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龙化成股票股,医疗服务分为几类
康龙化成股票股,医疗服务分为几类?
医疗服务是医药医疗行业里的细分板块,按照主营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差异,可以大致分为3类:①CXO,医药外包服务,包括CRO、CMO、CDMO和CSO,典型代表有药明系两家、泰格医药和康龙化成等。②连锁药房,即药品零售,目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大参林、益丰药房、一心堂和老百姓等为代表的传统线下模式,另一种则是新兴互联网模式,典型代表有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等。③医疗体验服务,主要是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等企业,面向的客户既是患者,也是消费者,客户体验感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口碑和发展。
接下来市场还有行情吗?
别慌,行情还是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市场先生就像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周一的大阳线让很多人以为,市场经过几天的震荡调整之后,准备开始发起二次进攻了。
可是,没想到接下来连跌三天,特别是周四的大跌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全天下杀、没有承接,情绪从上周的乐观迅速变为悲观。
周五,三大指数集体收出十字星,算是指数大跌后的正常修复,但成交量萎缩比较厉害。指数在反抽修复,但大部分的股票还在阴跌。前天,喊着要卖房卖车、辞职来炒股的人都沉默不语了!
个人认为这次大跌的关键性因素还是在于上面不希望A股变成一头“疯牛”,当然更不希望“牛死掉”。所以,普涨行情短期是难有了,但是持续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个人认为基于基本面的独立趋势行情并未结束。从周五的市场反应来看,真正有资金参与的主要还是集中在中报超预期的趋势股上,非常多都反包创出新高,比如小熊电器、康龙化成、珠江啤酒、三全食品等等
@A股少阁主 所以,我们接下来可以沿着这个方向挖掘机会!
细胞治疗行业还有机会吗?
案例分析
王先生是肺腺癌与胆管细胞癌双原发患者,也是文章《铁肩挑农税 泰然抗癌魔》的主人公。
他在2014年初体检时发现肺部有占位,但因进展不明显,前期误以抗结核治疗为主。但当肿瘤有增大迹象时,果断采取手术切除,病理结果确认为肺腺癌,幸运的是,分期较早——ⅠA期。所以术后未进行辅助放化疗,使用胸腺肽用以免疫维持。
肺部术后2年,王先生肝部又出现占位,并进展较快。再次行手术切除后病理示胆管细胞癌,脉管内见癌栓。这个结果不仅确认肝部为第二种原发癌,而且“脉管癌栓”预示着术后一年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很高。
2016年5月,王先生找到清华细胞治疗团队,希望进行NKT细胞治疗。团队在综合分析他的治疗史及当前的情况后,认为肺部肿瘤分期较早,一般情况下预后较好。但肝部肿瘤的病理类型为胆管细胞癌,其恶性程度较高,且对放/化疗不够敏感,所以疗效可能并不显著。不过,王先生已通过前期的手术将肿瘤负荷降到了最低,因此当前的主要治疗目标为维持机体稳定,延长复发及转移时间,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在综合考量后,我们建议王先生以NKT细胞全身治疗为主并定期复查。
通过这一年半(18个月)左右时间的控制,从2017年9月最新的影像结果看,王先生的肺部及肝部未见转移复发征象,其他部位保持稳定。具体情况见影像学结果展示。
治疗概况
2014年1月,体检行CT检查,发现右肺门处小结节,直径约1.1cm,似可见毛刺。考虑结核不能除外,行四联抗结核治疗。
2014年8月25日,复查胸部增强CT示,右肺下叶背段结节,边界毛糙,增大为1.9*1.1cm。
2014年9月3日,行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腺癌。遂行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T1N0M0,ⅠA期。
2016年1月6日,查腹部MR发现肝占位病变,考虑肝癌;肝硬化;随后行肝右后叶肿瘤切除、肝左外叶结节切除。术后病理:(肝右后叶)肝内胆管细胞癌,中分化,浸润大胆管周围神经组织,脉管可见癌栓,T3NxMx;(肝左外叶结节)肝内胆管腺瘤样增生结节。
2016年3月-4月,行CIK治疗2周期。
2016年5月,采用NKT细胞免疫治疗,截止2017年10月,已完成13个疗程。
治疗结果
①影像学结果
影像学未见明确肿瘤复发征象;新增右中肺小磨玻璃影,有待继续观察。肝、肾多发囊肿,考虑良性,继续观察。
②生活质量结果
肿标糖类抗原199一直处于偏高状态,需持续监测观察;生活质量分数为82分,生活质量较上次随访未见变化,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目前正常生活、工作。
影像学资料对比
影像学资料对
北京亦庄康龙化成有机合成助理研究员怎么样?
还可以吧,待遇什么的比较不错,待几年再跳槽也能涨涨身价
创业板指数已近前期高点?
行情数据显示,6月19日,创业板指涨势凌厉,盘中一举突破今年2月25日创造的前期高点,盘中站上2300点,最高触及2328.58点,创下2016年4月15日之后,最近4年多新高。
实际上,在连续过关斩将后,近期A股市场悄然来到了一个新的抉择关口,各大指数均已临近前期高点,多个指数距离年内前期高点仅一步之遥,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表现相对更为强劲,而创业板指则率先突破。
在此番创业板指实现突破已有一定先兆。在此之前,市场上号称“创蓝筹”的创业板50指数已率先突破前期年内高点,创出近4年新高。
数据显示,创业板指自4月28日进一步上涨,区间累计涨幅达到14.90%,而年初至今创业板指涨幅已逼近30%,均领涨同期主要股指。另据统计,自2019年初以来,创业板指已近乎翻倍。
创业板股票中,已有超过40只创业板股票价格年内实现翻倍,超过120只股票年内涨幅超过50%。
0 2
创业板走牛背后:两大利好支撑?
近期创业板走势强势背后,与创业板注册制落地可能有较大关系。此外,包括MSCI在内的国际指数将创业板纳入后,多只创业板股也获得外资青睐,进一步推动创业板走强。
利好一、创业板注册制刺激
今年以来,有关创业板推行注册制的消息就不绝于耳,刺激创业板走强。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国证监会就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0年6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包括《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创业板首发办法》)《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创业板再融资办法》)《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创业板持续监管办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保荐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利好二、外资频频扫货创业板
以往创业板股由于规模普遍较小,难以获得一些国际机构的关注,不过随着MSCI等国际指数机构将创业板股也纳入后,这种局面得到改变。
2019年5月,明晟公司(MSCI)公布了半年度指数审议结果,A股迎来加入指数扩容的第一阶段,本次指数审议结果在当年5月28日收盘后生效,其中MSCI中国大盘股指数将纳入26只A股,这26股中有18只来自创业板指数,这是创业板股票首次被纳MSCI指数。
目前陆股通是外资买入A股的最主要通道。Wind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至今,239只创业板陆股通标的中,有185只标的陆股通持股比例出现提升,占比达到77.41%。这意味着年内多数创业板陆股通标的获得北上资金增仓。
近期,包括东方财富、信维通信、蓝思科技、宁德时代、迈瑞医疗在内的多只创业板股票更是频频登上深股通前十大活跃股榜单。
0 3
该提防风险吗?
在创业板连续走强的同时,有一些因素也值得注意,比如主要的创业板ETF份额近期不仅未能增加,反而总体在减少。
比如易方达创业板ETF份额二季度以来总体持续减少。今年3月底,该基金份额一度再次突破100亿份,但到了4月下旬就跌破90亿份,5月下旬进一步跌破80亿份,如今份额仅在70亿份左右。
另一只体量较大的创业板50ETF份额变化也是类似情况。
ETF份额持有者一般被认为是证券市场上投资风格较为稳健的一类群体。这类投资者投资谨慎,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对创业板后续信心不足。
需要解决困扰的趋势、买卖点,识别庄家动向和主力资金流向,股票深套想要解套,选股、买卖点把握不好,可以私信猫九 关注股票股市猫九,投资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