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票,伊利股票要怎么分析
伊利股票,伊利股票要怎么分析?
时间不够,我只分析了伊利,伊利股份:业绩好,静态市盈率低,优质股,率先完成了3、4、5线城市的布局,蒙牛是前不久才开始布局3、4线城市,综合分析来看三年内都可以持有,具体分析:《伊利公布2017年报 “五大”核心指标稳居行业第一 同期一季报锦上添花 完美开局》
伊利股份值得长期持有吗?
股票,伊利股份值得长期持有,伊利是一个适合长期持有的标的,如果需要短时间内股价大幅度攀升的话,伊利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伊利股份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老大,公司经营稳健,20年前就已经家喻户晓了,现在已经是行业第一了,这种股票绝对适合长期持有。
但是买这类股,一定要做好长期持有的打算,短期是看不出效果来的,至少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
伊利股份现在还有投资价值吗?
很高兴接受你的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伊利股份是知名的乳制品上市公司。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没有买入是我投资生涯挥之不去的痛。而现在,它是否符合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的买入标准,我试着分析一下:
伊利股份所处行业。根据伊利股份2019年披露的年报,公司主要从事各类乳制品及健康饮品的加工、制造与销售活动,旗下拥有液体乳、 乳饮料、奶粉、酸奶、冷冻饮品、奶酪、乳脂、包装饮用水几大产品系列。随着国内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不断升级,带动了乳品市场向营养、功能、新 鲜及便利化方向发展。报告期,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成人奶粉、有机乳品、低温牛奶细分市场 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11.1%、27.4%、14.8%。这在所有行业中算是不错的增长率。也有一些负面的消息:近期国内奶源供给相对趋紧,原料奶收购价格呈上涨趋势,同时,进口乳清粉、脱 脂奶粉等原辅料采购价格上涨。此外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进出口贸易 政策及汇率的波动,加大了乳品进出口贸易流向、价格以及行业增长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短暂的,原料奶价格上涨、下跌都是阶段性的。中美贸易虽然对伊利股份的出口贸易有影响,但是伊利股份的主要销售地还是国内,影响并不显著。
公司产品及其竞争力。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据说是因为国企身份而挤掉蒙牛乳业,反正结果是拿下来了)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伊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很多人不仅熟悉,而且对其子品牌安慕希、金典有机奶也不陌生,因为广告打的多。通过收购新西兰 Westland Co-Operative Dairy Company Limited、建设印尼生产基地、拓展东南亚市场等一系列举措,进 一步夯实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供、产、销各环节的统筹规划以及协同能力,确保全球供应链高效运转。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公司服务的乡镇村网点近 103.9 万家,较上年提升了 8.0%。具体到细分产品,我们只能查到销售金额,没有准确的市场占有率数据,但是可以通过行业前几名的数据来估算。通过上图: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属于乳业上市公司第一阵营,把第三名的光明乳业抛开很远。形成了寡头竞争格局。通过上图:伊利股份和最强竞争对手蒙牛乳业虽然营收较为接近,但净利润却是蒙牛乳业的三倍,说明伊利股份成本控制较好。
通过上图:伊利股份对比蒙牛乳业的市占率是全面占优,从一线城市到连“线”都上不了的地方,都是吊打对手。
伊利股份的估值。就算伊利股份行业数据都是冠军,但是在买入时还是要考虑其是否被市场高估。如同一个拳手,各项指标都不错,过去还是“金腰带”保持者,但因为年龄过大,也不值得下注一样。具体我们来看下伊利股份的财务数据。通过上图(主要看画框的数据,刨开2020一季报的数据,因疫情不是正常数据):公司净利润8%,大于5%,过关。销售毛利润和销售净利润差距相差30%,说明伊利股份的管理费用很高,或者有隐形费用,不然差距不会这么大。营收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大致相同但差不多高3--4个点,说明非主营业务有拉后腿的情况。总体来说还行,维持了10%左右的增长率。但与其25倍的市盈率来讲的话,增速偏低。通过上图:伊利股份货币资金近170亿,但是短期借款就有100亿,长期借款有几亿。这些会增加财务费用。企业过多借款并不太好,在不影响经营的前提下,应及早换掉欠款。通过上图:伊利股份经营现金流还是正常,每股约为1块多,谈不上很优秀。投资现金流量一直为负,说明伊利股份还在投资新厂、新设备或进行相关的收购。
总结:作为乳业上市公司的老大,伊利股份不管是在营收、市占率、净利润等指标都是第一,而且市值也是第一达到1800亿。蒙牛乳业的市值1086亿港元,只有伊利股份一半不到。考虑到蒙牛乳业的净利润也只有伊利股份的一半不到(伊利股份是81亿,蒙牛乳业是41亿港元,光明乳业更差,不具竞争力),说明两家龙头乳业公司的股价已经反映了其基本面,没有明显低估。以201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23%计算,伊利股份25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略微高估一点,属于买入后可以持有的类型,但并不适合以现有价格买入。以上就是我对伊利股份价值的分析。我的头条号是@鲲鹏加风,起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经过多年比较,发现道家思想比较适合股市操作。鲲鹏就好比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但是要凭借风才能展翅九千里。而这个“风”在股市就是上市公司的产品受到欢迎,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业绩实打实能够增长。有了以上几点,股价的上涨只是时间的问题。欢迎大家交流对投资的看法,希望能与有想法的你们互为良师益友。
伊利股份历年的分红情况?
伊利股份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制品企业。
伊利股份公司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股东的回报也是巨大的,下面就是伊利股份历年分红情况。时间 分红总额(元) 2021 61.44亿 、2020 49.88亿 、2019 49.13亿 、2018 42.55亿 、2017 42.55亿 、2016 36.47亿 、2015 27.29亿 、2014 24.51亿 、2013 16.34亿 、2012 5.24亿、 2011 4.00亿、 2006 8636.90万 、2005 1.02亿 、2004 9781.62万 、2003 1.29亿 、2002 3912.65万 、2001 5280.16万 、2000 5133.49万 、1999 4106.79万 、1998 3813.45万 ,合计 分红365.78亿。
如何评价伊利谣言案邹光祥刘成昆被判刑一事?
案件始末要追溯到今年3月份,当时有人在网络曝光了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被抓,立即此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伊利针对此事立即报案,据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介绍,此次的网络谣言与曾伊利某高管脱不了干系,这名高管曾挪用公款2.4亿,张剑秋呼吁为了维权,并希望能将挪用公款一案进行公诉。
该事件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两级政府立即成立了专项调查组,经过一系列的摸排调查,最终锁定了邹光祥、刘成昆,二人先后被批捕。根据嫌疑人的交代,“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有策划、分工明确的网络谣言案”,有一只幕后黑手花钱雇佣一批网络写手,以网络文章小说故事等形式对伊利及主要领导进行造谣诽谤,给企业经营发展和广大股民及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案件发生过去大半年之久,10月24日,邹光祥、刘成昆涉嫌犯寻衅滋事罪一案终于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开宣判。 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邹光祥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刘成昆有期徒刑八个月。两人当庭表示上诉。
看来二人对于该判决还是不服气,利用网络发布文章,造谣、诽谤,给予他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果法律不给予审判,那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造谣生事,那网络上还不乱套,俗话说祸从口出,既然说出了谣言,就必须得为自己的话负责任。做人起码的原则不能丢,不能为了钱什么事都干,有些事情可为,有些事情万万不敢触碰。网络传播谣言速度惊人,所以在网络上也要谨言慎行,不要给他人造成伤害,也不要给自己找麻烦,还网络一个可靠、真实。
触碰了法律,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既然做了要敢作敢当。莫要触碰法律,法律的威严不容任何形式去挑衅,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