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股票行情,据说中石油要连续五年给员工涨基本工资
中国石油股票行情,据说中石油要连续五年给员工涨基本工资?
从网上查阅可以知道,从2022年7月份开始,中石油确实开始全员涨基本工资了,具体涨幅见下文:
满一年的员工给予每月50元的工龄补助,计算时间为入职之日起每满一年增加50,最高不超过300元。中途离职后重新入职的,以最近一次入职日起计算。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按照岗位、工龄、用工情况等进行调整。
由于中石油的员工规模超过12.2万人,在全国又有若干分公司,且经营项目也所不同。所以,根据总部的文件要求,“本单位”涨工资的时间和幅度,会因为“经济效益”的差距而出现明显的差异。
另外,“最高不超过300元”,既体现了“涨”,又防止了进一步拉大差距。
中石油的员工类型及待遇
1.中石油目前用工包括合同化用工、市场化用工、属地化用工和劳务派遣工。
(1)合同化用工就是指与中石油直接签订用工合同,且有编制的员工。学历要求是本科以上,可以在集团内部调动。
(2)市场化用工也属于公司统一招聘,并和公司签合同,但学历要求是本科或专科。所以起始工资较合同化员工会低,且刚入职时没有岗位补贴。
(3)属地化用工是指公司开在哪里,就在哪里招人,工人的户籍在企业所在地。其待遇和市场化员工相差不大。
(4)劳务派遣工由第三方劳务公司派遣,和集团公司没有任何关系,相当于临时工,主要干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其待遇完全由劳务公司决定。
2.工资待遇
(1)合同化用工待遇相当好:基本工资2600到3000,另外餐补800—1000,交通费800—1000,月安全奖1000到1200。普通合同化员工,一年目前10万左右,正科16万左右,处级20万--60万
(2)市场化员工和属地化员工的基本工资比合同化员工要低一点,且年终奖金也会低一点。
(3)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初级工不到2500,中级不到3000,高级工3000左右。由于他们的工资是劳务公司发放,本次涨薪红利能否享受到还是个未知数。
本轮涨基本工资的目的
其实,各行各业体制内的员工都有薪级工资部分,且是每二年涨一次,所以,本轮中石油全员涨薪且有300元的封顶,所以,完全是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事。
至于中石油今年为什么会涨薪?纵观各种分析,主要是基于二点。一是今年油价比较高,而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价格并没有上涨,所以效益相对比较好。
二是中石油借涨薪之际,进一步优化团队和管理水平,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资料显示中石油计划将员⼯总量控制在12.2万以内;⼆三级机构总体压缩5%以上,管理⼈员压缩10%以上。
以实现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全员⽣产效率、⼈⼯成本利润率等关键指标明显改善;⼈才成长通道畅通,对重点⼈才激励精准,队伍活⼒⼤幅增强的管理目标。
原因有三:
一是老板挣钱挣得心里慌。国际油价一桶涨10美元,国内汽油价格能涨1000人民币;国际油价跌10美元,国内汽油能跌5毛钱。这个情况还是反反复复搞了二十多年,然后大家都心平气和地接受了8元,甚至10元的油价。过去公司挣1000亿,现在动不动都是万亿以上的盈利。过去整天在“亏损”,现在再说“亏损”有点自己抽嘴巴子,不如把钱发出去,起码要扭转巨额盈利的局面,被人盯着总是不好的。
二吗,大家都在涨,就是中石化、中海油甚至中匡油、中右油、申石油都涨了,得跟上趟,再说,手头也不差那俩钱。总不能领导、CEO拿着百万年薪、千万奖金分红,搞得底层跟“要饭”似的,只能喝泔水,再这么搞下去,队伍不好带,内部团结也是问题,再出个石油版“斯诺登”,卖个内部信息,大锅就砸了。“利润均沾”,下面的喽啰提一点,有盼头、有期待,队伍就好带一点,摊子散不了。
三呢,涨的是基本功工资,其实内部学问很大,水也很深。人家是企业,很多人都不是靠基本工资活命的,特别是中层以上的,都是销售挂钩、业绩考核、绩效奖惩,根本看不上千儿八百块钱。
还是要透过现象看到内在的本质呀。
我爸在中石油上班将近36年,刚参加工作时每月拿到手58元(八十年代没有交五险一金),以后慢慢地涨到4000多元(主要按照职称调的工资,没有涨过工资),交过五险一金后到手2000多,这样持续了二十多年,终于在2021年退休时涨了一次工资,每月涨了400元,今年又涨工资已与他无关了,他作为退休人员今年涨了一次退休金,值得感谢国家在疫情当前,经济这么萧条之际给退休人员涨工资,他很知足了!
一、中石油按工龄涨工资吗
满一年的员工给予每月50元的工龄补助,计算时间为入职之日起每满一年增加50,最高不超过300元。中途离职后重新入职的以最近一次入职日起计算。
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按照岗位、工龄、用工情况等进行调整。
二、中石油工资待遇
中石油目前用工分这几种:合同化用工、市场化用工、属地化用工和劳务派遣工。
合同化用工就是指有编制的,是与中石油直接签订用工合同的员工,他们的名字会被录入集团公司总部花名册,也就是说可以在中石油集团内部调动。
合同化和市场化两种用工形式都属于公司统一招聘,合同也都是和公司签,但二者一大区别是学历。目前中石油合同化最低学历为本科;市场化为本科或专科,属地化一般要求有一定技能水平。
合同化用工待遇相当好:工资2600到3000+餐补800—1000+交通费800—1000+月安全奖1000到1200,普通技术员最低5000以上,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更高,高级工程师8000以上。
科员等同于助理工程师,一月5000以上。
正科一月8000以上,等同于高级工程师,除此之外还有过节费、季度奖及其他钱。
普通合同化员工:一年目前10万左右,正科16万左右,处级20万--60万。
市场化员工:由于整体学历低一些,所以起始工资也低。入职时,市场化员工没有岗位补贴,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有。其他福利都是一样的,但到年底分红时可能会稍有差别。
属地化用工:是指公司开在哪里,就在哪里招人,工人的户籍在企业所在地。属地化员工和市场化员工的工资待遇差别不是很大,和属地化用工,工资差不多,说白了就是临时工,工资并不高,初级工每月所有钱算完不到2500,中级不到3000,高级工3000左右。
劳务派遣:待遇相对是比较差的,主要是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和集团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三条 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这次涨工资有三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是覆盖面这么大,全员覆盖,就是每个人都会长;
第二个想不到是涨幅这么高,最低涨幅25%,平均涨幅达到37.6%;
第三个想不到是方案递交上去后,董事会没有批!
股票亏最惨能亏多少?
能从几千万亏得只剩一两块吧。
今天来讲这个如何将你本金收割99%以上的方法—老千股。
要了解老千股先来谈一个香港一个特色:合股。
所谓合股,就是将10股合成5股乃至1股等,也就是股票总数大幅减少,假如股民手里原来是1000股股票,每股0.01港币,现在1000股合成了10股,则变成了每股1港元。
喜欢合股的公司多属于仙股。
“仙”就是英文中的cent,就是分,也就是股价几分钱的股票,港股股价最低可以跌至0.01元。或许你会想,按照0.01 港元买应该没风险了吧,不可能再往下跌了。
之前买原油期货的朋友或许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你要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还有一个游戏就是合股。中国香港和美国是允许上市公司合股的,比如公司股价跌到了0.01 港元,公司可以将100股合成1股,然后再往下跌。
老千股就经常玩这个游戏,不断地把股民的钱洗劫掉。
你可能想不到,大股东可以通过让股票不断下跌赚钱。大股东做空自家的股票,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现实版的香港股市的荒诞。
假设香港某上市公司目前股价为1港元,大股东持股80%,此时大股东大量卖出股票,股价持续下跌至0.4港元,大股东因为减持股票,持股量降低至50%。
随后,公司董事会宣布以每股0.2港元供股,因为供股价较公司股票现价折让高达50%,现有持股的散户开始狂抛股票,股价大跌至0.15港元,按此价格,散户不会参与供股,因为股票现价比供股价还低25%,此时大股东会选择全额参与供股,因为大股东供股比例非常高,大幅度摊薄了散户的持股,此时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又回到了原有的80%。
在这个过程中,大股东相当于做空自己公司的股票赚钱,1港元跌至供股价0.2港元的中间部分就是大股东的利润。当股价跌至0.01港元附近,公司再宣布100股合1股,股价又回到了1港元,大股东可以继续玩这个游戏,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当然,如果散户0.2港元也参与供股,公司照样可以0.2港元卖给你,当你以为低无可低时,公司再次宣布增发股票,这次的供股价是0.1港元。
是的,你没看错,而且这次供股股份的数量比前次更多, 散户经过低位买入和参与上次供股,已经没有“弹药”参与了,这次大股东参与供股,再次大幅摊薄散户的持股比例。
香港股市市场化,增发股票简单,只要有人买就行,上市公司总能讲一个动听的故事,诱使下一批投资者买入股票,投资者可能是新入市的大户,也可能是贪图公司的供股价较现在股价的高折扣。总之,又有新人买公司的股票,公司融到了钱,再通过收购、资本支出、管理层高额薪酬等把钱花出去,使得这些钱再度流入管理层或大股东的腰包。
以茂宸集团( http://00273.HK)为例,这个公司经常登上港股涨跌幅榜的前10位,动辄涨跌30%以上。该股16年来从未盈利,年年亏损,累计亏损超43亿港元,公司也多次改名,从最早的“互联控股”改为“华汇控股”,后又改为“首创”“怡南实业”“威利国际”,直到目前的“茂宸集团”。
这样一家连年亏损的公司,为什么还能维持上市地位,并维持公司的日常运营呢?就是公司不断地供股合股。
从1999—2014年,茂宸集团经历了5次供股和10次合股。假设你在1999年买入15.625亿股威利国际(也就是2018年的茂宸集团),到了2014年就变成了1股,1999年公司合股前的股价约为0.05港元,到2014年时价格约为1.5港元,那么假如你1999年以每股0.05港元买入15.625亿股威利国际,投资总金额约为7800万港币,按照2014年每股1.5港元计算,股民投资15年来,总投资由7800万港元跌至1.5港元,损失率高达99.999%,可以说本金几乎全部亏损。
这类股票经常都在涨跌幅的前列,很多时候盘中涨跌幅超过50%甚至翻倍,等你买入以后,则是漫长的下跌过程,它们可能一年内上涨过3个交易日,但是其他的交易日要么是大幅下跌,要么是阴跌不止。这些年,内地的资金不断进入香港市场,这类股票开始盯上了一些傻钱,尤其是内地那些热衷于炒作ST重组类公司的资金。
这类股票有一些典型的特征,比如永远不分红,几乎年年都在二级市场融资,公司市值才1亿港元,每个董事的薪酬却千万港元,股价在0.01港元到0.5港元之间波动,股价忽然某日大幅上涨,等你追入后,公司可能迅速停牌宣布大幅度折价配售股票,随后股价开始走上漫漫跌途,你要是补仓只会越亏越惨,最后被公司吃得连骨头都不剩,而且你也长年累月等不到有人来重组这类公司,管理层也不会因为股价跌90%就回购股票或将公司私有化。
如何识别老千股,使得自己的投资远离雷区,以下是一些老干股的普遍特征,遇到这类股票你最好敬而远之。
(1)公司更换审计师,不能按时出具财报,或者审计师干脆辞任。
(2)创始人以前有劣迹,虽然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如果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中混入了一些劣迹斑斑的人,这些公司你要远离。
(3)公司的毛利水平严重高于同行业水平,或者同行业公司都在遭遇低潮时,该公司的业务却依然繁荣。
(4)公司声称所从事业务在行业内排名前几位,但是现实中我们却没怎么听过,此时你至少应该咨询公司所处行业的从业人员,以有效确认。
(5)公司账面现金充足,公司产品销售增长率不高,但是公司却有频繁且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当然,要分清公司是否在为未来做投资,但是频繁而大量的资本支出仍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6)公司市值不大,但高管的薪酬动辄千万元,即使公司股价低残,管理层也愿意融资,然后又以不合理的高价收购其他公司,以消耗掉公司的现金。
(7)公司股价大幅下跌,甚至已经跌破每股现金值,但大股东既不增持股票,也未考虑将公司私有化退市,亦不回购股票。
8) 公司的财报写得不清不楚,似乎是管理层刻意让股民看不懂,对于这类公司,从一开始就应该回避。
(9)如果一家公司本身的业务模式就是“融资/收购”,不断依靠从市场融来的钱进行收购,尤其喜欢收购当下热门行业的公司,你要留心。
(10)公司与大股东之间关联交易频繁且数额巨大,关联交易在多数时候就是欺诈的温床。
(11)大股东或老股东在公司上市后股票解禁立刻套现,或者股票上市没多久就急于套现。
(12) 公司上市很多年,财报都很好,但是没有机构愿意评论,小心是老千股。
(13) 公司上市多年从未分红或累计分红很少,但几乎每年从二级市场融资,多数时候当市场已经不相信它们的时候,它们总能讲一个新故事来成功融资,然后管理层再以各种名义把钱花掉。
(14) 公司市值不大,却以“中国”“亚洲”等夸张的名字命名。
(15) 如果一家公司上市N年,几乎没赚过钱,你怎么能指望它为股民赚钱呢?这种公司不管是不是老千股都直接回避。
(16) 公司持续多年供股、合股,即使某些年份账面会显示盈利,但很快因为各种资本支出花掉了,在投资一家公司之前,一定多花时间了解一下公司的历史,尤其是历年盈利记录、供股合股的记录。
幸好,港交所和证监会已经对此展开行动。在2016年12月,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联合公告称,关注到在供股中放弃认购的少数股东的权益遭到大幅摊薄的情况,留意到某些上市公司供股没有让所有股东得到公平对待,并且欠缺任何明显的商业理由,港交所拒绝了两家上市公司的供股请求。
投资者也对此越来越警惕。雪球网上也有很多投资者建立了相应的白名单。
这种纯粹收割韭菜的游戏,终究会被市场抛弃。
更多问题欢迎关注尊嘉金融,港美A股0佣金~
风险警示:文中内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尊嘉竭力但不能保证以上内容完全准确与可靠,亦不对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操作而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美元指数和原油价格有什么关系?
1,从理论上讲美元指数上升,原油价格下跌,呈反向关系。2,从经济层面分折,这次美指下跌,美股上杨,经济一片繁荣。刺激了原油及大宗商品市场。临原油价格跟涨。3,供求关系是原油价格涨跌的主要因素。远高于美指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原油都跌成负值了为什么中国不狂买?
原油都跌成负值了,为什么中国不狂买?题主这个问题有意思,在4月21日,是WIT原油5月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当天原油期货价格跌至-37美元/桶,这是WIT原油期货建立的3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负值。
虽然受疫情影响,国际油价从60多美元每桶一路狂跌,但是跌到负值还是让人大呼意外。那么既然油价都是负值了 ,为什么国家不狂买了?
1、该负值并非是现货价格的负值原油期货价格并非就是现货的价格,而且这次负值是5月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的最后时刻才出现的,数量本就不多,如果真的是现货的价格要跌到-37美元,那么那些石油消费国肯定开着油轮去抢货了。
期货的价格往往是先于现货的价格,期货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越是到最后的交易日,那么他的价格就越是接近现货价格,因为存在交割,所以就将期货和现货价格绑定到了一起。
在原油期货市场并非是真的为了最后交割的,绝大多数交易商和投资者都会在最后交易日之前就完成平仓,或者是移仓换月,建立下一个月的原油期货合约,这次出现负值是历史首次,是极为罕见的情况。这种概率比中10亿还难低。
2、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后中国购买石油了吗?其实在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以后,中国已经在大量购入石油了,这导致油轮的价格都大大上涨了,运费大幅增加,但是我们不可能无限量的购买的,如果我们真的 有无限量购买的能力,那么国际原油也不至于跌至现在的样子。
而制约我们无限量购买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存储来存放这些石油,石油不是水,他的存放环境是非常严格的,而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又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现在不少国家都租用油轮作为海上的浮动存储器,而这导致油轮价格暴涨。
况且当国际油价一路下跌的时候,何时是个头啊?这个就相当于是抄底,万一抄在半山腰上呢?当国际原油价格从年初的60多美元跌破50美元/桶时,还能跌到40美元/桶,然后还能跌到30美元/桶 ,还能跌到20美元/桶,前天又跌到10美元/桶,在10美元/桶之前,任何一个价位抄底都可能是抄到半山腰上,WIT原油价格前天最低跌至6.4美元/桶。
当股市从6000多点跌到1600点的过程中,哪个点位才是最好的抄底?
一季度国际油价暴跌导致石油石化央企整体亏损?
道理其实很简单,原油下跌所带来的“好处”,两桶油并未得到;而我国原油开采成本比较高,此时国际油价越是下跌,亏损自然也就越大了!
国际油价过低,直接触发了国内油价保护机制自3月19日之后,国际油价跌破每桶40美元之后,依旧保持下跌的趋势,而国际油价的下跌,直接触发了成品油价格的保护机制!92#、95#汽油价格一直保持5元多,已长达1多月!
这样一来,很多网友开始YY了,国际油价下跌,现如今只有20美元;此时,国内油价又不跟跌、还是按40美元来计算,中间有这么大利润,为何两桶油还整天“喊亏损”呢!
其实,“两桶油”自己也很“冤”啊!虽说,国内油价基准与国际油价存在较大的差额,但这部分差额(未调整部分),按规定,是需要全额上缴给了中央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
两桶油,自己根本没拿到一分钱,也没享受到国际油价过低的好处!当然,心里很苦咯!
我国的原油开采技术比较落后,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石油进口大国,国内需求绝大部分靠进口来解决的!不过,为了能源安全的考虑,国内依旧有油田,有自己开采石油!
不过,相比于国外十几美元、二十几美元的开采成本,国内原油开采成本高达60、70美元。此时,国际油价越是下跌,两桶油原油勘探和开采业务就越是亏损!
总之,国际油价下跌所带来的好处,自己一分钱没拿到,反而导致勘探与开采业务愈发亏损严重,这或许就是两桶油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