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钢叉,西游记里看上唐僧的女妖精那么多
三股钢叉,西游记里看上唐僧的女妖精那么多?
在86版《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的一曲《女儿情》感染了一众观众的心,女儿国国王对于唐三藏那欲语还休、缠绵悱恻的爱情,让人不禁感叹唐僧怎可如此无情。再加上扮演女儿国国王的演员朱琳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和唐僧的扮演者徐少华真可谓男才女貌、天造地设,而她对爱情的渴望,对于我们这种凡夫俗子来说,自然是在情理之中。因而,这段感情自然也被演绎得十分动人。
女儿国国王
然而,回到原著,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在唐僧西行的途中,对他最最痴心的果真是女儿国国王吗?
我们来看一下,当听说师徒四人来到女儿国的时候,女儿国国王是如何表现的:
女王闻奏满心欢喜,对众文武道:“寡人夜来梦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乃是今日之喜兆也。”众女官拥拜丹墀道:“主公,怎见得是今日之喜兆?”女王道:“东土男人,乃唐朝御弟。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赐来的。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却不是今日之喜兆也?”
可见女王之所以喜欢唐僧,不仅是因为唐僧长得帅,是大唐御弟,更因为她们那里从来就没有过男人。从来没见过男人,自然有些饥不择食了。
女儿国国王
当然即使择食,唐僧的相貌也是出类拔萃的。所以当女王初次见到唐僧的时候,表现是这样的:
女王闪凤目,簇蛾眉,仔细观看,果然一表非凡,你看他: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外,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猪八戒在旁,掬着嘴,饧眼观看那女王,却也袅娜,真个眉如翠羽,肌似羊脂。......那呆子看到好处,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同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来。”这长老战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行者在侧教道:“师父不必太谦,请共师娘上辇,快快倒换关文,等我们取经去罢。”
师傅不敢看,即使走上前,也是强整欢容。八戒却看得正到好处(想必他十分遗憾师傅这副好皮囊为什么不在自己身上)。所以这门亲事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唐僧和女儿国国王
正当孙悟空定了计谋让唐僧脱去烟花,即将离开女儿国的时候,又一个“艳遇”来了!
只见那路旁闪出一个女子,喝道:“唐御弟,那里走!我和你耍风月儿去来!”沙僧骂道:“贼辈无知!”掣宝杖劈头就打。那女子弄阵旋风,呜的一声,把唐僧摄将去了,无影无踪,不知下落何处。
她风风火火,不容分说,不像女儿国国王那样款款深情,而是使出手腕,一阵旋风就将唐僧弄走了!连沙僧也不知道她把师傅弄到了何处。
蝎子精
后来师徒仨总算找到“毒敌山琵琶洞”的时候,蝎子精正在和唐僧讨论是吃人肉馍馍还是邓沙馍馍呢!而且唐僧好像也不像在女儿国那样胆子小了,还可以强打精神和女怪对答,以至于孙悟空担心唐僧乱了真性,赶紧现了本相,掣铁棒喝道:“孽畜无礼!”,女怪却也奇怪,面对孙悟空的到来,她的表现是这样的:
那女怪见了,口喷一道烟光,把花亭子罩住,教:“小的们,收了御弟!”他却拿一柄三股钢叉,跳出亭门,骂道:“泼猴惫懒!怎么敢私入吾家,偷窥我容貌!不要走!吃老娘一叉!”这大圣使铁棒架住,且战且退。
不是生气被孙悟空搅了好事,而是生气孙悟空偷窥她容貌,可见她对自己的容貌是十分自信的。她长什么样子?除了本相蝎子之外,想必并不吓人,相反十分美貌,丝毫不逊于西梁女王。
蝎子精
对于她的容貌,《西游记》原文这样说:
他把这锦绣娇容如粪土,金珠美貌若灰尘。一生只爱参禅,半步不离佛地。那里会惜玉怜香,只晓得修真养性。那女怪,活泼泼,春意无边;这长老,死丁丁,禅机有在。一个似软玉温香,一个如死灰槁木。那一个,展鸳衾,淫兴浓浓;这一个,束褊衫,丹心耿耿。那个要贴胸交股和鸾凤,这个要画壁归山访达摩。女怪解衣,卖弄他肌香肤腻;唐僧敛衽,紧藏了糙肉粗皮。女怪道:“我枕剩衾闲何不睡?”唐僧道:“我头光服异怎相陪!”那个道:“我愿作前朝柳翠翠。”这个道:“贫僧不是月阇黎。”女怪道:“我美若西施还袅娜。”唐僧道:“我越王因此久埋尸。”女怪道:“御弟,你记得宁教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唐僧道:“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轻与你这粉骷髅。”
等孙悟空被蝎子精的尾巴蛰伤以后,蝎子精回来了。被那样打扰一番,她竟然没有怪唐三藏:
却说那女怪放下凶恶之心,重整欢愉之色,叫:“小的们,把前后门都关紧了。”又使两个支更,防守行者,但听门响,即时通报。却又教:“女童,将卧房收拾齐整,掌烛焚香,请唐御弟来,我与他交欢。”遂把长老从后边搀出。那女怪弄出十分娇媚之态,携定唐僧道:“常言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且和你做会夫妻儿,耍子去也。”这长老咬定牙关,声也不透。欲待不去,恐他生心害命,只得战兢兢,跟着他步入香房,却如痴如哑,那里抬头举目,更不曾看他房里是甚床铺幔帐,也不知有甚箱笼梳妆,那女怪说出的雨意云情,亦漠然无听。
蝎子精
那蝎子精对唐僧百般挑逗,那唐僧只是一心向佛,各种不听。
他两个散言碎语的,直斗到更深,唐长老全不动念。那女怪扯扯拉拉的不放,这师父只是老老成成的不肯。直缠到有半夜时候,把那怪弄得恼了,叫:“小的们,拿绳来!”可怜将一个心爱的人儿,一条绳,捆的象个猱狮模样,又教拖在房廊下去,却吹灭银灯,各归寝处。
蝎子精
说也奇怪,蝎子精对悟空如此之狠,只因悟空偷窥了她的“花容月貌”;对八戒狠,因为八戒和悟空的一伙的,并且打烂了她的石门;对佛祖同样很狠,只因为她在佛祖面前听佛经的时候,佛祖不小心用手推了她一把,她就转过钩子,把如来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如来也疼难禁。因此若说她是为了取了唐僧元阳成仙,说不通,因为她连佛祖都敢蛰。而对唐僧,她却有耐心跟他纠缠半夜,却并不曾强迫取他真元。只是将唐僧捆了起来,吹灭银灯,各归寝处。若不是真爱,很难理解。
唐僧
也许,十世之前,当金蝉子在佛前讲座的时候,蝎子精就已经对他情根深种。只是西行路上,业障尽消,前缘已断,唐僧再也不认识那个曾经和自己朝夕相对之人了。以至于后来,对于蝎子精的死,唐僧也是毫无怜悯之心的。对于他,她不过是一个和西梁女王一样贪图自己俊俏模样的女流之辈;而对于蝎子精,金蝉子却是她心心念念的十世情缘。
如来讲经
我在佛前苦苦听讲一千年,换来的只是你的下凡人间。纵然出落得花月容颜,你却再也不记得从前。不知道,蝎子精死前,可曾后悔当初的执念?念念不忘处,毁掉她的,到底是她的执念?还是他命定的劫?
欲知更多《西游记》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黄风大王被贬原因?
黄风大王被贬的原因是因为偷食琉璃盏内清油,怕金刚捉拿问罪,跑到黄风岭兴妖做怪。
黄风大王,又名黄风大圣。本是灵山脚下得道的貂鼠,因偷食琉璃盏内的清油,怕金刚捉拿问罪,跑到黄风岭为怪,黄风大王善使一柄三股钢叉,因手下虎先锋摄了唐僧,因虎先锋被猪八戒打死。与孙悟空猪八戒交战。用黄沙迷了孙悟空眼睛,最后,黄风大王被灵吉菩萨用飞龙杖变成黄毛貂鼠的原型。
西游记女儿国最后的妖怪是谁?
西游记女儿国后出来的妖怪是蝎子精。
蝎子精是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角色,她貌美如花,修行多年,武艺高强,善使一柄三股钢叉,鼻中喷火,口中吐烟。她那三股钢叉是生成的两只前脚,尾巴有一勾子,唤作倒马毒。她先前在雷音寺听佛讲经,如来见了不留神推了她一把,她就转过勾子,往如来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如来也疼痛难禁,集合金刚拿她,她却躲在西梁女国附近的毒敌山琵琶洞。
唐僧师徒路经女儿国时,她用旋风卷走唐僧,百般诱惑,欲成夫妻美事;又施放倒马毒,使孙悟空、猪八戒无法近身。屡屡打败孙悟空、猪八戒联手。最终经观音菩萨指点,孙行者找来昴日星官后,蝎子精被她的克星昴日星官杀死。因为卯日星官是一只鸡,鸡克蝎子。
飞叉花刀操作流程?
飞叉的构造叉,大概可分为两类,一为兵器,一为暗器。兵器之叉,长约三尺,头为三股或五股,在股之相会处,装上两个活动的圆盘,股后装柄。做柄之物,或为枣木栗木等,或用铁棍直接与叉头铸在一起。使用时将叉执于手中抡舞,后人改为飞盘旋舞,即后来的弄钢叉,变为悦目游戏之具,而不适宜搏斗之用。
飞叉的式样与上述之叉相同,但小数倍,其叉盘可用可不用,叉头叉身均以铁铸。飞叉总长约九寸,叉头占三分之一,通常以三股为多。中间一股突出如同枪头,左右二股为半圆形抱于中股两侧,也有锐利之尖头,且半圆形外侧为薄刃,三股相合,近似圆形。近叉头处的叉柄较细,愈后愈粗,长约六寸。全叉重量约在一至二斤。每九叉为一联,用软皮插袋盛之,斜缚于肩后。
飞叉的练法
飞叉的练法与脱手镖、飞蝗石等不同,练时以手握叉柄的最细处,一把统握,虎口向柄之后端,腕之外侧贴近叉身,以小臂与腕之力发出。发叉之前,宜高举于头上,猛力向后一挫,顺势向前撑去,手掌一松,叉即飞出,此为正射。若以手握叉,反掌向上,虎口向后,臂先向外宕, 然后屈肘逼回,使叉从旁侧射出,即为侧射。若以手握叉,反掌向下,而将臂宕向内侧,然后向原方向射出,此为撇射。若以手握叉,虎口向前,叉头向后,先向前一送,然后将叉从肩上或肋际向后射出,则为反射。
飞叉之靶以木为之。练习者立于离木靶一丈处,发叉射之。先练正射,距离由近而远,以百步为率。而靶则由大渐小。待正射练得精纯后,再练侧射。侧射时以不握叉之肩向靶侧立,以正射练法习之。纯熟之后再练撇射。撇射时人亦侧立,但以执叉手之肩向靶。至于反射,则须背 靶而立,扭身觊视目标而发叉。如此按步循序练习,如有两年苦功,其技即可观矣。
练习飞叉时,应以中股击中目标为标准。其左右二股, 虽有尖头,但因较短,只起辅助中股的作用。然而,此二股也非虚设。用叉取目标时,当对手避过中股之锋,在旁两股因外缘有利刃,亦足以使对手受伤。且由于中部凸出,对手是不易避开的。
飞叉的源流
明朝时,倭寇作乱,来去无定,防不胜防,浙江近海之处,百姓遭蹂躏。有福山港附近农民金氏兄弟七人,皆孔武有力,与乡邻共谋自卫之策。当知倭寇登陆而至,七兄弟率胆壮者数十人,以布裹身,足蹬木挠,用各种颜色涂面扮作神鬼之状。他们又将耙锄等农具敲直当兵器,于深夜寇至时,鼓噪而攻之。倭寇以为天神降临,狼狈奔溃,自相践踏死伤多人。当地农民学其之法,将耙锄敲直当叉和铲,此为叉之出现。后倭寇探知上当之事,举兵尽杀金氏兄弟及乡民数十人。后戚继光挥兵到来,倭寇逃遁。戚继光嘉赞金氏之举,上奏朝庭,乃封金氏兄弟为七总管,准建庙以祭祀。后来常熟一带的总管庙,即为祀金氏兄弟。
飞叉的出现应在以后,据推测是好武之士于飞刀、飞缒等法而发明。清道咸之时,太湖有水寇名陈雄,跋扈异常,水性卓绝,尤精飞叉。其膂力之大,射出飞叉能于百步之外百发百中,人称飞叉太保。此人极信嵬神,每日必燃烛祷于神像前,求其福佑。后人劝其改邪归正,他听从后投湖南练水师彭玉麐部下当护勇,战则身先士卒,屡以飞叉建奇功。后升至统带,年迈辞归故里,以武术课其孙。飞叉之技,非子不传,故习者甚少。
黄风怪的原籍?
原是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貂鼠,因为偷吃琉璃盏内的清油,怕被金刚捉拿,便跑到黄风岭占山为王。黄风怪手持一支三股钢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吹出的黄风更是所向无敌,偷走油灯,携走唐僧,后被灵吉菩萨用飞龙杖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