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000166,头部券商有哪些
股票000166,头部券商有哪些?
看到一条新闻,东北证券董秘徐冰不幸离世,年仅55岁。
这个新闻,让笔者想起了前不久工银瑞信突然失联的90后基金会计,以及2018年6月25日贤丰控股53岁的董秘张志刚去世,而就在张志刚去世前一天,中材节能47岁的董秘杨泽学不幸离世。
证券基金行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高危职业,长期脑力劳动、频繁加班......特别是工银瑞信那个刚刚毕业5个月的90后小女孩,更是让人痛惜不已!
想到这些,笔者突然想分析分析券商这个行业,这个行业的工作压力到底有多大?在高强度压力下券商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赚钱能力?
工作压力有多大?关于工作压力的描述,笔者不得不引用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里的话,这篇文章是一个券商投顾研究员一天的工作作息内容。
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研究员,工作强度非常大,每天做12小时以上是非常正常的,周末还要继续加班。虽然我现在已经做投资已经十多年了,但是一直保持研究员的作息时间:每天差不多4点半起床,晚上9点入睡,醒着的时候永远是公告、电话会议、调研、路演和看盘。我经常告诉刚入行的小朋友,A股现在有3600家公司,如果看完了A股公司,可以看港股几千家,看完港股,还可以看美股,在这个行业永远不能懈怠。一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是常态,醒着的时候永远是公告、电话会议、调研、路演、看盘,看完A股3600家要看港股几千家,看完港股几千家要看美股几千家。
对于一个10年资深分析师来说,笔者相信这样的作息方式一定是常态,这样的常态足以看出这个行业的工作强度。
坚持下来的,除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外,更是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否则要么像上面的董秘那样,要么 根本就坚持不下来。
当然,在这里引用了人家的东西,希望他本人看见了不要见怪。笔者在这里提前道个歉!
券商赚钱能力如何?国内券商虽然不像美国那样具有极高的集中度,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但是主要市场份额还是掌握在几家头部券商手中的。
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所的排名,目前净资产超1000亿的不过中信、国泰君安、海通、华泰四家,其中中信证券净资产规模最大超过1600亿,而今天涉及的东北证券都排不到前十,拥有净资产规模仅为166亿。
那么再看各家的赚钱能力如何?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105.22亿,国泰君安实现净利润65.46亿,海通证券实现净利润73.86亿,华泰证券实现净利润64.41亿,东北证券实现净利润8.68亿。
换算成净资产收益率就是,中信证券6.57%,国泰君安4.55%,海通证券5.30%,华泰证券5.36%,东北证券5.22%。
整体净资产收益率都在5%左右,其中规模第一的中信证券赚钱能力最强,而东北证券只能算是保持行业平均水平,这样的赚钱能力还是基于今年A股一季度强势上涨的而来。
从行业统计数据来看,券商收入主要来源于证券投资收益,也就是券商自有资金“炒股”的收益,这样的结果就导致行业特别非常像农民种地,得靠天吃饭。老天风调雨顺的时候就丰收,老天不是干旱就是洪涝的时候就可能颗粒无收。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觉得,券商股是一轮牛市来临的先行指标,在一轮牛市中券商股往往是涨幅最大的,因为在牛市中券商可以获得难得的“丰收”。
最后,如果您认同笔者的观点,请加关注并点赞。谢谢您的支持!申银万国国泰君安都是两个证券合并的?
1.申银万国证券和宏源证券合并为申万宏源证券,所以这两个公司的网站和交易软件等都进行了合并,因此打开网站显示的是申万宏源证券。
2.申银万国与宏源证券是以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完成本次重组的,申银万国证券向宏源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以取得该等股东持有的宏源证券全部股票;换股吸收合并的换股比例为2.049,新公司的股票简称为申万宏源,股票代码000166。
3.两家公司合并后营业网点超过300家,一跃成为业内第一梯队大券商。
如果A股绝大部分股票一直暴跌不止?
如果A股绝大部分股票一直暴跌不止,券商亏损的几率很大,但是倒闭的可能性比较小。券商的经营业绩和股票市场的活跃度成正比例关系。
券商的经营业务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佣金为主的固定收入,二是以信托为主的浮动收入,三是以投资为主的风险收入。
每个券商的经营风格并不相同,保守型券商偏向于以佣金为收入来源,加上部分浮动收入作为辅助,而风险较大的投资、证券主营部分只占据总收入非常小的比例。这种公司的业绩几乎完全跟股市的行情活跃度挂钩成正比例关系,在行情向好的大牛市里经营业绩较好。在行情低迷的熊市里,如果佣金收入不足以抵扣经营成本的话,出现亏损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般来说,保守型券商是属于那种饿不死吃不胖的低风险低回报率券商。这种股票没有突出的优势也没有明显的弱点,在平时基本不会成为板块龙头。
进取型券商的主要业务中的投资和证券自营等风险收入占了很大比例,加起来超过总收入的一半。而佣金业务和承销股票上市等固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偏小,业绩波动较大,经营业绩并不是完全由股市行情冷热决定。如果这种类型券商的风险收入利润足够多的话,那么不管股市行情好不好,他们都是可以取得优秀的经营业绩。但如果是在股市持续低迷的行情中,加上投资失败,那么因为巨额亏损导致倒闭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可以这么说,这两种类型的券商最大差别在于一种靠股民佣金赚钱;另一种靠投资和自营股票赚钱。进取型券商在牛市行情里容易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和保守型券商相比,经营业绩的波动更大。
三板市场股票有机会转板到主板市场吗?
真正意义上的转板制度尚未成行,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三板挂牌公司登陆主板市场,其路径包括借壳上市、“摘牌+常规IPO”、被上市公司并购。
目前,新三板主要靠私募,而A股主要靠公募。很多企业想要转主板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新三板流动性不足,在新三板的估值没有得到充分显现。而上市公司在扩大市值、兼并收购和市场关注度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对投资人退出也有保障。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公司总经理谢庚表示,新三板符合条件的挂牌企业可以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沪深股票市场。即场外挂牌企业转入场内市场上市。
今年4月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例行新闻会上表示, 国务院此前发布的《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国发〔2013〕49号),明确“全国股转系统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达到股票上市条件的,可以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
今年5月,新三板分层制度正式推出,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可以享受较高的估值水平与流动性溢价,也将优先作为融资制度、交易制度的创新试点。市场普遍认为,分层制的实施,将为转板制度的完善做好前期铺垫。
“对于转板,首先应明确其概念,它指的是存量股份转换交易场所。此前挂牌公司转至中小板、创业板均通过IPO途径,严格来说并不能称为‘转板’。”申万宏源(000166)分析师李筱璇表示,在新三板挂牌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到沪深交易所上市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是在新三板摘牌,通过首次公开发行新股(IPO),发行完成后到交易所上市;其二是转板,即以挂牌存量股份直接向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类似介绍上市。
符合条件的新三板公司转主板上市,采取的是“介绍上市”方式,对主板市场不存在融资的压力。因而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主板的融资压力。
港股申万宏源与申万宏源香港区别?
申万宏源是一家国内知名的证券公司,而申万宏源香港是该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业务范围和市场定位上有所不同。申万宏源主要面向国内市场,提供国内股票的证券交易、投资咨询等服务,是国内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而申万宏源香港则更多地关注香港和国际市场,提供港股、美股等跨境投资服务,致力于跨境投资领域的开拓与拓展。此外,由于两地监管和市场环境的差异,两者在营销策略、产品推广、业务模式等方面也可能存在差异。综上所述,申万宏源和申万宏源香港虽然是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子公司,但二者的市场定位和业务范围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区分。