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产股,权重板块包括哪些板块
上海地产股,权重板块包括哪些板块?
券商、金融、地产、钢铁、石油等板块。
1、券商股
券商股概念是指持有证券公司股权,可以分享证券公司的收益的一些上市公司。券商概念股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的券商股。二是控股券商的个股。三是参股券商的个股
2、金融股
金融股是处于金融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公司发行的股票。金融股包括银行股、券商股、保险股、信托股、期货商股等。A股银行股600000、浦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0015、华夏银行600016、民生银行600036、招商银行601009、南京银行601166等。
3、地产股
地产股是地产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公司发行的股票。有万科A、首开股份、荣盛发展、阳光城、华夏幸福等。
4、钢铁股
地产股是地产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公司发行的股票。有马钢股份、山东钢铁、重庆钢铁等。
5、石油股
石油股是处于石油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公司发行的股票。包括石化机械、恰能恒信、泰山石油、恒泰艾普、中海油服、通源石油、天科股份等
险资归来会是房企的福音吗?
从市场角度看,2019年末以来,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资金,持续新进或增持上市地产企业,仅在今年的上半年,具体新进及增持情况就包括:荣盛发展(养老保险增持至0.46%)、金科股份(阳光保险新进至4.97%)、华侨城(钜盛华新进至1.43%,养老保险新进至0.32%)、蓝光发展(人民财险增持至0.74%)等。
除了增资外,还有像阳光城和泰康这样的强强合作,9月10日,阳光城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嘉闻于9月9日与泰康人寿、泰康养老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上海嘉闻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上市公司13.53%股份(计5.54亿股),其中泰康人寿受让8.53%股份、泰康养老受让5.00%股份。
为何这些险资在这个时候看上这些房企呢?我想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资金配置的安全性。在目前的市场周期中,房地产企业普遍估值较低但股息较高,这对于保险等长期资金是具有较大吸引力的。具体来看,目前主流27家A、H房地产企业20PE仅为5.8倍,低于本轮周期中的估值底6.2倍(2018年10月)。
同时主流10家房地产企业的股息,又显著高于10年期国债利率2.53%,并且对应股息国债利差创了历史新高。
其次保险资金正在加快养老产业布局。对于养老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很多房企是走在前端的,利用自身的优势,已经有不少项目初具规模。而这一点上险资还在摸索阶段,所以在这里和房企落实一些战略合作,是有利于将双方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那么这里的答案就很显然了,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引入长期性、稳定性以及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险资作为投资,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而对于险资来说,优质的房企同样具有这些属性,可以说是双赢。
炒房客被套牢到底是真有还是被臆想出来的?
闲言少叙,老张这里直接上干货。日前,一位在一线城市炒房多年的朋友打电话过来,说老婆近期一直在闹日子根本没法过。我诧异,朋友炒房有年头,手中有房多套身家不菲,何至于此。
他凄诉,随着国家买房卖房政策的日趋收紧,现在他们一帮炒房客是骑虎难下度日如年,不仅房子有价无市无人问津,而且资金链就要断裂面临断供断贷,他连连抱怨说要是有先见之明当初房子早点出手就好了,现在肠子悔青也无济于事。
据悉,随着国家楼市调控的不断深入,许多城市的炒房客已面临窘境,虽然表面看起来房子始终在升值,但看看二手房的成交量却一直在持续下滑,这势必造成楼市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甚至有一天降价恐怕都没人要最后真成了烫手的山芋。
对于在高点接盘的炒房者,结局当然只会更加悲惨,君不见全国的房贷率都在不断上调之中,一些炒房者甚至办了多张信用卡,始终在玩拆东补西的尴尬游戏,一旦资金断裂随时都将面临断供弃房的危险局面。
如今仍有许多炒房者仍然对几年后楼市限买限售解禁抱有幻想。试想,如果过几年楼市解禁,对房价会有什么影响,大家没炒过房的应该也炒过股,大批解禁股票砸盘是何等惨状你总归见过吧……
拉拉杂杂说了这些,相信会有一些人质疑,认为老张在编故事。其实房住不炒已经深入人心!诸位有所不知,真正的炒房客早已先知先觉套现离场,剩下的啰罗们如今已大势已去注定难逃炒房被套牢犹如炒股炒成股东的悲惨结局。信不信由你,时间会证明一切。
(感谢关注支持!您未曾谋面的朋友:隔壁老张启示录在此祝您2018鸿运当头!吉祥如意!)
光大嘉宝属于光大集团吗?
光大嘉宝不属于光大集团
光大嘉宝是1992年4月28日经上海市经委(1992)275号文批准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于1992年12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本公司于1992年取得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7年10月12日,公司名称由“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光大嘉宝股份有限公司”。
哪个值得投资?
一项资产的价值我们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价格脱离价值的位置,所谓价廉而物美,价格是很多事物的决定因素,当有些资产的价格低于其本来的价值,那么市场会纠正这个情况,如果市场迟迟不纠正,可能有其他方面的事物没有体现出来。97年和08年是一些人的悲剧,也是另一批人的盛宴。97年索罗斯席卷亚太和俄罗斯的同时,大量的价值投资信奉者落地韩国首尔,吉隆坡和泰国,他们下飞机第一件事就去了解各种公司的情况,各种资产的价格,一通买买买。所谓财富被掠夺,当年是通过战争实现的,如今是通过金融危机实现的。但是这个故事的背面就没有那么激动人心了。被迫卖出资产的人是哪些人?是那些在资产价格相对比较贵的时候接盘的人,他们被迫出售手中的资产以自救。所以不讲价格的投资,并不存在。
而另一方面,资产又具备成长性,巴菲特说1942年1万美元买入标普,什么都不干如今是5100万美元。而巴菲特入市的时候也就只有1万美元,差不多也就那个阶段。而当你持有黄金1万美元,等同300盎司,如今大概4万多美元。你看,资产除了价格之外,还有生长的要求,我不知道房子能不能长高,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觉得稀缺性也算一种成长性。但是至少我这个狭隘的心里概念中,成长的行为由人推动,而企业才是由人组成的实体。人的创造力是其他生物不能比拟无可取代的。
所以上面的分析很简单的得出,个人认为股票的投资价值更高。但是话又谁回来了,这房地产和股票还有一个通识,也就是说有时候貌似是整体性的价格波动,而实质上波动只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每个企业和每栋房子也是如此。我们说房地产万一不好了,但是你家房子下面有个大宝藏,或者大金矿,也许依然可以逆势而行,当然这个金矿可能体现为地铁便利,可能体现为名校入驻。而股票也是如此,具体到每一家公司都是由差异性的,世界的奇妙就在于万物兼有差异性,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认为笼统的看一个领域会对你产生实际的作用,买房子的要研究地段和人流,以及未来的公共设施。买股票的,你看到了内在价值和成长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