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概念股,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有哪些人

2023-09-15 02:57:03 87阅读

王亚伟概念股,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有哪些人?

新浪财经每年都会选出中国基金业“金麒麟”奖,2020年的评选已经在7月份尘埃落定。新浪财经2020中国基金业“金麒麟”奖最受青睐股票基金经理共有 82人上榜,该评选根据不同投资年限不同大小的基金规模,在百亿、五十亿、低于五十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选。

其中十年期百亿以上新浪财经金麒麟2020最受青睐股票基金经理上榜的有以下几人:

王亚伟概念股,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有哪些人

朱少醒 富国基金

周蔚文 中欧基金

刘彦春 景顺长城基金

李琛 广发基金

傅鹏博 睿远基金

董承非 兴证全球基金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

1、朱少醒

代表基金:富国天慧成长混合A(161005)

个人履历:朱少醒,生于1973年,管理学博士,具有20年+投资经验,曾先后担任华夏证券研究所分析师,2000年6月起就职于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做过产品开发主管、研究部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直到公司总经理助理。

为什么说第一个要说朱少醒,可以说他是业内连续管理单只产品时间最长,但是收益最高的权益基金经理。他所受到的认可除了在业绩上的,投资年限14.68年,年化回报达到了惊人的21.86%;还有人品上的。

基金经理作为专业人士来说也是一种职业,所以很多基金经理会在三年左右的时间跳槽,但是朱少醒为人却始终如一,只掌管这一只基金,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信任他的投资者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

2、周蔚文

代表基金:中欧新蓝筹(166002)

个人履历:周蔚文,生于1973年,管理学博士,曾在光大证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先后任光大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富国基金研究部行业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富国天合稳健优选股票型基金经理,现任中欧基金投资总监、策略组负责人。

周蔚文投资年限13.32年,年化回报19.79%,所掌管的中欧新蓝筹曾8次获得金牛奖,也是相当优秀了。

除了这些老将以外我们发现还有许多新生力量上榜,比如说嘉实基金的归凯。

代表基金:嘉实新兴产业混合(000751)

个人履历:硕士研究生。曾任国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投资经理。2014年5月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机构投资部投资经理一职。投资年限4.36年,年化回报24.45%,虽然从业时间尚短但是目前的年化回报率还是相当可观的。

他的代表基金嘉实新兴产业混合也是新兴产业主题里表现最好的,拿过多次三年、五年期金牛奖。

什么样的基金是好基金?

好基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能帮你赚钱的就是好基金!只是对于好基金的选择,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基金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万余只不同类型的基金,且数量还在不停地增加中。

毋庸讳言,我们投资基金就是为了获得回报,基金的实质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我们请了一位基金经理,来帮我们打理一篮子的股票或债券,通过付费给他们(手续费和管理费)来利用他们的专业投资能力,来实现投资的增值。

那么,什么样的基金是好基金,其实就是看他在单位时间内能够给我们带来的盈利是否足够。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五年前投资了招商中证白酒,那么五年后,这笔投资就已经增值了五倍多,这只基金很显然就是一只好基金。相反的,也有像工银中证传媒指数这样的,五年多了,这只基金的收益还是负的,这显然就不是一只好基金。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基金是好基金?我想把这个问题换一个问法,即什么样的基金不要去选择,或许更容易回答一些,以下的判断标准,请你牢记。

1、基金公司规模太小的尽量不要选择

目前市场上有100多家的基金管理公司,出色的基金公司,显然运作能力会更强,比如说有更好的管理方法,更好的考核制度,更好的后勤保障和更加严格的风控体系。

前些时候就传出叶飞曝料说某些基金公司会配合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我相信在一些大的基金公司,有着完整且严格的风控体系和管理体系,这些事情就不太容易发生。

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持续小规模运作,显然无法招来大神,市场号召力也会较差,那么将会导致基金的规模也较小,而小于一定的规模则会面临清盘的风险。

所以选择基金,在同等条件下,尽量选知名基金公司的基金。下表是目前排在前十位的基金公司:

2、基金规模太大或太小的尽量不要选择

基金的规模太大,会让基金经理的管理有很多的不方便,比如调仓换股就不如小基金灵活。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坤的易方达蓝筹,根据一季报显示,易方达蓝筹的规模已超过880亿,这还是在日申购限额2000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根据易方达蓝筹最近的申购情况看,也许目前已经无限接近1000亿或超过1000亿。

而春节后易方达蓝筹的表现就令人十分不满意。我就在前一段时间将持有半年多的易方达蓝筹全部出清了。

当然,基金的规模也不能太小,对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来说,管理费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规模过小,则管理费收入少,很难维持正常的运营,更不用说吸引优秀的基金经理来运营。另外,基金规模小,也很可能是因为过往的业绩不理想导致。

基金的规模,我个人理解要尽可能在1亿以上,而如果低于5000万,则有可能出现清盘的风险,尽量不要选择。如果是上限,我选择尽量不要超过200亿的,当然如果是行业类基金,可以适当放宽上限。

3、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不要太短

一般来说,大家普遍的认知是没有经历过牛熊转换的基金经理,容易出现过于激进或过于保守的情况。A股经历2015年大跌,2016年熔断,2018年贸易战,2019-2020则是大牛市,进入到2021年,则是在牛市中的局部熊市。

如果没有经历过熔断,很难想象到什么是股灾,是无法对风险有足够的意识的。

不过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得分两面来看:

其一,五年的从业经验固然是很重要的,但由于目前基金数量众多,很多基金经理是新入行的,他们需要经历市场检验。但也不能因为这条硬指标,就将这些年轻有想法有冲劲的基金经理们就全部排除在外。

其二,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一些细分行业越来越专业,投资辅助分析或操作手段越来越先进,投资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而对于原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基金经理们,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与敏锐嗅觉,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对于新工具的利用度都会更高。

所以,对于这点,我并不会过于看重基金经理一定要满五年的从业年限,只要是行业比较专业化,那么会放宽这方面的条件。

例如说我注意过一只大健康基金,天弘医药创新的郭相博,从业仅三年半,但基于其出色的专业背景,其执掌的这一只新基金今年就表现很不错。

另外像中泰开阳价值优选的田瑀,从业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但这只基金的表现就令我眼前一亮。

4、基金投资的行业不能没有前途

投资上有两种选股方法,一种叫至上而下,一种叫至下而上。我认为选择基金也是如此。即我们应该先从大势出发,选择未来看好的赛道,然后再来选择专注于这些赛道的基金。这也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一种体现吧。

比如说能力如张坤,但如果摊上一个不理想的市场和细分领域,就算能力出众,估计结果也不会理想。张坤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就是这样的例子。由于港股表现得疲软,这只基金近一年的增长只有8.31%可谓表现非常难看。

如果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看好的赛道总结出来就是七个字:“喝酒吃药晒太阳”。

喝酒指的是以白酒为代表的大消费赛道,吃药指的是以医药为代表的大健康赛道,晒太阳则是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赛道。

而我的基金组合,主要分成3+1,其中3即对应上面的三大主流赛道,1则是偏防守和临时性的。感兴趣的可以翻一翻我之前写过的毫无保留地公开我的持仓的文章。

比如,我最喜欢的三只基金是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工银前沿医疗和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

5、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不能太激进

好的基金经理,对于基金中的股票或债券的组合,是有独到理解和控制能力的,这也是基金经理的核心能力。

比如以张坤为代表的基金经理,就是价值投资理念的践行者,他们淡化择时,持仓股票的变化较小,更重于股票的选择,看好了就入手并长期持有。

而如广发多因子的唐晓斌,则是另一种风格,他的基金以高换手著称,基金经理有非常强的择时能力,以量化操作的方式来保持盈利的持续。

几个指标可以看出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

1、股票占比

股票占比大,则风险相对较高,回撤可能较大,当然上攻也会更有力。

2、重仓股占比

从基金定期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的重仓股明细,重仓股对于基金的净值影响较大。如果单只股票的占比较高,则基金受单只股票的影响也越高,相对风险也较大。当然如果持仓中重仓股占比小,则股票相对分散,波动是小了,但在行情好的时候,涨幅也会小一些。

3、波动率

波动率越大,说明基金净值越不稳定,呈现上下起伏的状态。

4、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是描述投资相对分险的一个参数,夏普比率越高,则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说明基金的性价比越高。

5、回撤率

是指基金单位时间从最高点回撤的最大幅度,越小越好。但一般来说,行业性的基金,回撤率控制也相对较差,比如说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近一年的回撤率高达近30%。

总结:

基金的选择,确实是一门学问,一只基金的核心是基金经理,但基金经理又非唯一要素,也取决于这只基金在成立之初的定位。比如说侯昊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这是一只被动型基金,主要跟踪中证白酒指数,由于行业的因素,基本上算是躺平的典型样例。

基金选择虽然无法完全量化,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但一些相对的原则还是可以参考的。针对我们上面说的五个方面,即看基金公司的规模、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基金本身的规模、基金所专注的行业、基金经理的风格等等,综合考虑,就可以选出相对靠谱的基金了。

当然,基金的投资魅力,也在于测不准的现实,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但只要用心,多思考多比较,跑赢大势还是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股票在高位时抛出还会有人买进?

股票的价位,到底是有谁决定的呢?

决定股票的价位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公司的内在因素,例如盈利、成长性、管理能力等

2、国家的政策导向以及

3、短期投机、炒作等人为控制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我觉得这三方面因素相对影响力大。股市里博傻理论非常有名,毕竟有人把股市形容为击鼓传花游戏。只要你不是最后的接盘侠,在中间都是赚的。

股市里也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机以及波段操作。

1、首先说一下长期投资,也许在有些人认为,股价翻了一倍,就是处于高价位。但是在主力认为只要该公司业绩能够继续稳定增长,该公司就能够继续持有。例如贵州茅台、腾讯股份等

对于价值投资来说,当前的价位可能处于高位,但是过几年之后往回看,该股价又是多么的低廉。就像三聚环保,真正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也就那几位,王亚伟就是其中一位。而中间抛掉的又有多少基金经理。

因此价值投资,不是简单的凭感觉来判断价格是否处于高位,而是考虑公司的内在因素,盈利性以及管理能力等。还要关注未来政策的导向以及居民的生活消费习惯等。这时候考虑的是否处于被低估。

2、短期投机以及波段操作,这些都是受主力影响,随时被主力玩弄。让你神伤、激动。控制我们的心理。这时候价位的高低,是由主力决定,而不是我们判断,而且我们的判断错误概率非常之大。主力不可能让我们把握到他们的心理,不然人家肯定玩完。因此这时候见好就收,是明智的选择。毕竟我们也摸不清楚,主力什么时候撤出,什么时候再来一个回马枪。与其去猜测主力行为,还不如严格按照自己的操作系统来。不要后悔,不要犹豫

好了今天就暂时讲到这里,股票是否处于高价位,决定因素太多,我们要根据投资依据来即是按照价值投资来,还是按照短线或波段来。按照价值投资,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公司的内在因素(盈利能力、管理能力)还有国家政策以及居民的生活消费习惯等

按照短线或波段,决定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由主力决定股价的高低。而不是我们判断出来的。因此这时候最好是严格执行自己的操作系统。以不变应万变

好了今天暂时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关注我或者私聊我,股票问题,可以互撩

看排名买基金?

靠不靠谱,我们看看近3年公募基金排行榜前十名的数据,参考一下。

2014年大牛市,2015年大幅波动的牛熊转换,2016年触底反弹,这3年分别对应了3个不同的市场情况,接下来我们看看是否有常青树。

2014年——那是一片红

2014年,上证指数上涨了52.87%,牛市启动是在2014年的7月份,一直上涨到年底,不知不觉中牛市到来了,当时很多人还不相信,后知后觉。

受益于市场向好,各类公募基金平均均获得正收益,其中主动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三大品种平均收益率均达到17%以上,其中指数型平均涨幅最大,达40.7%;就连货币基金平均也取得4.7%的收益,可谓是红红火火一大片。

这里选出了混合型基金的前十强来给大家做参考。因为指数基金等被动型基金参考意义不大,所以这里选择了数量最多的混合型基金来作对比。

前十强当中,最低收益为62.34%,最高收益达103.5%。最高收益的是工银金融地产,因为2014年带动牛市启动的就是大蓝筹,大蓝筹最多的就是金融和地产,所以排名较前的,一般都是重仓金融或者地产,甚至两者都有的。

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来看看2015年,这些面孔是否还在。

2015年——那是一个惨

2015年上证指数来了个过山车,最高去到5178.19点,最低回到了2850.71点,年度涨跌幅9.17%,振幅达到了71.5%。

这一年很多投资者半路上车,还加了杠杆的,比如券商的融资融券,场外的配资等等,因此当股市下跌的时候,融资盘被迫平仓,形成踩踏效应,卖盘蜂拥而出,千股跌停的壮观场面,那是一个惨啊。

相比股民的悲惨,这一年公募基金大部分还是取得了正收益,除了QDII是-12.8%以外,其余的都表现还可以,最高的是混合型基金,取得了平均18.12%的收益率,最低的是货币基金,取得了平均3.32%的收益。

而排名前十名的混合型基金的强者呢?收益率没有低于100%的,最低的是大成中小盘,收益率为116.97%,最高的是易方达新兴,收益率为172.91%。

这些全都是新面孔,没有一家是和2014年重叠的。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2016年——那是一个凉

2016年来了个探底回升,市场在快速下跌后缓慢爬升,上证指数这一年跌幅是12.31%,振幅是25.44%,很多基金都在这一波打回原形,股民们也早就擦泪离场。

这一年公募基金好坏参半,QDII、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取得了平均正收益;保本型、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平均都录得负收益。正收益最高的是货币基金,平均收益2.55%;负收益最大的是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9.44%。

这一波探底回升,很多股民和基金投资者都没办法预料得到,甚至很多人都是刚离场,市场却迎来了反弹。来看看这一年混合型基金的前十名,依然有很多牛逼的基金,最低收益是兴业聚利29.63%,最高收益是中融鑫思路65.86%。

但是你们找到了和2014年和2015年熟悉的面孔吗?

一个都没有。

这3年的市场情况,也大概代表了市场的情况。每一年市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想要在每一年都适应市场的风格取得优秀的成绩是非常困难的,而很多优秀的基金都是有自己的投资原则的,不会因为市场的改变而改变。

就像巴菲特一样,他的投资理念难道要跟着市场不断变化吗?他只要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投资方法就足够了,这也是很多基金的生存之道,比如东方红的价值投资理念,星石投资的稳健理念等等。

所以个人认为,看排名买基金买的都是运气,和摇骰子没什么多大区别。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看排名买基金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手动码字,分享不易,谢谢点赞。

用基金赚钱的都是什么人?

首先,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明确一点:基金的定义是什么?欧洲首席金钱教练博多·舍费尔在理财启蒙书《小狗钱钱》中写到:

基金就像一口大锅,许多没有时间、没有相关的知识或者没有兴趣亲自去买股票的投资人都会把钱投进这口锅里,这些钱由金融界的专家——也就是所谓的基金经理人——去投资买股票。

也就是说,拿钱去投资基金的,主要有三类人:

①没有时间看盘

②没有股票投资知识

③没有兴趣亲自去买股票

另外,基金必须至少购买20种不同的股票,所以具有“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优势。

故而喜欢投资基金的第四类人:

④稳健型投资者,喜好低风险产品

其次,基金赚钱指的是什么?

不是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非是基金的盈利能力,更不是每年分了多少红,而是作为投资者的我们,赚了多少钱。

基金盈利指的是每年收取的基金管理费、基金申购费与基金赎回费,而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旗下所有基金的盈利。

也就是说,基金与基金公司的盈利主要看基金规模,基金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而基金分红只不过是从基金净值分出一部分,以现金的方式分到“养鸡人”的手中罢了。

差不多是把钱从微信转到支付宝,没什么两样。

再者,长期持有基金,赚钱效应才高

基金属于长期投资的理财产品,持有时间一般为2—3年,因为A股市四次牛市,没有一次长于3年,即有“牛不过三”的历史。

据大数据统计,持基收益率:股票基金持有一年正收益概率为67%,持有5年正收益为91%,持有8年正收益为100%;而债券型基金持有一年正收益率便有82%。

所以说,持基时间越长,持基越安全!

另外,据数据统计,混合型基金更容易获得收益,因为混合型基金可以随意购买股债,不限比例,而股票基金限制了必须80%购买股票,那么风险性就高了。

当然,买到优秀基金,那么,您可以把亏损抛之脑后了。

说到这儿,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在12年的时候通过银行买基金,那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方便,可以在第三方互联网渠道购买。

那时候,我朋友买的是银华富裕主题混合,买了两千。

后来银行卡丢了,他也忘了,直到去年(2020年)11月时才想去补办这张银行卡。

他登录银行APP,看到涨到了12000多。

8年时间,涨了五倍,平均年化复合收益率高于20%,都比得上老巴了。[捂脸]

(平均复合年化收益率为20%,则八年后2000*(1+20%)^8=8599.63)

他跟我说起这事,他说好心痛[流泪],早知道当初多去学学基金投资就好了 可能我就全仓下去了。

我跟他说,如果你还记得这事,说不定不够一年你就卖出去了。[捂脸]

所以,如果投资基金,就要选择优秀基金!

另外,买到好基金也不要轻易放手,短期波动,长期上涨!

最后,为什么你买基金不赚钱以及投资建议

①频繁买卖,增加手续费

一只基金一般有四种收费方式: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管理费、托管费与赎回费。

(PS:有申购费就不会有销售服务费,申购费属于前端收费,服务销售费则属于后端收费。)

申购费为一次性0.15%(打一折)以内,最高收1000元;

销售服务费为一般一次性1.2%以内,不限高;

管理费一般为一年收取1.5%,不限高;

托管费一般为一年收取0.2%,不限高。

基金属于长期投资过程,如果频繁买卖,则可能会得不偿失。

②喜新厌旧,盲目投资

很多人喜欢购买宣传噱头大的新发基金,而不去多想想为什么要买这只基金。

新发基金没有过往业绩可以查询,我们只能从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来查看,这样风险性就大了很多,毕竟每只基金投资方向不一样。

一般挑选优秀基金,可以选择“4433”法则,今天我简化一些,用“6个30”法则挑选,即:

近3个月收益率同类排行前30%;

近6个月收益率同类排行前30%;

近一年收益率同类排行前30%;

近两年收益率同类排行前30%;

近三年收益率同类排行前30%;

近五年收益率同类排行前30%;

今年来收益率同类排行前30%。

相信您也可以挑选自己既中意又优秀的基金。

③无脑定投,降低收益率

很多人都在宣传基金定投的好处,可大家知道基金定投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炸天谎言吗?

先说一下基金定投为什么会盈利:

基金的本质是投资上行的市场,市场上行,那么大部分基金都会上行,比如我们国家四十多年蓬勃发展,已是世界500强公司数量第一。

而如果市场下行,那么大部分基金都会下行,比如“老矣”欧洲,发行的负债利率债券都有人抢(这是新闻,可以查到)。

所以,如果一个市场是下行的,你再怎么定投,它都是负收益的。

而且,定投属于懒人讲出来的罢了,就是为了“懒”,而脱离的投资盈利的本质离不开上行的市场。

教大家一个“聪明投资定投”小技巧:

在大盘跌到3000点以下时,可以定投;3000点以后不定投,这时需要更多的思考去投资什么方向。

当前确定性机会:食品饮料大消费、大医疗、新能源大科技。

最后的最后,今天大年初三,属于“扫帚日”,清去垃圾,聚敛财富。

祝大家新的一年好运连连、事事如意!牛年发发发!

我是@钱钱投资笔记,喜欢我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我哦。让我们一起在股市中一边快乐学习,一边躺着赚钱,牛市一起赚大钱,熊市一起避免亏钱!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