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集团,明清两朝中枢机构有什么区别
天顺集团,明清两朝中枢机构有什么区别?
明清两朝中枢机关的区别?进一步强化的君主专制制度。
如果我们要分析明清两朝中枢机关的区别,首要的问题便是要明确两朝的中枢机构分别是什么?
简要概括来说,明代的中枢权力机构是以内阁为主,同时大九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到了清朝雍正之后,军机处则成为了掌控国家命脉的中枢机构!
明朝的官制系统及其中枢机构!要了解一个时期中枢机构,我们必然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官制内容。按照一般划分,明朝的官制可以分为四个系统:第一,中枢;第二,监察;第三,地方;第四,武将,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便是中枢系统。
大明王朝是一个崭新的王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自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自从明太祖废除三省之后,朝廷就不再是宰相统领百官向皇帝负责,而是百官直接向皇帝负责。此时作为全国最高行政官员的是大九卿,具体便是指六部尚书和左右都御史(正二品),通政使和大理寺卿(正三品)。
其中,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尚书负责朝廷具体事务,左右都御史则为监察系统的首领之一(此时的监察系统还有其他官员)。通政使司则负责把各地的奏章整理归档呈交内阁。大理寺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不管复核重大案件,必要时候还直接参与案件审判。(比如典型的三法司会审,即三个司法机关分别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每当遇有重大案件,往往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审理,又称为“三司会审”)大九卿这个称呼,在明朝基本没什么人叫,更多的基层官员称呼其长官为部院(六部都察院各取一个字),比如明朝末期的袁崇焕,因为朝廷加衔兵部尚书就经常自称谓本部院。部院下属还有负责具体事物的各司,具体名称和职责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翻阅资料。
大九卿,不一定只是对某个事务负责,成了大九卿就意味着你已经进入国家统治阶级的核心了。所以历朝历代都会有兵部官员上奏财政事物的事情发生,也会发生户部上奏人事任命等等的举动。当然了,这里面相对最有权势的人还是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又被称为天官。在明朝,正一品到从三品的官员由皇帝任免,正四品到从九品的官员由吏部尚书任免。
明朝最特别的就是南京六部(所有北京的中央部门南京都有)。明朝自永乐迁都以后,政府机构就迁往北京,但是南京依然保留了一整套政府机构,北京有的大九卿,南京也都有,但是在称呼前会冠有南京二字,南京的领导班子,品级和北京一样。也正因为此,弘光南渡之后能够迅速在南京成立政权。但是在这之前,南京一般都是朝廷里得罪人或者养老的人发配的地方,海瑞的最高官职就是南京右都御史。南京六部中有两个是与众不同的。第一是南京户部,南京户部负责全国盐引,并且负责南直隶的税赋征收,全国漕运管理,以及整理并管理全国黄册。这绝对是个要命的部门,盐铁一直是封建王朝经济的重中之重,而且明朝全国税赋相当一部分都来自南直隶。第二就是南京兵部,南京兵部负责南直隶以及浙闽沿海防务。宁王之乱,如果没有南京兵部尚书统筹,安庆巡抚死守,估计那就不是王守仁了,北京就得需要发兵讨逆。
至于明代的内阁权力是逐步变动的,也是经历了很长的过程的。最初只是顾问角色;后来才进入决策系统;到嘉隆时期决策权重增大;在张居正之后,回归到处理政务,决策参与的状态。
制度发展演化有其规律,这时候必须要有“头脑”加入。所以朱元璋用了几个文士"备顾问",用来解决自己困惑,或者有时候参谋参谋。这些人是五品官。到了朱棣时候也是,看《北征日记》就能就明显感受到他们的顾问角色。之后,等到英宗少主登基,整个朝政向公文政治转化,大学士的票拟权重要了。对人事、大的政务的参与度越来越大,阁部矛盾就自然激烈起来。
不过也不能太高估这时候内阁的权力,在天顺年间,吏部尚书依然权力很大,当时的一位吏部尚书经常骂人都没人敢顶。内阁的权力扩大,和内阁成员有很大原因,正因为官员的专权,才让内阁的权力得以进一步扩大。比如说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人,权力一个比一个大,决策范围一个比一个广!
徐阶当政,负责的政务略有扩大,比严嵩时期略强。当然这也与嘉靖皇帝身体状况每况日下有关。高拱的时候,自己既是内阁首辅,又是吏部尚书。人事,行政大权全具备。对军国大政的一系列决策自然容易出台,和俺答议和,隆庆开关都可以做到。等到了张居正,他没当吏部尚书,但作为首辅,又是顾命大臣。在事实上决策权已经超过高拱等人,人事,行政,监察权都拥有,故而可以推进改革,达到“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但权力越大,下场就越不好,他们四个的晚年一个比一个不好。
强化中的清朝中枢机关!基本上,清朝的中央统治机构大致上沿袭明代的设置,施行的是皇帝—内阁—六部的机制,内阁作为皇帝的办公厅扮演皇权伸张的工具的角色。但是由于清朝皇帝来自于满洲,其政治体制与元代一样有较强的民族特性。
清朝最有特色的制度是八旗制度。所谓八旗,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落之后的一次整编,以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每固山有一旗作为其标志。最初,有黄、白、红、蓝四色旗,后来又加设了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色旗,合称为八旗。
八旗制度是清朝以旗统人,以旗统兵的军政合一制度,旗下军政合一、兵民一体,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八旗各设旗主,称为固山额真,由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即是军事统帅,也是政治首领,成为了满洲贵族阶层和军事贵族集团。八旗制度的存在是清朝政治体制建构的基础。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早期特殊的中枢决策机构,也是当时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清史稿》、《清实录》中屡次见到“下议政王大臣议”、“议政王大臣等遵上”的词句,说的就是清代早期皇帝遇到大事令议政王大臣集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参与者主要是八旗的旗主、议政大臣等,是早期氏族军事民主制度的遗留,形成了一股贵族共治的权力。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定“虽至尊无如之”,其对于军国大事的决定性很强。这与加强君主专制是向违背的。同时,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一定是满族的上层贵族组成,同样不利于争取汉族地主阶层的支持,对于清王朝的统治是不利的。因此,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王朝几次加强君权尝试的主要目标,这既是清朝君主专制加强,也是满族人封建化的过程。
内阁是清朝的最高行政机构。在满族人入关前就有了雏形,皇太极时设立了立文馆,后来又扩充为内三院。内三院由儒臣值班,是文官制度的加强,也是对于满清军事贵族的一种抑制,因此其本身也可以视作为满族人封建化的一个过程。
顺治时期,内阁形成制度,设立满汉大学士各一人,满汉协办大学士各一人,学士满族六人,汉族四人。这是对于汉族地主的一种统战措施,准许去进入中枢,作为清王朝统治的同盟者。同时也是对于汉族地主的提防,令人数少的满族人能够把控中央的决断,以满足其利益。之后有了南书房,南书房设立于康熙十六年,最初是皇帝伴读的机构,在与皇帝对答、作赋之余,“兼职”为皇帝起草诏书、颁发诏令。其特征和两汉、魏晋时期的尚书、中书、侍中等一样。从古至今,皇帝的手段都是很相近的,只是具体的操作和官职名称不同罢了。南书房的设立是对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权力的一次剥夺。
雍正年间,对于诸王的军政权力进一步剥夺。首先是针对八旗制度,将下五旗(八旗制度经过发展,其中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由皇帝亲领,称为上三旗,其余五旗称为下五旗)旗主的军政统属权收归,使其失去割据的力量。其次,便是以处理西北军政为由,设立军机房。军机房后来又改为军机处,是承办旨意的机构。军机处设置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但是称呼不定,可以是“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处行走”等。同时这些官位都是兼职,不是官员的本差,皇帝可以随时替换。入选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眷顾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的方式也是执行皇帝的决定,为皇帝提供参考建议。
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恭撰上谕,跪受笔录。上谕分为明发和寄信,明发是晓谕中外之事,寄信则是中枢直接对点对于下层和地方指导工作的文书。同时内外官员所上的奏折,也需要先交由军机处录副、登记、草拟回复之后,才会呈交皇帝。于此同时,清朝六部职权缩小,已不是行政管理中枢,不能对下直接发布政令。清代寺监中,仅存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和鸿胪寺。由于清朝贵族政治的原因,宗人府的地位则在六部之上。五监仅存国子监,其余四监先后并归工部。
由此,军机处全面地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决策权力,成为了真正的中枢机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最后一个阶段。
东风41导弹发射一枚的成本是多少?
东风压倒白杨砸死民兵,世界三大真理之一的东风系列洲际弹道导弹,从来都是以德服人,东风弹道导弹的是最讲武德的,基本上就是用道理说话,也让很多国家对东风弹道导弹的武道精神折服,心甘情愿的折服,毕竟不服不行啊,武德高尚远超一般国家,他们不服能行吗。
近些年东风家族又添加了以为有高尚武德精神的领导者,跟东风5B之间的搭配,双重武德在身,基本上已经做到了泰山北斗的位置,东风41也是很讲武德的,从来不会欺压谁,只会以德服人,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其实已经到了跟美俄并驾齐驱的程度,是维护江湖安定的三大高手之一。
东风41是新成员,现在先来说说老掌门东风5B,威震天下已经数十载,虽然只是会一招从天而降的掌法,但是杀伤力太强基本上没有谁能承受得住这样的掌法,可以说东风5B就是一招吃遍天下,威震江湖只需要一招也就是一掌,比其他十几掌威力都大,是运送氢弹这种道德规范的载体,这也是为什么东风41服役了,老掌门东风5B还是宝刀未老不退隐江湖的原因。
到底有多强呢,像打东京和纽约这种地方,东风5B只需要两到三掌从天而降的掌法就足够,而东风41这种身怀六到十种不同的绝学,干起来可以多点开花,杀伤力分散,杀伤力范围大,不容易被阻击到,但是单个的威力远不如东风5B的一招鲜威力强,东风5B就是为了数十枚数百万吨当量级氢弹保留的。
对于东风弹道导弹的成本有很多说法,其实这些都只是个人通过一些常规数据去分析和猜测而已,没有具体的真实数据,其实成本也只有官方知道,其他人说的都不准,但是其实是有一些猜测对比性的,价格嘛不应该只是保养和成本,还要把研发成本也加进去才对。
卖过弹道导弹的只有两种,一种是英国购买的美国弹道导弹,英国买的是美国的导弹发射装置,只是弹头是英国自己的,英国战略核潜艇的弹道导弹就是美国卖给英国的,还有另外一款弹道导弹是我们卖给沙特阿拉伯的,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亿美元一枚。
当然有很多传言,当时原本只是想要1000万,但是沙特误认为是一亿美元,最终爽快的答应了,东风3只是中程弹道导弹,价格当然远不如洲际导弹的价格和成本了,其中还不包括核弹头的价格在里面,自己用的和卖给别人的价格当然也不一样,从这方面去分析一下东风41的价格在多少。
很多人都说价格在一两亿美元左右,其实如果算上研发方面的成本,这个数字远不止这一点,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研发不出来弹道导弹,更不用说洲际导弹了,钱是一回事,巨大的研发投入,这个不是一般国家能承受的,还有就是材料成本费用,维护成本费用等,技术成本其实才是最值钱的,像朝鲜的导弹,你能想象他的成本吗,而东风41的特点是射程还有多弹头分导技术,弹头小型化技术,这些远比材料成本值钱多了,可以说用钱都买不到的技术,属于无价之宝,所以95%以上的国家玩不了,太贵了。
一个掌政权一个掌兵权?
朱祁镇的人生传奇戏剧性。
他的曾祖父是朱棣、父亲是朱瞻基。
四个月的时候被册封为太子,八岁的时候成为大明朝皇帝。
22岁时候成为瓦剌俘虏,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在北京当了皇帝,23岁时候朱祁镇返回大明,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被关在南宫七年。
30岁的时候,夺门之变让朱祁镇又一次成为皇帝,37岁,朱祁镇结束了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有人说,朱祁钰掌控大权,于谦又是兵部尚书掌控大明兵权,朱祁镇究竟是如何又一次复位的。
朱祁钰重病卧床、他的儿子朱见济早夭,朱祁镇重新掌控大权的机会来临。说个实话,朱祁镇夺取朱祁钰大权这一幕,跟南宋时期那一幕有点像,当年金军攻克汴京,徽、钦二宗被俘,之后高宗顺利登基,金军没有放过南宋,持续不断对南宋发动进攻,面对危局高宗启用岳飞、韩世忠等名将,在这些将领努力下,宋军抵住金军进攻,高宗对此十分高兴,然而,这时候岳飞提出希望能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宗,高宗听闻后内心很是反感,但是又不好拒绝,只能做下表面功夫,但他和岳飞之下矛盾已经埋下,后来,高宗以莫须有罪名处死岳飞。
高宗之所以对徽、钦二宗归来一事反感,主要是两人回来后如何安排?自己的地位是否能保全?这两个问题让高宗寝食难安,最终,他做出了一个残忍决定,那就是让自己父亲和哥哥死在北方,从中可以看出,皇权面前没有亲情。
如今,朱祁钰碰到相同问题,自己哥哥朱祁镇兵败被俘,大臣们为社稷考虑将其扶上皇位。登上皇位朱祁钰很快享受到九五之尊,天下之主的感觉,这让他十分不愿意放弃这个位置。
瓦剌见到朱祁钰登基,觉得手中朱祁镇已经没什么用,所以打算归还朱祁镇,让兄弟俩产生矛盾,让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朱祁钰得知瓦剌要送回朱祁镇,这让其忧愁万分,十分不愿意迎接自己大哥回来。
《明史列传58》载"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先后遣李实、杨善往。"
这句话主要意思,瓦剌希望求和,想把朱祁镇送回来,这奇遇对这件事情很不高兴,说当初自己不想当皇帝,是你们硬要让我当皇帝,于谦等人看出了皇帝意思,知道皇帝舍不得皇帝,所以他们就直接说,皇位还是你的,朱祁钰见大臣明白自己意思,脸色逐步缓和,派人去瓦剌接回朱祁镇。
从这点可以看出,朱祁钰做人没有高宗狠辣,所以他才会将大哥朱祁镇接回来。
朱祁钰是将朱祁镇接回来的,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担心,就是将太子朱见深废除,让自己儿子朱见济担任太子。
朱祁镇回来后,成为太上皇,被锁在南宫七年,七年时间里,朱祁镇压根没机会跟外界联系。
然而,朱祁钰可以而为之安排并没有换来自己想要的结果,他唯一儿子朱见济死了。
为此,朱祁钰深受打击,直接一病不起,大臣们看着朱祁钰时日无多,便有人起了坏心思。
这期间,朱祁钰对朝政掌控力弱,又没有儿子支持,一些投机分子看到机遇,决定将太上皇朱祁镇扶上皇帝宝座,从而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
作为兵部大佬于谦,之所以没能干预,主要是他的权威再大也没办法直接干预宫中的事情,正是因为这层疏漏,让于谦最终没能阻挡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
那么组织这次行动的投机分子有那几位,几人分别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
这几位投机分子先是做孙太后的工作,孙太后自然没什么意见,毕竟一个健康的皇帝能确保皇权安稳,所以他对于几人扶持朱祁镇上位并不反感。
见孙太后不反对,几人立刻开始实行自己“复辟行动”了。
此时此刻于谦在做什么呢?于谦是位心挂社稷的忠臣,所以他见到朱祁钰不行了,便开始思考谁来接朱祁钰的班,经过一番商讨后,吏部、礼部、兵部三位尚书,王直、胡濙、于谦三人同时上奏希望能立沂王为太子,时间定为第二天,哪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六。
然而,这一切仅过了一个晚上就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当天晚上,石亨等人砸南宫大锁没有成功,最后只能把墙搞出一个洞,进去将朱祁镇救了出来。
开始,朱祁镇不太愿意,但是,几人并没有放弃,而是持续劝说朱祁镇,最终,朱祁镇跟着几人前往奉天殿,路上遇到守护大殿的侍卫,但在朱祁镇一声高呵下,没人敢阻拦。
十七日早朝时分,按照惯例,百官于五更前即在午门外朝房等待。宫中钟鼓齐鸣,宫门被打开,徐有贞宣布太上皇已经复辟。目瞪口呆的百官见自己没有退位,只能按照徐有贞的要求进入宫中拜贺。
就这样,朱祁镇又一次成功登上皇位,这次事件被称之为“夺门之变”也叫南宫复辟。
由于石亨、曹吉祥等人行动太快,于谦等人没有反应机会,所以他也因为大意丢掉了自己性命。
开始,朱祁镇不太愿意杀于谦,毕竟他在北京保卫战出色发挥,确保大明王朝延续,因而他内心觉得于谦不该死,徐有贞看出朱祁镇想法,所以他直接上前说,不杀于谦,复位无名。
徐有贞一句话直接点醒朱祁镇,就这样于谦等人被杀。
朱祁钰也在十二天后病逝,年仅三十岁。
以上我们可以得知,掌权朱祁钰病重,对朝局掌控力度不足,这让一些投机分子看到机会。掌控兵权于谦,主要是太大意,还有就是石亨、曹吉祥等人行动太快,从而导致了夺门之变发生,朱祁镇就这样复位了。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如何看待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历史现象?
土木堡之变只是一个契机,并不是文官集团独大的原因和开始。因为文官独大基本上就是宋朝开始,东亚集权政治体制的必然性选择。土木堡的灾难则给了他们最好的机会。
明朝在初期其实是反对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除了一些功劳过高的将领被清洗外,中层和基层的军官还是大体被保留了。你从明朝设立家族成员不得退出军籍的规定,就能看出朝廷是希望一直保留这些职业战斗力的。
此外,各地的藩王手里也有自己的小规模部队。他们是明朝皇室在各地的代言人,他们手里的军队也往往比一般部队要强。是预备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才准备的。
但这显然不符合文官集团的利益。当时的文官集团,由于文化和社会氛围,以及选拔与考核标准来说,都是不折不扣的儒家士大夫来源。他们在唐末就开始了一种对武力阶层和非儒家社会精英的排斥。这即是对自己生存空间的考虑,也是对南北朝-隋唐时期番将、胡商得势的一种反弹。
很可惜,在唐朝灭亡后的五代时期,军事需求迫使各方都更重视武人集团,儒家士大夫的理想暂时落空了。他一直被武人压制到五代后期,也就是后周建立后,才开始翻身。随着带有五代军头身份的宋太宗赵匡胤去世,他们终于依靠宋太宗的支持开始取代和修理武将。尤其是那些投靠过来的地方人物或边境上的番将。结果自然是宋朝军事力量的一落千丈,对外作战时屡屡要掉链子。
这种过程在明朝初期也很快开始了。建文帝就是一个非常支持儒家集团掌控一切的君主,对武人集团的压制还是其次,对地方藩王的动作最大。然后就引出了朱棣掀起的靖难之役。被文臣集团控制的中央军部队,在评判作战中打的一塌糊涂。
朱棣上位后,出于自保的目的,也大肆修理藩王与武将。但作为预防措施,他还是加强了自己手里的部队,并用赏赐手法扶持了一些为自己立功的武将。这些武将以较低的爵位存在,家族存续到土木堡之变时期。
只是这种最低的保险措施,实际上并不能改变明军总体衰落的趋势。尽管明军的衰落是多重原因造成的,但受益者无疑就是士大夫组成的文官集团。土木堡战役中,最后一些有担当能力的武将牺牲。留下执掌北京的高官就基本上全是文官成员了。
著名的于谦就是文官代表人物之一。土木堡惨案简直就是他一步登天的大舞台。从力主拥立新君,到用帝国的资源击退准备不足的蒙古军队。文官的控制力基本上已经在他手上被确立下来。哪怕明英宗后来分化文官集团,并靠太监势力的曹吉祥一起搞了夺门之变,也于事无补。
所以,土木堡并不是明朝文官集团抢班夺权的开始。武人们在之前就已经受到了很多限制和打压。土木堡只是一次性的将他们的残存力量给消灭了。后来即便还能出戚继光、李成梁和李如松这样的大将,也都在实际地位与名望上矮了文官一大截。
明朝有哪些冷知识?
我是刀笔传神,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在这期间,明朝辉煌过,也衰败过,这里不一一细表了。下面说一点不为人知的冷知识。一、明朝有个衙门叫宝钞司,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是做擦屁股纸的。
二、《大明律》规定,杀死奸夫不论罪。
三、明朝规定:没有功名的人骂人是犯法的,读书人才可以骂。
四、明成祖曾册封四方并赐诗歌,如册封日本一座山为勒石纪名,也就是现在的富士山。
五、明朝其实有三个首都,除北京、南京外还有一个是朱元璋老家凤阳,朱元璋一度想搬去凤阳皇宫,但刘伯温强烈反对才没有成行。
六、明朝极其注重伦理道德。明朝有烈女烈妇总共35829人,是元朝的48.3倍,使宋朝的130倍。
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其实是朱元璋说的。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发布檄文《谕中原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