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金融理财风险怎么去辨别

2024-08-10 03:42:53 72阅读

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金融理财风险怎么去辨别?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注重风险的对于这个问题大都都有自己的方法,不注重风险的看了也没有。

先来做几道测试题吧,看你对金融理财风险的认知程度。

第一,余额宝有风险吗?

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金融理财风险怎么去辨别

第二,有没有收益高风险低(零风险)的理财产品?

第三,有风险是不是一定会发生风险?

想清楚再回答,下面公布答案。

第一,余额宝本质上是投资货币基金(天弘基金旗下),货币基金风险虽然较小,但是还是有风险的,看到这还认为余额宝没风险的,可以不用再看了,先去支付宝看看说明。事实上,除了国债和50万元(含)以下的存款,任何金融产品都有风险。

第二,没有低(零)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至少到现在还是投资界的真理,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第三,有风险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风险。风险大小,实际上是个概率问题,所以不是一定会出现。

那么,如何识别风险?

简单来说就是,擦亮眼睛、不要相信耳朵、多动脑子。

擦亮眼睛,是要在投资前自信研究产品说明书,正规的理财产品会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什么情况下发生都写得很明白,仔细看就行。

不要相信耳朵,就是别人告诉你有无风险、风险大小都不要轻信,谨记没有高收益零风险的产品,有人这么说一定是骗子。

多动脑子,就是遇事多想想,天上会不会掉馅饼,完美的投资产品背后风险到底有多大,提供这个方案的人何德何能能规避投资风险,出了风险到底是谁买单?

总之,正确认识风险,才会放投资更靠谱,当然你也可以关注我,虽然我说话不好听,但至少我会以事实为根据给出建议。

怎么看汪涵代言理财?

明星代言广告出事的已经不在少数,最近几年p2p融资平台非常火爆,暴雷的现象也是数不胜数,近期汪涵和刘国梁代言的爱钱进“暴雷”违约达到230亿,导致十几万人血本无归,至于怎么看待汪涵代言理财产品呢?我觉得明星就是为了赚钱,平台监管那是政府的事情。爱钱进电视剧广告植入

《老九门》爱钱进app广告植入过很多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爱钱进《老九门》广告植入:我的钱,我的钱,我的钱在哪?如此魔性、鬼畜的开场,不得不说,这,很陈皮…至于你的钱去哪了,相信公司董事长也不知道花哪里了。

《如懿传》一群宫女在哪里弹奏着琵琶,一群人就问其中一个宫女,为什么你弹奏出来的音色这么动听啊,宫女回答,因为我用爱钱进app赚钱购买了高端的琵琶。

爱钱进代言人

汪涵:国内著名主持人,这么多年他给观众的感觉就是睿智,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么优秀的主持人怎么会虚假代言呢?

刘国梁:他给人的感觉就更端正了,因为他代表着中国乒乓球国家队。

cctv:爱钱进曾经也在cctv2频道播放过广告,这等实力真是有钱啊。

高利息理财平台都是“雷”

银行之所以能吸收存款和放款是因为它有储备金和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p2p融资平台什么也没有,一个app一个明星一个广告收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而且这些理财平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广告吸引人,告诉你投资进去就可以不用上班不用工作,利息都吃不了,其实只要我们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这是假的,因为理财的的本质就是高一丢丢的银行定期存款,普通百姓谁能靠银行存款利息发财呢?实体经济从银行贷款利息都是较大负担,这些p2p的钱借了有几个能还的起啊,当然平台也没指望借款人还,毕竟他们是赚投资人的钱。

近期多家P2P平台被立案侦查?

你看到很多倒台的,暴雷的,看起来结果都一样,但实际是个要看情况来判定。

1 资金池

这种就是典型的骗局,新人的钱给到原来的投资者.

例如钱爸爸,他们的营销方式就是拉熟人介绍给比较高额的返点。收益很高,但是你在投资的时候要想想,大家也都知道银行的资金是拿去做更高的投资,然后给存款的人分一部分收益。但是银行有多巨量的资金?我们做信托的确是有9个点左右的收益,但是那是100w的门槛。所以你几千块几万块钱也能获得10%以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2 关联交易

这是老板把融来的资金左手转右手。A公司融资,资金投到B公司,而AB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同一个,这就涉及到关联交易,绝对是违法的。

目前有很多集团类的公司,旗下很多有的没的那些文化旅游产业,大搞建设。并且还有融资公司去融资。这就是典型的自融,当然有很多做实业的的确很成功,关键是一些骗子也搞这种假大空的模式,来骗投资人。这种投资就要认准大品牌(行业前十名),才能不会被上当。

3 自建模拟盘

看起来有涨有跌,但实际上电脑上的图示全部都是模拟的。就是有人做庄,那么投资者怎么可能赚到钱?

如泛亚,说是全国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主要是铟的交易。在市场上铟的价格已经下跌了70%,但是在泛亚的自营里每年调高20%,这是一个封闭的池子,只有维持每年至少20%的资金流入才能养活目前已有的投资者。

4 经营不善

的确有一些p2p公司是正儿八经做生意,把客户的投资金有真正是借给有需求的借款人。但是2018年某个时间段暴雷集中的时候,平台的资金被抽完,而借钱的人又不还钱,这个时候公司无以为继,无法继续经营,进而变成违约的公司。

投资的时候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清风险,稳健投资。

理财专家的话你们相信吗?

关键在于自己的理解,不能盲目的听从专家的话。以郎现平为例,不知是他本人的运气太坏,还是现在的平台太猖狂。以下整理于网络。

1、望洲财富老板跑路,捐款10亿,留下曾经站台的专家一地骂声;

2、泛亚事件,2015年,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涉及22万投资者400多亿元兑付危机,其中就有郎先生的站台;

3、快鹿事件,郎先生在快鹿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上海东虹桥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指导工作;

4、E租宝600亿兑付危机,郎先生站台不幸中招,这个也有很多名人站台,只怪郎先生运气太差了;

5、合拍贷,运营三年陷入兑付危机。郎先生又不幸中招。

金融风险真的是不可小视,专家为平台站台,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偏偏就有很多专家喜欢为不合规的金融平台站台,这个时候,受害的是投资者自己。所有话语,都要自己判断,切不可盲信专家话语。

大家炒股都踩过哪些坑?

每个进入股市的人都一定踩过坑,或多或少而已。我在股市中踩过的坑就太多了,我就挑几个印象深的说吧:

1、我炒股生涯持股时间最长,也是亏损最多的一只票应该是苏宁易购,我买的那时候还叫苏宁云商。我是在2015年11月初,大概在16.3元附近买入的,买之前是想着马上要双十一了,电商板块应该要涨一波。之后的剧情是,在我买入之后就直线下跌,一直跌到12元附近才企稳,然后持续横盘了二年多,最低跌破了10元。我是边跌边补仓,补到没有子弹了,前后共持仓了近半年,最终无奈割肉出局。这只票是我炒股以来亏损最惨重的一次操作,好像是亏了几万,具体的数字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记得当时投入股市的资金也就几万而已。

2、我在炒股前期买股票都是毫无章法的,在踩了几次坑之后,我也用了一段时间来专研股市操作技术,到了今年也算是小有所成,但是没想到还是踩坑。这次踩坑的是达安基因,因为年初疫情影响,我分析达安基因因为做检测盒龙头而有一波行情,加上技术指标上符合三买指标,所以在17元附近逐步买入,但是之后并没有反弹上涨,而是阴跌到14元,然后持续两个月的小震荡回到17元以上,接着突然一周内直线拉升至28元,而我在跌到15元左右就草草割肉收场,这次的教训是:看好就应该坚持,其实就算是跌到14元也还是在下方盘整平台之上,还是属于自己买入逻辑之中的,但是因为心里害怕继续下跌而反纪律操作。

3、第三个踩坑经历就是不久前买的正川股份,买入后出了一个监事减持完成公告,但是因为自己刚买入,看公告是减持完毕,就觉得影响不大,下意识地往好的方向去想。没想到的是两个交易日之后,又出董事减持公告,然后股价应声下跌,我也是灰溜溜地割肉出局。这次的教训是:减持股遇到了就坚决卖出,不要抱有幻想,自己定下的原则,要有钢铁般地意志去执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