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股市最新实时行情,为什么上证指数A股和深证成指不能二合一
欧美股市最新实时行情,为什么上证指数A股和深证成指不能二合一?
我们常说的A股(大盘)走势一般指上证指数,而非深证成指。
从全球发达市场的股票指数来看,说某股票市场走势通常都指其代表性指数,比如一说起华尔街,全球投资者立马反应有道琼斯指数,这不仅是道琼斯指数历史悠久,而是因其更能代表美国经济晴雨表。
在A股市场,无论媒体或对外报道股市表现,都以上证指数为样本,主要考量上证指数较深证成指更具代表性。这种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1.上证指数是综合指数,编制基础为上证市场所有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数量为权数。而深证成指是成份股指数,编制基础为样本股的流通股份为权数。
2.A股是个年轻的股票市场,经济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从两指数编制来说,上证指数更具公司发展变化的普遍性,更能反映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3.从市场概貌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2019年1月18日止,A股上市公司为3698家,公司数量深市较沪市多680家。总市值51.4176万亿,沪市占比65%,是深市总市值的1.86倍。沪市流通市值也是深市1.89倍。平均市盈率沪市为13.77,较深市估值可靠性高。
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不是不能合二为一,从A股市场发展的要求来讲,分开编写代表性指数更合适:
1.沪市和深市是两个独立的股票市场,既然是独立的股票市场就得有独立的能反映股价走势的市场指数,两市指数编制基础不同,所代表的倾向和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同时对运用指数的人(组织)来讲,可以从不同视角分析研究。
2.沪深市场指数现有569种指数,许多结构性(细分)指数作为大盘指数的补充,对于各方运用已较为丰富。同时还有跨市场的结构指数,诸如:沪深300指、中证500指等……
3.从国际惯例讲,比如美国股票市场,也分道琼斯指数、那斯达克指数……并没有将其合并在一起啊。因此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没有合二为一,编写一个A股指数也是有道理的。
不同指数代表不同层次结构的市场特征。
💕谢谢阅读!
黄金还会涨吗?
从趋势上是可以继续上涨的,但是从空间上来说,我认为涨幅是可控、有限、可以预期的!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美联储历史上出现的降息之后,黄金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而且在大的降息周期开启以后, 其实黄金作为避险产品,上涨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
在美联储四次降息后,黄金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在第1、3、4轮降息周期中,金价分别取得了12.4%、30.3%和17.28%的涨幅。
而如今的美国,股市出现高位,随时可能下跌;
经济出现疲软和衰退,失业率触底即将反弹;
长短美债利率出现倒挂;
美国国债达到22万亿的水平,超过当年GDP;
可以说,现在的美联储是不得不降息。那么一旦降息周期打开,黄金必然呈现上涨的趋势。而现在,许多资金已经预期9月和10月美联储大概率降息,因此提前布局黄金。
毕竟大家都担心,此次的种种迹象已经有些类似于2001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前期的特征,如今美国会不会再次重蹈覆辙?
但是从空间上来看,我认为不能过度吹捧黄金的涨幅,毕竟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黄金的涨幅其实并不大,因为它的属性还是集中于避险和保值。
从1801-2014年的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到,黄金的总体涨幅空间绩优3.12倍。
而在前几次的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美国步入金融危机的时候,金价也仅仅取得了12.4%、30.3%和17.28%的涨幅。
因此,黄金价格还会涨吗?会,因为趋势已经形成。但是未来的涨幅空间有限,需要理性看待!就好比在2007年的牛市里,因为避险情绪升级,金融,黄金成为了当时的主流炒作产品;但是2008年牛市结束以后,风向开始调头!
也就是说,就算美联储未来开启了降息周期,美国经历了金融危机。其实黄金的涨幅也是可控的。
按照目前1500美元/盎司的黄金现货价值来看,如果美国未来陷入了金融危机,那么黄金的涨幅也不过是15%-30%左右的空间,上涨至1725美元/盎司~2000美元/盎司左右。
除非世界经济动荡,大战开打,危机四伏,比2008年还恐怖,那么黄金才有可能走出大级别的牛市行情。不过这样的几率微乎其微。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背后的真正逻辑。特朗普输了竞选?
11月7日,一个重磅消息袭来,美国国会投票结果基本出炉,结果显示特朗普所在党输掉了国会众议院选举,这意味着未来他的经济政策受到极大制约,对美国经济也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事件对美国经济、世界经济以及中国股市楼市的重大影响呢?
一、特朗普上台以来的经济政策是怎样的?我在3月1日《一文读懂特朗普经济学》一文当中说过:特朗普的经济目标是每年的GDP达到3%以上同时未来10年内新增2500万个就业岗位。为了实现这三大目标,他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贸易政策、大基建以及减税。
1、减税:2017年12月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特朗普的税改法案,这是30年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减税法案。内容包括:企业所得税税率从15%至35%的累进税率降至21%的单一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的七档税率也从原来的10%、15%、25%、28%、33%、35%、39.6%调整至10%、12%、22%、24%、32%、35%、37%。
这是特朗普上台后第一轮减税,据悉特朗普政府正在酝酿第二轮减税,可能将企业所得税从21%降至20%,同时给全美的中产阶级收入者再减税10%。
2、大基建:据美国媒体报道,年初,特朗普向国会提交基建计划,计划在10年内投资1.5万亿美元(联邦政府+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基建,包含公路、铁路、机场以及水利等。
3、贸易政策:特朗普上台后,与中国、日本、欧洲的贸易摩擦不断,目前已对中国2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甚至还威胁对剩余的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特朗普经济学是这样的: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降低个税可以增加居民消费,降低企业所得税可以增加企业投资,大基建可以增加政府购买以及扩大社会投资,而贸易政策在特朗普眼里就被视为扩大净出口的一环,这样就可以达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目的。
二、特朗普经济学下的经济表现是怎样的呢?老实说,在上面列举的上述三大政策下,美国经济数据短期确实出现了反弹,二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增长4.2%,创下自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快经济增速。10月份失业率维持在3.7%,目前的失业率水平在历史上是非常低的了,这些“成绩单”也成为本次中期选举特朗普主打的招牌。
但是必须看到,在美国经济进入短期复苏的同时,长期却出现巨大的隐忧,甚至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美国第一轮减税规模达到1.4万亿美元,意味着少征收1.4万亿美元的税收,怎样来填补这个窟窿是很大的问题。 美国政府的钱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征税;二是发债借钱。在减税的情况下,财政窟窿只能通过发债来解决。
目前美国政府债务总额超过21.3万亿美元大关,也超过GDP总额,国债规模越做越大,叠加上现在又处于美联储加息的风口,美国政府的发债成本也越来越高,据悉,融资成本2017财年达到4580亿美元,2018财年已经达到4150亿美元。
在债务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果“减税-经济增长-税基增加-税收增加”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那么美国政府将会陷入巨大的财政窟窿,到那时可能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抛售美国国债,最终酝酿一场危机。
三、本次中期选举结果对美国经济政策意味着什么?1、财政政策(减税):在美国涉及到“钱”的事基本都需要国会的点头同意,但本次中期选举结果不会对第一轮的减税产生影响,因为第一轮减税已经获得国会通过(此前共和党是参众两院多数党),即使民主党要想推翻,也需要三分之二的票数通过,目前的条件是不具备的。
但是接下来特朗普政府酝酿的第二轮减税政府可能步履维艰,因为民主党对特朗普的减税法案向来有异议,在民主党控众议院的情况下第二轮减税法案恐难产。
2、财政政策(大基建):目前特朗普政府也在酝酿1.5万亿美元的减税方案,这也需要国会的通过,考虑到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比较有共识,无论本次国会选举的结果如何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是方式上有所区别,比如一方希望采用少量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的模式,另一方则是希望政府直接投资。
3、贸易政策:在减税、大基建以及贸易政策当中,总统权限最大的是在贸易政策方面,总统可以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对他国征税,因此中期选举结果从法律角度上并不可能制约特朗普的冒险行动。除非这次选举当中共和党惨败,民主党控制了国会绝对多数席位,但事实的结果是共和党依然把控参议院。
4、货币政策:美联储会继续加息吗?
美联储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其货币政策不受美国政府影响,也不受美国国会影响,但接受国会监管。美联储加息与否取决于美国经济表现,一般失业率在5%以下、通胀率在2%的范围都符合加息条件,未来美联储大概率会继续加息,直至联邦目标基金利率达到3%-3.4%左右,现在目标利率区间是2%-2.25%。
但是中期选举过后,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可能稍放慢,因为此前美联储密集加息的主因就是出于特朗普过于宽松的财政政策(减税+大基建)导致的经济过热,现在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这种担忧在下降。
四、本次中期选举结果对市场有何影响?1、美国股市:对美股来说,2018年对它走势的影响主要在几个方面!
A、减税:本轮美股的牛市与特朗普减税带来的经济增长有关,但是考虑到民主党控制众议院,未来特朗普二轮减税政策很难在众议院过关,甚至可能成为本届美国政府减税的终点,这对美股构成巨大打击。
B、加息:美国加息除了盯着已公布的通胀率和失业率,也会关注特朗普政策对通胀率和失业率的潜在影响,比如特朗普的减税和基建带来的消费或投资过热,都有可能导致未来通胀率上升,结果是特朗普的财政政策越猛,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就越快。现在考虑到本次选举后特朗普减税可能放慢,预计未来美联储加息节奏也稍放慢。
当然特朗普对美联储加息是反对的,今年以来已经多次怒骂美联储加息,但这都没用,美联储名义上虽然是美国政府的一个部门,但是总统对美联储主席及其他主要官员的任命只有提名权,而没有决定权(国会决定),同时也没有权力开除美联储官员,所以相对独立的美联储是不受美国政府控制的。之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回答关于特朗普对加息的态度时也明确表示:会专注于美联储职责,不会考虑政治因素。
C、股票回购:美国股票回购也是推动美股牛市的重要原因,所谓股票回购指的是上市公司用自有资金买回市场上的股票,最终市场上的流通股减少,根据“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流通股”的公式,回购前后净资产是没变的,但是流通股减少了,最低每股资产增加,理论上会使股票价值增加,股价上涨。
数据显示:2018 上半年美国上市公司将进行约 6800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超过 2017 年 5300 亿美元纪录。
这告诉我们,今年股票回购仍然是美股利好因素之一,但是一个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国利率越来越高,以往众多企业通过借钱回购股票,在融资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未来美股回购的规模可能渐渐下降。
D、贸易政策:这是今年美股的一个突然变量,特朗普在贸易政策上有很大的主动权,国会很难制约,未来是否会对他国加征关税与他本人意识有关。贸易博弈是一个双输的过程,这个他自己也明白,考虑到之前他在贸易政策上的强硬态度可能与本次选举有关,现在中期选举结束,可能让他回到贸易的谈判桌上,未来美国与他国的贸易博弈可能稍有缓和。
E、美国经济:在一轮减税作用下,美国经济应该还会保持较高增长。综上,今年美股整体应该比较稳定,但长期的隐患应该很严重。2、中国股市:2018年中国股市的主要利空来源于中美博弈、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收紧、民营企业问题,现在来看,金融强监管已经告一段落,货币政策现在处于边际宽松,民营企业问题也引起了高层重视,未来两大变量是在注册制实施以及中美贸易对话方面,在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我的预计是今年A股还会在底部反复震荡一段时间,因为注册制的实施不可能允许高估值。
3、中国楼市:中国楼市与美国中期选举并无直接关系,但是美国一举一动会对中国房地产政策产生影响,就国内来说,在央行多次降准情况下,国内房贷利率已经基本见顶,这对楼市构成利好;但是房地产政策(房地产整治、限购、限贷、限售)仍然收紧,今后国内房价整体应该较为平稳,房价微微下跌的可能性加大,但还处于正常范围。
为什么券商板块最近涨的火爆?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券商作为入市的大门对了解市场动向拥有先天的优势。金融机构总能第一时间察觉政策变化,资金动向,以及市场情绪变化。
一,纵观国内外每一次牛市中,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总是先知先觉的中流砥柱。2006年市场从998点回升后在金融股的引领下一路狂奔至6124点,2014年市场从1879点回升后同样也是金融券商快速上涨一路疯狂到5178点。因此,牛市里金融券商一直都是中坚力量。这一点国内国外概莫能外。
二,金融券商作为市场比重最大的板块,他们的上涨对推动市场行情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他们一旦有大的变动必然会大幅度的影响指数。工商银行流通市值1.47万亿,农业银行1.09万亿,中信证券3287亿,华泰证券17776亿都是超级航母。因此,金融券商的上涨是牛市攻关的主要力量。
三,金融券商的体量决定了其在金融市场的风向标杆,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反过来船大了不会轻易调头,他们调一次头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因此,市场参与者把金融券商作为市场风向标杆来指引方向。他们的动向也引领着市场参与者的动向。
四,券商参股以及参股券商是牛市发展的领路者。随着牛市的发展,券商的价格一路高涨,券商有了利润,其布局的股票也就有了操作的资本。同样的持有券商股票的上市公司也因券商股的利润而有了操作的价值。
综上所述,大体量金融券商以其在金融市场的的地位,能提前获取政策变化,资金动向,并能引领市场情绪,绘制牛市发展蓝图。因此他们能在牛市初期大幅度快速的大涨。只要他们不倒牛市就会延续。
美国现在新冠病毒全球第一?
美国新冠肺炎治疗费用非常高,动辄是上百万美元,都是要自费的!没钱就看不起病!这充分说明了祖国的伟大!相对而言,中国是世界上在医疗效率和公平领域平衡的最好的国家,尤其是对穷人而言;而美国医疗是为富人服务的,并没有真正的免费医疗,没钱就只有等死!
有这么一个国家,它的国民看病是全部免费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不管你生了什么病,不管你的治疗需要多少成本,都不会向你收一分钱。
在这里的医院,甚至都没有收银台,根本没有一个人会向你提起算账的事情。看病、做检查和院内用药都是全部免费,而你去外面的药店拿药,政府也会给你报销绝大部分,你只负担一点点零头就可以了。
甚至,每一个人还会有分配的专属家庭医生,这个医生会和你进行常年一对一服务,掌握你的全部身体资料,在你生病的时候能迅速判断病情,送到相应的专科医生那里。
听了之后,你会不会感觉这简直就是天堂?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国家免费医疗体系,一个听起来非常美好的医疗体系,因病致贫,在这样的国家里,是不存在的。
加拿大,正是这样一个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按理说这里的国民应该生活的非常幸福,至少不会为医疗费用发愁了。
你说的没错,他们的确不用因医疗费用发愁了,但是也看不上病了。
1等了二年,癌症晚期
近日,加拿大33岁女子Inez,在脸书上传了一段视频痛诉加拿大医疗系统。两年前,Inez感觉身体不舒服,预约了家庭医生来检查身体。
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紧张,预约被排到了两年之后,等轮到Inez时,医生检查发现她已经是癌症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现在只能等死。
绝望的Inez预约了心理医生,想开导一下自己,结果被告知心理医生需要预约在7月才能见到。
Inez是一位年轻母亲,她还有孩子,她不想死。
是不是医生玩忽职守,导致Inez的病情被延误呢?
不是的,Inez所在省,一名家庭医生的候诊名单上有55801个人!家庭医生忙的像陀螺一样。
也就是说,你今天挂个号预约家庭医生,你的号码是55802号,你要等医生看完前面55801个人,才能轮到你。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葩的现象,因为在加拿大,看病是免费的啊,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是大病还是小病,看病都是免费的。
所以,不管有病没病,我都让医生看看呗,就当做个体检了,万一有病呢?反正是国家的钱,又不是自己的钱,不花白不花。
甚至现在加拿大人已经养成了一个风气,这次检查完毕之后,就立刻预约下一次的家庭医生,因为排队时间太长,先排着呗。
有在加拿大定居的中国朋友称,她有一个好姐妹在加拿大等了5年都没等到换骨盆手术,靠辅助工具走了5年,最后心脏病突发去世,结束了自己的排队之旅。
在加拿大,医生鼓励自愈,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统抵御小毛病,所以在加拿大止痛药大行其道,因为看病太难,排队时间太长,很多疾病就在漫长的排队中自己就好了。
没有医生的处方,你根本买不到抗生素,在加拿大买抗生素比买枪还难,所以大家就只能多备一点止疼药,有病就靠这个了,包治百病……
医学发展了几百年,最终返璞归真,还是要靠自己的免疫系统。
早知道这样,当初还费那个劲研究医药学干嘛。
2公平和效率
全民市场化医疗能够让效率最大化,全民免费医疗能够让公平最大化,公平和效率不可兼得,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各国医疗体系都面临的巨大难题。
但是不管你怎么平衡这个关系,我们都必须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医疗资源是有限的,医疗人员、医疗器械和药物都是有限的,再富裕的国家,也不可能让全国每一个人都无限住ICU,获得最优质的医护服务。
例如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英国,每年需要花费2000~3000亿美元来维持免费医疗体系,大概占到英国GDP的8~12%,英国政府预算的1/4以上。
但是,英国人看病依然需要排很久的队,那也是以月为单位的,不管你投入多少资源在医疗上面,那都是不够用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哪怕我只是一个感冒,如果你让我住ICU,给我提供5万一天的医疗服务,如果不用我花钱,我也不认为这是过度医疗,我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毕竟我自己的小命最重要,而且,不用花钱对不对,不用白不用。
但是我们要知道,政府的钱不是无穷无尽的,政府本身也不创造财富,政府所有的钱,都是来源于税收,所谓政府买单,本质上就是全民买单。
如果英国每年需要花费2500亿美元在免费医疗上,占财政收入的1/4,那么取消这个免费医疗,英国纳税人就可以减少2500亿美元的负担,所有人的税收将会降低1/4。
而对于没钱的国家,能不能实行免费医疗体系呢,也可以,例如不丹,不丹就是一个免费医疗国家,但是这个国家很穷,非常穷,人均GDP连2000美金都没有,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00多名。
这么穷的小国家是怎么实现全面免费医疗呢?简单,不让他们看病就可以了。
在不丹,医疗体系形同虚设,基本什么病都看不了,胆结石都没能力查,做手术只能出国,甚至不丹连医学院都没有。。。
而且,这套免费医疗体系最大的悖论在于,它表面上是为穷人服务的,实质上并没有把穷人的生命权放在眼里。
欧美的医疗体系,非常擅长花几百万美金让无解的绝症延长几个月的生存期,但是非常不擅长给普通病人及时治疗普通疾病,即便是在医生工资超过中国几十倍的前提下。
中国把治病救人当成了事业,而国外把治病救人当成了产业。
欧美国家特别喜欢研发癌症药物,在癌症上的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中国,因为这些药物研发能给公司带来暴利。因为这些药物,可以用医保来买单,哪怕再贵也不愁销量。
而那些普通的疾病,则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医疗创新出现了。没有创新也就罢了,连给国民提供最基础的医疗服务都不愿意了,就喜欢让小病拖成大病,然后来治疗你的大病,又能多花钱又能体现自己的爱心。
虽然对于病人来说,看病是免费的,但是对于医院来说看病可不是免费的,而且还很贵,无非就是医保替你买单了而已,欧美医院也是要赚钱的。
某网民弟弟在美国谷歌总部工作,公司给买了商业医保,上个月她女儿发烧,去医院检查,抽了个脊髓液,没啥事,看完花费3万美金,保险报销29500,个人负担500。
而同样的脊髓液抽取检查,在国内哪怕是自费也只需要200元,单位是人民币。
而美国的政策和英国、加拿大又不太一样,美国的医疗免费那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你平时必须要交医疗保险,政府不做中间人,你的钱直接交给保险公司。
本质上和英国是一样的,依然是纳税人出钱,无非是税收的名义,还是保险费的名义而已,只不过美国更加市场化一点。
所以,在美国,你必须每个月都交医疗保险,如果你不交,那就没有免费医疗,一旦生病,那个看病费用会吓死人。
没有医保的人,在美国看病费用那可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
3
美国人来中国看病
中国人去美国看病
由于美国医疗价格昂贵,所以这些年流行美国人来中国看病,也流行中国人去美国看病。
什么意思呢,因为近些年中国的医疗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基础医护领域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了,但是费用却非常低,差距达到几十倍。
而在美国,医保费用是非常昂贵的,有时候会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断缴,一旦断缴,则免费医疗立刻被终止,续交需要重新等待一段时间。
在断缴期,如果生了病,小病小灾忍忍就过去了,如果病情稍重,与其在美国看病,还不如花点机票来中国看病,费用要低很多很多。
而且在美国,由于实行的也是变相免费医疗,所以看医生排队时间也是非常的长,虽然没有加拿大那么夸张,但是你看个病排队八九个小时甚至几天也是很常见的。
中间再做个检查,又是排队一天过去了。
如果你是有钱人,你可以不去医保医院,去私立医院,那里可以立刻就诊而且服务周到,不过需要自费,费用是天价。
所以,有很多美国的穷人,穷到断缴保险费那种,以及部分不愿意在美国排队的中产,他们会有一小部分人,索性选择来中国看病。
那为什么说也流行中国人去美国看病呢?因为在尖端医学领域,尤其是癌症和艾滋等绝症方面,中国和美国的差距非常巨大,在中国,不管你多富,你拿钱也买不到命。
所以,有很多中国的富人,在身患绝症之时,纷纷跑到美国去接受尖端医疗,在他们看来,10万美金,100万美金,只要能治好病,那都不是问题。
于是,美国穷人来中国治病,中国富人去美国治病,这个奇葩的现象就这么形成了。
很多移民欧美的华人,在出现大病的时候依然愿意飞回国内自费治疗,尤其是留学生群体这一现象最为严重。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不傻,知道在哪里治病最便宜。
我知道大家天天吐槽中国的医疗体系,但是欧美国家他们也在吐槽自己国家的医疗体系,全天下都一样,不可能有让人彻底满意的体系。
相对而言,中国是世界上在医疗效率和公平领域平衡的最好的国家,尤其是对穷人而言。
在其他国家,你要么看不起病,要么看不上病,都挺惨的,除非你愿意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