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管金融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齐鲁保是哪个保险公司
中管金融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齐鲁保是哪个保险公司?
山东齐鲁保是一款惠民医疗险,是由太平养老山东分公司承保和理赔的。太平养老是中国太平旗下的子公司,中国太平于1929年在上海创立,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也是唯一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中管金融机构。
31所副部级高校该如何排名?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你分析、分享、解惑
关于副部级高校的问题这个问题再回答一遍,以后再也不回答了。
我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
没有副部级高校,只有中管干部高校中管干部高校的校领导(正副职)级别(清华大学)中管干部高校的校领导认命方式(副部级认命方式,厅级干部认命方式,清华大学为例子)目前的中管干部高校(31所)中管干部高校被定位为为中管干部的时间次序。这些995高校的排行情况(985签约时间)目前国内实力排行。行政级别利弊没有副部级高校,只有中管干部高校首先再说一遍:没有副部级高校的说法。这些高校具体应该叫中管干部高校 ,不是中管高校。你去任何一个高校的官方介绍里面绝对不会出现副部级高校的字眼。
注意字眼:中管高校意思高校是副部级。如果是中管干部高校,那只有干部是副部级。
何谓“中管干部”?简单说来,就是名字在中 组部名单上的干部。这个名单叫做《中 共 中 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省管干部”、“市管干部”等说法。 中管干部一般是省部级及以上级别,但是,中管干部的范围要比省部级干部还大一些,个别正厅级干部也被纳入了中管干部的行列。不过高校的中管干部目前都是副部级,政 府里面某些中管干部是厅/级
虽然学校领导是副部级,但是学校是正局/级编制,就是正厅级。中国的公办本院校都是正厅级或者副厅级。
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批示
中管干部高校的校领导(正副职)级别(清华大学为例子)中管干部高校,就以清华大学为例子。清华大学校领导包括:校长、书记、常务副校长、副 书 记、常 务副 书/记、副校长,副书 记、纪 委 书 记。
其中校长、书 记是副部级长级;而常务副书 记,常务副校长是正厅级;
其他副校长,副 书记都是副厅级。如果单位真是副 部 级的的话。单位副职最低级别是正厅,不可能是副厅的。
中管干部高校的校领导认命方式(副 部 级认命方式,厅级干部认命方式)副部长级干部由北京直接认命。
一般有中组部领导,教育部领导(高校上级),地方政 府领导(地方共建),三方同时出席。
比如清华大学校长认命,就由中 组 部领导,教育 部 部 长,北京市组 织 部长。
正厅副厅校领导认命厅级干部认命由教育部直接文任命。
当然认命前,教育部会和北京市事先通气,达成一致后才发文,注意:副校长校长没有特殊标注都为副厅级。
这些中管干部高校因为毕竟特殊,只要是这个学校的领导,就给予副部级配置。这一点和中国的北京上海重庆一样,虽然是省级单位,但是领导都按照副国级配置,但是不代表这三个城市是副国级城市。
另外也有些地方高校是厅级高校,但是领导也经常是副部级干部,比如郑州大学校长,一般都是政/协/副主席,也是副部级干部。但是这个和个人关系比较大。
目前的中 管 干部高校名单这个名单应该再加一个:国/防科技大学,军/校比较特殊,归军 委领导,所以单独列出来
这里面高校分为基本是三个部委高校
工信部所属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理工 北航,西工大中科院所属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他都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中管干部高校确定时间次序1992年,中 央指定了14所书 记、校长职务由 中 央 管理的中 管 干部高校:
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4月3日,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确定7所,名单:
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2003年确定11所,名单:
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等11所高校。这些院校实力如何,最重要的就是看985签约时间。。
首批98年五月是清华北大。
上图是第一批985院校。
第二批签约院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目前实力排行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目前实力比较落后。
在双一流建设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列为b类。
高校行政化弊端。中国就喜欢这一套,说是去除行政化,喜欢当官已经记忆深刻,到骨子里,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传统,不单单是高校,就中高中,小学校长都有行政级别,一般县里的重点高校校长级别都是副处级(副县级)
高校行 政 化的加强,都喜欢当校长,院长,系主任。没人喜欢安心当教授。
因为领导权利太大。两院院士候选人99%都是高校的副校长/院长/系主任。。。
高校都是公办高校,所以 行 政 级别。依然存在,尤其以中 管 干部这个模式来管理教育。
就应该没有什么别的,可能还有一定的好处,至于什么好处吗?比如中/管/干部,高校和当地政府对接,一般是和省里直接会话,可以最大限度的从得到地方是不少的财力物力支持。
可以预计,未来行政化会更加加强,而不是减弱
中国的保险公司哪几家是国企?
我对此问题来进行拓展回答,带大家来纵观国企。
1978年,分管经济的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第一次带队考察西欧五国企业时,恐怕谁也想不到,中国的国企会庞大到今天这副模样。
体量有多大?看看近几个月来的几则新闻:
中国联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募资780亿,BATJ尽数参与,定向增发比例达到总股本的42.63%,远超再融资新规的20%上限,以至于证监会发文特批。一股两制,令人称羡。
铁路总公司一看,这么好我也要混改,并向阿里、腾讯、顺丰发出邀请。铁总的混改目标略艰巨,截至去年末公司负债4.72万亿(相当于全国GDP的6.3%),其中2.66万亿继承自原铁道部。
保利集团合并中国轻工和中国工艺,国资委旗下央企随之减至99家。关于保利,民众比较熟悉地产业务和藏有圆明园兽首的保利博物馆,其实它是中国最大军工进出口企业,1999年“军企分开”才褪下军方色彩。
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合并,国资委旗下央企减至98家。这是两家世界500强,总资产合计1.8万亿,合并后就是中国最大的发电集团。
“国企”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啊?我们每天都接触,每天都听闻,但它的边界在哪里,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却少有人能说清。
第一、谁是国企?
这个问题真是难哭了。
首先,国家没有一纸文书把它们都列出来,各家企业官网也不老实交代;
其次,不能按照国家投资或持股50%来划分,不然五大银行之一的交行都归属堪忧;
最后,由于历史原因,它们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合并、拆分、重组、新建、转让、所有制改革……
查来查去,我确定了两个标准:资产是否受政府监管、人事是否由组织任免。当然,这里的政府有中央和地方之分,国有企业也随之分为央企和地方国企。
地方国企太多太杂(2013年时有10.4万家),我们姑且把符合标准的央企分类列一列:
01实业类
受国资委监管(履行出资人职责),目前有98家,业务涉及军工、航天、船舶、能源、通信、机械制造、钢铁有色、粮食、交通、建筑等。
其中50家企业的一把手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形同副部级干部(有些甚至是正部级),因此常被称为副部级企业。
02金融类
由财政部(或委托汇金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由一行三会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管,目前有24家,业务涉及银行、保险、证券、资管等。
其中15家企业的一把手由中共中央决定,也即3大政策性银行、5大国有银行、4大国有保险,以及中投公司(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旗下有汇金公司)、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且中投公司的副职也由中共中央决定。
03其他
除去上面两类,还有大量的部委所属企业,广义上也算央企,但规模大小不一。根据2013年财政部唯一一次公布国企“家底”,这类央企有5万多家。
但有几个庞大到部委管不了的特例,往往是政企分开的产物:铁路总公司、烟草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中国出版集团4家,由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一把手由中共中央决定,且铁总的副职也由中共中央决定。
以上三类,都可以称为央企;其中50+15+4,可称之为央企中的战斗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 此外还有一些奇怪的存在,例如由三大运营商合资成立的铁塔公司,按说归属实业类,却不见于国资委央企名录,而且国资委的说法很有趣:“未列入中央企业序列。”
** 央企划分极其复杂,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第二、国企有多强?
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登榜115家。其中包括:
48家实业类央企,国家电网更是排到世界第二;(招商局集团从不整体登榜,旗下招商银行上榜)
9家金融类央企,包括五大银行、两大保险和中信、光大,排名普遍靠前;
1家行政类央企,中国邮政集团;(铁路总公司、烟草总公司从未登榜,否则也是世界500强前列)
19家实业类地方国企,例如上汽、北汽和广汽,还包括大多数人想不到的绿地集团;
3家金融类地方国企,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太平洋保险。
还有4家让人琢磨不透到底是国企还是民企的:平安集团、民生银行、国泰人寿、新华保险。他们都有国有资本参股甚至控股,若说是国企,又不是组织任免人事;若说是民企,全国工商联主办的民企500强榜单却不承认。
但即便不考虑最后四家,世界500强里也有80家中国国企,就问你怕不怕?而且,这些国企无疑占据了上榜中企的绝对主力,营收占比77.5%,利润占比74%。
而将世界500强的中企榜单扩展为中企500强榜单,比例仍然相近。
根据国资委的统计,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27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榜,占比54.8%,营业收入占比71.83%,资产占比86.19%,净利润占比71.76%,纳税占比85.87%。
这就是中国国企的能量,说它们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一点也不为过。作为最大民营企业的华为,只能排到中企500强榜单的第17位。腾讯、阿里之类大出风头的互联网企业,排名就更遥远了。
没人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BGM里战胜国企。
党组设立的条件是什么?
一、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有党员领导成员3人以上的,经批准可以设立党组。
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政协、法院、检察院和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一般应当设立党组。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经本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可以设立机关党组。
三、县级以上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可以设立党组,但按照规定应当设立基层党组织的除外。
四、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管金融企业,经党的中央委员会批准,可以设立党组,但其下属企业一般不再设立党组。
五、全国性的重要文化组织、社会组织,经党的中央委员会批准,可以设立党组。
六、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组织,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立党组。
中管企业的意义?
目前,中央国有企业有两大体系,一个体系是国资委管理下的中央企业,俗称央企;一个体系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中管金融企业指国有或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
所有这些企业都是国有控股企业,为国家为国济民生提供服务,也为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