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股票,10万元买银行股涨001或者002卖出了
交通银行股票,10万元买银行股涨001或者002卖出了?
想要通过银行股做分钟套利,理论上是可行的。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计算。
目前价格最低的是农业银行,3块钱。
30万块钱,可以买10万股,涨0.01,就是1000块。
佣金万1,就是30块钱,来回60块,印花税是300块,每天理论上可以赚640块钱。
但现实情况中,套利的机会几乎全部被大资金给做了。
每天挂着买一卖一的大单,几乎都是大型的主力机构。
在银行股没有行情的时候,主力资金直接封锁了买一和卖一,各挂上10万手、20万手,就根本轮不到你这个几千手的资金去成交。
像农业银行,每天至少3-5亿的成交,其中大部分都是主力资金控盘后的价格封锁。
对于散户来说,很有可能会出现买进了,卖不出,或者卖出了,买不进的情况。
理想中的套利,就非常的难以实现,尤其是资金量大了,就会更困难。
还有一点,如果股价脱离了既定成本区域,比如不在3块钱上下波动了,那该怎么操作?
或者说,当出现某一天,出现单边下跌,又该怎么办?
今天3块钱买入,然后跌到2.98,2.95,甚至2.9了,套利机会不在,又该怎么办?
每天的实际收益,都只有600多块钱,一旦跌个5分钱,就要亏3000块,还有手续费。
所以,银行股的日内套利,从操作角度上来看,对于普通的散户来说,基本上做不到。
散户能想到的套利模式,大资金早就已经玩的不要玩了,可以说是丝毫不会给散户留空间的。
但这并不代表银行股就没法做套利了,从估值和分红的角度来看,银行股要做区间投资,进行套利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银行股的估值套利方法银行股最简单的投资方法,就是低估值买入,高估值卖出。
或者说低估值买入,设定10%左右的收益率就卖出,然后继续静待低估值的出现。
银行的估值套利法,是一个懒人投资的方式,确定性很高,但问题在于收益率不高,时间周期不确定。
准确地说,很多股票投资者,是完全没有耐心去持有银行股的。
每天看着股票像织布机一样,一分钱两分钱的波动,想死的心都有了。
看着别人的股票动不动就来个涨停,10%,20%,银行几个月才爬1%。
重点是跌起来更狠,可能1天就能跌掉几个月的涨幅。
至于什么估值低,都是“骗人”的,不赚钱,难赚钱,才是银行股给广大股民的印象。
买银行股,熬都把你熬死了,指的就是银行股的周期性。
就2015年过后,银行的大周期已经熬了近6年多,期间区间的收益最多也不超过20%,股价也是一直刷新估值新低。
但其实,这并不影响银行股具备估值套利的空间,只不过还需要静静等待。
之所以银行的估值套利模式,越来越难做,主要原因是四大行最近几年的业绩增速严重放缓,资金给到银行的总体估值体系,还在缓慢的下降。
这直接导致了银行的总体投资周期拉长,并且套利的空间越来越低。
简单地说,银行已经不会再回到历史平均的估值水平了,将会长期持续在低位震荡,预计实际的估值空间,绝对不会超过30%。
如果四大行5倍的市盈率是低估值的话,可能到6.5倍左右,就是上限了,空间特别小。
银行股的投资,越来越接近于银行的股息率,而不是通过估值空间换取差价来赚钱了。
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大资金也并不愿意进入银行板块,去做估值套利,未来针对银行的估值套利也自然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但这并不代表这种方法失效,只是回报率会变低而已。
银行股套利的逻辑并没有改变,高安全边际,没有业绩风险,作为经济基石,市场估值“稳定”。
未来想做银行股的套利,必须要记住以下三点。
1、入场价格足够低。
入局银行股没有问题,但是入局的价格,一定要足够低。
很多人问,这个足够低,到底有多低。
估值低于历史90%以上,才能算是价格足够低,才能买入。
历史证明,即便目前是历史最低的估值,那么低于90%也能在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内产生盈利。
只不过这个盈利的幅度,少得可怜,基本上很难达到顺利获利退出。
如果是在历史最低的估值区间去入场,即便还有更低,那也很容易获利。
一般在半年一年就能至少有10%以上的收益退出,还是相对比较可观的。
以前总以破净作为银行股估值的标杆,现如今破净已经是家常便饭,早已经不能成为价格标准。
只不过破净代表了银行的净资产早已高于市值,压根不用担心任何的风险。
如果你是在银行股的估值70%区域以下买入的,那么你想赚到钱,其实就很难了。
2、时间周期能接受。
银行股未来的炒作周期,会变得越来越长,尤其是四大行。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四大行将继续自己的织布事业,每天都躺平,像鸡肋一般食之无味。
你不可能在银行股的起涨点精准捕捉,只能选择慢慢布局,同时耐心地等待。
即便在底部区域布局,一轮行情可能就只有5-10%的收益,一年可能也就1-2轮的行情,要把握起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这种长周期的小行情常态化之后,你就要根据这种周期去做相应布局。
如果你看不上5-10%的波动,指望银行出现15%,甚至20%的涨幅,那么整个周期跨度可能就会更长,1-2年,或许才有一轮这也的行情。
其实,折算下来的年化收益率,并不会差太多。
接受银行股这也的一个时间周期,才有可能去把握银行股的行情。
急功近利这四个字,未来和银行股一点关系都没有。
3、收益要求不太高。
对于想要投资银行股的股民来说,不论你怎么做投资,都不能指望收益太高。
或许曾有人买到了招商银行,如同一匹野马般引领着银行的改革。
但更多人的选择,依旧是宇宙第一大的工行,以及建行农行,这些每天躺在地板的银行股。
对于银行股,尤其是当下的银行股,我们真的不能有太多的奢望。
因为银行的体量,已经大到他们无法再有两位数的增长了。
既然增长下滑得如此厉害,那么股票的估值也好,股价也罢,就不再会像2007年,像2015年那样辉煌。
更多的是银行股的没落,以及那被世人遗忘的收益。
有些人说,未来的银行股,大概率回报几乎等于分红,但其实,5-6%的股息,早已经胜过银行的存款和理财。
只不过股票的不确定性,让股息看似并不那么靠谱。
但从长期来看,股息确实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现金流,而银行股的回报,也是最稳定和稳健的。
但凡你要的不多,银行股其实都能满足,而你一动凡心,一想太多,就会发现自己跌入了银行股的深渊。
只有心态好的人,才能长期持有银行股,并且赚到钱。
只不过银行收益率,要跑赢经济增速,难度都有那么一点大。
所以,在投资之前,针对长期回报率这件事,一定要斟酌一下。
否则,可别轻易入手银行股。
股市中是否存在套利的方式很多人会问,炒股是否真的存在套利的方式,也就是百分百稳赢的方式。
原则上,股市中的套利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股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但实际过程中,确确实实存在一些套利的方式,全部都是围绕着业绩层面展开。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准确预知一只股票未来一段时间的业绩,理论上是可以找到套利的方式的。
就好像银行股的套利模式,是完全一样的。
银行股之所以有套利的空间,主要在于银行本身亏损的概率几乎没有,因此每年理论上净资产都是在增值的。
每年分完红,股价除权变低了,市值变少了,而账面上实际的净利润变多了,总的净资产变多了,这就是价值倒挂。
很多人说银行股分红后,不一定会填权,股价可能一路下跌。
股价下跌后,市盈率越来越低,市净率也是如此,当估值跌落谷底后,愿意买入的资金自然就会增多,股价自然就会上涨。
也就是说,在有业绩安全边际的情况下,股价并不会无止尽的一路狂跌。
所以,股市中的第一种套利,就是价格回归,或者说是估值回归。
永远寻找被资金错杀估值的股票,在估值洼地的时候买入,然后静静地等待估值修复。
这种看似笨拙的方式,却能够稳稳地进行套利,前提是需要等待,等到价值回归的时候。
但价值回归这件事,并不单单地只体现在类似银行股这样的股票上。
诸如券商、保险、地产、水泥、基建、有色金属,这些传统板块,却永远吃不饱饿不死的行业,都具有同样的套利空间。
有一些行业有兴衰,是会有趋势性的,但有一些传统行业,并没有完全的兴衰一说,只有周期。
股市中的第二种套利,就是周期性波动,或者说逆周期布局,顺周期收获。
周期股的选择,其实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并不是所有周期股都会翻身。
有一部分的周期股,会在逆周期里被拖垮,出现巨额亏损,企业的经营风险可能会连累股价。
所以,一定要去配置那些,逆周期里,企业的净利润下滑,但能保证营收,且保证不会亏损的上市公司。
一家上市公司,只要营收不存在大幅度的滑坡,净利润层面因为市场周期产生波动,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如果营收开始萎缩,说明市场总体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候想做周期套利,就要谨慎了。
股市中的第三种套利方式,就是政策套利。
所谓的政策套利,指的是某个指向性的政策,带来的红利。
政策套利的指向性,其实是会带来非常高的确定性,但时间周期上,可能会比较长。
比如政策上一般都是五年做一个规划,从结果上来说,会有一个确定性的成长。
关于政策套利,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就是要明确地找到政策扶持的个股。
行业里鱼龙混杂,有一些偏向于概念,有一些具备实质。
那些蹭热度的个股,政策的优势也无法实际地体现到业绩上。
如果无法体现到明确的业绩上,就不会有所谓的政策套利一说。
对于选股能力不足的投资者,直接选择行业ETF投资即可。
第二,拥有足够的耐心。
行业规划一般都是五年一个跨度,途中的炒作往往会有数轮。
追高做投资,并不符合政策套利的本质,而是必须通过低吸。
宁可错过行情,也必须得寻找相对比较合理的时间点和价格入场。
如果行业的目标是五年成长三倍,那么理论上看,只有股价涨幅在三倍之内,才有可能存在套利空间。
而这三倍的涨幅,理论上有五年的时间跨度,并不存在一蹴而就。
做行业的政策套利,一定是需要时间的。
当然,股市中还有很多套利的方式,但不太适合普通散户,比如股债套利,股期套利,股基套利等,高频交易量化也能做套利。
只不过这些类别的套利,需要资金量庞大,以及更专业的交易手法。
普通散户去做,往往会因为不专业导致套利困难,甚至可能会有套利风险。
股市中所谓套利,其实前提就是安全边际,并不是在于收益有多少,空间有多大。
另外,股市中不存在无风险套利一说。
所谓的无风险,指的是长期来看,风险很低。
但是对于短期波动,是没有办法去准确预测的。
即便我们明白像四大行这样的股票,一定不会有业绩风险,但也无法解决即便估值很低,股票还是会有下跌的可能性。
所以,在进行套利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自己的资金充足,对于时间跨度的周期,也有足够的耐心。
对于那些心浮气躁,想要在短期内获取更多收益的人,不适合做任何的机会性套利,更多的只能去和风险做博弈。
当然,风险博弈这件事,其实也不是对等的。
聪明的投资者,懂得去寻找风险更低,收益机会更大的投资机会。
交行要被社保基金抛弃吗?
社保进行抛售也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现象,毕竟无论是谁,来股市的第一目的就是赚钱,那么有买入,必定就有卖出。选择在这个时候卖出交行,其实背后释放的信号是需要我们仔细分析下的:
1.我认为现在的上证50大部分个股处于的是一个阶段性较高的位置,我们发现14年的牛市它们再涨,15-18年的布局行情还是它们再涨,19年的1-3月又是它们再涨,那么势必会来会有一段时间的回调和下跌,才能迎来未来更大的涨幅空间!毕竟股市里没有只涨不跌的道理!
2.茅台是上证50股目前的灵魂,但是800多元的价格,和10年60倍,5年10倍的上涨速度难以支撑茅台的现在的股价!再加上茅台的业绩虽然不错,但是远远不如第一市值的工商银行,但是市值却只有工商银行的一半,所以未来茅台开始下跌回调是大概率事件,势必会带领上证50回调!
3.社保进入交行已经有非常大的盈利空间了,对于社保来说他们是求稳,而不是激进,并且仓位的控制非常重要,所以战略性的退出是保持着一种理性的投资,这个与市场上普通机构和投资者的策略是不同的!
4.我们可以发现社保这几年的投资主要是以化学化工、计算机、医药板块居多,银行配置非常少,所以抛售银行股可能是为了投资更好的板块和行业!
社保的退出有一定战略性的考虑,不需要太过担忧!再加上现在的行情其实是一个分化的走势,还没有进入一个真正大牛市的阶段,严格意义上根本不能称之为牛市,而是一个熊转牛的过度,一个牛市初期的表现!
所以未来的行情,我们更要轻指数,重个股!况且此次社保的减持只有14.85亿股,远远不及社保持有建行的总股本,其实谈不上抛弃!2018年末,社保基金会共计持有交通银行A股和H股109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4.71%。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银行板块的股票大面积的股价低于净值?
银行板块的股票大面积的股价低于净值,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当下银行板块的股票大面积的股价低于净值,这是现实的存在。不过存在就是合理。至少说明现在大部分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对银行板块,有一些偏见。但很现实的结果就是,我觉得银行股的PE(市盈率3-8倍)非常低。在港股上甚至是出现低于3倍市盈率的个股。而股息率已经达到了10%。表面看起来很奇葩,但内在的逻辑还是必然的。那就是否极泰来,我相信银行股一定会有价值回归的哪天。接下来我来说说自己的所思所想。供大家参考。
首先、虽然我的组合里面,银行股是大面积浮亏的,但我并不紧张,我觉得这只不过是极度低估的情况下,更加极致的表现而已。而且我也相信这笔投资最终是能获得超额收益的。人是非理性的。就好比是飞行员,在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错觉,但一定要相信仪表盘。股票投资也是如此,要相信财务报表,相信常识带给你的那份理性。我觉得中长期来看,价格跟价值的关系是正相关的,那就是低估的总归会回到合理估值,反之亦然。
其次、银行股当下的状态,跟2013-2014年高端白酒行业的表现是惊人的雷同的。白酒行业经历了限制三公消费,塑化剂事件的利空之后,估值水平一度下跌到10倍左右,就连贵州茅台也出现了8倍市盈率的极致表现,而股息率一度上升到5%左右。在当下很多机构投资者在渲染贵州茅台40倍市盈率时,投资价值如何如何高,确定性如何高。那为啥在当时是砸盘的主力。说白了,他们也只不过是趋势投资者,一个大散户而已。而现在的银行股,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囚笼理论而已。随缘吧。
最后、看看当下一些城商行,外资买买买很普遍。还有一些银行股的大股东居然已经是外资银行。我们看到一些主力机构一方面在唱空国内的银行业,而另一方面确实在大量的买入低估的银行股。听其言,不如观其行。资金上的投入,已经说明了外资是非常看好银行业的。只是他们尚在建仓期,绝不希望很快涨起来而已。
总之、作为百业之王的银行股,我觉得已经是极度低估的存在。当下买入绩优银行股,中长期来看,风险是极低的。如果是当股东拿股息的心态,你会有一种过去买房子收租金的感觉,等几年之后突然发现股价还涨了。那岂不是很香的事情。总体看来,市场先生是非理性的。而投资者也往往是非理性的。但不争的事情就是无论从国内国外的通行市盈率,市净率角度来看,银行股都是很有前途的。大家拭目以待吧。
谦秋说问答,开心有内涵。
交行分红派息怎么算?
交通银行:10送1派0.2(含税)。登记日期7月18日。除权除息日7月19日
交通银行股权登记日7月18日,除权除息日7月18日,派息送股到帐日8月11日 每10股送1个派0.2元含税。
也就是说只要在7月18日持有该股或买了交通银行股票就可以享受分红送股。
交通银行的由来?
交通银行(全称: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08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延续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的发钞行之一。
交通银行的建立源自晚清京汉铁路的修筑,因此得名交通。京汉铁路的修筑,创议张之洞,实施于盛宣怀,但铁路的修筑却是举外债才以完工。在晚清收归利权的风潮下,京汉铁路赎归国有也提上日程,而赎回京汉铁路,关键是资金问题。而集款办法不外两端:一本国筹款,售股票,募内债;二外国借款。这就直接促成了交通银行的设立。因此继户部银行之后,邮传部于1908设立交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