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炼金术,怎样读懂金融炼金术
金融炼金术,怎样读懂金融炼金术?
索罗斯在书中多次表示,自己的理论并未完善。写这本书的目的,本身就是一种梳理、总结和探索。
这也不是索罗斯故作表面上的谦虚。各种不确定性的陈述、探讨和结论,在书中比比皆是。例如,索罗斯自认为的局限性,不完整性,高度简化的讨论,未解决的问题,当前的困惑,犯下的错误等。
索罗斯在几年后出版的访谈录中表示,出版《金融炼金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读者的反馈。结果和者寥寥。直到1992年,量子基金发动英镑狙击战后,索罗斯名震全球,这本书重新被世人评估。索罗斯发现,《金融炼金术》开始得到反馈——
“《金融炼金术》一书中,我的陈述并不完美。这本书一开始并不是非常成功,很少有人知道我想说什么,我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知性反馈。后来我变成公众人物,这本书开始被人认真看待,我开始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反馈,从而显示我所陈述的理论有一些弱点。”
因此,索罗斯出版《金融炼金术》的目的,并非传道授业。因为索罗斯认为自己还没有建立起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可双向反馈,且至少自己认同的理论体系。甚至在二十多年后,索罗斯仍然表示对自己的反身性理论缺乏信心。
索罗斯应该是希望通过《金融炼金术》,向世人展示反身性理论的必要性,以引发相关领域的关注、讨论和实践。
另外,《金融炼金术》中的各章节,不是同一时期所写;包括后期的修改,也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章节。索罗斯在书中表示,从最初动笔,到完成整部书稿,期间的思想有变化。思维上缺乏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会形成一些阅读上的困难。
因此,从作者层面,就决定了,读者很难理解一个作者尚未完善,且存在困惑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