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产股,碧桂园真的要爆雷了吗
深圳地产股,碧桂园真的要爆雷了吗?
贺康答来:碧桂园真的要爆雷了吗?我告诉大家不会的,因为房地产的三大龙头:
①恒大。
②融创。
③碧桂园。
从当前2021年碧桂园,销售5580亿,2022年上半年碧桂园售250亿,很名显的看出做为龙头的碧桂园,在销售方面还是占前榜的。
由于近期疫情管控期间,对碧桂园影响还是挺大的。听说碧桂园有1.75亿的外债,不过碧桂园已经还上了,从资金看来碧桂园实力还是有的。上几年因碧桂园在三四县城市,大量购买土地。
其实他还挺聪明,在三,四县城市发展,后来由于一线,二线城市房价不稳定,也影响了三线,四线的房价,目前看来,房价沒降多少,碧桂园有一定的实力。前几年在三大红线的压力下,房地产走了下坡路,倒下的房企一大片,有实力的企业也不敢拿地了。
各地房企都躲平了,沒人拿地就收不到土地出让金。这正好是财证收入的来源,城投就不计成本的拿地,想盘活房地产市场,不让他崩盘,起到了托底的作用。
所以今年出了一个这样的现象,很多城市土拍当中,房企拿地的很少,反而城投在大量的拿地。但是城投的资金也不是无限量的,他们是拿地方的信用在融资,购地之后在拿到银行去抵压,贷到钱以后在去买地,由此循环着,所以城投的负债率,是非常惊人的。
根据财资报道城投2013年欠债2.1万亿。到2022年6月欠债是13.74万亿,其中有6万亿是这两年新增的,如今恒大爆雷两万亿。城投负债已经超过房开了。如果城投这个雷引爆了,后果是很严重的,不仅要托夸地方的信用,还要把银行拉下水。
碧桂园有足够的资金,目前看来没有问题,碧桂园买房的业主们不必担心,碧桂园是非常资金雄厚的房企。没有两下子敢排第三呀!也由于疫情的原因,各地的碧桂园也在销售房屋,正在做资金回流。碧桂园不会爆雷的,请大家放心。
9月26日的走势将会怎样?
今天A股三大指数均出现缩量回调,尤其是创业板的成交量仅355亿,为今年2月14日以来新低。
今天A股的下跌,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中秋假期外围股市普遍下跌。尤其是香港恒生指数昨日暴跌1.62%,因此造成A股早盘大幅低开。
二、房地产板块传出利空消息。多地传出楼市降价的消息,再加上官方辟谣深圳升格为直辖市的传闻,致使房地产板块全线下跌,尤其是深圳本地的地产股跌幅巨大。由于房地产板块占A股权重大,其大幅下跌对A股指数形成了很大的拖累。
三、原定于本周举行的中美贸易谈判被传取消,对投资者信心造成打击。
总体而言,今日A股缩量调整的幅度在正常范围内。历经上周的快速拉升,再加上后续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期,股指维持在现有位置进行震荡整固反而有利于后期走势。
另外,请观察下面创业板指数连续三日的分时走势图,可以发现,今天创业板指数的分时走势与上周四有着出奇的相似之处。同样是在大涨之后,同样是缩量,同样是K线收高位十字星。沪市指数、深成指也是类似如此。这里就很有意思了,因为上周四缩量调整后,在上周五又大幅上涨。那么,今天同样缩量调整,明天会不会也大幅上涨呢?
9月27日上午7时半,富时指数将宣布是否纳入A股的决定,由于会议中有证监会领导参加及讲话的议程,所以A股纳入富时指数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明日A股的走势很可能会提前反映纳入富时指数的利好,盘中出现反弹的概率很高。
今年整体的房产走势会呈什么样的趋势?
要判断楼市的房价趋势,说个大致的方向,肯定不会准确,也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房价趋势,不会出现标准答案的。
从整体看,中国楼市的在调控之下,会逐步实现楼市发展的普遍平稳、健康。在这样的情况下,住房的居住属性会提升,投资属性会下降。
一二线热点城市,经过两年多的楼市持续调控,房价基本面大部分微跌或微涨,一方面由于人口流入增加需求而抗跌,一方面政策实施密度高减弱了房价上涨动力,应当可以说房价较为平稳。
与一年前或两年前比,一二线热点城市很多房价都在下行,但下行的幅度比较有限。考虑到物价因素,以及需求因素,5年后,房价保值增值还是大概率的。一般而言,五年之后,现在在热点城市“狠心”买了房的人,基本没有什么可纠结后悔的。
三四线城市或五六线城市,情况稍显复杂点。今年以来的房价领涨城市看,基本出现在三四线城市,一方面是有的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调控还未介入,另一方面有的城市货币化棚改集中爆发了阶段性需求,这些房价快涨的城市房价泡末比较多,现在“狠心”买了房,以后贬值的可能性极大,后悔的可能性也很大。
现在房地产调控是“因城施策”,也就是不同城市因楼市状况不同而使有不同政策,有的去库存就宽松,有的房价水平过高就收紧,但是,房价阶段性狂涨的,一定会引来政策面的调控。
与此类同,买房人决定要不要买房也得“因城施策”,最起码,不要在房价泡沫很多的时候介入,不要在住房金融趋紧的时候介入
股市都涨到3200点了?
气势如虹!今日股市可以用这四个字来形容。
抛开各种深层原因不谈,最直接的原因是:降息了。
这一波行情来得如此迅速,在今日股市一举拿下3330点后,有机构喊出“年内看3800点,甚至4000点”的预言。不少散户们在今天也纷纷上车,多个券商APP一时发生宕机现象,但还在犹豫的投资者面对年内高点不禁要问:牛市真的来了吗?现在上车还晚了吗?
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要梳理一下这轮股市上涨的脉络,透过现象发现上涨的逻辑。
今日股市上涨的驱动力是什么?先来看看近期股市的表现,从7月6日说起。
今天股市一开盘,券商股一马当先、迅速拉升,轻易攻下3200点,市场情绪高涨,A股迎来大涨。午后一开盘,银行股接力,房地产、煤炭、有色金属等纷纷大涨,此前一度破新高的贵州茅台也再创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收报3332.88点,涨幅5.71%;深成指报12941.72点,涨幅4.09%;中小板指报8632.06点,涨幅4.15%;创业板指报2529.49点,涨幅2.72%。
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收盘,上交所股票总市值报41.37万亿元,深交所总市值为29.58万亿元,二者合计70.95万亿,约10.06万亿美元,为2015年6月以来首次。
“今日股市上涨的逻辑有几个方面,一般来讲有基本面方面,还有一些触发因素。”一位头部券商资深分析师在接受CF40研究部访谈时说。
从基本面分析,“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前价值股估值较低。”该分析师说,像美国股市,其实在经济修复的大背景下,估值已经逐步修复了,但是中国价值股的估值还是很低,一直没有得到明显修复,这是此次股市大幅上涨的一个基础。他认为,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和股市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落差,毕竟中国经济正在快速修复,而且修复程度目前已是全球最好。从券商本身来看,近期改革方面的一些传闻,已经使市场对于定价形成了一些预期。以上两点形成了基本面方面的支撑。
从触发因素来看,上述分析师认为,今日大涨其一与上涨动量有关,此前券商股连涨五天,形成了一定的“赚钱效应”,今日券商股再次掀起涨停潮可能是上涨动量下的冲高。其二是舆论作用,近期媒体也不断有对“牛市”的报道,这对整个市场特别是散户群体会有很强的宣传效果。
今日,大量散户纷纷开户交易,不少投资者反映招商证券、新时代证券、东吴证券、同花顺等券商交易系统出现宕机现象。
如果往回看,这波快速上涨行情始于今年下半年的头一天。
7月1日,上证指数重返3000点大关,报收3025点,相当于回到了年初点位;2日继续接力,在前一日大涨1.38%的基础上,沪指再次大涨2.13%;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则创出近4年半新高。3日,券商、银行板块再度发力,引领股市再度走强,当日收盘时,沪指涨2.01%,报收3152点;深成指涨1.33%,报收12433点;创业板指涨1.57%,报收2462点。
如果从板块层面来看,大致可以看出近期股市上涨的脉络:先是6月中旬创业板在注册制改革的利好下创了4年来新高,接着6月最后一天券商率先发起上攻态势,随后,券商持续发力的同时,银行、保险、地产股等蓝筹板块也纷纷扛起领涨大旗,各个板块纷纷跟进,煤炭、有色以及低位低估值股纷纷也发力上涨。
7月2日、3日、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都突破了万亿规模,6日更是创下五年来新高,达到1.57万亿,与上一交易日相比放量33%;三个交易日,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规模达到了450亿。
一般而言,一波大行情来临前,券商股会率先而动。这波行情在券商领涨下,A股成交额连续突破万亿,北向资金多日净流入……有市场机构喊出“年内3500、年内3800”的预言,一股“全面牛市”的味道扑面而来。
近期股市上涨的逻辑是什么?行情火爆,更需要冷静分析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近期股市大涨。
在接受CF40研究部访谈时,CF40青年论坛会员、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分析,此轮股市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是全球经济的复苏态势比较良好,全球制造业PMI都已经回到50以上或者接近50的水平。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增速,将会持续上升,一直到明年上半年创出高点。在这样的经济预期下,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盈利改善的预期是比较强的。
第二是在疫情爆发之后,全球各国的货币政策都相当宽松,向市场注入了较多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对股市估值有明显地推升作用。
“推动近期资本市场上涨的原因既得益于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大盘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又有来自国际资本涌入等资金面推动的因素。” 李迅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认为,近期股市的上涨属于2017年以来的结构性牛市。
由此可以看出,本轮股市上涨有两大因素,一是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二是资金面的宽裕,不仅包括国内机构主力资金,还有北向资金,以及散户资金。
“牛市”真的来了吗?那么,在经济复苏的基本面支撑下,机构主力资金、北向资金再加上不断进场的散户资金,股市上涨的行情会持续吗?“牛市”真的会来吗?我们访谈的多位专家对此都给出了相对谨慎的态度。
CF40成员、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从横向、纵向对比来看,最近四年多,A股处于长周期之后估值的修复一个过程中。耐心的投资者将发现,今明两年中国股市将以温和回升为主要特征。(更多内容可点击:专访钟伟:“3000点牛市论”无依据 今明两年股市以温和上升为主)
“现在谈全面牛市还为时尚早。”徐高说,经济虽然已经明显从疫情冲击带来的低位回升,但复苏的过程仍然面临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他认为,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蔓延,美国在复工之后疫情数据也有一定程度的反复;经济复苏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宽松态势也会有所调整,这些都会对市场带来影响。
他继续分析,2014年到2015年的A股大牛市更多是在经济疲弱背景下,流动性推动所形成的泡沫牛和杠杆牛。因此在泡沫破灭之后才会形成股灾,对金融体系形成比较明显的冲击。有了之前的经验,相信监管者会对股市的泡沫有更高警惕,尤其会注意避免银行资金大举进入股市而推高股指的情况发生。
徐高认为,今年下半年的股市应该不会重现2015年“疯牛”的状况,股市上涨应该会更为健康。
对于“下半年牛市”之说,上述资深分析师说,“目前来看,我的态度相对比较谨慎。”之所以这样说,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分析上。
他认为,基本面,虽然很多行业已经大致恢复常态,但是整体来看肯定还比疫情前更弱一些,民航、餐饮、工业企业等多个方面都是如此,其实很难完全回到以前水平。资金面,目前短端利率、长端利率差不多已经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所以资金面宽松这个因素对股市的支撑其实也差不多了。另外,社融的量该放的也放的差不多了。综合以上分析,整个基本面的支撑其实差不多了。
该分析师认为,一般牛市可能会短暂性地脱离基本面,这都是有可能的,现在看起来可能也有这么一个趋势,但对于这轮上涨的持续性,还需要进一步再观望。中央高层领导在陆家嘴论坛上的发言也表示出,他们对美国股市反弹速度之快其实还是有不同意见。那么之后会不会出现一些会对“急牛”情况产生影响的相关政策,需要观望。
后续股市如何演绎?对于后续股市将会如何演绎,上述分析师认为,短期来看,在当前的气氛下,大涨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政策层面出现一些较为明朗的变化,会使得股市整体产生方向性转变,否则赚钱效应可能使得上涨趋势自我加强。
但是,该分析师也同时认为,“目前股市估值修复已经差不多到位了,因为很多股票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价值水平。相比国外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其次,从政策角度来看,相关改革措施何时落地还需观望。”
如何看待下半年股市走势?徐高认为,可以乐观,但也不宜过度乐观。一方面,疫情的发展正在逐步得到控制,经济也在持续复苏,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于股市可以抱以乐观的态度。
但另一方面,近期股市上涨比较多地受到了银行资金进股市预期的推动,金融监管者应该会着力避免2015年股市暴跌类似情况的发生,银行资金进股市预期的落空势必会对市场情绪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投资者也不宜对股市过于乐观。
事实上,今年五月中下旬以来,货币政策已经边际收紧。不少专家也预测,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度可能会有所收紧。在股市暴涨的情况下,央行更要防备虚拟资金入市的风险。这一轮股市暴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紧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
徐高也认为,下半年,随着经济复苏的持续推进,货币政策的宽松度会降低,而且金融监管者也会避免过量流动性推动股价泡沫的情况发生。“因此今年下半年应该不会重演2015年‘疯牛’的情况。”他再次强调说
最近两年新闻联播提及A股的内容和沪指第二天收盘涨跌情况
股票是什么概念?
通俗的讲,股票代表股东权益。
我们来看股票的定义: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的公司都会发行股票。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这些都是股票的特点。
我们可以来看原始的股票是这样的:
从原始的股票,发展到我们如今的电子股票,股票类衍生凭证等。
作为股票,股票有它的价值。
但是从本质上讲,股票仅仅是一种凭证,其作用是用来证明持有人的财产权利,而不象普通商品一样包含有使用价值,所以股票自身并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有价格。但当持有股票后,股东不但可参加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施加影响,且还能享受分红和派息的权利,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所以股票又是一种虚拟资本,它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流通转让。而股票的价值,就是用货币的形式来衡量股票作为获利手段的价值。所谓获利手段,即凭借着股票,持有人可取得的经济利益。利益愈大,股票的价值就愈高。
对应来看我们现在和投资者,也就是说股民息息相关的上市公司投资型股票:
它往往都有走势图:如K线图:
K线图代表股票的走势,也是投资者最关注的股票价格。
当然以上是反应上市公司的股票的价值。
但是对于发行的股票来说,往往有未流通的股票。
这时候,就会用股票的净值来考量股票,这时候又有股票的净值。
股票的净值,又称为帐面价值,也称为每股净资产,指的是用会计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净值。其计算方法是将公司的注册资本加上各种公积金、累积盈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股东权益,将净资产再除以总股本就是每股的净值。股票的帐面价值是股份公司剔除了一切债务后的实际家产,是股份公司的净资产。由于帐面价值是财会计算结果,其数字准确程度较高,可信度较强,所以它是股票投资者评估和分析上市公司经营实力的重要依据之一。股份公司的帐面价值高,则股东实际所拥有的财产就多;反之,股票的帐面价值低,股东拥有的财产就少。股票的帐面价值虽然只是一个会计概念,但它对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具有较大的参考作用,也是产生股票价格的直接根据,因为股票价格愈贴近每股净资产,股票的价格就愈接近于股票的帐面价值。在股票市场中,我们投资者除了要关注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外,还需特别注意股票的净资产含量。净资产的含量反映了股票对应的真实的价值。公司自己所拥有的本钱就越大,抗拒各种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所以关注股票净资产含量,关注股票价值,股票价值多少,反映股民的财富含量。
但其实最终反映价值的,还是取决于市场,市场如何给股票定价。
绝大部分股民购买股票的动机就是认为股价会上涨,且一年之内的涨幅肯定要高于自己能涉足的投资领域,要不然,股民会将资金投入到其他利润率高的领域。而股民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股市的结果,就会驱驶股价逐步攀升,从而导致股价收益率的下降。当资金运动的结果使股价收益率接近于其它领域的平均水平时,股民购买股票与进行其它投资的收益就基本相等,此时资金的流动就会趋向于平缓,股价就会维持在一个相当的水平,既不上涨,也不下跌。所以平均利润率规律有给股价定位的作用。
对于我们普通的投资者来说,股票是一块必不可缺的知识,运用好的话,充分掌握,才能够长期的保值增值自己的财富。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进行股票投资,一般都会将银行利率作为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当投资于股票的收益要大于银行存款利率时,人们将选择股票;反之,当银行存款利率高于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时,人们将会选择储蓄。所以,当一个股市的股民较为理性和成熟时,股市的投资收益基本上就会与所在地一年期的储蓄利率相等,因而其股价也就稳定在与此相适应的水平。
股票是财富的放大器,我们运用好这个工具,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