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是什么意思,北上资金是由什么组成
北向资金是什么意思,北上资金是由什么组成?
北上资金由三部分组成:外资机构的自营投资,外资投行的托管资金,中资投行的托管资金。
1:外资机构自营资金属于长线资金.2:外资投行的托管资金是外资的短线资金。
3:中资投行托管资金基本上是内资外投属于假外资。
最大的北向资金的波动其实就是后面两类,基本上可以说就是北上资金的游资而已,真正能够表达外资意愿的是第一类资金。
北向资金热衷于喝白酒?
1高端白酒市场巨大,有提价空间。
从整个行业看,2018年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年产量871万吨、年营收5364亿、年利润1251亿,分别同比上年增长12.88%、3.14%、29.98%,整个行业都在快速增长。
而高端白酒更是供不应求,受产能限制,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高端白酒新增产量加起来,还是满足不了新增需求,每年的高端白酒供需都存在缺口,这导致高端白酒企业有提价空间而不影响销量,收入利润连年增长,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都是历史涨幅超过百倍的的大牛股,足见这个行业有多么优秀。
做个对比,同样是提价,茅台供不应求,东阿阿胶却销售滞涨;高端白酒五粮液、泸州老窖也在持续提价,同样是提价不影响销量。而其他很多行业,根本不敢提价,稍微提价消费者都跑了。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行业,根本不给你提价的权利,想提价,难上加难。稍微对比一下,就知道白酒这个行业有多好。而高端酒的定价权很强,从整个行业来看,所有的白酒企业都是跟随茅台和五粮液这两大龙头来定价的。
2、原料成本极低,利润很高白酒是一个绝对暴利行业,但是利润究竟有多少,更多的人仅仅是靠揣测,却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我们不妨做一个粗略的计算。
以茅台镇所出品的酱香型酒为例,按照酒类的行业生产标准,平均每三斤多高粱出一斤酒的大概数字统计,以2018年中美贸易战之前的高粱进口价格每吨1704元人民币为例,折算成每斤单价为0.85元左右,三斤粮食出一斤酒的成本大约在2.5元/每市斤,加上所需要的各种曲类,包括包材、人工工资、设备折旧、水电等费用在内,如此算下来,白酒的车间生产成本不会超过8元/每市斤。
3、不需要过多的持续投资。茅台、五粮液、老窖这些企业基本没什么固定资产的持续更新,维持生产基本不需要投钱研发支出,但是最近很火的软件和医药则需要巨额研发费用支持,且存在失败风险,钱投进去很有可能就打水漂了。像一些需要持续更新设备和生产线的企业更是没办法和白酒行业比,比如你买一条10纳米的芯片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是10年,结果第二年出来了7纳米的生产线,你要不要更新生产线,设备当然可以再用,但是你的产品没办法卖了,像芯片行业就属于今天不投资明天就会死的很难看。技术更新跟不上,被淘汰就是一两年的事情,回头看看白酒,只需要照着几千几百年前的方法酿酒就有源源不断的巨额利润,真是极好的行业
4、行业壁垒很高。白酒这样工作轻松、赚钱快,盈利又非常稳定的行业,但是很少有资本能够进入白酒行业。为什么?因为资本很清楚想要再造一个茅台或者五粮液没有数千亿基本不可能,原因在于高端白酒行业的壁垒很高,主要体现在窖池、环境、品牌、历史等方面
5、竞争格局好。首先,高端品牌白酒产能是有限制的,知名高端品牌只有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三家,竞争压力小,市场广阔,三个品牌都能过得有滋有润,不用像一些行业还要举报同行。
6、白酒是具有社交属性的奢侈消费品。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共食共饮,互动频繁,气氛热闹,常常以酒来带动气氛和参与社交,这是建立在绵延千年的社交文化之上的,这也是中国白酒的根源所在,这种共食共饮的饮食习惯、家庭观念及酒桌社交文化不变,那么中国白酒就会永远的存在。
大部分奢侈品面临的人群高度细分,导致市场空间有限。高端白酒不同,兼具奢侈品与消费品双重属性,既是高价格、高利润,又有非常广大的消费人群,市场空间巨大,几乎看不到天花板。
7、高端酒抗风险能力更强即使遇到经济形式不好的年头,被挤压的永远是那些低端白酒的市场,本来不消费高端白酒的人群,在经济形式不好的年头才更容易被消费降级。退一万步说,遇到不好的年份,我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我把它屯着,过几年拿出来和新酒勾兑一下再卖,价格还能翻倍。
8、白酒是现金流最好的行业之一。茅台、五粮液,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现金流非常好,账面现金非常充足,面对上游材料供应商,他可以拖欠,面对下游经销商,你必须现金给我结,否则你爱买不爱,等着供货的人排着队呢。
北向资金什么意思?
北向资金的意思是部分资金通过香港的股票市场流入大陆市场,这一部分流入的资金可以是港资,也可以是外资。
北向资金又叫做北上资金,北上资金与南下资金是相对应的概念。
北上资金净流入和净买入的区别?
北向资金净买入和净流入的区别:
一、计算方式不同。当日资金流入额 = 当日限额-当日余额;当日资金买入额 = 买入成交额-卖出成交额;流入额与买入额的区别在于,当日净流入额包含了当日成交买入额和当日申报但未成交的买单金额,所以净流入额一定大于或等于净买入额。净流入额只能代表北向资金想买的意愿,严格来讲,净买入额更能代表北向资金真实动态。
二、限额不同。最新的是18年4月发布的,证监会将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分别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买入统计法,根据的是已知限额(520亿)减去余额,比如剩余500亿,得出结论是净流入20亿,但如果有委托未成交,它实际上占用了额度,却并没有真实交易,按理说是不算的。
三、意思不同。北向资金是指沪港通、深港通业务中香港流入上海、深圳股市的那一部分资金。但是外资通过港股通道与A股市场的交易买卖并非无限制地任意买,而是有限制额度的。2018年5月开始,沪股通和深股通额度分别扩大到了每个交易日520亿,只要挂单就会占用额度。
北向资金流入说明什么?
通常情况下,当市场北上资金处于流入状态时,就表示北上资金流入大于北上资金的流出。这就说明香港投资者看好A股市场的上涨空间,这样会降低A股市场的资金压力,从而促进A股市场的上涨。反之,当市场北上资金处于流出状态时,就表示北上资金流出大于北上资金的流入。这就说明香港投资者不看好A股市场的上涨空间,这样会给A股市场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从而有可能导致市场出现下跌。
北上资金是以交易所为主体,通过上交所或深交所和联交所的互相申报(沪股通或深股通),使香港资金和国际资金可以通过香港本土券商向本地交易所申报委托交易单实现跨境买卖的资金。北上资金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市场中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注重大消费板块和金融板块的投资。而且,都是以中长线投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