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股票代码,董明珠可能接盘上位成格力老板吗
国美股票代码,董明珠可能接盘上位成格力老板吗?
这个问题出来好几天了。应该用一篇长文回忆格力这家最出色的家电企业创始人朱江洪,然后再猜想格力股权转让可能是什么情况。
格力前身是珠海的冠雄塑料厂,1988年,朱江洪接任冠雄塑料厂总经理,接手的时候,这个厂有人,但是没活干,一开始是给上海金星电视机厂的合资企业金海电视机厂做塑料件的,但是由于前任总经理管理厂不好,得罪了金海,就这么订单给停了,朱江洪接手后,冠雄塑料厂才恢复了业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条件艰苦,买个零件和原料还得去香港,100斤一包。这位未来的格力老总,亲自装车,有一次去香港买轴承,一百斤的轴承,舍不得打车,自己扛上地铁,扛两公里去码头坐船回珠海。
后来,朱江洪又思考只是做电视塑料件,没出路啊,开始做风扇塑料件,后来又做了风扇,将一个没活干的小厂,用几年时间做到了净利润400万,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格力集团)的前几名。做成了风扇后,开始起名,于是格力这个名字就诞生了。
当时还有一个海利空调厂,但是效益不好,不如他的注塑厂,也是他们总公司下属公司,后来朱江洪又兼任了海利的总经理,1991年11月在朱江洪的建议下,冠雄与海利合并,改名叫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真正的格力电器诞生。海利情况是这样的。
1992年国内空调市场是春兰的天下,年产量百万多台,格力只会做钣金壳,塑料壳,就这样零件全靠采购,年产2万台的生产线,朱江洪开始组织生产,实行三班倒,实行随叫随到,出问题,人员半夜也要到场,结果一年造出了12万台,这就是领导组织的不同结果。1992年底,格力空调进行股份制改制,筹集到2亿元,那次改制的股价是2元,按照这个价格计算,格力增长了1000多倍。
格力募集到资金后,开始了技术改造。抓质量,上规模,扩建后,1994年格力的产能达到了100万台,相当于3年翻了50倍。
后来格力不断扩大规模,除了珠海总部,还有重庆,合肥,郑州,武汉,石家庄,巴西工厂,总共产能超过5000万套,这时候,格力的产业链打通了,零件自给自足,不求人。
格力能够做到那么大的规模,得益于朱江洪的狠抓质量战略,精品战略。特别强调产品的可靠性,原来空调是华宝,春兰的天下,但是后来都没了,原因就是质量,现在,手机行业也是与空调一样,质量不好必定退出市场。
在经销商这一块,1996年天气凉快,空调卖不出去,经销商日子难过,朱江洪在行业危机的时候,提出了返利补贴策略,经销商提货额的2%返还给他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是他自己讲的一种舍得精神,有舍才有得。所以,后来经销商与格力的关系很好,因为有这种互相体谅的精神。统一的格力专卖店,也是朱江洪那时候定了的,全国专卖店都一样,不依赖电器卖场!
朱江洪对技术的攻克,更是让人敬佩,这里就不多讲,他的自传里讲的非常多,一点点的积累,24年持续的技术积累,奠定了格力坚固的基础。朱江洪于2012年5月退休,那一年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1001.1亿元。
只有这种追求事业,而不是追求个人财富与个人荣誉的企业家,才能够打造出顶级的企业,格力是一家国有企业,需要不求个人名誉不求个人财富的人去做大,如果求名誉求财富,会想方设法将公司变为私有。而私有企业,需要舍得放开股权的企业家,比如任正非,他只有1%多一点的华为股份。如果朱江洪是个私人企业家,他去创办一个空调厂,同样会做到很大,空调是自由竞争行业,不是国有垄断。所以,不是因为国有背景才做大,国有背景的春兰做倒了。
2012年,朱江洪退休后,董明珠当选格力董事长。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媒体大量曝光后,给人感觉是格力==董明珠,格力就是董明珠,董明珠就是格力!
董明珠当选格力董事长的两年后,2014年,格力有一则公告,内容就是格力集团的股权转让,但是后来一直没有消息。
终于,2019年,5年前的公告再度出现,这次已经有了具体方案,但是并未公布是什么方案。这就意味着,格力电器变得不再是国有控股。
这就有清晰的对比,朱江洪执掌格力24年间,一门心思将格力的质量和技术推向了全球的顶尖水平,成了世界空调老大。从没有过变更格力股权的念头,只想着不可以辜负组织的期望。
2012年董明珠做了格力电器董事长,仅仅2年后,2014年,董明珠也是格力集团的董事长,当时出了一个格力集团拟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公告,出让格力集团49%股权的公告,这就意味着出让格力电器的9%股权。等了五年,终于再出现了。这五年,外界已经得到一个印象董明珠等同于格力,格力就等同于董明珠。当选董事长之后,董明珠从未公开提到过朱江洪。如果换做会感恩的人,会公开对前任董事长表示敬意与感恩。三件事凑一块想。就可以看到,这7年在做什么。那么,本次股权转让,结果是什么。
可以判断,极大的概率,董小姐将组团收购那49%的股权。对外宣传,以及对前任的只字不提,都是为了将个人与公司划等号,为股权变动做铺垫。
一个24年一门心思做大公司,一个7年想着怎样鼓捣股权。
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
黄光裕抛开污点来说,值得我们敬佩,一代商业奇才,曾三次登上胡润富豪榜的首位,成为中国内地的首富。一个贫寒子弟能够有这种成就,虽然其中不乏机遇和大环境,但也证明他的能力之强。
黄光裕的发家事迹,真的很精彩,在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正式挂牌,那时的家用电器不是一般家庭能消费得起的,许多商家哄抬价格,谋取高利润。而黄光裕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零售,薄利多销”,这一举措可以说在当时引起轰动,也让家用电器走进万千个家庭,黄光裕也因此打开了市场,获得许多家庭的青睐。
很快国美电器从一家开到十家,开始走上连锁店的路子。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之后迅速增长至在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门店。而且开始并购其他电器公司,到2004年底,国美电器遍布中国大陆、香港及东南亚区主要城市,拥有30多个分公司。在黄光裕的带领下,国美跳跃式的发展,成功开创了中国经营的连锁模式。
同年国美电器以借壳方式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黄光裕资产突破百亿元,首度问鼎大陆首富。
但紧接着噩耗就来了。2008年黄光裕被拘留,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同时被判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这可以说对国美电器打击很大。让国美开始跌入低估。而后来因为黄光裕的妻子力挽狂澜,重新让国美电器回到正规上。
近年来国美先后联手京东和拼多多,着力解决国美流量,为黄光裕出狱布局。股价也是一路飙升。
而黄光裕即将出狱将会带领国美走向何方,是否又可以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我们拭目以待!
结束语成功离不开努力,也离不开独到的眼光和魄力,能够为消费者谋取更低的价格,同时保证产品质量,肯定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但在成功道路上切记不要急于求成,人心不足蛇吞象,违法犯纪的事更做不得,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或许让你晓幸躲过了一次,到下次肯定躲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露。
你认为他第一件最事要干什么?
曾经王炸王者。我也是和国美合作过哈哈😄。02年做代理家电和国美电器合作几年吧。第一件事情吗。我感觉洗洗澡静静心。和母亲媳妇聊聊天。毕竟母亲大人的心情大家都懂得的。和家人吃个饭喝点小酒。睡个踏实。最好平静一段时间吧。给憋个王炸消息。下面几家控股公司也跟着王炸。风云再起。老黄再战江湖。腥风血雨。仗剑雪封喉。三国演义。过五关斩六将。风生水起。否极泰来。江湖人称影子。江湖没有哥但哥以在江湖。自从黄光裕进监。上证指数真是没敢涨。6.24上证指数收盘。几乎老黄被抓点位几乎相同。都在等待着你哈哈😄开玩笑。不说了没词了。说多了打字麻烦。就这样吧。期待吧虎妞。
阿里京东拼多多拼少少苏宁等待王炸。
对资本市场会有什么非常大的影响吗?
当然会有影响!
今天一个明年可能会出狱的假新闻就能够让所有国美系股票大规模涨停。说明他在金融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号召力的。
他是真正的从农民一步一步打拼起来的,直到首富。他开创了家电的卖场模式,运用周转资金投资房地产。光这一点就比现在的大部分电商人强,黄光裕是创造模式,现在的大部分电商是跟随模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何况目前他老婆杜鹃还给他扩大了国美的版图。史玉柱、某其中、褚时健这些人都能够东山再起。黄光裕手握巨量资源怎能不东山再起。
黄当初作风凶猛,一招价格战把苏宁、大中打的溃不成军。国美系上市公司:目前大陆三家国美通讯、中关村、山东金泰,港股两家国美金融、国美零售。千亿市值再加上黄的头脑,他出狱后一定会在市场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还有八卦一下他入狱这么多年老婆没跑还帮他把公司搭理这么好就说明他还是有过人之处的。😁
苏宁拆分估值460亿的苏宁金服?
谢邀。
当然是利好了。首先,苏宁拆分出苏宁金服,这是有例可寻的,像马云的蚂蚁金服、刘强东的京东金融等等。互联网巨头们把旗下的金融业务拆分出来独立运营,已经是一个趋势。虽然苏宁金服估值460亿尚远远不及蚂蚁金服1500亿美元、京东金融1330亿人民币,但是已经一举超过百度的度小满金融(估值230亿人民币),百度又掉队了。
2017年12月,苏宁金服以估值323.35亿元增资扩股,14家投资者参与增资,仅仅一年,其估值已经跃升到460亿,上一轮参与注资的投资者股权已经大幅升值。比如云锋麒泰,在前一轮融资中出资10亿元,取得3.093%股份。在本轮融资完成后,虽然股权被稀释至2.54%,但其持有的股权价值却增长到了11.6亿,账面获利已经超过1.6亿。
苏宁拆分出苏宁金服,不但增强了苏宁金服融资能力,实现资本化的目标,同时减少苏宁的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改善了苏宁的现金流。
苏宁金服依托苏宁的双线新零售,虽然起步晚,但是在场景依托、金融牌照、技术布局方面的优势不容小觑。苏宁零售为苏宁金服带来场景资源,苏宁金服提高零售的用户粘性,苏宁从线下到线上再到金融支付,已经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前景十分广阔,其独特的双线零售特质,已经甩开老对手国美,对京东也颇具威胁。老刘可要小心啦。
第二,苏宁抛售阿里的股票,显然苏宁对阿里只是财务投资,抛售阿里的股票已经累计获利141亿,这是实打实的收益。当然,这也反映出苏宁缺钱,考虑到今年以来苏宁对新零售尤其是苏宁小店等线下门店业务的持续投入,其对资金的需求也颇为迫切,出售阿里股票将大为缓解苏宁的资金链压力。
总体来说,是利好,不过在这种熊市,受资金情绪影响,市场认不认可还不好说,但是苏宁的布局很有前瞻性,很值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