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模式,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模式,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首先要看供应链金融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会需要有供应链金融。
大部分企业都有上游和下游,尤其是制造业、流通业、零售业。制造业需要采购原料,这是他的上游,需要把产品卖给代理或批发商,这是他的下游。
在一条供应链上为什么会有资金需求呢?因为赊销和预收款。实力强的企业可以用赊账的方式向上游进货,你先把货送过来,半年后给你结账。可能这批原料一周就变成产品了,一个月之内就卖出去了,钱就收回来了,可是钱不是拿去还赊账,而是投入下一轮周转。
强势企业通过向上游赊账来变相融资,获取低成本资金,同时也可以向下游收预付款,先把钱收回来,再去生产,再交货,这也是向下游变相融资。
这样一来,采用赊销的上游企业就受不了了,我把货给你了,钱要半年收回来,我还要周转呢!这就是供应链金融的用武之地了。
金融机构先调查强势企业,也叫核心企业,你的信用、资金没问题,那好,我就可以给你的上游贷款,让他能有周转资金。但是这样操作,是方便了核心企业,所以信心企业要参与进来,你要保证,你上游企业还不起钱,你要把钱还我,因为你本来就应该半年后付他一笔钱。
金融机构怎么保证自己的利益呢?
核心企业欠上游企业的钱叫做“应收账款”,这是一个权益,贷款企业那这个权益去做质押,来获取贷款。
这里介绍的是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实际操作中,还有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融资,这里就不介绍了。
你好,我是Rock,活力重启是专注于大健康行业的自媒体,如果有创业、营销、融资方面的兴趣,欢迎私信交流。如果觉得本篇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欢迎收藏、转发、点赞、评论、关注本头条号。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指在供应链交易过程中,通过金融手段为供应商和采购商提供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传统上,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交易通常需要通过银行来完成融资,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比较繁琐和昂贵。供应链金融通过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交易信息与金融机构相连接,将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流,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 应收账款融资:采购商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质押应收账款来获得融资,提前收回应收账款的货款,供应商也可以获得快速的结算和资金流动。
2. 供应商融资:供应商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解决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资金瓶颈。
3. 采购融资:采购商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提前支付供应商的货款,有利于提高采购商的信誉度和供应商的生产积极性。
4. 仓单融资:以库存物资或仓单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融资,方便企业获得资金流动。
总之,供应链金融可以优化供应链的财务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促进了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不做流氓式供应链金融如何通向财富之路?
供应链金融讲究的是赋能,为一些行业用户提供资金周转的机会,从而获取利润。
供应链金融要打通供给端和需求端的通道,为供需双方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算好供需双方的利润率,在供需双方有钱赚的情况下,用你的金融赋能才是正道!
可以肯定的是流氓式的供应链金融肯定是走不长远的。
供应链金融模式有哪些?
供应链金融在目前有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动产质押融资三种模式。
1、应收账款模式
上游的中小企业将核心企业给它的赊账凭证(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融资从而进行自身的运营,若到还款期限中小企业不能还款,则金融机构可凭应收账款向核心企业收款。
那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还款来源相当于从中小企业转为核心企业,即第一还款来源是核心企业,第二还款来源才是中小企业运营所获利润,这就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在这种模式下,因为核心企业到期必须付款,对它来说付给中小企业和付给金融机构并没有什么差别,而它帮助了中小企业完成融资问题,提高供应链资金统筹效率。
2、保兑仓模式
下游的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上缴一定押金并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向金融机构贷款,所获贷款即可向核心企业进货。
金融机构引入第三方监管企业(一般来说是物流企业)对核心企业的货物进行监管,根据中小企业上缴的押金数目和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维度考量对中小企业发放对应数量的货物,即对中小企业只放货不给钱,当中小企业将对应货物卖出获得销售额,便可向银行申请下一阶段要卖的货物,以此循环直到第三方监管公司的货物储存量为零或者下游的中小企业不再提出进货需求。
3、动产质押融资
动产质押融资模式中可以不涉及核心企业,但业务涉及对货权的控制和物流监管企业的管理,所以我们仍把其作为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之一。
具体流程如下: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利用手头上的货物抵押申请贷款,货物存放在第三方监管公司,由第三方监管公司负责货物的监管,货价的评估以及货物的发放等,一定程度上借鉴监管公司给出的货价评估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中小企业用运营所得还贷(过程中可以申请拿出监管公司中的部分货物进行售卖),如果中小企业跑路或者丧失还款能力,金融机构也可以提前与核心企业签购协议,希望通过核心企业的回收来解决货物的处理问题。
供应链贸易的六种模式?
1 B2C类电商模式
B2C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都沉淀了商家的基本信息和历史信息等优质精准数据,企业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可以向信用良好的商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这些平台,通过利用平台上客户的交易流水与支付记录,甄别风险评测信用额度进而发放信用贷款。除了赚取产业链生态圈上下游供应商的金融利润,平台也促进了自身生态圈健康发展。在整个模式中,平台公司是整个交易的核心,除了掌握大数据,也能牢牢把控上下游的企业,属于强势的一方。A 股上市公司中,具备这种条件和优势的,苏宁云商可算做一家。
2 行业资讯门户模式
行业资讯门户网站通过提供特定行业的信息或者供货商、交易商信息的模式,吸引一大批同产业链内的公司进场。如A 股早先的十倍牛股上海钢联,便是利用前期钢铁行业门户网站的优势,进行业务拓展与延伸,利用平台优势做电商并拓展至供应链金融,为平台上的钢贸商解决资金问题。三六五网也是2014 年的牛股之一,是从做房产垂直类门户网站转型将业务延伸,推出的安家贷,亦可算宽泛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一种,也是利用其平台用户资源来开展业务。
3 软件公司模式
企业运行管理需要的ERP、Sass 或各类数据软件公司,目前也参与到供应链金融的大战中来。如上市公司用友网络,是国内ERP管理系统的佼佼者,互联网金融是公司三大战略之一。数千家使用其ERP系统的中小微企业,都是其供应链金融业务平台上参与的一员。再有如汉得信息,汉得信息与用友的模式略有不同,汉得的客户均是大型企业,而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对象,将会是其核心客户的上下游。此类公司本身就是编程与技术起家,因此对于数据和技术的把控能力远超其他公司。在数据时代,软件公司通过沉淀客户公司数据,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或许将成为今后供应链金融的一个重要后起角色。
4 物流公司模式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上,物流公司是参与者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方,在互联网+时代,物流公司凭其在行业常年来上下游的深厚关系,转身从事电商进而延伸至供应链金融业务。物流企业通过物流活动参与到供应链运作中,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物流网络,链接资金提供方,为服务对象提供物流供应链服务和融资解决方案,有利于稳定业务网络,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如顺丰快递,在产业链物流配送的上下游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如果转型电商模式的供应链金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