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爆发时间,出现什么样的风险可以判断为金融危机爆发
金融危机爆发时间,出现什么样的风险可以判断为金融危机爆发?
这个问题应该表述为出现哪些风险预示着金融危机即将爆发?或者金融危机爆发有哪些典型的特征?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确实有很多的风险信号,但是一场金融危机一般是从债务危机开始的,然后开始发生连锁反应,最终引爆危机。
为什么是从债务危机开始呢?这需要从经济发展的逻辑开始说起。
一 债务危机
在经济低迷期,为了追求GDP,刺激经济增长,货币当局会执行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是二点:大量发行货币和低利率。比如中国近10年的M2发行量每年增长差不多18%-20%,而实际的GDP增长9%左右,M2总量达到170万亿。
在低利息的刺激下,制造业借钱买设备,建工厂,房地产企业借钱买地大量建房子,政府借钱做基础建设,低利息同时刺激老百姓借钱消费投资。
如此一来,企业,政府,家庭的负债率开始提升,而且会进入到一个越来越高的循环状态,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人们借的钱越多,投资和消费也越多。比如随着买房的人越来越多,房产价格越来越高,这会让居民感觉自己越来越有钱,而且觉得房子投资是一个好生意进而贷款更多的钱去买房,负债率越来越高;对企业来说也是如此,给员工发的工资越高,他们消费越多,促进企业借更多的钱投入生产,负债率越来越高。
这个过程不断的循环,强化,直到一个临界点。随着负债率越来越高,居民因为负债率高而减少消费,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债务状况开始恶化,最终会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而破产。比如这几天山东的前首富晨曦集团破产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了。
债务危机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股市崩溃,楼市暴跌,银行出现大量坏账烂账,社会出现大量失业员工。
我们看看几个案例
二 股市暴跌
1 美国1929年大危机
金融危机爆发最先受到冲击往往是股市,最著名的是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危机。
1929年9月3号纽约股市指数迎来386点,这是美国股市指数最高的一天。
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就遭遇到600多万股的抛售,以至于自动记录器花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才记录完毕,这一天正式开启了暴跌之路。
10月23号形式继续恶化,下跌31点
10月24号,是著名的黑色星期四,股票被抛售1289万股,股价犹如决堤的洪水狂泻千里
美国总统发布公告,几家银行,证券交易所开始救市
10月29号,股市继续狂跌,抛售1641万股
到11月股市跌到198点,跌幅高达48%,至1932年年终指数下跌了84%,市值损失超过 70%;再次回到1929年时股指的高点已是25年以后的事了。
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这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
2 1990年日本经济危机
日本80年代到90年代经济发展进入空前繁荣,1986年1月日经指数13000点,到1987年9月翻倍涨到26000点,到1988年日本股市总市值超过当年GDP,1989年12月日经股指创下接近39000点历史纪录,人们普遍相信“明年可以达到5万点”。
之后开始一路狂泻
1990年9月,日经股票市场平均亏损44%,相关股票平均下跌55%,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股市暴跌70%,之后日本股市陷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之中,到今天日经指数也只有22525点。
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一个信号往往是股市开始崩溃,之所以是股市最开始,因为债务压力人们手里的钱开始短缺,于是会从股市把钱抽回来,因为股市的流动性是最好的。
接下来就是楼市。
三 楼市崩盘
1990年日本楼市开始崩盘前,其房价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从1983年开始,全日本的平均地价从11万涨到了1991年的59万一个平方,8年时间涨了5.36倍,1988年日本全国公示的总地价为1842万亿日元,而同期美国的总地价为403万亿日元,可以买下4.5个美国。
在高峰期日本的房价收入比是12,年薪400万日元,而一套100平方的房子大概5000万日元。
一个看门的老头在东京看门40年没剩几个钱,但是把自己一套破旧的小房子卖掉既然卖了800万美元。
但是从1991年开始日本提高利率,刺破楼市泡沫,房价开始一泻千里。大量的居民抛售房子,但是无人问津,进而造成恐慌心里,带动进一步抛售,房价进一步暴跌,最后遍地是无人居住,长满荒草的空房子。
一直到现在日本东京的房价也只有高峰期的40%。
美国次贷危机后房子也是像白菜一样便宜,所以大量的中国人去美国买房。
楼市之所以是第二个爆发的,因为房子和股票一样是资产,但是流动性没有股票好,而且一旦跌下去和股票不一样,几十年都涨不会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房子具备二个属性:居住属性和投资属性,一旦跌下去就意味这不具备投资属性了,就没有人买了,所以会空置很长的时间无人问津。
日本金融危机爆发是股市和楼市同时发生,都是债务危机引起的。当宽松货币政策执行到后期企业,居民和政府的债务比例越来越重,所以货币当局会开始执行紧缩货币政策,比如从市场上把资金抽回去,减少流动性,同时伴随着加息。
日本就是这样90年开始加息,从零利率加到6%,导致借钱成本越来越高,人们没有钱还债,开始抛售手里的股票和房子,引发资产价格一路下跌,最终刺破泡沫,金融危机爆发。
三 失业人口增加
居民家庭负债率越高意味着要还债的钱越多,用于消费的钱就少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于是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产品卖不出同时要还债,于是企业开始大量破产倒闭,失业人口大量增加,产生大量无家可归的人口,因为企业破产潮必定会引发失业潮,人们往往会一贫如洗。
最先倒闭的往往是金融银行业,因为企业还不了钱他们必定破产,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像百年老店雷曼兄弟就是第一批倒下的金融机构
4 如果减轻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一定会发生吗?危机不一定发生但经济衰退是一定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债务危机,不让后面的一系列危机有爆发的机会,处理好了就是经济衰退,几年经济的增长速度慢一点,过几年就会恢复。比如美国发生过N次危机,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很多人说美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事实是别的国家还没有恢复美国率先恢复了。
那怎么才能避免爆发危机,或者怎么才能从危机中快速走出来?
关键是要让企业恢复活力,当企业有活力了,他们需要大量资本,需要大量雇佣员工,所以他们会重新从银行里借钱,给员工工资,带动经济走出低潮。
而怎么才能让企业恢复活力?关键是几点,
1 减轻企业税务负担
减税就是把利润留在企业,比如川普上台后把美国企业的税收直接从35%降低到了20%,导致全世界的资金大量回流美国,带动制造业繁荣,经济增长既然可以达到4%,这可是一个近20万亿美元的巨无霸啊。
减税是最直接降低企业成本,激活企业活力的方法。
2 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民营企业借钱的成本太高了,利润都被高利息吃掉了,比如前几天我和一个房地产的老板聊天,他说现在借钱的成本是12%,我大吃一惊,总共20%几的利润,还能剩多少?他说他们还是少的,有的民间借达到20%的成本,所以一有风吹草动,比如房子卖不动,企业就破产。企业经营有巨大风险,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实业了,都去炒房了。
3 提高为企业办事的效率
企业办事动不动要各种审批,盖几十个章,审批越多效率越低,成本越大,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4 要给企业更多的市场机会
太多的领域是民营企业干不了的,如果给民企更多机会他们会干的很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一点中国互联网行业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也不能多说了,否则文章又被屏蔽了。
5 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
要尽快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居民家庭的消费能力也是核心,企业是供给,居民是消费。家庭没有钱消费,经济不可能发展起来。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期待你的点赞和评论
18年金融危机起因?
2008年9月,美国的大投行雷曼兄弟因次贷问题申请破产保护,随之华尔街也陷入动荡,短短数日,雷曼兄弟公司、美林、房利美、房地美等华尔街叱咤风云的角色一个接一个沦陷,新一轮金融风暴(次贷危机)开始了…
了解次贷危机是怎么发生的之前,咱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次贷。所谓的次贷,就是次级抵押贷款,就是一般金融机构为没有还款能力客户发放的贷款。
次贷为什么会引发美国的金融危机?
其实,一般情况下,次贷并不能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当年美国搞出来的次贷之所以能引发这么大的反响,其主要原因还与美国的金融结构有关。
一般,美国人申请住房贷款时,先要由中介机构出具收入证明,中介机构向银行证明借款人具有还贷能力后,银行才把钱贷给借款人。
这种流程和咱们的流程区别不大,都是在确定借款人有还款能力时,银行再借钱给借款人。
关键是,在美国这种缺乏管制的金融结构下,美国出现大量信用不足、或者贷款记录不良,没有资格申请住房贷款的人也跟着一起贷款。
中介机构为这些人申请次级贷款 时,为了通过审批,就开始造假,用假的数据和假的收入证明,来欺骗银行。
通过中介机构的包装欺骗银行,银行将款贷给这些信用缺失的人的同时,又将这笔贷款贷款转化成债券,卖给房地美和房利美,房地美和房利美再将这个债券分解成面额更小的债券,卖给普通投资者,甚至卖给全世界。
后来,这些次级贷的借款人还不起利息,银行因为拿不到利息,无法向房地美和房利美兑现,而房地美和房利美又因为拿不到钱无法将钱还给那些购买次级债的民众,就这样,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就引发了一连串的经济崩溃。
据说,当年美国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债务实际为5万亿美元,其中,2万亿美元卖给外国政府,3万亿美元卖给了他们美国民众。当然,美国当年除了有人尽皆知的次级债以外,其实,还有次次级债,有统计,当年美国的次次级债就有1万亿美元。
为什么美国人会相信垃圾债?
当年,美国不仅搞出次贷,还在次贷后搞出一系列的垃圾债,可是为什么美国的民众会相信他们卖出的这些债券呢?
其主要原因就是华尔街不仅为这些垃圾债券创造了一个非常华丽的名字:房地产抵押债券,还信誓旦旦的告诉大家,这个债券是有房地产担保,当时,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比例是70%,这个垃圾债打出房地产担保的口号,就相当于用100%的房地产来担保70%的债务,大家信以为真,自然跟风购买。
为了让自己赚足出售这些垃圾债的手续费,美国华尔街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次级债系统。
美国的次级债系统
正常情况下,只有信用良好的人才能借钱,美国呢?由中介机构审核借款的第一道关,负责收集包括收入证明、税单等等证明够资格借款的材料。中介机构收到材料后,认为申请人够资格借款的话(当然,美国的中介机构当年也没少在审核材料上做假),就会把资料拿去银行。
美国银行收到材料后,再进行第二道审核,审核通过就可以将钱贷给借款人。
美国银行方面发放这笔借款的同时,就意味着自己银行里缺少同比例的运作资金,于是,美国银行就把与这笔贷款数据同等金额的钱转化成债券卖给像房利美、房地美这样的投资银行。
假如美国银行将10万美元债券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房利美和房地美在收到这笔借债券后,就会将它分割成面额1万美元的债券,这个就叫房地产抵押债券,也就是上面咱们说的号称由房地产做担保的债券。
房利美、房地美将这10万债券分割成1万一张的债券 后,然后再将这些债券都卖到美国金融市场上去,除了美国民众可以买,外国政府和老百姓也可以去买。
当然,房利美和房地美在卖这些房地产抵押债券时,还会为它们的债券提供担保,说白了就是给它们上保险,保证支付。很有意思的是,这个保单还可以再拿到金融市场上去卖,这个就是咱们经常听到的专业术语:衍生性金融工具。
近代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一共有三次,不过之前在1792年以及1825年出现的两次也有必要提及一下。
1792年,现代金融业奠基。美国首任财长汉密尔顿希望像英国一样建立一种金融体系,成立国有的中央银行(美国第一银行),发行国债。宽松的借贷条件导致投机盛行,最终泡沫破灭,银行陷入危机,政府不得不出手。为防范再次发生危机,政客们于1792年4月通过法律,禁止普通投资者进行期货交易。作为回应,24名交易商在华尔街聚会,决定为私人投资者提供交易平台,这就是纽约证交所。
1825年,新兴市场的首次危机。英国得出的教训是,小型金融机构易遭危机冲击,所以要扶植银行彼此联盟。“大到不能倒”的银行由此发端。今天,英国四大银行握有全国75%的储蓄,任何一家都倒闭不得。
1857年,第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监管者认识到:政府担保承诺可能催生投机。在这之后,所有金融机构都被要求自留准备金,而且政府不会每次都向银行伸援手。
1907年,紧急资金。信托机构在美国迅猛发展。有一家尼克伯克信托公司向炒作联合铜业公司股票的投机客们提供了大量贷款。当贵金属价格剧烈动荡时,谣言传来尼克伯克信托公司即将倒闭。恐慌的人们蜂拥而至银行挤兑。金融大亨J.P.摩根牵头救援,直到筹到2500万救援资金才罢休。危机之后,美国决定成立联邦储备委员会,为金融机构提供最终借贷者角色。
1929年,大萧条。这次危机的直接后果是,美国金融业形成了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模式;美国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储户提供担保。这种担保并非没有风险,正如最近一次危机所显示的一样。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始末?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1997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制定的对策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1998年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趁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一个月后,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
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2008年金融危机全过程时间?
时间: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早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然而,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造成了这次经济危机。过程:
2007年4月4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服务提供商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宣布接管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
2007年7月16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关闭了手下的两家对冲基金,爆出了公司成立8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2008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促使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贝尔斯登。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8年9月15日晚些时候,美国银行发表声明,它愿意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 。
2008年9月16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短期紧急贷款。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出面接管了AIG。
2008年9月21日,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接二连三地倒下后,美联储宣布:把现在只剩下最后两家投资银行,即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全部改为商业银行。这样可以靠吸收存款来渡过难关了。
至此,历史在2008年9月21日这一天为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画上了一个惊人的句号,“华尔街投资银行”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消失了。
2008年10月3日布什政府签署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等实体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实体产业危在旦夕。

拓展资料: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次贷危机的爆发瞬间就影响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其范围也远远不仅仅是次贷危机方面,而是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极大得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经济,一度造成世界各国的恐慌。
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
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
中小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思路要有大的改变和提高。今年乃至未来,靠过去单纯的密集性、低成本生产模式会逐步遇到发展瓶颈,这需要未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两个方面必须要准备,第一方面,首先中小企业技术需要进行提高和准备。第二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对一些经济和金融领域熟悉的人才,做一个必要的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