,是指每年的5、6月份股市进入下跌通道,一直到7月筑建完底部,随后开始稳步拉升,这种说法主要是投资者的经验总结,目前来看并没有理论或是历史数据支持。

历年历史数据分析

我们通过选择2015年-2019年这五年5-7月份的历史涨跌数据来分析,可以看到,近五年来,A股市场在这三个月中的表现其实涨跌参半,每个月份都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上涨或者下跌趋势。

虽然5、6月份的市场跌幅确实比7月份更多,但并不是每年都是如此走势,例如2015年5月市场上涨3.38%,而7月市场则下跌了14.34%。所以,“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是没有数据支持的,只算是预测市场走势的一种方法。

“五穷六绝七翻身”的潜在原因

但市场会产生这一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来由的,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由于每年1-4月份各大上市公司会公布年报,所以不少股票会由于年报的利好产生一定幅度的上涨,带动指数上升。

4月结束后,大盘会进入调整期,此时震荡、洗盘、甚至下跌都很普遍,再加上每年这个阶段市场比较缺钱,所以指数有所回落是非常正常的。7月份当市场调整完以后,也就整体有了上涨的动能,加上上半年半年报的公布,此时的市场开始炒作热点和各种利好,这也使得 每年的5、6、7月份的走势似乎存在一些规律。

今年A股市场的发展趋势

就今年5月份目前市场的表现来看,截止5月15日,上证指数上涨1.63%,指数层面未出现五穷的迹象,相反的,由于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A股市场表现低迷,今年的5月算是目前为至表现最亮眼的月份。

在外围市场方面,目前外资看好中国中长期股市的意图明显,最近几个交易日持续净买入A股股票,整个市场的科技创新板块,比如芯片,5G以及金融业板块如银行、券商等都在缓慢爬升,整体市场的赚钱效应相当不错。

最近两会正在召开,接下来一到两周股市会处于较为维稳的状态,再从现在市场的表现推断,5月剩下的交易日里,各板块和个股表现仍然乐观向上,大概率会以上涨为主。

综上所述,2020年应该没有无穷六绝七翻身之说。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添加关注,好运常伴!

中国股市的历史中还有没有出现过像2008年9月19日大盘涨停的现象?

只从2008年,股改引发的大牛市,加上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等利好的因素,出现过大盘涨停,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中国股市每年5月份都会大跳水吗?

五穷六绝七翻身是香港股市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一个都市传奇,是当时的经济分析员在参考过历年香港股市的升跌而得出的结论。结论是指股市在每逢5月的时候都会开始跌市,到了6月更会大跌,但到了7月,股市却会起死回生。由于这个“预言”在发表之后数年都继续出现,使当时不少小股民都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不过,到了199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有人以各种方式来“预防”这现象。这些“预防措施”包括在踏入3月之前,把手上的高价股票卖出,并于6月之时大手购入各种低价的优质股票,结果使这个升跌周期不断提早出现。过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这个名词已少有提及。至于中国股市每年5月份都会大跳水的说法更多来源于上述现象,实际操作上没有人可以预测到其涨跌,所以并不能据此操作!

中国股市却在3千点下方苦苦挣扎?

国内暴乱明显的背景中,为何表现如此强劲呢?笔者认为是下述主要因素所引发:

一、宽松货币政策

我们看到周五欧洲股票市场总体上涨,实际上与货币宽化最为直接。几个月来,默克尔在德国和欧盟推动的一系列刺激计划,可以看出她为团结德国、团结欧洲做出的努力,这将为默克尔在执政后期留下一定的政治遗产。6月4日,德国执政联盟三党于当地时间3日达成一致,出台了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该刺激计划总额达1300亿欧元,为期两年,主要包括降低增值税、为儿童提供补助、补贴社会保险等措施。同时,德国政府还向小型电动汽车和充电站提供补助。

如果我们看欧洲相关国家及欧盟的货币政策来看,始终处于QE不断的货币宽松。

美国市场更是推出的无限量的货币宽松政策,此为市场带来想象。尽管美国疫情严重,骚乱不断。数据显示:此前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了2.2万亿美元的关怀法案,旨在缓解疫情大流行的冲击,并正在讨论另一项可能达到3万亿美元的措施。无限量的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中,这些预期或股票市场的失真指数暂时掩盖了严重程度。

二、交易机制的公平对等及相对完善

欧美股市的市场交易效率是让规则是非常高效的,研究发现,美国股市在前期世界股市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美国纳指走势强劲,基本逼近了最高点,而回来的时候总是有买盘支撑,形成强劲反弹,如果从K线走势及形态来看,美股的顽强性是非常明显的。

如果非要说出美国股市市场效率方面及强势的原因来看,那么笔者作为长期研究国际资本市场的研究人员,实际上,对美国市场效率和国际化水平还是比较认可的。

美国资本市场在市场交易规则方面总体体现为无论你是道琼斯指数,标普普尔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熔融的个股都是用t+0及无涨跌幅限制,这里没有给每一个板块,一个特殊的待遇,一个区别化的,一个交易体制,所有的机构和个人参与资本市场,你所运用的对冲手段,现货交易中体现出t+0无涨跌幅限制的一个公平交易原则,这种交易背景下,所有的投资者参与的交易公平和客观的。

市场交易效率与相对公平的机制,使得市场对货币供应所产生的波动参与较为明显,而特别是无限量宽松背景中。

需要提醒的是股票指数表现较强,但全球经济衰退正在继续,更多层面是一种维护信心的博弈,能否维持有住,仍然存在极高的不确定性,毕竟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短周

期的政策波动影响仍然需要最终看经济的成色。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