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资金换算,105ml是多少克水

2024-10-29 00:11:58 84阅读

绿水资金换算,105ml是多少克水?

105毫升=105克。

计算过程如下:

绿水资金换算,105ml是多少克水

1、水的密度为1kg/L,即1升水为1kg。

2、1L=1000mL,所以100毫升水为0.1升。

3、0.1升水重0.1kg。

4、1kg=1000g;则0.1kg=100g;

5、所以,100毫升水等于100克水。

单位换算:

1、1L=1000mL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

2、1毫升=1西西(cc);

3、1毫升液态水=1立方厘米液态水;

4、1毫升液态水在4摄氏度时的重量为1克;

5、1毫升=1立方厘米;所以,100毫升水等于100克水。

自建房真的不如城里房吗?

宁可城里有张床,不愿农村有套房。这是时下一些人的认识与选择。可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活生生的例子。在我所在的梧州市,三十年前就流行这一句话:宁要河东一张床,不要河西一套房。在梧州,河东是老城区,商业繁华,寸土寸金。隔着抚河的河西,是新开发的城区,相对荒凉。但经过几十年发展,河西已成规模,河东却落后陈旧了。现今再没人敢说,只要河东一张床,不要河西一套房了,而且当下争先恐后去河西买房成了时尚。

工业化的发展,必助旺城市。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从农村走向城市,是发展的必然。现在要振兴乡了,总有一天也会宁要农村一间房,不要城里一套房的。农民当下想入城,觉得城里比农村好,但总有一天,城里人又会向往农村,从城市往农村跑的。最好还是农村有房,城里有房,两边可住为妙。

以前7块一斤?

不是没人养,而是门槛高,不确定因素多,不敢养或养不起了。

折腾+猪瘟=多年积攒的资源没了

对于小农经营来说,无论是资金、饲料还是相关的其他场地资源,都是一笔不小的投资,由于前些年对小农养猪的诸多限制,再加上近两年的猪瘟,一些小规模养殖户、或散养户,其原有的基本资源(如场地、猫苗等)都基本耗费尽了。拿场地来说,一旦拆除再想重新建立,对小农经济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他的资源也是如此,丢掉容易捡起来难。

门槛高,环节不透明

现在养猪,一是有一系列的环境要求,都说养猪政策放宽了,倒底怎么个放宽法,在基层,得不到细节性的解释,各地政策伸缩性大,农民还是一头露水,经济不景气,政策不了解,囊中羞涩,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民的养猪行为。

二是现在养猪运行资金多,经营过程成本高,当地政策大多要求规模养殖,而农民没有这种物质基础,也承担不起。

隐形的行业垄断已经出现,制约着小农养殖

从猪瘟到现在,基本也快小两年了,这个周期猪的出栏率应该得到恢复了,同时我们也在不停地进口了大量的冻猪肉,但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猪肉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原因何在?

大规模的养猪厂基本控制了生猪出栏率,控制了猪苗出栏价格,一句话,基本垄断了猪肉市场,在这种情况下:

一是猪苗价格奇高,养殖户基础投资都成了一道障碍,怎么算,就怎么不合算。二是上游企业控制了猪苗,也就控制了生猪出栏率,结果就控制了生猪市场,这是猪肉价格降不下来的根本原因。三是大资本对生猪市场的大量介入,追逐高额利润,无形中控制了下游的养猪行业。没有切实有效的政策,单靠生猪市场是无法破局的

小农经济依靠的是切实有效的政策和宽容引导,否则完全依赖于市场调节,都将无法破局,因为以资金为话语权的生猪市场和以资本力量作为实力的资源垄断,是小农经济无法对抗的,更无法承担,猪肉价格要回到原来的水平也就几乎不可能了。

总之,在当前大经济环境下,大资本市场找不到更好的金融、工业出路,而把目光投向三农领域的前提下,形成了与农争利的局面,而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别说养猪,再这样下去,恐是养鸡鸭都成了问题。

绿色有机农业有前景吗?

近年来,有机农产品逐渐成为消费焦点,各地有机农业发展如火如荼。根据2019年最新的《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机植物生产面积411万公顷,有机植物总产量为1335.6万吨,有机养殖畜禽及动物产品总产量为518.20万吨,2018年我国各类有机产品产值已达1666亿元。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杜相革表示,10年后,中国的有机农业规模将达到1亿亩,引领中国的发展格局。

然而,看似前景大好的背后,90%做有机农业的人都在亏损,5年达到盈亏平衡的寥寥无几(据央视网报道),说明有机农产品尚未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有效认可,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消费者信任问题:目前我国有机农产品认证机制尚未完善和规范,不同机构、不同区域实施标准差异大甚至混乱,让有机农产品面临诚信的挑战。你的农产品如何保证全程有机?我付出了对应的价格,能否真的能享受到预想的安全健康?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或凭证,很难让消费者信服。在种植(养殖)层面,从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变,面临着品种选择、土壤、病虫害防治、生产效率、生产产量与质量、有机肥料(饲料)选择等诸多技术问题,转变过程中成本往往攀升,非一般的农场主能够承受。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尽管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大好,但目前国家对有机粮食作物没有特殊的支持措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需求激增,如何有效打开有机农业的市场并从中盈利?不妨借鉴丹麦和台湾地区的发展模式。

丹麦:严格立法,国家统一认证

丹麦是全球公认的有机农业标杆性国家,非常注重农产品安全和品质。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丹麦政府就制定了相关法律,严格限制化肥和农药滥用,尤其是对农药的征税率高达54%,从源头杜绝了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超标的问题。

同时,丹麦自1987年起使用100%的国家有机认证系统,并且免费,是世界上最早对有机使用国家认证标志的国家;在丹麦销售的有机食品必须拥有欧盟和丹麦的双重认证,确保了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信心。

台湾:独特的营销模式

台湾有机农业起步于20世纪中期,在2003年已基本实现广泛推广,目前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已占17%左右,发展蓬勃。除了与丹麦一样有严格的认证审核制度,为人称道的还有它的营销模式。具体分为3种:

专卖店模式。由于有机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台湾贩卖有机商品的店面达1600多家,方便消费者购买心仪的有机农产品。

无中间商模式。为了让新鲜的有机农产品直达消费者手中,台湾定期举办有机农产品展销会如“农夫集市”等,并延伸发展起休闲农场、乡村旅游,让消费者零距离体验有机健康生活。目前,台湾现有的1000多家休闲农场,每年可吸引游客820万人次,全年营业收入超过45亿元新台币。

社区熟人模式。在台湾,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者可自发形成共同购买的组织,向农民统一订购有机农产品,再由组织发起人向成员分发。这有点类似目前大热的社区拼团模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有机农产品口碑,提高销售量和消费者忠诚度。

大气候:可视化溯源

为解决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者信任问题,大气候目前也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践行方案:可视化溯源。

有机农业需从源头(选种、土壤、水质、气候等)开始保证种植环境的优质,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无污染(农药、化肥、添加剂、农事规范等),农场是否有执行严格管理的机制与标准,是否有坚持有机种植(养殖),是消费者与市场监督者都想清晰透明看到的。

借助物联网智能设备实时采集的数据、图像、农场地理位置、农事操作、农资投放等信息,通过不可篡改的溯源二维码对农产品品质进行直观的展现,是目前构建消费者信任、促进需求引领有机农产品精准化种植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

阿根廷世纪大劫案,警方曾以为掌控一切,却不知从头到尾都被人耍!

更离奇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相信这群劫匪的被捕,也在他们的计划之内!!

Hello 大家好 欢迎收看最新一期节目,我是小渊,今天我们讲一期银行抢劫案,可以这么说,这起抢劫案的罪犯,将孙子兵法中的声东击西 瞒天过海发挥得淋漓尽致。

警方冲入银行准备实施抓捕时,却发现银行里的劫匪,突然犹如人间蒸发般消失了。一番仔细搜索后,警方才在地下金库储物柜后面发现端倪。

而更奇葩的是,数年之后这群劫匪的首脑还将这起劫案拍成电影公映,仔细审视这起案件后,你会发现这群家伙的计划没有最骚,只有更骚。

故事发生在2006年1月的阿根廷的阿卡苏索镇,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老天爷总喜欢往这个国家倒水。

那天整个小镇依然重复着昨日的节奏,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一颗树叶飘落在沥青马路的水面上,顺着倾斜的水流游向排水井,这一幕恰好被正在等车的阿劳霍看到。

和街上拼命在赶路躲雨的行人不同,阿劳霍呆呆的站在那里,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就好像当年被苹果砸到头的牛顿,突然之间 阿劳霍奔跑在街道上,来到了一家银行的排水井面前,突然间他的双眼一亮,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证明,阿劳霍虽然不叫牛顿,但他做的事情,已经让他有资格当牛顿的兄弟牛逼。

阿劳霍觉得,阿根廷常年多雨,为了排水政府修建了四通八达的下水道,刚好银行前面就有条下水道经过,通过下水道进入银行地下室实施抢劫,这个想法完全可以实现,可这么大单生意自己一个人肯定干不了。

例如挖隧道需要一个有施工经验的人,所以第二天一大早,阿劳霍就找到在修理厂工作的好友博尔斯特,并把这个大胆的计划告诉了他,可博尔斯特却反问阿劳霍,大哥 我好多事情要做的,别总是逗我玩。

看到不屑一顾的好友,阿劳霍当场来了一场画大饼演讲,场面一度不输于大型传销首脑演讲,结尾时阿劳霍直戳博尔斯特痛处:

--难道你就不记得银行当年是怎么坑你爹和你爹的爹吗?

--不干回银行一票,你对得起你爹吗?

看着阿劳霍真挚的眼神和激动的手势,博尔斯特勉强认为这家伙今天应该没喝多,但有个问题,通过地道抢劫银行,得买钻孔机和橡皮艇和撬保险箱的工具,单单是这三个家伙就得花不少钱,再看看眼前的阿劳霍,连0.01爽都拿不出,还想着抢银行,简直是做梦。

回到家后 阿劳霍大门紧闭,翻遍了世界各国抢劫银行的各种案例,希望从中获得启发,一番冥思苦想后他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他现在很缺一样东西,那就是钱,干大买卖哪有不需要本钱的道理。

在朋友的介绍下,阿劳霍找了个外号叫做‘医生’的维特塔,维特塔在道上是出了名的人物,坑蒙拐骗样样精通,最重要的是他愿意出钱投资加入。

算上后来的4个人,阿劳霍的团队发展到了7个人。晚饭过后,几人凑到一起商量怎么干这一票,还是那个熟悉的开场白,阿劳霍一上来就直接给6个小伙伴画了个大饼,他拿起粉笔,一边给大家回忆1997年那一次银行抢劫案。

当时劫匪撬开了银行167个保险箱,前前后后劫走了2500万美元的现金,而他们要抢的里奥银行规模更大,地下室的保险箱保守估计应该不少于300个,换算过来就是5000多万美元。

当阿劳霍写下5000万这个数字时,其余5个人都瞪大了眼睛,只有‘医生’维特塔若无其事的抽了口烟。

起初阿劳霍的计划是通过靠近银行的下水道出发,挖出一条通向银行地下室的通道,然后半夜实施将金库的钱财洗劫一空,但要怎么才能保证通道不会走偏呢,又不能直接在银行面前测量距离。

这时博尔斯特跳出来说,这还不简单,找个人在银行门前的路面井盖出发,把自行车正对着银行方向推,记下轮胎转动的圈数和多出来的距离,再用勾股定理一算,进入银行地下室的通道的距离和方向就确定了。

可‘医生’维特塔立马就指出了三个关键点:

其一 银行地下室装有移动测温警报系统,晚上只要有人出现在地下金库,系统就会马上自动报警。其二 从下水道挖向银行的通道,只能到达地下金库门外,要想抢走金库里面保险柜的钱财,还得打开地下金库那赌厚厚的铁门。其三 如何打开那些成排成列的保险箱,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撬开上面的锁头,如果用铁针一个一个开锁,那早就天亮了,反之用切割或爆破的方式都不可行,因为太危险而且声音又大。

话音刚落,几个人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就是不说话,不愧是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员,医生三个问题就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核心。虽然通道已经挖得差不多了,但听完医生这几个问题,几个人突然觉得阿劳霍那个5000万美元的大饼不香了。

--> 如何快速撬开所有保险箱的锁头呢?

--> 如何才能打开银行金库大门呢?

--> 又如何避开移动测温报警系统呢?

每个问题环环相扣,第一个问题很简单,阿劳霍让同伙去另外一家银行,申请一个保险箱存放重要物品,摸清了保险箱和锁头的构造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博尔斯特判定可以借助气钻枪直接弹开锁头。

难的是剩下两个问题,一群人想了数天就是想不到方案,医生直接说道,如果阿劳霍解决不了剩下两个难题,那他就撤资不干了,这让阿劳霍很是心急,难道煮熟的鸭子真的要飞了吗?

阿劳霍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解决这两个难题,终于有一天他灵光一现,找到了一次性解决它们的绝佳办法,连狡猾的医生听完后都被阿劳霍折服了。

一番准备后终于到了动手的日子,当天早上几个人故意重复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但暗地里他们早已做好各种准备,例如抢劫用的装备,以及在自己指尖上涂抹胶水防止留下痕迹等等,7人兵分三路:

第一路人直接冲进银行抢劫,第二路人在下水道驾驶橡皮艇负责接应,最后一路人负责在地面上接应从下水道出来的人。

说到这里,有些反应快的观众会立即发问,不对啊,按照原本的正常计划,这群家伙应该在晚上动手啊,大白天走进银行抢钱,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其实,这恰恰是阿劳霍计划的巧妙之处,孙子兵法把这招称为声东击西。

之所以选择在白天动手,是因为白天时银行地下金库没有开启移动测温报警系统,以便于客户或工作人员进出,也因为如此,所以白天时地下金库那扇厚厚的铁门是没有关的。

而真正巧妙的地方,是阿劳霍用地面的抢劫吸引警方注意,掩护地下金库的作案活动。在地面上的银行大厅里,医生维特塔负责假装和警方谈判故意拖延时间,另外两名同伙负责控制人质,剩下一个进入地下室协助阿劳霍撬开保险柜打包钱财。

下水道1人负责接收从通道滑下的钱袋和驾驶橡皮艇,马路上1人把车开到一个路面排水井上方,负责接应从排水井上来的同伴,最后1人则负责在银行门外监视警方的行动。

对于如何快速打开这些保险箱,从事机械维修的博尔斯特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搞了一台可拆卸型的气钻枪,并事先藏在通道中,只要将气枪口对准保险箱锁头,几秒钟就可以弹开保险箱的锁头。

而地面上的操作同样也是骚的一匹,劫匪居然给人质老太太举行生日派对,给老太太唱生日歌,唱完后劫匪还直接释放了她,这让谈判专家一脸懵逼,这群家伙到底啥来路,我从业十年就从来没见过这么善良的劫匪。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劫匪精心计划的一部分,在正式动手之前,维特塔专门看了关于谈判技巧的书籍,别名《论谈判的自我修养》,维特塔料定警方不会轻易强攻。

因为之前当地就发生一起银行抢劫案,由于警方的强攻造成数名人质身亡,并且整个过程被电视台直播,事后引起了民众对当局管理者的强烈不满。

为了给地下室同伙留出足够的撬锁时间,维特塔会假装逐渐掉入谈判专家的陷阱,作为烟雾弹,维特塔先后释放了4名人质,让警方误以为自己掌握了主动权。

不得不说,阿劳霍可能真的是得到了牛顿兄弟牛逼的真传,连撤退计划也是骚得一匹。

撤退第一步是‘医生’维特塔假装妥协,告诉只要警方不定他们的罪,就答应释放人质并归还钱财。第二步是把抢劫用的假枪整整齐齐放在地上,一次羞辱警方。

第三步是打扫了洞口周围的砖石碎块,并喷洒大量漂白剂,还在地上撒了几把从理发店抓来的头发。最后就是用铁盖子封死撤离的洞口,并用金库的储物柜挡住洞口,为安全撤离赢得时间。

双方僵持6个小时后,阿劳霍向同伙发出撤退信号。看到银行里面突然没有了动静,警方才决定强行攻入,可进入银行后,却发现所有劫匪离奇消失了,一大群人会去哪里呢?

找了好一会儿,警方才发现他们通过地下室储物柜后面的洞口逃走,然后才派人赶到下水道汇入河流的地方埋伏,可劫匪迟迟都没有出现。

原来,阿劳霍提早用挡板拉高了下水道水面的高度,他们料定警方会在出水口埋伏他们,便提前在出水口附近假装停了一辆用来逃跑的面包车。

可实际上他们是往相反的方向逃跑,并从城里另外一个排水井回到地面,虽然出水口只有一个,但城里的排水井却有无数个,警方根本无法快速锁定嫌犯会从哪个排水井出来,这让警方气得想打人。

PS:这种别具一格的脑回路,总会让小渊想起计算机那些创造牛逼算法的大佬!每次对比他们,小渊总会觉得自己智商低下!

银行被抢 劫匪逃跑的消息传开后,整个阿根廷都炸开了锅,直到现在官方都没办法统计被盗钱财的准确金额,因为被抢走的现金只有20万美元,绝大部分被盗资金来源于私人保险箱,损失根本无从统计,最终银行承诺赔偿储户的全部损失,那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当然没有,仅凭借这一招声东击西,阿劳霍还不足以和牛顿称兄道弟。

案发后很长一段时间,警方都没能找到嫌疑人,直到某天其中一名劫匪的妻子跑到警局,告发自己丈夫参与了劫案,因为她气不过丈夫背着自己偷偷包养小三,之后警方果然在她家里发现丈夫藏着大量现金,以及与被盗清单中高度相似的珠宝首饰。

顺着这条线索,警方陆续将7名劫匪抓捕入狱,包括首脑阿劳霍。

法庭之上,阿劳霍一群人请来的律师表示,自己当事人所做的事情不应受到刑事处罚,

其一 他的当事人所用的全都是假枪;其二 他的当事人从头到尾都没有伤害任何人,基于这两点,法庭不能将他们的行为定性为刑事犯罪。其三 银行根本无法确定被抢钱财的具体数目,如果直接判以重罪,那不符合法律要求罪与罚相当的原则。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法庭虽然没将这群人判以重罪,但也没直接判他们无罪释放。

外号为医生的维特塔被判刑4年,出狱后被驱逐到乌拉圭,并且不能在踏上阿根廷一步,流放后的维特塔娶了一个肤白貌美前凸后翘的女人,生了一个儿子,共同经营着一家珠宝店生意。外号为工程师的博尔斯特则被判刑2年。

至于首脑阿劳霍,只被判处1年,出狱后他在2018年时将自己的经历拍成了电影,并且还是电影的编导,电影上映后,这起世纪大劫案再次引发公众关注,很多网友一直在猜测阿劳霍出狱接受采访时,他口中的那个B计划到底是什么?

那个因包养小三导致团伙被抓的事情,是否就是阿劳霍整个计划中的一环,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警察会找到他,所以提前用假枪作为抢劫道具。

根据公开的资料,从案发到现在,阿根廷警方只追回了100多万美元和8公斤首饰珠宝,至于阿劳霍一群人到底抢了多少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从使用假枪 到善待人质 再到妻子爆料,这一切都好像是阿劳霍在用极短的牢狱生活,换取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荣华富贵。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恐怕只有阿劳霍自己知道。

我是小渊,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