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什么是500万口径企业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什么是500万口径企业?
是指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贷。
根据《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银发[2017]222号),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包括:
单户授信小于 500 万元的小型企业贷款 单户授信小于 500 万元的微型企业贷款 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 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 农户生产经营贷款 创业担保(下岗失业人员)贷款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
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贷。所以此次降低标准对商业银行达标普惠金融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这次降准对地产的影响还会像以往那么大吗?
2017年之后“房住不炒”成为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在此基础上,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限售、限购、限贷、限签、限价、限结婚、限离婚、限单身、摇号等花样翻新的调控政策。房价上涨的趋势被成功抑制,许多地方出现了滞涨,甚至下跌。
早就有呼声的“降准”终于到来,1月4日人民银行以“两步走”的形式实施降准1个百分点——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所谓降准即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每吸收一笔存款后,必须在央行账号存上一定比率的资金,这就是准备金,这些钱由于存在了央行,也就无法被商业银行利用,不具有流动性。降低这个准备金的比例,商业银行也就多了一些钱投放在市场,从而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促进经济的繁荣。
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近年来几乎每次出台的金融刺激政策,出发点都是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利益,但结果往往都是肥了房地产行业,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见得多了,就容易变成“狼来了”。这次一再强调的是定向降准,没房地产什么事,但商业银行因此而获得的更多资金,很可能会向个人信贷包括房贷倾斜,从而间接刺激房地产市场。
虽然是降准,而且去年年底菏泽,广州、珠海、杭州、衡阳、合肥等地都传出了楼市新政。即便如此,政策层面上如今已经没有任何理由推高房价。而且最近今年,受到国内外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房地产对经济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刺激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效果越来越差,甚至高房价对经济带来的负向影响已经远远大于其正向影响。
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2018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中显示,2018年销售TOP100房企拿地总货值超过10万亿元,较2017年降幅达到13%;TOP100房企的拿地销售比为0.38,较2017年0.59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百强房企整体投资态度趋于谨慎,收紧投资准备“过冬”的趋势明显。
因此我觉得降准对房价的影响不大,2019年房地产趋于平稳。但如果有闲钱,一二线城市的好房子还是可以买。三四线的要慎之又慎。
2020年再次降准?
央行“降准”会影响房价吗?2020房价将如何?是不是又要上涨了?
一般来说,银行降准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经济,当然也包括房地产。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降准确实能够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具体到房地产业,市场就会慢慢升温,房价缓慢上涨。
首先降准的意思: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简单来说就是市面上可用的钱变多了。
其次降准意在扶持中小企业并不包含房地产,收紧融资就相当于收紧了房地产发展的路子,路窄了行业的发展就会降速了,这也恰好是楼市调控稳定所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事实上2011年之后,降准这事儿就没停过,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1.5%降到现在的12%左右。
但是我们的存款准备金和其他国家比,并不低!其他国家地区,欧元区2.0%,日本0.05-1.3%,瑞士2.5%,智利为4.5%,美国视存款量在0-10%之间。
未来降准空间还有多少?现在还在降准大周期的中途,未来几年应该还有五个点以上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已经非常明显,央行降准实际是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而这些资金是限制进入楼市;再有就是房地产目前也是出于寒冷季节,想要由于央行降准而改变楼市寒冷季节转上涨概率非常低,所以央行此次降准不会造成房价上涨的局面。
新一轮降准能解决普而不惠的小微金融吗?
目标肯定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自2018年以来货币政策表现出定向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信贷的特点,普惠金融小微贷款增速大幅提升。但实际效果谁都不好说,只能说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2020房价有可能翻一倍吗?
“肯定可以的”,只要你有办法让时光退回到2008年以前,这个100%就可以做到,不要说翻一倍,就是多翻它几倍也不是不可能。那个时候,不管房价上涨多少都可以放心购买。实际上,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未来基本不会出现普涨的房价,更不会一年翻一倍的现象。
我们从目前房价的水平来看,2020年,国内大数据监控的376个大中城市中,不太可能还有翻一倍的房价,这压根也不符合当前的稳定楼市的政策需要。
虽然对于地方来说,在土地财政、房地产投资的现实利益面前,通常都会对房价上涨的包容度很高,甚至“专门”刺激房地产,同时对降价的忍耐度极低。但房地产市场说到底是一个金融属性很强的市场,在监管部门对楼市采取定向货币紧缩政策之下,翻一倍的上涨哪里有那个动力?
当然,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除了市场及金融监管政策以外,相比于控制房价上涨来说,地方对于遏制房价下跌的动力十足,且时刻防备着开发商搞降价促销的这一手。
比如说,前一阵发生的碧桂园及恒大某地楼盘因为降价促销而被约谈,随即道歉并提出限期整改计划。而且很多地方在备案价上都有约束,不得低于10%。
总之,“限跌”令可以视为地方政府维稳楼市的积极信号。但即使没有“限涨”令,开发商为了去库存、融资及回笼资金的考虑,也没有可能继续大涨。202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应该是稳住、横盘,防止房价大起大落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