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受益股,业界呼吁放宽外资持股比例
沪港通受益股,业界呼吁放宽外资持股比例?
深股通现首只限购股,说的是大族激光,外资买入比例达到28%,触及限购线。为此,有些人认为应该放宽外资持股比例,让外资多买些。对此,我是这样看的:
第一,这是好事,外资进来的多,说明现在大盘在底部,A股具有投资价值。在买入大族激光的同时,外资也买入了不少其他A股。大族激光不是第一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只。就A股如此大的盘子来说,外资进来的越多,对推高指数越有好处。触及限购线,也说明前段时间外资进入的消息是准确的。因此,对价价值投资者来说,如果不会选股,跟随外资买入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业界呼吁放宽外资持股比例一事,我以为可以放宽,但不能乱放。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定,假如外资持股超过一定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会控制公司。所以,从很多资料里,我们会发现大股东之间经常进行股权之争,争夺的就是公司的控制权。就连巴菲特也干过这样的事,控制公司股权后,改变公司的主营业务和经营计划。所以,我认为应该有限度放宽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让外资完全控股。特别是对一些具有国家知识保护产权的上市公司,应该在外资持股比例上有限制。
第三,不得不感叹,外资抄了A股的底。外资买入大族激光,达到28%的比例,数量相当多,肯定不是三天、五天就能完成的,估计很早就开始买入了,说不定在大盘2500点的时候,外资就动手了。记得李大霄曾经说过,让外资把A股里的好股票买没了,很是心疼。看来,李大霄说有些观点是正确的。按照外资持股习惯,以十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届时他们买入的股票说不定就能翻一倍以上,赚的钱不是一丁点啊!
总之说,如果放宽外资持股比例,外资肯定会买更多,但这个比例绝对不能达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程度!
以上是小不点的感悟,欢迎朋友们评论!
如何看待李大霄说外资大量进场迹象明显?
本世纪初,中国A股市场迎来了银行股的大量上市,当时以高盛为代表的外资也被允许以1元1股的价格买了很多家国有大型银行的股份,最后这些外资都赚得盆满钵满。我记得2014年时,一些外资大举抛售当年买进的建行的银行股份,被国内媒体责骂为没良心呢。
北上资金流进确实力度很大。创下最近单日新高。 外资成功抄到底部。可是国内投资者也在抄底买进。因为成交放量明显。股市上涨并不是北上资金抄底就可以。需要内地资金与北上自尽共振才可以。
诚然,这几天,北上资金的流进确实很明显,股市的成交额也有所放大。11月2日上证指数的成交额更是突破了2000亿,达到了2079亿元,创下近期单日的新高!虽说上周(10月29日至11月2日)北向的资金已累计流入346.35亿元,仅11月2日当天,海外资金合计净流入就达到了173.85亿元,但要说是外资跑步进场抄底,还为时过早!我个人认为,之所以成交放量明显,更多的应该是国内机构及部分游资进场买进抄底所造成的。
没有散户的热情,别谈牛市的曙光
中国A股行情从来都是散户行情,一轮房价的暴涨,韭菜们的钱基本被吸的差不多了,2018年居民储蓄开始低于居民负债,这是一个恐怖的信号。说明什么?说明散户缺钱啊,而且月销户人数持续增大,说明许多老股民已失去信心,2-3年内是看不到希望。
今天有很多的朋友给我发来感谢留言说,墨老师,您太牛了,看了您的选股文章,我们也抓到了光洋股份的10个涨停,太感谢您了,您能不能给我讲一讲本周可以布局的潜力股。
光洋股份在11月6日股价发文章讲解之后,这只股票也是连续的大涨10个涨停,很多看了本人选股文章的新手股民,如果有提前建仓,是不是又赚了一波,应该还赚了不少,这一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159个点。
奇锐股份这只股票,我们来看,在11月14日选出来后,这一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46%,很多的新手股民在看了选股法后都是抓到了这46个点的收益!
今天再给大家来选出一只接下来有望从底部启动地短线潜力股。
上图这只股票,在底部震荡整理后,目前放量上涨,后市将连续打板,能不能超过光洋股份的8个涨停,我们试目以待,想抓涨停的朋友,可以到朋友...圈查看, 这次不要再错过了!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墨龙希望下一个学会此种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当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经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势,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讨,本人看到定当鼎力相助,为大家答疑解惑。墨龙微信公众号:墨龙点股
对国内债市有影响吗?
所谓“债券通”,就是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
为什么要开通“债券通”?
早在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提出,准备今年在内地和香港试行债券通。债券通将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提供更多途径和便利,同时也将进一步带动内地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这是继2014年沪港通、2016年深港通后,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再度加码。
香港大公报刊文称,“债券通”的推出,表明中央支持香港与内地合作、支持香港发展经济及改善民生的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弱,并将从如下两个层面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第一是补香港“股强债弱”短板,促债市长远发展
香港债市规模不大亦不算活跃,落后于区内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债券通”渠道远比沪港通、深港通复杂,债券通开通将促进香港金融基建上新台阶。“债券通”债券通双向开通之后将为香港债市引入大量增量资金,更多参与主体将到香港发债和交易活动,这将有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长远稳健发展。
第二是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注入新动力
中行在今年5月表示,相对于目前境外机构主要以代理模式进入银行间债市,“债券通”作为直通式交易将是更为有效的互补,预计将成为基金和资管等产品类机构更青睐的投资渠道。
股票通和债券通都是率先在香港实施,一方面是因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具备良好的金融基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对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支持,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支持。
据知情人透露,中行去年拓宽了可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类型和交易工具范围,取消了投资额度限制,简化了投资管理程序。
中行表示,初期先开通“北向通”,且不设投资额度限制,正式启动时间将另行公告;未来适时扩展至“南向通”。
为何“北向通”先试行?
“北向通”,是指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南向通”则相反。
通过“债券通”“向北通”,以香港为纽带,实现内地债券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对接。
分析指出,先开“北向通”有三大玄机:
一、满足现阶段国际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人民币债券资产的吸引力不断上升。彭博、花旗等国际债券指数提供商先后宣布将把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其旗下债券指数,表明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强。
二、先开“北向通”也符合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
“债券通”涉及内地与香港两地交易、结算等多家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在技术和实施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有必要分步实施。
三、“先北后南”有利于增加跨境资本流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防止跨境资金大进大出。
与投资者有多大关系?
“债券通”有利于推动境内外债券市场融合发展,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债券通”为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又增添了新渠道,对于增加境外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需求,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的交易和融资等业务,激活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将发挥积极作用。
“债券通”将促成债市更加规范化
随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范围逐步扩大,国内债券市场将加快融入全球金融市场,进而通过开放倒逼债券市场加快改革创新,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升评级承销等配套服务水平。
长期来讲,也会拓宽投资者的投资渠道
“债券通”开通以后,债市参与者更广、资金更多,市场更活跃。“南向通”开通后,国内投资者也可以购买国外的债券产品,丰富投资组合。
沪港通代码是什么意思?
沪港通代码指的是港交所公布的用于股票交易的代码,便于投资者进行交易操作和管理。其中“A股”代码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而“H股”代码表示恒生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的股票。在沪港通机制下,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该代码交易A股,而内地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该代码交易H股,实现两地股票市场互相开放。
北向资金指的是什么?
北向资金是指投资A股的香港资本和国际资本。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以后,市场统称把香港资本投资A股的资金称为北向资金。香港市场比A股市场有着更高的成熟度,北向资金一直被市场视为“聪明钱”和“风向标” ,基本每日几十几百亿的流入流出就左右了大A几十万亿市值的上涨或下跌 ,其动向获得了市场超高的关注度。北向资金确实是市场当之无愧的聪明钱,集中长期持有行业龙头公司,而且保持着极低的换手率。
从北向资金持股来看,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集中。尽管北向资金投资的标的超过2000家,但是持截止目前股却是高度集中。而且,北上资金集中持有的都是一些超级行业龙头公司,比如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恒瑞医药、五粮液、格力电器...
北向资金持续快速流入、流出A股市场,加剧A股市场的波动震荡。从历史成交来看,当北向资金净流入时,A股市场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
而当A股市场持续下跌时,会发现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出。
这其实与北向资金的敏锐国际资本投资嗅觉相关,资金投向的背后是对国际资本市场,包括A股市场的精准研判。
在北向资金高达一两千亿规模影响之下,国内投资者对北向资金流向关注度越来越高,已将其作为重要投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