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点评网,如何看待银保监会证监会宣布接管9家金融机构

2023-09-15 05:27:03 71阅读

金融点评网,如何看待银保监会证监会宣布接管9家金融机构?

银保监会宣布对6家保险信托机构进行接管,证监会对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接管了!9家金融机构同时被接管,还真的是历史上头一遭。很多人都有点慌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实际上,这6家保险和3家券商,多数跟明天系有关,主要原因是隐瞒实际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所以政府部门出手接管了,属于正常资产处置,不用想太多,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有关部门的小动作,政府想介入搞事情,随便找找理由就行,你懂的!至此,明天系也就成了昨天系了!!

金融点评网,如何看待银保监会证监会宣布接管9家金融机构

政府决心整改金融业

政府部门出手接管这些金融机构,这也体现了监管层决心,前几年金融牌照泛滥,大量滥竽充数企业加入,导致金融市场竞争的无序化,金融业看似繁荣,实则虚得很。尤其券商没有一家巨无霸,可以跟外资抗衡的。

看看7月17日的消息,证监会相关部门向各派出机构发布通知,鼓励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做好组织管理创新工作。一是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鼓励有条件的行业机构实施市场化并购重组;二是支持实施员工持股、股权激励计划。

很明显,政府就想整改金融行业,不仅出政策鼓励并购重组,自己也找机会上去参合一脚,就是想加快速度,毕竟你真想让两个有市场又上市,运营又正常的金融企业进行合并,还是有点难度的,大家都谁也不服谁,那谁合并谁就很难搞了,这时候就需要政府这个中间人介入进行融合推进啦!

券商合并预期加强

还记得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的消息么?真假我不知道,可无风不起浪,消息不可能凭空而来,在金融大开放背景下,金融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所以有理由相信这都是上面的意图,而现在这个接管的消息更加强化了券商合并的预期,兼并进程可能会加快,反而利好头部券商!

周末的这些消息相当于底牌都亮了,这不明摆着就是要鼓励券商合并吗?我们将会看到继中国神车以后,中国神券也要出炉了。

那为什么传“绯闻”的是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

首先是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符合政策面的要求。去年下半年,证监会明确提出要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为此还推出了六大举措,支持行业内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活动,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及整合。而从今年起,证券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取消外资对券商持股比例的限制,允许外资独资券商进入市场。并且近期市场还传来监管部门将选择一两家大型银行试点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因此,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券商更应加快做大做强的步伐。而券商之间的“合并”,尤其是强强联合,这是符合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要求的。、其次,中信建投与中信证券曾经是“一家人”,中信建投曾经就是中信证券控股的公司。2005年,中信证券与中国建银联合收购了处在经营困境中的华夏证券,并更名为中信建投。前者持股比例60%,但2010年,由于受“一参一控”政策的限制,中信证券将所持大部分中信建投股份转让给北京国管中心,二者因此“分道扬镳”。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渊源,这就增加了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合并传闻的可信度。其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合并的传闻可以配合当下的市场炒作。目前的市场有点疯狂,在这种市况下,市场往往是放大利好,而忽视利空。因此,对于当下的市场来说,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合并的传闻可以很好地配合市场的炒作,这是市场所需要的,至于消息的真假,并不重要。

鉴于以上信息可以预见鼓励券商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正拉开序幕。A股现上市券商40余家,千亿市值以上10家左右。行业整体散乱多小,类似于之前的钢铁行业,低端重复投资。现管理层积极推动行业整合,做大做强,一轮行业并购浪潮或将来临—券商的战国时代。

现在的金融行业?

我金融行业做了很多年,各个岗位都做过,其实金融行业说白了就三类岗位,一类是资产方,就是找资产的,比如信托公司的信托经理,资管公司找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项目的项目经理,第二类是资金方,找资金的,比如给某某上市公司找过桥资金、找贷款资金,或者给某某公募、私募募集产品,第三类撮合方,就是既没资金也没资产,纯粹做撮合的,相对来说这一类是比较难做的,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人脉资源。

我这样的分类其实是金融行业最纯粹的分类方式,如果你按岗位来分,那金融业有前中后台岗位,前台有营销岗,比如客户经理、投资顾问、信贷员、项目经理等,中台的话有营销支撑、督导、品牌部等,后台有风控、会计、人力等岗位,你要说哪个岗位好做,这个很难去定义,每个人有自己适合的岗位,你要纯粹看收入,一般来说前台肯定是最高的,当然也同时承担了最大的指标压力,但现在中后台也是有指标的,只不过不一定是业绩指标,比如人力资源部会考核人力经理的招聘人数,会计部会考核员工的差错率,也算指标,相对来说也是有压力的。

你要说现在金融行业哪个好做,首先你要考虑自己有哪方面的优势,也就是你毕业后积攒的各方面资源,如果你找的到资金(身边有钱人多),那你可以从事资金方的工作,比如理财经理、渠道经理等,如果你找的到资产(认识一些上市公司、地产商、城投平台等),你可以做从事资产方的工作,比如项目经理等,如果你够专业,那你可以纯粹做撮合业务,那适合的岗位就太多了。

如果非要指明一个方向,我只能告诉你,现在金融行业最需要两种储备,一种是人脉资源,这个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的,另一种是复合型的知识,比如你同时懂金融业务,也懂互联网,金融科技人才现在很欠缺,或者你同时有司法考试和CPA,当然这很难,这类人是比较吃香的。

综上,金融行业现在整体比较难做,和整个大经济环境有关,不过任何行业,你只要能坚持下去,找到自己的工作节奏,尽量让自己不可替代,那你一定有存在的价值,也能有前途。

没有给你具体的工作方向(比如银行好或者券商好,又或者信托好还是小贷好),因为我觉得这种回答没有意义,每个地方都有优秀的人,也有做不出业务被淘汰的,当然也有干的轻松的,干的死去活来的,最终还是在于你自己,是不是有所准备,是不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节奏。

送你一句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点赞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缘分,求缘分!右上角点关注哦!

全球十大金融报纸?

一、时代周刊(Time)

杂志创立于1923年,隶属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较为广泛,专注于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是国际读者了解全球新闻的窗口。分为美国主版、国际版、欧洲版、亚洲版及拉丁美洲版。立足美国,关注全球,将一周的新闻加以组织、分类、提供背景材料并进行分析解释。

旗下知名品牌栏目:《时代》百人榜、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年度风云人物、封面人物等。

二、财富(Fortune Magazine)

杂志创立于1930年,隶属于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是美国一家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国际知名商界杂志,专注于为工商企业界服务的金融半月刊。于1996年创刊《财富》中文版(FORTUNE China),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运营,致力于服务中国管理精英的商业杂志。

实行编辑系统和经营系统两个独立并行且互不干扰的独特公司结构,编辑不考虑广告和赚钱,只按原则理念真实公正的报道和评价工商界人物与事件,有发生过坚持客观报道而牺牲巨大商业利益的事,甚至发表过严厉批评总公司的报道,但是相关人员并没有受到责难,在工商界有较大的权威及公信力。

旗下知名品牌内容: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财富》论坛、年度商界人物榜等。

三、福布斯(Forbes)

杂志创立于1917年,隶属于美国福布斯公司,是美国一本半月刊商业杂志,专注于金融、工业、投资、营销等领域的原创文章,也涉及技术、通信、科学等其他领域内容。此外,也发行福布斯亚洲版、福布斯生活、福布斯女性杂志,《福布斯》中文版于2003年进入中国,现今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杂志之一。具有前瞻性强、不妥协精神、观点鲜明、反传统且不拘一格、简明扼要、影响市场的力量,报道内容立场偏向共和党保守派。

旗下知名品牌内容:福布斯富豪榜、福布斯国家元首排行榜、福布斯中国潜力百强榜、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榜、全球名人百强榜等等。

四、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杂志创立于1843年,隶属于英国经济学人集团,是全球阅读量最大的时政周刊杂志之一,专注于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也有科技和艺术的相关报道。此外,《经济学人》杂志开设有美国、美洲、亚洲、欧洲、中东/非洲

学习金融学对你生活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谢邀!

注意到此问题下面有了近50个(其中不乏不错的)答复了,那从前天开始,就借用在得到上由哈希对《生活中的金融学》一书的解读中的部分内容,来回应几个和“生活中的金融学”等相关的问题。

在回应《请问什么金融?金融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https://www.toutiao.com/answer/7175110381436797240 )》的最后谈到,说白了,就像中国那句老话“多个朋友多条路”,如果你的朋友是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圈层的,那么你能走的路,也就织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遇上困难“走投无路”的风险也就大大降低了。我们还可以用一个金融中的思考模型,来更系统性地理解这个问题。在金融市场里,人们会把一个资产的收益率波动受到市场整体波动的影响程度,用“贝塔值”来表示。

这儿接着谈。

比如,一个公司股票的贝塔值是1.5,意味着,市场上涨10%,它能上涨15%;市场下跌10%,它则会下跌15%。所以,贝塔值越高,意味着这个资产就会越大程度地,跟随着市场的整体波动方向而波动。

而作者提醒说,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去识别我们生命中的高贝塔资产、低贝塔资产和负贝塔资产。高贝塔资产,就是那些,会跟随着你运势的起伏,或来或走的人,或者是,只有在有利可图时,才愿意留在你身边的人;低贝塔资产,就是那些,不管你境遇如何,总是愿意对你不离不弃的人;负贝塔资产,就是那些,在困境中尤其能体现出价值、愿意帮助你的人。作者认为,相比于高贝塔资产来说,低贝塔资产和负贝塔资产,往往容易被忽视,但事实上,它们才是更值得我们重视的,高价值友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经常思考:我是不是在我的高贝塔资产上投入了过多的时间?我是否足够重视我生命中的那些低贝塔资产和负贝塔资产?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

第二部分

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说一说,从金融学的视角来看,价值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以及,这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哪些启发?

在工作中,我们从老板那里拿到工资,然后通过自己的劳动,为老板创造收益。而在金融市场中,投资人和资金管理人在做的事情,也是类似的逻辑——资金管理人从投资人那里拿到资金,然后通过自己的劳动,为投资人创造收益。

那么,一个资金管理人创造的价值,该怎么衡量呢?首先要明确的是,每一个投资人在把自己的资金交给别人的时候,心里都是会有一个期望收益的。比如,你把钱放在银行里,会预期在一年后得到百分之几的利息;你把钱放在基金里,也会根据这个基金过往的业绩,心里对这个基金将来的收益率有一个期望,比如10%。那么,如果资金管理人在一年之后的收益率正好是10%,那从投资人的角度,其实并不会觉得这个资金给自己创造了价值。而如果收益率是8%,他们很可能还会觉得自己亏了。只有收益超出期望,比如15%,才存在价值创造。

这个逻辑也很好理解,因为我们投入任何资金,都是要在心里算时间成本的。如果你觉得,现在拿到100块钱,跟一年后拿到110块钱,满足程度是差不多的,那么这10块钱,就相当于是你心里的时间成本;换个角度,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收益期望。作者说,每一个资金管理人都要面对一个残酷却真实的逻辑,就是,如果你的收益刚好满足投资者的期望,那你相当于没有在资金成本以外创造任何价值。

并且,作者认为,在工作中,也是类似的道理,如果你带来的收益刚好符合上司的期望,那么,在他们的眼中,你其实没有创造任何额外的价值。如果你想创造价值,那么你带来的收益,就要大于他们的期望值。

将在回复《金融上有什么能够用在生活中的定律吗?》中接着谈,再将昨天的#思进每日美股点评#中的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12月09日:首先要说的是,PPI总体数据高于预期,这表明在某些季度,通胀从峰值回落的道路可能比预期的更加坎坷;同时,综合上周ISM报告来看,虽然11月份工厂购买商品的价格指数降至两年半以来的低点,但消费向服务业的转移意味着整体通胀仍将居高不下;而一些价格压力被认为来自劳动力市场,且11月工资增长加速。

既然美股市场非常依赖于通胀数据,那显然这种状况对美股不利。

显然美联储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并将政策利率提高到至少5%以上,至少有30%的概率将加到6.5%,甚至有加到7%的概率,并可能在这样的高水平上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特别提几点:

1、美联储季度金融账户报告:第三季度股市市值下降1.9万亿美元;

2、全球能源市场正在掀起一轮大风暴! 随着欧盟、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对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设置的每桶60美元的“限价令”正式生效(12月5日开始),原油出口大幅下降近50%;同时,荷兰决定新建两座核电站,建成后将承担全国9%至13%的发电量;

3、将一微信群友对我的直播观后感(一)和大家分享:

陈老师直播 观后感(一):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 总共发生了5次 产业链转移

①英国 蒸汽机 纺织机↓

②美国↓

③欧美→日本↓

④日本→4小龙↓

⑤中国↓

⑥ 高端产业链:回流 美国 加拿大

中低端产业链:印度、东南亚(越南)、墨西哥

本轮经济萧条(亦或经济危机)的结束→取决于 产业链的转化完毕 之时

在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中:企业家是第一位的+金融+科学家

卓越企业家,例如:爱迪生(通用电气 GE)、乔布斯、马斯克、日本的 稻盛和夫、任正非、小i机器人的 袁辉……

Last but not least, 很多网友不断地问,美股这次熊市究竟何时结束呢?昨天谈了熊市见底的第四个指标信号:失业率,这儿接着第五个(更重磅的)指标: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于美股而言,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其实,美联储别说政策了,之前格林斯潘带的公文夹的厚薄、现在鲍威尔一个眼神,就能让市场抖三抖,所以,我们来看一下,货币政策在历史上对于股市的影响,

这张图看起来有点儿tricky,和之前那几张不是一个逻辑,得多解释几句,这张图展示了过去60年,所有的股市跌超10%的情况,而这里不仅有被挑选出来的那七次典型的熊市,还包括其他所有超跌10%的情况,这里每一次向下的V字形,都是一次股市的下跌和恢复。上图中红色的部分,就是美联储处于宽松货币环境下的情况,说白了,这些红色的部分就是美联储在减息的情况。要想看懂这张图其实也不难,我们就盯着每一次V字形的这个转折点就可以了,红色就代表熊市结束时,处于减息的状态……点到为止……明天接着谈吧。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财经科普漫画《漫画生活中的货币》和《漫画生活中的投资》、和我策划、和粮食问题专家冰清合著的《大国粮食》新鲜出炉,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别人说你人才怎么回复?

你可以说谢谢你的夸奖。回复,即回应,指回答或者对别人的疑惑做出答复,对某人提出的问题做出理性的思考,然后以语言的方式回应他,这是对对方的一种礼貌的回应。

厉害,即人才,指很剧烈,或者猛烈的手段,如:天热得厉害。或者以击毁、伤害为目的的破坏行为,也指一个人的能力很强,我们夸她很厉害。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