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体系,GDP是如何统计的
统计指标体系,GDP是如何统计的?
谢邀,搜姐来告诉你答案!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全称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GDP算法的种类
MPS算法:前苏联创建,MPS采用限制性生产观,限制性生产观是指它对生产的定义只限于物质产品生产和生产性劳务,相应地,社会产品只是从事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和提供生产性劳务部门的生产成果。所以,MPS把工业、农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和商业通称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并将这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作为MPS的社会产品价值核算的内,其他服务类行业(医疗、教育等等)统统不算。
SNA算法:联合国1968年公布的GDP核算体系,SNA采用综合性生产观。综合性生产观是指将所有创造效用并取得收人的活动,不管是生产物质产品还是提供各类服务,一律看作是生产活动。SNA核算体系又可以分为支出法和生产法。
我国的GDP核算体系的演进
中国的GDP核算体系是1985年开始建立,使用MPS算法。
改革开放后,1993年改用了国际通用的SNA核算体系,使用SNA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法,把GDP从产业的角度,分成一产、二产、三产的增加值,然后加起来就是总GDP了。
2003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GDP核算体系加入了国际货币组织倡导的数据公布系统(GDDS)。
2015年,再次更新GDP核算体系,根据SNA新的标准,将商业行为的研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消耗,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
我国GDP核算的范围
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的经济活动都算入了我国的GDP中,在公布的GDP规模中,包含的范围为:在中国大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有用一定的活动场所(厂房或住宅),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住户。未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数据。
简单的说就是:
外国人在中国创造的财富算GDP内;中国人在国外创造的财富不算GDP;中国港澳台地区的GDP单独统计;中国在外国的领事馆产生的财富也算在GDP内;外国在中国领事馆的财富不算GDP内(签证服务费);GDP的具体核算方法和发布时间GDP的核算由国家统计局完成,采用分级核算的原则,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核算。
最基层的县统计部门在数据出炉后上报至市统计局汇总,然后汇总至省、国家统计局。在国家统计局汇总和审核后,才发布最终的统计数据。
因很多经济活动是跨区域进行,特别是现在交通、信息、金融活动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各级的汇总数据会有明显的误差(存在漏算和重复计算的情形)。
因此在每年统计局会对GDP进行复核。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每个季度完成后的下个月月中会发布上个季度的GDP数据(一般会在16号左右);
1月中旬会发布前一年的GDP总数据和第四季度数据。
在第二年的四季度会对前一年的统计数据进行最终核实和调整。
更多金融资讯,可关注头条号融易搜!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口算要达到什么程度?
一年级主要学习加减法运算,加减法运算是整个小学数学运算的基础,掌握的熟练度直接决定之后运算能力的高低,那么一年级的口算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比较合格呢?最起码对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运算必须要做到看到算式就能脱口而出答案,并且还要保证准确率。
运算的熟练度决定了解答运算题目的准确率和速度,很多学生在运算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运算速度慢,准确率低,所以为了提升运算能力,必须要加强训练,提升熟练度。
见过很多上了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做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运算时还需要掰手指头,就是因为在低年级口算能力不过关导致的。
为了提升口算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口算能力提升计划,题目以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为基础,每天让孩子练习两组口算题,每组40题到50题,难度不要太大,主要是训练速度和准确率。需要每天坚持练习,争取在准确率和速度方面有所突破。当孩子把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完全掌握之后,能做到见到题目就能将答案脱口而出后,可以尝试给孩子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在训练中需要做好记录,从完成题目的耗时、准确率等方面记录,定期做一统计分析,准确率有没有提高,速度有没有提升。给孩子定一个目标,达到目标后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当然了对于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必须要及时改正,大部分的错误孩子都会认为是粗心所致,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熟练度不够,可以跟孩子做这样一个约定,做错一个题目,再罚写几道类似额题目,一是帮助孩子认识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引起孩子的重视。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给孩子随机出题,让孩子听题并解答,这比在纸上解答的要求更高,当然了练习的效率也更高,效果也更好,这种训练方法对孩子的注意力、反应力、理解力等都会有所提升。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尝试一下这种练习方式。
马拉松一般都是多少公里?
42.195公里,而是这个距离来自于一个女人的决定。
马拉松比赛42.195公里的距离,是由一个女人决定的,只因为她想让孩子们趴教室窗户旁就能观赏奥运会马拉松赛的发枪。这直接导致原本40公里的马拉松,变成如今要再多跑上2公里——谁让当年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而她又是英国女王呢?
如今大家都知道马拉松距离是42.195公里,这个数字并没有遵循当年古希腊传奇故事里的距离(约40公里),也不是为了便于测量,只因1908年伦敦奥运会前,英国亚历山德拉女王(Queen Alexandra)的一句话:
“我希望马拉松比赛能从温莎城堡前的草坪开始。”
这样皇室的小成员们正好可以从它们的教室窗户看出去,直接观赏马拉松发枪时的场景。
马拉松的终点设在奥林匹克体育场(大体育场,Great Stadium)的皇家专属座位前,这样从起点温莎城堡草坪,到终点奥林匹克体育场皇家包厢前,距离测量后是42.195公里(26英里385码,约26.2英里)。
伦敦奥运会前马拉松并没有标准距离,有时不到40公里,有时正好40公里的,也有41公里的。1908年奥运会的马拉松距离早在一年前其实就已经确定为40公里,后来因为要避开一些电车轨道又改了线路,变成41.6公里。
只是最后这些都不做数,女王说了才算数。
▲亚历山德拉女王,那个直接决定了马拉松距离的女人
最终当年的奥委会不得不采纳英国皇室这个听起来充满傲娇气的要求——尽管事后很多人埋怨,这条线路非常不适合用来比赛。
这个决定也影响深远,1921年,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正式将马拉松确定为42.195公里(26.2英里)。
——如今每年地球上有约6000场马拉松(全程)赛事,约230万人跑马拉松。和最初的40公里的马拉松相比,每年跑马拉松的人加起来相当于要多跑近500万公里,折合多绕了地球赤道125圈……
选手们跑到40公里累成狗的时候心里或许会抱怨,如果一百多年前没这个操蛋的决定,现在已经在庆祝完赛了……
女王的权力,直接决定了日后衡量人类耐力标杆体育活动的距离。
▲1908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选手在温莎城堡前集合准备开始比赛
▲马拉松终点也正好在奥林匹克体育场皇室专座的正前方,图中中间白衣白帽的就是亚历山德拉女王
▲完成马拉松的选手,正等待亚历山德拉女王的颁奖
▲亚历山德拉女王为意大利选手彼得里Pietri颁发奖杯
上面这张图里还有个故事——
当年奥运会马拉松比赛,19号选手,意大利人彼得里 Dorando Pietri 在比赛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遥遥领先▼
到了比赛末尾他却体能耗尽,跌跌撞撞被人惨扶起来,并且几乎是在他人的帮助下才完成冲线,冲线后也很快被抬走紧急治疗了▼
虽然 彼得里Pietri 依然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却也确实借助了外力,遭到抗议。最终冠军给了第二个冲线的美国人海耶斯 J.J.Hayes(左边彼得里,右边海耶斯)▼
冲线的这一幕就在亚历山德拉女王眼皮下发生,女王特别为彼得里坚持完赛的精神感动,于是就又亲自授予他一个特别的奖杯…
图片来自gettyimages
好吧好吧,谁叫你是女王大人呢。
五周岁的孩子能认识多少字了?
五周岁的孩子能认识多少字,根据我本人的经验,2000字以上很轻松的。
今天春节假期,利用休闲时间,在一位亲戚5岁半的孩子身体也做了些实践,小孩子有100字的基础,3天时间,每天2小时,3天下来,差不多可以认识1000字、少量的组词及成语。
其实每个孩子都能做到,主要关注两字:
1、学习方法
2、专注度
正常孩子的智力、记忆力都不存在问题,把上述两点把握好就行。
孩子没兴趣学习识字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没兴趣,主要是方法问题,从而也导至专注度也不够,因为没兴趣嘛。
孩子对学习识字没兴趣,因为你把识字当成学习,方法还是死记硬背,当然兴趣全无。
1、不要把识字当成学习,当成学习,就成了任务,也就没了乐趣
2、小孩子识字的特点:汉字是一幅幅抽象画
3、寓教于乐的方法,如迷宫、游戏等,很好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度。
举些方法小例:
多维度(多方法)让孩子接触汉字,比如:
可以把汉字当成一种思维训练,
把每一个汉字当成一个故事,
也可以把汉字当歌谣来说唱。
......
就象:间字,可以讲间字的来源故事,门缝透日光月光的生活常识,等
如:汉字迷宫
汉字迷宫,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半小时以上,一点问题都没有,识字、组词、关联句子,生物小故事,找同找不同等。
以上简单说下,只是给家长一个思路,从正确的方法、多样的方式及逻辑思维的角度去引导孩子。
我是汉字谷主,【专注说文解字、识字启蒙、K12语文教育、海外汉语等汉字产业,古汀汉字谷 独创的《人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法、快速识字训练、汉字国学、古诗文理解等)】汉字创新思维课程让孩子识字、懂字、用字并理解国学经典!欢迎关注交流!
关注私信“0301”,可以得到 天地人 汉字卡片电子版。
总产值总收入总销售额分别指什么?
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总销售额在会计学中等于按销售价格计算的初始销售收入或流入资产的价值。总产值,统计学名词,时期指标(月、季、年),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成果。
2.特点不同总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总产值具有总量性,行业性,价值量的特点。
3.范围不同总销售额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总产值的核算范围是农、工、建、交、商五大物质生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