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分红后上市公司出钱吗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分红后上市公司出钱吗?
上市公司分红应该是公司从经营利润中拿钱出来回报股民,应该是公司支出费用。可是实际分红除息后,股民得到了名义上的分红。
但是同时实际拥有的股票价格却扣除了相应的金额,但是股票的价格实际上是股民用钱维持的,说到底全部是股民的钱,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上市公司根本没有拿出钱来分红。
股票是对上市公司投资形成的,这在资本市场叫一级市场,股票是从别人手里买的,这叫二级市场,但股票最终是来自一级市场的。股票的价值就叫市值。
家电行业有哪些上市公司算是现金奶牛?
现金奶牛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喻一家上市公司能够持续的创造出巨大的现金收益流,并能向股东源源不断派发现金红利,就像奶牛那样能“挤出”牛奶一样。
现金奶牛首先得是白马股,白马股业绩优良,但只有业绩优良而且能向股东提供回报的才能叫现金奶牛。近年来,由于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对生活品质也越来越追求,这种追求造就了家电行业的一批现金奶牛,比方大家熟知的格力、美的。具体的情况我们通过图表来看一下:
这是通过净利润(红框)这个指标选取了28家家用电器类上市公司的排名,净利润都在1亿元以上。但不代表净利润高就是现金奶牛,因为还要结合股本和股票市值综合来看。从图上看,营业利润(黄框)这个指标与净利润指标趋同性很大,说明家电类上市公司总体上是靠主业在赚钱。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的排名都说明了这一点。但还有一个指标经营现金流(绿框)就显得比较杂乱,前四名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都比较正常,但是深康佳是负的25亿,而净利润排名21位的海信视像是14.7亿,超过了排名第五以下的任一上市公司。虽然经营现金流并不直接代表利润,但负的经营现金流可以说明企业在赚钱的过程中很吃力或是某个环节需要改进和加强。
还有一个指标需要关注:就是货币资金,就是企业拥有多少现金。这个指标需要修正一下,只要要减去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后才有含金量。我们举两个例子:
上图是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表。格力的货币资金有1362亿,减去短期借款216亿和长期负债1765万,就算立马还债,现金还剩1150亿。下图是四川长虹的资产负债表。长虹的货币资金也有173亿,减去短期借款170亿和长期负债8亿,如果同时还债,还负几亿。通过比较,格力电器符合现金奶牛的特征,而四川长虹则不是。它们二级市场的走势就是最好的说明。
把现金奶牛筛选的一些硬性指标列出来后(企业的品牌、产品实力、营销能力等属于软性指标,带一点主观想法),找到现金奶牛就好办了。我把我认为是现金奶牛的家电类上市公司跟你分析一下:
格力电器。从董明珠到格力产品,从股价走势到股东分红,要业绩有业绩,要涨幅有涨幅,处处堪比“白富美”是值得追求的对象。大家对格力的情况也比较熟悉,前面已经就一些指标做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只要别整天想着造汽车,做手机,多想点主业相关的,哪怕收购上下游企业也好,妥妥的一个现金奶牛。
老板电器。厨卫电器领导品牌,尤其是在高端抽油烟机方面,绝对是市场的“老板”。跟方太电器(不在A股市场上市)形成双寡头,关系有点空调行业的格力和美的。业绩1块6毛多,货币资金30多亿,但人家没有借款啊,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都为零。还有每年都分红,现金最少是每10股送5块,最近一期是10股送8块。壕得很!搞生产不借钱,默默赚了钱分给股东,真的没话说!
小熊电器。厨房小家电细分龙头,由于刚上市不久,真的叫为善不欲人知!营业收入符合增长率平均30%以上,净利润增长率更是一度达到50%。虽然市值和股本偏小,但绝对是“小家碧玉型”。每股业绩2.6元,除了格力和美的,在家电类上市公司中摘得探花。同老板电器一样----不差钱,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都是零。货币资金6.5亿,每年也定期给股东分红。小熊电器一点都不“熊”。
总结:我国内需市场非常庞大,家电是作为提升生活品质比较直接的产品。家电类上市公司也跟着受益,成为白马频出的版块。但是良莠有别,不是每家上市公司都能成为现金奶牛。像上述三家公司格力电器、老板电器、小熊电器的产品在自己的细分行业里都是霸主地位,其中格力电器和小熊电器我家里一直在用,质量非常让人放心,感受比较深。出了自己买来亲自使用外,营业员的态度,顾客的口碑都是寻找现金奶牛的途径。这些软性指标再加上财务过硬等硬性指标,就能发现现金奶牛类的上市公司,成为投资市场“骑白马的王子”。以上一点发现属于个人观点,供你参考!
我的头条号是@鲲鹏加风,起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经过多年比较,发现道家思想比较适合股市操作。鲲鹏就好比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但是要凭借风才能展翅九千里。而这个“风”在股市就是上市公司的产品受到欢迎,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业绩实打实能够增长。有了以上几点,股价的上涨只是时间的问题。欢迎大家交流对投资的看法,希望能与有想法的你们互为良师益友。
股民只得到公司付的现金?
这个问题我们要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谈,更方便大家理解。理论的东西,我觉得没有必要做太多的解释。
假设,某上市公司2018年初的每股净资产5元,2018年每股盈利1元,不考虑对盈利的其他处理,简便起见,我们将每股盈利全部用于分红,即2018年决定每股分红1元。如果分红前股价为10元,那么,这10元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原来的每股净资产5元,二是每股盈利1元(即将用于分红),三是市场对公司资产的评估溢价4元。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分红,每股分红1元(不考虑个税)。股民账户上将出现每股1元的红利,另外,通常情况下,股价从10元变动为9元。很明显,除权时少掉的1元钱变成了股民账上的现金红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当然,这是一个很简化的模型,与实际情况还是会有一些差异。从这个模型出发,我们还可以做一些思考和探讨。
比如,2018年初净资产5元,当年度盈利还没有实现的时候,股价应该是多少?会是9元吗?我看不一定。因为,里面有一个市场预期的因素,而预期又是经常变化的。这也许就是股价千变万化起起伏伏的原因所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种预期的变化中找到炒作获利的机会呢?我觉得可以一试。
又比如,股价中含有市场对公司资产的评估溢价,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有少数股票价格会长期处于净资产值之下。这种评估溢价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溢价的具体程度,是不是有可以测算的方法呢?这些问题值得大家去研究。
再比如,除了分红的除权,股市中更常见的是送股转增股本的除权,为什么大家常常把送配当成利好并加以炒作呢?除权填权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驱动?这也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篇幅有限,不作展开,抛砖引玉,以待后文。
请问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什么利弊?
先说对有利的方面,对于投资者而言,持有一只股票,就代表是该公司的股东,做股东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取公司经营撑过去,分红就是公司经营成果的变现。
再说弊的一面,公司分红一单完成,就意味着公司的内在价值立刻缩小。对于中小散户以投机为主的投资者,现金分红,不仅不能获利,反而会让发生亏损资产缩水的情况,因为,分红后,股价会相应降低,也就是除息,分到的红利反而要征收10—20%的所得税。
分红是财务报表中的哪一栏?
分红是在财务报表利润分配栏,向股东分配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上不能直接体现.分配利润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项目为:未分配利润减少,应付股利增加或者资产项目减少.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