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股价,称中国飞鹤虚报了婴幼儿奶粉收入
蒙牛乳业股价,称中国飞鹤虚报了婴幼儿奶粉收入?
做空中国企业,其实目前来说对中国利大于弊。
这种操作为什么在国外是非常正常的呢?
因为天下没有永远赚钱的买卖。股市应该反映一个企业的真实情况。
但很显然中国企业有办法让股票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脱钩,以此在股市捞钱。
企业是否良性循环,说白了最后就是看报表。你的支出是变成了有价值的资产,还是打水漂,或者中饱私囊了。
但中国的一些形成垄断的企业,利用自己家大业大,勾结官宦,闭塞言路,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反动派。下面坑害老百姓,中间欺负友商,上面蒙蔽主管部门,罪大恶极。
一边想办法偷税漏税,一边想办法制造垄断,然后几个核心关键人物把钱一分,想办法转移到国外,逍遥又快活。
至于提升自己的企业能力,基本上是不会考虑的,垄断带来的利润多香啊。
做空集团甚至比有关部门都好使,让他们弄虚作假的时候永远都提心吊胆。
他们股价大跌后只有两个可能,1 资产重组,让更厉害的人来接管。2.破产清算。
无论哪一个,上一波人的各种违法操作都会公之于众。
这些两面三刀违法乱纪破坏中国产业健康的害群之马,就可以被清理掉。
空缺的部分自然会被有识之士抢占。
每一个这样的企业倒下,就是中国的工商业环境向好的一面发展的一步。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千万别为公司的兴衰荣辱所左右。
只是希望,咱们的主管部门能有做空集团一样的嗅觉,那就不必让外国人代劳了。
中国乳业的地震刚刚开始。
接下来蒙牛和伊利,咱们翘首以待吧!
2021蒙牛牛奶创始时间?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蒙牛乳业或蒙牛),成立于1999年8月。 总部位于呼和浩特,是全球八强乳品企业。公司2004年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2319.HK),是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是蒙牛第一大战略股东。
伊利和蒙牛那个是国企?
都是国企。
1、伊利创立的时候是集体企业,成为股份制后,国有资本占第一股东;蒙牛乳业起初属于民营企业,是因为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导致股票狂跌,股价暴跌,国家为了不让外资收购,让中粮收购蒙牛20%的股权,所以就成为国企;而且三聚氰胺事件让国内奶粉口碑跌至谷底,虽然成为国企有利有弊,也方便国家更好的监控,保障质量。
2、买牛奶时选择哪一个品牌,也是根据大家的喜好跟习惯去决定的。总体来说,作为国内牛奶界的两个知名品牌,不管大家觉得伊利好还是蒙牛好,这两个品牌都是比较值得信赖的。
3、蒙牛和伊利都是国家乳制品企业的优秀代表,为国家乳制品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是民族品牌的骄傲,让广大民众有奶可喝,让孩子有未来,每个企业都有好的坏的,正确看待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当年资本家倒掉牛奶?
当过剩了以后,倒掉是最好的办法,没有之一。
何止是牛奶,柑橘等也是如此,任其挂在树上,或跌落腐烂。
这里要声明的是:不是资本家倒掉牛奶,而是奶农。
这是怎么回事?
我来说说。1、无序生产造成的过剩。
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自由,完全看农民自己的选择。
这样就极易造成无序生产,农民以自我为中心,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于是,导致农产品过剩。
过剩的结局就是低价,甚至低价都没人要。
而资本家,绝不会因为农产品低价,就白送给消费者,资本家绝没有这么好心。
而农民这里低价都无人收,卖场里还是高价,消费者买不起只能选择放弃。两头都没得好,而资本家更不会因收购农产品卖不掉砸在自己手里。
这在计划经济里看不到的现象,在市场经济里比比皆是。
2、倒掉是农民的无奈之举。
当生产成本等于或超过销售成本时,农民唯一的选择就是放弃,比如奶农倒掉牛奶,桔农任由柑橘腐烂而不采摘。
毕竟,已经是亏损了,再付出时间和金钱,是农民不愿意的事。
我曾好多次碰到这样的事,农民让我自己采摘桔子,白送给我。
那么,资本家就不能发发善心,低价收购,低价卖出,做一个好心的资本家。
这就需要我们看到资本的血腥和贪婪了,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他们的眼里只有利润,而不是善心。
我们经常看到的姜你军糖高宗蒜你狠豆你玩等等,哪样不是因为资本的炒作而价格飞上天的。
当下的猪肉,从恢复90%的养殖规模,到大量储存肉投放市场,而消费者仍买着几十块一斤的高价猪肉。
从中可以发现,只要资本家介入农产品,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和农民,这值得我们深思!
我是“阅尽人间冷暖”,谢谢你倾听我的诉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雅士利为什么还存在?
蒙牛或对雅士利提出私有化要约,奶粉行业正在发生变化。3月17日,停牌多日的雅士利复牌,而此前停牌时私有化的传言也被进一步坐实。前一天晚上,雅士利发布和蒙牛联合公告称:“蒙牛向雅士利提出私有化要约。”
虽然雅士利方面称存在不确定性,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蒙牛对于雅士利的私有化很有必要,有很大可能被落实。雅士利股价常年处于低位融资困难,上市身份对其而言是束缚。私有化之后蒙牛无论是对雅士利资源整合方面,还是对管理层的激励方面都将更加主动,这也能更好地推动蒙牛奶粉业务板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